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治大宋
3449600000032

第32章 永远的丰碑 (2)

咸淳11年(1275年),胡三省任贾似道幕僚,从军江上。时沿江京芜制置使汪立信会同胡三省向贾似道陈《江防三策》,触怒了贾似道,汪立信罢职。也就在这一年,贾似道督师芜湖,大败于吕港。自此之后,江南局势岌岌可危。胡三省浩叹回天无力,拂袖间道归里。贾似道是宋末权奸,极受后人非议,但对胡三省任贾似道幕僚这件事情要报以同情与理解。他只是一心报国救民,并没有助纣为虐,此情可谅。

南宋的灭亡带给胡三省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创伤,还要接受国破之时亡国之民的苦难。追杀南宋皇室的元军一路南下,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惨不忍睹。胡三省携带家小历尽奔波,最后避难于新昌(今广东台山)。当他再次回到故乡家中的时候,几十年心血写成的《资治通鉴广注》已荡然无存。不可夺志的胡三省在悲痛之余变卖家产,再购《资治通鉴》发愤重新做注,当时他已经46岁。

他闭门绝客,日夜奋笔。至元21年(1284年),他又寄居到鄞县南湖袁桷家中。袁桷拜胡三省为师,对胡三省十分敬重。袁桷也当过书院山长,家中藏书丰富,为胡三省的修撰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至元23年(1286年)《资治通鉴音注》全部完稿成编,胡三省又着手做《通鉴释文辨误》。

正在这时,一起突发事件中断了胡三省的工作。宁海杨镇龙发动起义,攻下庆元,威震浙东。胡三省再次避乱,只好把刚完成而尚未付印的《资治通鉴音注》及其他著作藏于袁家东轩的石窟中。幸运的是,起义平息后全部著作依然完整无缺。后遂流传于世,这个石窟被后人称为“胡梅礀藏书窟”。

元帝国一统天下之后,随着政权的巩固,对汉族士人多方罗致。一些士人易节归顺,如叶李和赵孟頫;有的拒不应召,如谢枋得。胡三省最为注重民族气节,当然不会应召,但是元政府肯定也会不达目的不罢休。于是在鄞寄寓日久并有卜居之心的胡三省,又毅然携带家小回到故里。并从此屏谢人事,以著书为乐。他自号“知安老人”,堂上立匾,题名《逸老堂》。在居所南筑读书室,名“读书林”。虽风烛残年,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治通鉴音注》的修改工作,严寒酷暑不停。子女以其年高相劝阻,胡三省说:“吾成此书,死而无憾。”因此他工作至大德6年(1302年)去世,享年73岁。

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294卷,是历史上注释《资治通鉴》最好的著作。读《资治通鉴》不可无胡三省注,已经成为“通鉴学”的常识。其注释成就可以和《三国志》裴松之注并肩,而艰辛过之;其评论水准足以和左丘明《春秋左氏传》相媲美,而感慨过之。所以胡三省可以称得上是旷代奇才,可以列入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林。

然而这样一位旷百代而一见的史学大家,在他身后的600年里,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宋史》中没有他的传,《元史》中也没有他的传。民国年间的《新元史》终于有了他的传记,可怜只有53字,附在宋元之际另一位史学大师和《文献通考》的作者马端临的传后。

胡三省的心迹与思想真正为人所知,是在陈垣先生于抗战时节细读《资治通鉴音注》一书的时候。陈垣先生的《通鉴胡注表微》分20篇,第1篇名为“本朝”。清代学者修《四库全书》为《资治通鉴音注》写提要的时候,称胡三省是元人。但是陈垣先生发现,胡三省在称宋的时候说的是“我朝”或者“我宋”,“观其对宋朝之称呼,实未尝一日忘宋也。”胡三省和郑思肖等遗民一样,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大宋子民,怎么能够忘记呢?那是自己的父母之国啊。他在书中甚至是痛苦地呐喊:“亡国之耻,言之者为之痛心,矧见之者乎!此程正叔所谓真知者也,天乎,人乎!”

这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注释学著作,更是一部铭刻着胡三省的思想和情感的旷世杰作。中国古代的史学讲求春秋大义,胡三省的著作就是最好的体现。字里行间,是他对腐败政权的痛斥,对灾难深重百姓的同情,是他对故国的思念,是那种亡国之后撕心裂肺的痛感。

陈垣先生在相似的历史遭际之下,读懂了胡三省,心灵得到慰藉。600余载之后,胡三省也终于有了知音。天下万幸,莫过于此。

3. 郑思肖与铁函心史

在南宋遗民中,郑思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士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有国学大师梁启超的话为证,他读了郑思肖的书之后说:“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这书是什么书?先生之精神又有怎样的内涵?我们还是从郑思肖其人谈起吧。

