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应该读点经济学2
3444900000025

第25章 吞噬灵魂的魔鬼——经济学中的风险常识 (1)

本章导读:

期货市场究竟有什么用,它和赌博市场有什么区别呢?巴林银行是如何倒闭的,美国最富庶的县为何一夜之间就破产了?对冲基金的经理们似乎个个卓尔不群,衣着休闲却又收入颇丰,他们凭什么生活得如此幸福呢?垃圾债券是好的投资吗?本章将为你一一揭晓。

在刚刚经历的这次金融海啸中,人们发现这个市场中似乎还有一个未被制服的魔鬼,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魔鬼,似乎这个魔鬼就是为了毁灭我们自己,本章我们将为你找到这个魔鬼。

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欲望!

——谚语

期货市场是赌场吗?

期货市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期货大致是这样的情形:假定现在是4月,农场主杰克预计将在6月收获谷物,但出售谷物的价格不能确定,如果在6月出现供小于求,谷物的价格可能会很高;可另一方面,如果6月份供大于求,谷物则很可能以较低的价格被处理掉。同样,商人彼特对谷物同样有长期的需求,如此波动的价格使他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有一天,杰克和彼特商量达成一个协议。他们约定在4月时见面,并根据6月份产量的预期而达成一个一致的价格。无论当时谷物的价格如何波动,他们都能够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因此,期货交易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交易的初始目的,它使交易双方能够消除双方各自面临的价格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这样就使交易双方的境遇得以好转。

经济学家解释了期货合约的本质:期货合同的本质是一种零和博弈,它为未来交付的产品规定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是出售者和购买者都能接受的,这使得商品的购买者和出售者并没有因为价格的意外变化而得到很大的收获或者损失。因为签订合约的双方都放弃了获得较大利润的可能,也避免了出现较大损失的风险。

1848年,人类创建了第一个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当时这只是一个农民和商人的会面地点,主要任务是使交易谷物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化。很快,期货交易就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了,投资者对这种合约产生了兴趣,他们发现交易这种合约比买卖谷物本身更有吸引力。

1730年,日本开始采用稻米期货合约标准交易,这些合约与现在很多交易所的商品期货合约完全相同,但有一个例外,它不需要对所交易的商品进行实物交割。这样便引发了一个问题,虽然稻米的先期交易价格波动很小,但期货价格波动却很大,而且一直没有变化。1896年,政府终于不能容忍这种情形,于是下令关闭了期货市场。

早期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期货市场刚一关闭,实物市场便开始剧烈波动,市场一片混乱,政府不得不恢复期货交易。不过这次期货交易伴随着基础市场的实物交割,这样市场才逐渐稳定下来。日本期货交易所的例子告诉我们,期货市场的确能够将商品市场的波动转移到期货市场。因此,期货交易的行为并不会消除风险,而仅仅是将这种风险转嫁给他人。

而期货交易所的作用是将卖方、买方,套期保值者、投机者等高效有序地汇集在一起。其中,套期保值者是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他们通常在其正常的经营过程中生产或者消费商品,他们利用期货市场以防止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对其经营利润造成影响。对应的,投机商是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期望从期货市场交易中赚取利润,通过他们的参与,投机商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也承担了套期保值者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可是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赌博同样是一个零和博弈,那么,期货市场与赌场有什么区别呢?

赌博与期货交易的真正区别在于,赌博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滚动的骰子就代表了你的命运。当然,如果你不参加赌博,那么风险就不存在了。但是,期货交易的风险来自于客观条件,无论是否有期货合同,商品的价格都会波动,而期货市场的意义在于转移这些风险,它将风险由套期保值者转移给投机者。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期权

从期货的市场交易中衍生出来了期权交易。1973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立了一个新的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用来交易股票期权。从此以后,期权交易在投资者中日益普及了。

比方说一个进口商,他下个月将对外支付日元,但是他希望避免日元对美元价格上涨的风险,他就购买一个允许他在下个月以固定价格买入日元的货币看涨期权。也就是说,他把未来的不确定性以时间价值的方式“转化”为当前契约来交易,从而帮助他抵消了不确定性。

通常,期权分为两种: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就好像彩票,如果我们中奖了,我们将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看跌期权更好像保险,如果我们的房子失火,我们就可以用保险单所保证的期权,获得合同中规定的补偿额。

期权交易的变革引发了金融市场的一场变革,人们把这些源于实际资产的金融工具称作“衍生品”。之所以称作衍生品,是因为这种金融工具的价格依附于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

比方说,IBM股票期权就是一种衍生品,因为它的价值依附于IBM股票价格;外汇期权也是一种衍生品,因为它的价值取决于汇率的不同;聪明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有趣的衍生品,滑雪场的经营者就曾经发行过收益取决于滑雪场地的总降雪量的债券;银行业曾经发行过某种存款工具,支付的利息取决于当地足球队的业绩。因此,凡是价格依附于其他一些商品价格变化的,我们都能用衍生品来表示。

自从衍生品被创造出来那一刻,金融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衍生品之所以能帮助人们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改变了传统交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概念。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减轻商品价格剧烈起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多年来,不少国家利用原油期货交易,大幅减轻了油价波动的风险。

