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看见,房地产市场被炒得越热,回报越高。2005年高盛进行的投机使它获得接近40%的回报,但到了两年后的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报竟被炒到了100%。最近摩根大通、花旗、麦格理和凯雷等公司,已经相继将中国的住宅及写字楼物业抛售,它们集体出逃,账面利润至少为100%,甚至更多,接盘的又几乎全是中资企业。这些华尔街“食人鱼”处于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劫掠过后立刻撤走,就等着泡沫被刺破。冤的是接盘的中资企业,以及最后接棒的“傻瓜”--中国普通百姓。而避免被盘剥的唯一方法,就是远离华尔街机构,不听它们的忽悠;想跟它们玩儿又不赔,除非你比它们更有头脑,不接它们的盘,而让它们的资金全都烂在中国--难道它们能把高楼从中国搬走吗?
想当初,日资雄心勃勃地横扫美国,抢购了纽约曼哈顿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到头来怎样?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一被金融霸权刺破,日资就来不及逃跑了,全烂在美国(详细的故事下面再谈)。有史为鉴,是泡沫就终归要破,房地产泡沫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泡沫从哪儿被吹起,最终就该回落到哪儿。
买房,还是租房?
无论房价走高还是走低,它都有自己的周期。每当市场进入疲软期,贷款买房的成本就可能超过租房的成本;只有在房产连续10年每年增值5%的状况下,买房才能比租房省下更多的钱。说穿了,房子实际上是一种奢侈昂贵的消费品,你如果有能力就买来住,要不然就租来住,何必非要卷入炒房的浪潮中呢?像前文中提到的南京那位小伙子,就是强硬地逼迫、要挟老一辈陪他一起做房奴。成为房奴的家庭,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如果说买房是为了投资,那么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因为从长期来看,房价仅仅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而不会随着经济增长和股票收益一起上涨。在大萧条时期,美国房价从1925年到1933年下降了26%。在1925年,美国房价上升到第一个高峰,而此时距离1930年的大衰退还有5年,直至1930~1933年出现经济崩溃,房价才加速下跌。那时还仅仅是由极其恶劣的经济环境和通货紧缩造成的价格趋势,不像今天,通货紧缩加上房地产大泡沫令房价被高估的情况变得极其严重。在1997年价值20万美元的房子,到2006年售价竟高达45万美元,房价上涨了125%,即使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房价也几乎翻了一倍。下图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多伦多房价走势图: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1953~2007年这55年间,多伦多房价时涨时跌,但总是在通货膨胀走势的上下徘徊,似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从1985年到1989年,由于房市被热炒,多伦多房价发了疯似的一路飙升,远远偏离了合理的价位。当市场再也无法忍受时,拐点开始出现,房价在1989年猛然下跌,自此整整跌了8年,直到1996年才止跌回升!房价此后又一直上涨,直到2008年年初,这时拐点又出现了。
还有一个概念必须明确。人们都说投资于房地产能够抵御通货膨胀,但那是指投资于土地,而不是指房子。正常情况下,只有土地才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扬而升值。然而在中国,个人是不能拥有土地的,即使你买了房子,最多也只是拥有70年的住房使用权而已。人们经常说,“我”的房子价格涨了100%,但事实上增值的并不是房子,而是房子底下的土地。很多时候,当政府亟须征用你的房子下面的土地时,并不会完全按土地的市场价格来结算,你所获得的房屋拆迁费如果能不算进房子的折旧程度,就已经令人欣慰了。一旦人们失去对土地的所有权,房子本身就与一堆水泥、钢筋之类的建筑材料没什么两样,就像购买汽车,钥匙一到车主的手里,车便立刻折旧。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目前上海的一套市值为300万元的公寓,一年的租金最多为5万元。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你买下来住50年,那么你每年就相当于为此花费6万元,已经超过了租金(我们在这儿假设房租和买下房子须交付的管理费持平,其变动均可忽略不计)。第二,假设你有600万元,那么即使进行最保守的投资,将其存入银行,那么你所获得的定期的利息收入用来支付房租也是绰绰有余。第三,如果你还需要向银行贷款才能买房,那么你还得支付20~30年的房贷利息,这意味着除本金之外,你可能还要多付300万元,这辈子你就相当于在为银行打工。其实真正重要的是第四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既然在中国个人不能拥有土地,而且购房者最多只有70年的住房使用权,那么对中国人来说,买房和租房的区别只在于租用房产的时间长短,不管是买房者还是租房者,谁都不是房子的真正主人。
住房当前对国内百姓而言是最热门、最切身的话题,因为房价“吞噬”了国内普通百姓要用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积累的财富。就像上面的例子,等到你把在价值300万元的房子上的贷款全部还完,你实际的花费至少是600万元。再说了,国内新房设计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在30~50年,也就是说,最多50年后,房子就将变成一堆废墟。因此,你在不曾拥有土地的情况下花600万元购买房子,实际上比买钻石更奢侈,而且你买到的房子的保值能力比汽车更差。为何一定要为拥有自住房让自己这么痛苦,租房住又有何不妥?
