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3440300000012

第12章 剑指东邦(3)

不久,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僧人和最伟大的帝王在洛阳相见了。两人一见如故,倾心而谈。

李世民觉得玄奘是个非凡的人才,就想让他还俗来辅佐自己。玄奘委婉地拒绝了皇帝的好意——这位通达世故的高僧并不想卷入皇储和朝廷派系的斗争。李世民没有勉强玄奘,退了一步,想邀他一同出征,为战死的将士祈福超度。玄奘再次婉拒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译经。

李世民只好无奈地送别玄奘,带着大军踏上了远征辽东之途。

李世民吸取了杨广三次远征不利的教训,从一开始就实施“充分授权、轻锐疾进”的作战方针。唐军在数量上优势明显,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北路,大将李绩仅用十天就攻下了辽东重镇盖牟(今辽宁沈阳石台子山城),俘敌2万;

中路,将军张俭于建安(今辽宁盖县)大败高句丽军,斩首数千;

海路,大将张亮率水军从登莱出发,横渡渤海,在辽东半岛南部登陆,沿着当年来护儿进军的路线,再一次攻占了辽南重镇卑沙城,俘敌8000。

攻占盖牟后,李绩挥师南下,在浑河击溃了高句丽派来的4万援兵,一鼓作气杀到辽东城下。

前锋部队节节胜利,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主力也很快渡过辽河,与李绩合兵一处,将辽东城团团围住,旋即发动猛攻。这时,盖苏文派国内及新城(今抚顺高尔山城)守军4万前来支援辽东城。双方展开一场恶战。唐军斩首数千,击退高句丽援军;高句丽援军虽然没能解去辽东城之围,但其主力仍然突出重围,算是打了个平手。

打退高句丽援军后,唐军仅仅用了七天,就打下了隋朝百万大军未能攻克的辽东城,歼敌2万余,俘获百姓4万余。从后燕时就被高句丽占据、并占据了两个多世纪的辽东城,终于又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

攻克辽东城后,唐军包围了高句丽长城的重要据点白崖城,再次大败高句丽援军。半个月后,白崖城投降。李世民深知一鼓作气、兵贵神速的道理,趁着唐军士气正盛,立刻挥师东进,带着大军风驰电掣般地杀到了安市城下(今辽宁海城附近)。

安市之战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打援战中,唐军中涌现出了一位名将——薛仁贵。

薛仁贵本名薛礼,字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出生于614年(隋炀帝大业十年),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薛仁贵自幼家贫,早年丧父,从小习文练武,但一直没有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30岁仍然混迹市井,郁郁不得志。

据说薛仁贵的饭量特别大,特别能吃。为啥能吃呢?因为没钱。有钱人吃得好,肚子里油水多,山珍海味吃得多,对粮食的需求反而少;穷人吃不起山珍海味,又要从事体力劳动,消耗的粮食就多。因此,人越穷,越是能吃;越吃,就越穷。

薛仁贵就是这样,一来二去把家里吃了个底朝天,他也觉得很对不起妻子柳氏(又是一个河东柳氏),没让她过上好日子,就打算把祖坟迁到别处去,希望能转转运。

这时,柳氏发话了:“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又是一番河东狮吼。)

看到这段话,那感觉只有两个字:痛快!

面对自家男人的落魄和家庭的窘困,柳氏肯定有怨气。可薛仁贵是个老实人,对自己也不错,柳氏也就没有一个劲地数落他,或是转投有钱人的怀抱。但她不忍看到丈夫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这番话,既是发泄,也是当头棒喝,还为薛仁贵指出了一条出路。

柳氏的一通棒喝,醍醐灌顶——像薛仁贵这样的猛男,除了从军打仗,上阵立功,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薛仁贵当即拜别柳氏,来到新绛州城中,找到将军张士贵,主动要求成为一名军人。当兵,可以,但按照唐代的法律,装备是要自己准备的。薛仁贵只好变卖了一部分家产,凑齐了出征所需的武器装备,然后辞别妻儿,成了一个普通的士兵。

从薛仁贵30岁前的经历来看,薛家应该不在府兵之列——如果是府兵,像薛仁贵这样能吃能喝、力气又大的壮丁,早就被抓去服役了,哪能让他游手好闲到30岁。因此,作为社会闲散人士的薛仁贵,是应朝廷的募兵诏书才去投军的。也就是说,薛仁贵是募兵,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职业军人。

这一去,改变了薛仁贵的一生。从此,绛州城中少了一个遭人讥笑的闲汉,大唐却多了一名横空出世的名将。而不离不弃,鼓励男人的河东柳氏,不仅嗓门大,旺夫也是大大的!