由华尔街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旨在为大公司减少金融风险,即规避利率、汇率、股票价格以及商品价格变动而导致的风险。比方说,那些大宗交易者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如果他们决定购买10万股IBM的股票,那么他会立即购买1万或2万股福特汽车的股票来对冲。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期权交易惨痛的例子,大多数关于衍生品的惨痛经历均非因将其用作套期保值和抵消风险的工具而造成,反倒是由投机所引起的。很多公司的故事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衍生品既可以用来对冲风险,也可以用来投机;或者说,它既可以用来减少风险,也可以用来增大风险。当然,所发生的这些亏损都是由于投资者不恰当地使用了衍生产品。

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航油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扩张运作就成了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从2003年以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开始进行石油期权交易,最初它的目的是利用衍生工具的保值和锁定价格功能,降低其在国际市场中进行石油交易的价格风险。

开始的时候,中航油的确有所获利,可是,到了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中航油巨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以期油价能回跌,同时增加交易量。哲学家罗素曾说:不要撒谎,因为当你撒了一句谎话以后,为了掩饰,你将不得不撒更多的谎。中航油为了弥补开始很小的错误,试图在期货市场上反败为胜,可结果却为了挽回一个错误却犯下了更多的错误,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随着油价持续升高,中航油的账面亏损额增至了3000万美元左右,此时中航油决定继续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交割合同。没想到从2004年10月来国际油价一路攀升,中航油所持石油衍生品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中航油需向交易对方支付巨额保证金。当中航油被迫关闭仓位时,累计损失已达3.94亿美元,最后不得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事实上,金融衍生品在一定意义上本来就是双刃剑。衍生金融工具设计的本意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分散实际经济活动中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而不是创造一种获取暴利的方式。因此,衍生金融工具本身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参与衍生金融市场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人们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他们具体是如何来运用这些工具的。

如果你对这个故事还无动于衷,那么下面将再为你讲述两个创造了巨大风险的故事。

巴林银行是如何破产的?

1995年2月26日,英国银行业的泰斗、具有233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因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失败而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迫宣布破产并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ING)收购,这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

100多年来,巴林银行是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那么,这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怎么会一夜之间面临破产呢?这一切都只源于一位28岁的勇猛的期货交易员尼克·里森。1992年,年轻的里森被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从此他便开始了这场“疯狂之旅”。

最初他的确是“技巧高超”,赚了一大笔钱。可是从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开始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他原以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本股市将大有可为,因此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不料,日经指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紧接着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里森的损失进一步加重。

为了反败为胜,他继续从伦敦调入巨资,增加持仓,即大量买进日经股价指数期货,看空日本政府债券。到了1995年2月23日,日经股价指数急剧下挫,而相反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则一路上扬,由此造成的损失则激增至令人咋舌的8.6亿英镑,最终这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垮台。至此,巴林银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失败引致的亏损高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多美元,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

就这样,年仅28岁的交易员尼克·里森将巴林银行赔了个精光,这家有233年历史的老店就这样顷刻瓦解了。

当然,因为期货衍生物交易出名的不只是巴林银行,还有人曾经让美国最富有的县倾家荡产。加州橙子县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县城,如果把它当做一个国家来算的话,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30个国家之一。罗伯特·塞琼曾是加州橙子县财政局的财务人员。这个典型的投机分子非常热衷杠杆化很高的投资,常常通过衍生品交易寻求数以倍计的回报。比方说,塞琼曾经用举债方式从事债券保证金交易。当然,用5%的保证金进行100%金额的公债交易,结果不是大盈就是大亏。

尼克·里森:是我搞垮了巴林银行!

在过去利率相对稳定并可预期的环境中,这种做法给奥兰治县财政基金带来了巨额盈利,但在利率发生非预期波动的1994年,风险终于呈现了作为其破坏者的一面。1994年10月,塞琼的所有投资都陷入了困境,事件被披露之后,人们才发现塞琼原来是一个极端的极富冒进性的交易者,可此时,橙子县已经宣告破产了。

金融媒体则乐于报道这两桩几乎同时发生的破产案件,尼克利森使得巴林银行损失了14亿美元,事实上公司的高层经理没有一个真正了解错综复杂的衍生工具交易。罗伯特·塞琼则使橙子县损失了17亿美元,橙子县的高级官员应该负责监督该县的财政状况,但是他们说无法理解塞琼的投资策略,也不知道其中包含风险。曾在1981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主席菲利普·麦克布莱德·约翰逊这样评价说:“除非你开始输钱,要不然不会有人说你是个骗子交易者,只要人们能赚到钱,他们就会为所欲为,这一点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金融界的新一页

那么让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期权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十分有价值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股票期权的价格呢?20世纪70年代以前诞生的期权定价公式具有共同的不足之处,尽管当时人们根据股票价格的概率分布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确定期权的价值,但实际上,期权价格基本上是由猜测决定的,因为这些股票的风险偏好和概率分布是无法观测或正确估计的。

20世纪70年代,金融界出现了两个杰出的革新者,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1973年,他们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一篇名为《期权和企业债务的定价》的文章,从此,金融学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篇文章给出了股票看涨期权定价公式,即今天所称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S模型)。

迈伦·斯科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