背景链接
众所周知,纽约曼哈顿是全球最富有、最有活力的城区之一。但或许很多人不了解,高达90%以上的曼哈顿居民都是租房住。曼哈顿的高房价令人咋舌,一套公寓的价格在100万美元以上是很正常的。就算是很多年薪达到100万美元的华尔街银行家,在曼哈顿也都是租房住。曼哈顿的房地产税高达3%,如果购买一套价值100万美元的公寓,那么你每年单是在房地产税上就要花费3万美元,另外你还要支付管理费和其他费用。宋美龄女士当年居住在中央公园附近,她那套价值7000~8000万美元的豪华公寓每年产生的房地产税高达200多万美元,就算是白送给你,你也住不起这套公寓。这也是为何有些富商会捐出自己的房产--房地产税年年上涨,如果年收入无法维持他们在房产上的开销,那他们的房产可就是卖也卖不掉(连富豪都供不起,谁还供得起?),送也送不出去,最后他们就只能乖乖地将其奉送给政府。
在20世纪初叶,纽约市区的人口大约有800万,到现在还是800万,真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都不断有新移民涌入,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离开。而位于中心区的曼哈顿的活力就在于人口的不断流动。最近,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要维持一个地区的活力,租房者和买房者的比例为1:1是最佳状态。年轻人,特别是单身人士和没有孩子的夫妇都适合租房;只有孩子多的家庭才适合买房。住房拥有率太高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往往会下降。
金融战争下的中国房市
从宏观层面分析,高企的房价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代表着金融霸权的华尔街所乐见的结果。因为中国高速发展的30年,恰恰是美国依赖中国廉价劳动力充分享受的30年。当强大的中国要与金融霸权争能源争利润的时候,围追堵截便开始了。
中国目前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三大块:房地产、消费和出口。我们先来谈谈房地产。现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土地都拍出了天价,华尔街投资银行、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手中集聚的资金也流入了房市,使中国的流动性风险升高。如果政府不对土地价格加以控制,那么等哪天房地产市场占整个国家财富的50%、60%,乃至70%以上,无论是对国家的市政建设,还是对住宅建设,或是对企业扩大再生产来说,成本都太高。到那时,谁还愿意发展生产?人们干脆用在土地上投机赚来的大把钱进口商品度日算了,而依赖进口的结果可能就像几百年前的西班牙所面临的--国家整体经济衰退、恶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全国空置商品房的面积达1.33亿平方米,再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的竣工量,空置房面积已然逼近2亿平方米,按全国每平方米3000元的平均房价计算,这么多空置房所占压的资金将高达6000亿元。
空置商品房这么多,占用资金金额那么大,可推土机却还在继续开动。因为其利润高,所以谁都不想放弃这一市场。在像北京、上海和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套房子的价格动不动达到200万元或300万元,与普通百姓的收入相比,房价可谓高得离谱。很多已经购置了高价房的白领、金领,白天开着高档的轿车去办公楼,晚上再开着车去干第二份工作,挣些微薄的收入去养房子,消耗了宝贵的体力、精力。这进一步说明,毕竟,购房欲望是要靠收入来支撑的。
目前,就算中国的房价下降60%或70%,房子与当地百姓也毫不相干,他们照样买不起房。再考虑到教育和医疗费用这两大块支出,买房就更成奢望了。这就预示着如果空置房销售不出去,中国的房产投资势必大幅减少。但由于金融海啸,银行便降低利率,创造宽松的信贷条件。而一旦百姓无力偿还房贷,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就将堆积如山--美国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这里牵扯到一个专用术语--“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是造成无止境的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
“道德风险”这一说法原先是用在保险业的。房主在购买房子的同时也向保险公司购买火灾保险,假如哪一天房子发生灾难性火灾,他就可以就房产的损失向保险公司索取全额赔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生火灾时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这套房子的价值已经低于当初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说房子降价了,而保险公司却要支付比当前房价高的保险赔偿金,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银行放贷也产生了道德风险。
大家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并不陌生。15世纪的威尼斯有一位正直的商人安东尼奥,他与放高利贷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对立。某日,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的婚事向夏洛克借债。然而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取利息,这就挡住了夏洛克的财路。为了报复,夏洛克借款给安东尼奥并佯装不收利息,但若发生逾期不还的情况,夏洛克则要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其目的是置安东尼奥于死地。不巧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他因资金周转不灵而无力偿还贷款,被夏洛克告上法庭。当然,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夏洛克的阴谋破产了,其最后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失去全部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