我们常说,社会太浮躁,出名要趁早。年轻时要是混不出名堂,一辈子基本上也就那样了。要是按照这个理论,薛仁贵就该归入高耗低能(吃得多,产出少)的一类,可他偏偏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开窍比较晚,但运气很好,很快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薛仁贵和那些主动投军的壮士们一起,斗志昂扬地跟着大军来到了辽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磨炼后,薛仁贵混上了一个中下级军官(小兵基本上没有独自出战的可能)。

在一次遭遇战中,郎将刘君邛所部被数万高句丽军包围,无法突围。危难之际,薛仁贵拍马杀到,单枪匹马将高句丽主将斩于马下,并割下敌人的首级,挂在自己的马鞍上,于万军之中救下刘君邛。高句丽人见薛仁贵如此神勇,旋即退兵。薛仁贵一战成名。

这只是一次小小的遭遇战,真正的恶战,在安市城。

安市城之战

安市城地处辽东与平壤之间,是高句丽长城沿线一处极为险要的军事重镇,一旦攻下,唐军便能长驱直入与水军会攻平壤。为了确保安市城万无一失,盖苏文立刻派北部大人高延寿、南部大人高惠真率高句丽和联军15万北上增援,背靠高句丽长城扎营布防,想要把唐军阻挡在千山山脉以西,确保朝鲜半岛的安全。

安市城下,两军对峙。唐军远道而来,志在速战速决。李世民命突厥大将阿史那杜尔率4000突厥骑兵为前部,佯装战败诱敌;李绩率1.5万步骑为前部,在西岭布阵,意在吸引高句丽军的注意;又命长孙无忌率万余步兵沿着峡谷穿插到高句丽军背后,以为奇兵;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玄甲骑兵偃旗息鼓,悄悄登上北山,作为最后的尖刀部队。诸军以鼓角为讯号,一同出击。

可见,兵贵精而不贵多,唐军真正用来攻坚的精锐部队,不过三四万人。杨广动辄拉着几十上百万人上阵,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只是自大和心虚的表现。

高句丽援军主将高延寿见唐军来犯,便集结大军出营。李世民在北山上见高句丽全军出击,又见后方狭谷烟尘大作,就知道长孙无忌所部人马已经准备就绪,当即传令各路唐军一齐杀出,夹攻高句丽军。

这时,阵前突然狂风大作,雷声骤起,就在两军将士惊魂未定之时,一员白袍将单骑杀到,“握戟,腰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旧唐书·薛仁贵列传》),直入高句丽军本阵。

唐军将士很纳闷,这是谁啊,居然敢违反军规穿白袍(唐军的军服是红色的)上阵;高句丽人也很纳闷,心想这个白袍猛男怎么朝我们(高句丽人尚白)这儿冲过来了……

薛仁贵为什么会违反军规,穿着白袍上阵呢?

武松打架,不但要打得痛快,还要打得漂亮,围观的人越多,他打得越起劲,说难听点就叫人来疯;薛仁贵是老实人,但老实不代表着没有表现欲——樱木花道也很老实,老实到了一根筋,但樱木花道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薛仁贵也是如此,好不容易等到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机会,特别是皇帝就在不远处看着,哪能不好好表现一番呢?可唐军中的猛将太多了,怎样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呢?薛仁贵一拍脑袋——换行头!出发的时候,薛仁贵还穿着红色的战袍;一旦两军对垒,热血沸腾,薛仁贵兴头一起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脱了外面的红袍,亮出雪白的战衣,就这么冲了出去。

这一冲,果然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站在高处观战的李世民见这个身着白袍、手持方天画戟、腰挎两张弓、箭如连珠发、如入无人之境的将领如此勇猛,就问左右:“那个穿着白袍的先锋是谁?”左右连忙回答,这个白袍将军,就是之前单骑救下刘君邛的薛仁贵。

薛仁贵!李世民点了点头,心想这小子颇有当年自己单骑独闯敌阵的气势,于是就记住了他。

皇帝记住了一个人,好运也就来了。

此时,长孙无忌也率军从高句丽军背后杀到。李世民见机不可失,急令李绩率部紧随薛仁贵,向高丽军发起全面进攻,自己也带着精锐的玄甲骑兵从山上俯冲而下,给高句丽军致命一击。

此役,唐军不但击溃了15万高句丽军主力,斩杀2万余人,还缴获了5万匹战马,包括主将高延寿在内的被包围的高句丽军全部投降。高延寿投降后,屈膝跪行入辕门向唐太宗求饶。李世民素来敬重英雄,痛恨没有骨气之人。他见高延寿身为主将,竟然如此卑躬屈膝,就把一众高句丽降将痛骂一顿,然后让人从高句丽战俘中挑出3000多名中下级军官,把他们押往中原为奴,其余普通士兵一律放还,还下令坑杀了数千名跟随高句丽人作战的靺鞨人,以示惩戒。

从李世民处理战俘的手段,就能看出他政治手段的老辣:痛骂高延寿,实际上是在强化部下的“忠义”意识,说明叛变是可耻的;放还普通士兵,是要显示天朝的恩德、皇帝的宽仁;坑杀战俘,是在警告周围少数民族势力不要助纣为虐,与大唐为敌,那是没有好下场的。最狠的一招,就是挑出高句丽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不杀不放,押回国当奴隶。