郑思肖生于淳祐元年(1241年),福建人,他曾经以太学高材生的身份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元军大举南下的时候,他到临安叩宫门给皇帝上书。怒斥当国者尸位素餐,恃权误国,希望能够重振纲纪。然而他激烈的言辞却击不起半点波澜,拳拳之心无人理会。他只能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愤懑,他痛切地写道:“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

大宋亡了,他心碎到了极点。把自己之前的名字改了,改叫“思肖”,他之前的名字后来谁也不知道了。赵的繁体字就是“趙”,趙走了。所以只能思肖,其实也就是思赵。他的字叫“忆翁”,忆是他对宋难以忘怀的记忆;他的号叫“所南”,就连平时坐卧,都要面对南方,背着北方,南在他心目中是宋的记忆与象征。

郑思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仔细看一下,这是个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喻“大宋”二字。这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但是他却很认真,因为那寄托着自己的心灵。

他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苏州度过的,过得很艰辛。他在寺院、道观和名山之间浪迹,终身未娶,没有一个家。他有一首诗叫做《飘零》,是他自己数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唯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他始终不曾忘记故国,他的画是当时一绝。宋亡之前,他和书画家赵孟頫是至交。但是后来赵孟頫做了元朝的官,郑思肖就和他绝交了。

他最擅长的是作墨兰,宋亡之后,他画的兰花叶萧疏而没有根土。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被人夺走了,难道你不知道吗?故国已逝,他自己成了漂泊者,在漫漫岁月里无尽漂泊……他到底在坚守什么?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的坚持?

他在《画菊诗》中写道: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傲然独立。南和北这些词汇都有深刻的情感在其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其不屈不移且忠于故国的誓言。抱香而死,决绝而凄美。

然而,像独立的菊花一样,他很孤独。对他来说,失去了故国就像是失去了母亲,他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自称“孤臣”。随着时间的流逝,宋越来越成为一个远去的符号和记忆,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他曾经的一些朋友也选择了新的开始。

可是他依然坚持,至死坚持。这种坚持必然是痛苦的,然而这又是怎样一种痛苦呢?

我们无法读懂他的心,直到一本书的出现。这本书元朝没有人读到过,明朝也没几个人读到过。那是在明朝崇祯11年(1638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6年,在苏州承天寺的一口井里,僧人们发现了一个铁函,就是一个铁盒子。铁盒子里面有一本书,扉页上写着“大宋孤臣郑思肖再拜书”。

这就是著名的《心史》,也叫做《铁函心史》。这是郑思肖用心蘸着血写下的,“呕三升血,方能书此,后当有具眼识之”。梁启超说他读这本书的时候,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陈寅恪把自己的著作比做“所南心史”,他在诗中说“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文章存佚关兴废,怀古伤今涕泗涟”。

元军攻下临安的那一年,郑思肖35岁。《心史》就是他生命的后40年所写的诗文汇编,有《大义集》和《中兴集》等,光看这几个名字就知道他的心思所系。

《心史》中的所有文字都饱含血泪,郑思肖讴歌了南宋的爱国志士。痈斥了奸臣佞徒,控诉了元军的暴行,充分表述了自己的爱国与忠诚。他在《过徐子方书塾》诗中说:“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在《八励》诗中说:“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在《二砺》中说:“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慷慨激越,足征忠肝义胆。

这些诗都使用很直白的表达方式,他自己说“但写肺腑苦,不求言语奇”。语言直接从他的肺腑里流出来,强烈的情感直逼阅读者的心灵。

《心史》是郑思肖将一生奇气伟节之作合为一书的汇编,是其特立独行的证据。他将书埋在井中,只为等待后世的知音。

中国古人著述立言并非为了显摆,而是要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所以这一行为并不难理解。《心史》在枯井中沉埋达350余年之后重见天日,必将光照千古。

然而《心史》出井后从清朝开始,直至上一世纪80年代历经360余年,始终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见。一些文人学者肯定《心史》出自郑思肖之手,是真迹;而另一些人则持一种“伪书说”,全盘否定这部奇书的价值。

也许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但是有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郑思肖那样的奇气伟节,没有那样的才华文思,又有谁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文字可以是委托的,但是那种发自肺腑的情感如何作伪?

《心史》是不朽的,自出世以来,在明清易代及近代民族危亡的时刻,它都生发出一种伟大的精神。鼓舞着一个民族的士气,激烈着民族的爱国心,成为极具战斗力的精神武器。

这也深刻地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上依旧流淌着大宋的血脉。从文化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宋遗民。

直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工商时报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引用的一句诗:“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句诗就出自郑思肖的《德佑二年岁旦》,全诗为: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1318年,宋亡之后39年,郑思肖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对友人说我死之后,希望你在我的牌位上写上“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这句话不知道会让多少人蒙羞,如果郑思肖是不忠不孝,那么谁又敢称是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