书城历史巅峰大宋
3420600000172

第172章 中华太平绅士 (2)

我见过太多挂着慈善之名,却是行着那中饱私囊的行为了,此刻既然要自己来推行此事,自能能知道对症下药了。

中华慈善总会既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便具有了自然的义务和自愿性。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们,除了起码的生活用度和差旅费之外,他们将不应该享受任何工资待遇和奖金,就更别说挥霍善款来为自己添置豪车名宅了,慈善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自然不能当作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的手段和工具。在我的字典里,若有任何胆敢触犯我们的底线者,我们将从道德和法律上使他们受到最严厉的处罚,将最凌厉的手段让他们身败名裂。因为,我们身为此事的推行者,有义务有责任保护这世上行善之人的心愿,不要让他们的一片善心受到任何的伤害。

经过《强国之声》系列报纸杂刊长年累月的宣传和造势,一有余力便会去帮助别人的善行如今在这台湾和福建等地早已深入人心。再加上邓玉光那支能生花的妙笔深入浅出的剖析了胡大勇以近七十岁的高龄不辞辛劳,毅然的投身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的动机,许多百姓们的热情更是被彻底的点燃了起来,一时之间筹集到的善款竟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

就是在江浙一带,经过唐珏和傅作良等人的多番走动和带动,亦有不少富户们慷慨的解了囊,也是一心要支持这项慈善大业。虽然,他们的所捐献的数字有点太那个,确实有点辜负了这慈善之名。或许他们如今的捐助行为也只是锦上添花的应景之举,但是我想,他们很快便会有捶胸顿足的时候了。

所有善民捐献的财物自然被一一登记在册了,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面各社会大公布,其开销的预算亦是精确到元的程度,一一向公众列明了。因为我曾经无数次的告诫胡大勇,我们要做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首先要保证我们自己是真正的“没有特定利益”的人,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利益”的人,我们既然要一心行善,便没有任何为外人所不能知道的勾当,没有不能坦然接受众监督和制约的秘密。因为,我信唯有这样,才能博取这世人的信赖,才能建立我们一直强力倡导的中华普世价值观。

在如何使用这些钱的时候,我们亦深深的吸取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训。因为我比他们更加知道,一味的给予,只会造就一群只懂得无休止的索取,而不知道任何感恩之心的废人。遇到了困难得到社会的救助那是应该,但若是粮食都到了家门口还要人帮他们煮好了送到他们手上,那我们不会做这样的善行,那种人要是饿死了,那也是活该。我们却不会为了这个所谓的善名,照顾那些好逸恶劳的人们。想必那些一心捐助的人们亦是这样想,帮助只能落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慈善永远只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之举。

慈善的总会的工作正在胡大勇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我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了一惊。

除胡大勇任了这中华慈善总会的会长之外,泉州的钟信德、江浙的傅作良和唐珏、江西的陈恭、广东的叶全德等人,亦因为他们各自的善行,任了各自省内的分会长,并负责统筹其省内的慈善事务。而且,为了表彰他们一向以来对帝国事业的支持,对慈善事业的热心,他们将成为各自省内的省议事院的终身议事员,除非犯了叛国等大罪,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这种资格。

所有参与了慈善事业的,或者有实际从善义举的,根据其善行和影响力的大小,亦会根据表现授予各省、县、乡的五年一届的议事院的议事员。

许多人一开始并没有领会这议事员的含义,但随之张贴出来的布告却让所有的人都小小的触动了一番。

因为他们从来都只听说过官府要管着百姓的,可如今这些来自于乡间的泥腿杆子、或者惟利是图的商人业主竟然也能够对官府的各项政务评头品足,判断是非了,简直是盘古开天地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所有的人虽然好奇,但却大多对此抱持了怀疑的态度。

但随之这些议事员们果然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否决了某些官府提出的动议,他们不由得不信了。只是,他们当心一心要捂住自己的钱袋子的人,此刻开始要后悔了,自己当时就会那样猪油蒙了心,竟然会错失那样一个为自己谋取晋身和名望的好机会了。

非但如此,,我们还宣布。凡捐资五百两以上一千两以下的,赐予四等太平绅士,入乡议事院;捐资一千两以上,三千两以下者,授三等太平绅士,入县议院。捐资三千两以上、一万两以下者,赐二等太平绅士,入省议事院;捐资一万两以上者,赐一等太平绅士,不但可以入全国议事院,而且钦赐“积善之家”的金字牌匾,令其悬挂于其大门之上,所有由门前经过者,无论富贵贫贱,皆须下马下轿,步行而过,以示恭敬。此时,他们路过唐珏、胡大勇、谭思桐等人的面前,不少人都露出了艳羡的神色。

这可不得了,这样不但可以对各级地方官员们的工作指手划脚了,还能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那些多么钱都换不来的啊。更令人称奇的是,所有参与捐资的人们,就算不能入了县里的议事院,至少也能作为各乡村的村民代表,为一方百姓代言。虽然他们这只是义务的,没有任何薪水可拿,可也是挺风光的事啊。更何况,那些献了善心的人家,他们的子弟均可以免费入读公学,毕业后一旦考核合格,还能分往各个工厂作坊甚至各级官府任职,那又是多少令人动心的事情啊。

可是,如今明白这些也都太晚了。这也是让那些将钱袋子捂得太紧的人们的无比痛心的事情。他们累死累活,想多存点钱,不就是想希望自己的子孙们有个好出身,能够光宗耀祖吗?如今倒好,他们不但走在街上要遭人奚落为守财,还得继续做那为人所不齿的商人地主老财。痛定思痛,他们再也顾不上嘲笑别人太傻,一时冲动就捐出如此多的财物的事情了,纷纷抱了钱去四处走动,妄想也自己博取个好名头。

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被人家给推了回来:捐钱可以,太平爵士的身份和子女入公学也是可以赐给的,只是身价已经翻了倍。但要想任议事员,则坚决免谈。因为善举,只有无心的才是真正的善举,象这种带着升官晋爵的目的去博取善名的举动,无论如何是不能托付起一方百姓的议事员之责的。

虽然这些人小小的有些失望,如今是指望不上进议事院,从而来左右一方政局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好处了,但好歹还能让子女入公学,为他们以后博个出身,虽然身价已经翻了番,他们还是一咬牙认了。

但他们只怕想错了,因为我们的各级官府当中有不少的官员们都是从义学里出来的。真以为入了官学就能当官,从而做那欺凌弱小、鱼肉百姓的勾当,这天底下有如此便宜的事情?

不过,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让他们充当一辈子的小小事务员,或者工厂的普通职员,对于他们来说,也应该是一份不小的奖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