要知道,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中下级军官的素质。明朝为什么在萨尔浒大战后对后金屡战屡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些经历过万历三大征伐,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中下级军官战死太多,在高级指挥官和普通士兵之间形成了空白。

这3000多名中下级军官,可以说是高句丽军队的精华所在(高句丽国内等级森严,贱民和奴隶是很难当官的,能混上军官的,一般都是贵族和士民子弟),他们一旦被抽走,即便高句丽仍能强征大军,但军队的战斗力会骤降——基层军队的综合素质,不是几个名将就能改变的。而把他们发配为奴,也是对高句丽士民阶层的巨大羞辱和精神打击。

果然,这场惨败给高句丽上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安市城周围几座城池的守军望风而逃,数百里范围内只剩下安市城仍在坚守。

有罚就有赏,第一个要重赏的,当然就是白袍将军薛仁贵。

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破格起用,把薛仁贵从基层军官提拔为游击将军。这等于把薛仁贵从连长、排长一下子提拔成了旅长、团长。从此,薛仁贵就能独领一军,也不必害怕穿着白袍上阵会受军法处分了。

光升官还不够,李世民还给了薛仁贵一番极高的评价:“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意思是说,那些曾经跟随我出生入死的将军们都老了,现在已经很难担负起冲锋陷阵的重任,我想起用一些年轻骁勇的将才,找来找去,就只有你薛仁贵堪当大任。打下辽东不算什么,能够得到爱卿你这样的人才,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一句“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直把薛仁贵感动得稀里哗啦。

围城打援,击溃高句丽援军后,安市城之战便进入第二阶段的攻城战。

按照韩国民间记载,镇守安市城的是高句丽名将杨万春。实际上,杨万春本名梁万春,此战之前并不是什么名将,仅仅是安市城的城主。杨万春出身贵族,生性耿介,压根儿就不服夺权的盖苏文。

盖苏文恨极了杨万春,总想找机会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当高延寿的大军溃败后,盖苏文不发一兵一卒,想要借唐军之手除掉杨万春。杨万春不愿投降唐军,又无法撤退——一旦放弃安市城,肯定会被盖苏文以不战而逃的罪名处死——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进退两难的杨万春不出战、不撤退,带领全城数万军民据险死守。

安市城,就是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八里镇营城子村附近的营城子山城。山城依山而建,东、北、南三面地势较高,西面较低,中间是一条低洼小谷,将山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整座山城呈不规则椭圆形,主要由城墙、城门、望台、马道、外围城墙等部分组成。西部城墙地势较低,大部分为人工夯筑而成,有水门和西门,水门城墙底部几乎全部为自然山脊,岩石为东西向断裂层,由北向南逐渐减低。北部望台城墙长693米,是山城保存比较完整的一段;东部城墙长302米,这两段城墙外侧山石陡峭,坡度都很大。

摆在唐军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城池。

江夏王李道宗建议,趁高句丽上下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外围长城防线一带,由他带领一支精兵绕过安市城,直扑平壤,用调虎离山之计迫使安市城守军回援平壤,再趁城中守备削弱之机一举拿下安市城。

李道宗的建议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分兵出击会让唐军陷入兵力上的劣势,继而危及皇帝的安全。李世民也觉得此计太过冒险,万一被高句丽军切断归路,就会重蹈隋军首征高句丽时宇文述大军的覆辙,所以就没有采纳李道宗的建议,让大军从正面猛攻安市城。

攻城战中,李道宗率部在城东南垒砌土山。为了掩护工兵作业,他命令士兵每天轮番向山城发起冲击,用冲车和投石车毁坏城墙。两个月后,唐军终于筑成了一道离城只有几丈远、几乎与城墙齐高的土山。

然而,异变陡生,唐军千辛万苦堆积起来的土山却突然崩塌了。高句丽军趁机奇袭,抢占了土山山头,多次打退唐军的反扑。唐军原本用来打击城头守军的据点,反而成了安市城的外围防线。

高句丽人的顽强抵抗给唐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就连一贯风度翩翩的李绩也杀红了眼,下令把俘虏的高句丽士兵押到城前,全部处死,还扬言,城破之日会屠尽城中军民,为战死的唐军将士报仇!

守城的高句丽军民见同胞惨死,非但没有被李绩的狠话摧垮,反而同仇敌忾,誓死守城。数万唐军猛攻两个多月,安市城依旧岿然不动。

秋去冬来,辽东天气转寒,唐军在粮食补给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士兵也因久攻安市城不下而陷入厌战情绪。

李世民再次拒绝了部下绕过安市城直取平壤的请求,传令各路人马撤退。

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撤离安市城前,李世民还特地派人给杨万春送去了100匹绸缎,以示对杨万春及高句丽军民英勇和忠诚的由衷敬意。

收到李世民的礼物后,杨万春唏嘘不已。仗打到这个份儿上,他还有什么话说呢,于是来到城头,向远处的大唐君臣拜别致谢。

这,是男人之间的尊敬,是坦荡无私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