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健康吃,放心买
3423800000005

第5章 我们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有两重含义。现在国家与民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其含义是指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有多大。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越小,安全性越高。从社会的影响方面考虑,食品安全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食物的供给量是否足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常见的“粮食安全”一词则纯粹是指“粮食的保障供给”。

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类物质,包括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固有成分、人工添加成分及污染成分,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影响作用。

从2005年和2006年的国内食品卫生抽检统计结果(表1)可看出,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已有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平均已经达到90%。但对消费者而言,在购买的食品中,卫生不合格的概率仍高达10%。因为,消费者往往并不能辨别食品的卫生质量,买到不合格的食品,就意味着可能会遭受其中危害成分的伤害。选用某一类食物危害风险就达到了10%,的确是太高了。

近年来,不断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忧心忡忡、无所适从。仅2006年,就有“福寿螺导致的广州圆管线虫病”事件、“多宝鱼含有禁用抗菌剂”、“出口鱼产品中含有孔雀石绿”、“苏丹红鸭蛋”、“上海猪肉及内脏瘦肉精中毒”、“万吨陈化粮流入京津市场”、“浙江台州查获4万多公斤‘六六六’、‘滴滴涕’毒猪油”等十余起影响较大的食品问题事件曝光。然而,这些曝光的食品事件,仅仅反映了食品危害的一个侧面。

绝大多数的饮食安全问题是隐性的。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饮食安全问题的覆盖面,比那些“众人瞩目”的曝光事件要大得多。而一些并未受到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滥用化工品),其危害性可能要比“红心鸭蛋”、“毒多宝鱼”之类的问题更加严重。

以对人体危害性比较高的甲醛为例,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在2008年上半年的市场监测中,就发现了多个厂家生产的海米、烤鱼片、墨鱼丝、鱿鱼丝等食品中含有甲醛。天津市工商局在对鲜、冻水产品进行的一次质量监测中,就查出6种冻水产品中含有甲醛。另外,2008年上半年,其他多个省市查出多个厂家的腐竹、米粉等食品中的甲醛超标。

2008年上半年的食品抽检中,查出的二氧化硫、亚硝酸盐、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重金属及菌落总数超标的产品也很多。

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也非常多,全国各省市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在2008年1~4月份的进口食品检验中,查出400多批次的不合格食品。其中查出确切含有健康危害成分(超标)的食品有140多个批次。

总体来说,全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出口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非常好。2006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仅为0.09%,2007年上半年我国向欧盟出口食品的不合格率仅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