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身边的经济学
3426100000032

第32章 “无监督”崇拜(1)

观念变迁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认识我们一些朋友对于社会进步的“‘无监督’崇拜”,他们总是梦想“君子不言利”成为社会的道德底线。

我国西汉时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大势,提出“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人们依赖农民耕种得到食物,依靠虞人开出木材供他们使用,依靠工匠做成器皿满足他们的需求,依靠商人流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这么做,物产不需征集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并且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司马迁的这段话,表达了与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几乎完全一样的思想,可是我们的司马迁比英国的亚当·斯密早了一千八百多年。在司马迁面前,我们那些梦想“君子不言利”成为社会道德底线的朋友应该感到惭愧。

误导市民的“信任消费”

前些年,个别地方有过吃饭和卡拉OK由顾客“自愿付款,多少不计”的个例,很被新闻界鼓励了一番。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的专栏文章《多一点“信任消费”》,把公共汽车无人售票,和以往有过的无人售货、无人售报归类在一起,称为“信任消费”,认为应该提倡。这是很不准确、很不负责的界定。

无人售票公共汽车也称投币公共汽车。投币公共汽车在各地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企业方面,以前一辆车要配两三个人,现在一个司机把工作全包下,节约人手,提高经济效率。站在市民的立场,因为无人售票公共汽车适应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并且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接轨,所以很受欢迎。

以笔者所在的广州来说,城市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很大,城市规划又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在居民看来,未好好发展新区,却急于老区拆迁。这就使得城市的交通条件急剧恶化。当然,远景一定是很好的,但是居民希望的是“平稳过渡”,规划得好一些的话,应该可以做到。现在在广州,自行车数以百万辆计,机动车接近百万辆,把道路挤得寸步难行。许多专家和市民都曾建议,努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所幸的是,市政当局在这方面迈出了扎实的步伐。新近,几十条线路开通投币非空调公共汽车和投币空调公共汽车,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居民出行的困难。在地铁网络完成以前的“艰难时期”,如果要问广州在市政建设方面有什么进步,市民会选投币非空调公共汽车和投币空调公共汽车。

投币公共汽车在广州和在全国许多其他城市,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很重要的一条,是服务规范,杜绝扯皮;铁价不二,节约谈判成本。沿用几十年的按站计价制度,不仅增加运行成本,而且容易滋生扯皮事件。面对市场经济的快节奏,不改不行。二十年前各地发展过相当数量的个体小公共汽车或“中巴”,一时补充了国有公共汽车之不足,但也带来弊端。个体车服务不规范,甚至可以讨价还价。然而人们已经体验到,允许讨价还价带来的时间的和精神的损失更大,往往酿成不愉快的事件。现代经济学告诫人们,谈判的花费和消耗是很大的。投币公共汽车这种“接受或拒绝”(TAKE IT OR LEAVE IT)的契约消费方式,从制度上节约谈判成本。另一方面,个体车既个体又流动,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许多市民都有被他们宰过的经历,因为当时那种个人做车主的“中巴”,从体制上就决定了很难有什么“企业形象”意识。即使辛苦树立形象,大部分好处却给了别人。相反,宰一次是一次,下次没人知道我会在哪里,倒显得实在些。人们曾经设想,如果“中巴”是由几个标志明显的比较大的公司来经营,良好的竞争一定会使市民得益。现在,大公司经营的、标志明显的投币公共汽车圆了市民这个小小的心愿。

投币公共汽车根本不是什么“自愿付款,多少不计”的所谓“信任消费”。吃饭“随意付钱”,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个别企业偶尔为之,就像向明星赠送别墅一样,归根结底是出于宣传的考虑和追求广告效应。当今世界,没有哪个饭店或卡拉OK厅可以一直在“随意付钱”的营业制度下生存下去。

正因为专栏文章将投币公共汽车定位为“自愿付款,多少不计”的所谓“信任消费”,所以文章作者把司机对乘客投币的关注,也说成是对顾客的不信任。作者写道:“时下的‘信任消费’也不是完美无缺了的。……‘信任消费’在一些场合还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信任’……虽然无人售票,但司机的那双不信任人的眼睛(死死盯住投币箱),却不由得让乘客尴尬万分。”最后,作者点题说:“‘信任消费’贵在信任,……我们呼唤真正、健康的‘信任消费’。”你看,这是十几年以前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文字。

投币公共汽车不是随意付钱的所谓“信任消费”,乘客必须按照规定的数目投币,绝对不可以“自愿付款,多少不计”。所以,司机注视乘客投币,不但天经地义,而且体现敬业精神。用什么“信任消费”来误导乘客,只会鼓励不信任感,滋生误会纠纷。这和提倡微笑服务是两回事。最理想的情况,我们可以设想司机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打招呼问好,同时关注乘客已否投币,并且与人为善地提醒极个别忘记付款的顾客投币。银行和超级市场用闭路电视监视,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的标准做法。越是用闭路电视监视的地方,公众越有安全感。对此感到“尴尬万分”和“浑身不自在”,才叫人莫名所以。对于投币公共汽车这个我国的新鲜事物,乘客应该以充分合作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欢迎。

关于所谓“信任消费”,专栏文章还提到无人售报。

依我国时下之国情,无人售报,大体可以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在终日繁华、众目睽睽的地方,如大商场和大车站的客流要道,设置无人看管的投币自取的售报摊。因为众目睽睽,所以报款回收大体上有保证。虽然个别少付或不付的情况可能发生,但是总体上说,售报劳动的节省,足以弥补这点可能的损失。前些年南京《金陵晚报》曾经在有选择的若干公共汽车上试行无人售报,就属于这一类。二是新创小报或新创专刊为打开市场的原始投资。大家知道,企业为了让顾客认识他们的新产品,在开始的时候会奉送样品供顾客试用。例如《岭南文化时报》在广州创办,就采用无人看管、投币取报的办法争取读者,报箱有时候甚至设在校园的角落里。这样做的时候,本来就是准备了要“损失”一些报款的,至少比雇请钟点工免费向各家各户派送报纸要节省得多,而且“姜太公钓鱼”,比较有的放矢,宣传效果要好得多。

至于上海《青年报·大众新闻周刊》在市百一店、友谊商店搞无人售报,应该属于上述第一种情形。上海《文汇报》的记者的特写,把这种向筐里扔钱的无人售报和“风行欧美的无人售报亭”相提并论,却是深刻的误解。风行欧美的那些售报“亭”,多数设在比较开阔的地方,最要紧的是,它们都是投了足额硬币才能够打开的机器,不付钱是拿不到报纸的。规矩是投一份硬币取一份报,不过报箱打开以后,取走两份三份在操作上也具有可行性。在欧美国家,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两个因素使得这种情况总的发生比率很低:一是居民素质较高,二是报纸这种商品的特性使得很少有人需要取两份。居民零散的旧报纸不能卖钱,也可以解释部分的原因。如果是出售像啤酒、饮料和小点心这样的商品,哪怕是在标榜居民素质很高的国家,投币售货机也有不同的安全设计。

不要误信什么“自愿付款,多少不计”的所谓“信任消费”。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是对顾客的不信任。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努力营造文明友好的车厢氛围和市场氛围。

“爱心伞”故事的教益

决心搞市场经济才几年,大众已经开始领略竞争带来的实惠。交通运输可以算是新近的一个例子,飞机、火车和巴士的竞争,不仅使价格下降,更加使服务质量上升。虽然每年都有通货膨胀,可是现在坐火车,却居然可以得到过去只有乘飞机才能获得的服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许多困难,但是现在就可以预料,好事会接踵而来,更好的还在后头。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

后来的一桩好事,是广州的一家企业,为树立亲民的企业形象,给有需要的顾客准备应急的雨伞。按照他们的规定,顾客在下雨天从他们设定的发放点借用雨伞,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可是想不到,开始发放没几天,就因为回收率很低,好事竟几乎演成了指责广州市民变爱心为贪心的活话剧。报纸称赞企业“雨中街头借伞便民”的“爱心”,批评市民把“爱心一幕演成贪心闹剧”,褒贬分明。电视台为此组织主题访谈,一些朋友对“广州市民素质”的忧虑和挖苦之词,简直令人震惊。新时期几百万广州市民的社会形象,备受指责。

我们的市民怎么啦?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头,创造了伟大的业绩,怎么就经不起小小一把雨伞的考验,一下子栽倒地下,成为变爱心为贪心的小人?

人们一直听说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把顾客看成上帝。现在我们顾客的境遇是比过去好了一些,但是还远远没有当上帝的感觉,却不料一些企业已经在某些朋友的心目中成了上帝。你看,责备居民对不起“企业雨中街头借伞便民”的“爱心”,不就是把企业放在普施恩惠的上帝的位置上了吗?企业自己是不敢这么说他们的行为只是出于爱心的,他们并不隐讳借此树立企业形象的初衷。倒是那些朋友,把企业捧上了他们自己也不敢当的位置。

“上帝”的这一错位,让我们明白这一场活剧的脉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在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以前,你买了东西,有人向你说谢谢吗?你到了商店,有人请你试饮奶茶吗?你待在家里,有人向你的信箱派送洗发香波或胡须剃刀吗?没有。怎么现在这些企业一下子都爱心大作,专门向市民送方便了呢?这样一想,企业宣传产品、苦心塑造亲民形象的根本激励就清楚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企业要取得成功,一定要讨好市民。不错,企业在这样做的时候,都会同时宣示漂亮的广告语,“让利酬宾”啦,“奉献社会”啦,“把你的麻烦留给我”啦,“托起明天的小太阳”啦,不一而足。这样的漂亮话听听也不错,至少比满耳“猛揭狠批全面专政”、“叫你永世不得翻身”之类要舒服得多。但是听归听,谁会相信“无私奉献”可以概括企业活动的宗旨呢?事实上,我们也不应该要求企业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在遵守法制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企业为利润而经营,无可非议。这一次,通过向市民提供方便伞来塑造形象,可以说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颇有新意。如果操作得好,还有欣赏价值。只是我们不能把这样做的企业,定位为恩惠市民的施主。据《羊城晚报》报道,企业在发放应急伞的时候,说明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同时倡导方便他人的人间真情。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不过把应急伞叫做“宝路爱心伞”,已经表明包括广告在内的市场营销的性质,“宝路”是这个企业的牌子。

批评市民贪心,据说是因为雨伞发放了好几天,已经发放过两次了,却还没有什么人把伞还回去。三两天之间还没有人还伞并不太奇怪。假定我那天偶尔经过遇雨也借了伞,而我平素很少到那个商场去,这两天马上就专程去还,不是太不方便了吗?因为这样做的企业是标榜给顾客以方便的。就此而言,如果单是从为市民提供方便的角度来看,那年北京60家商场联手搞的“文明伞”活动,市民用过以后可以在就近的任何一家商场还伞,对于市民还伞,就方便得多。不过这样多商场联合起来搞,单个企业的广告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我们不能一相情愿地要求发放“爱心伞”的企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