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治大宋
3449600000004

第4章 文治的奠基 (4)

因而宋太宗在对外征战时机的选择上,是绝对错误的。

高粱河惨败之后的宋太宗没有再亲临战场,但是雍熙北伐还是由他亲自指挥。他用阵图遥控前线,在宫中指挥大军。

宋太宗一介文人,韬略比起他哥哥差远了。却自以为是军事天才,对武将尤其不放心,喜欢越俎代庖。他预先设计好阵图,交给出征的将帅,让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当时又没有手机电脑无线电等现代技术,所以这种做法极有可能贻误战机甚至是自寻死路,因此荒谬的阵图必然导致荒谬的战争。可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恰恰是太宗最大的梦想。

结果,大将曹彬到了战场上,面对的是承天太后的御驾亲征。宋太宗得到情报之后,一时间惊慌失措,下令让曹彬撤退。宋军一撤退,辽兵就追击,东路军的10万大军全部溃败。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之下,中路军和西路军只得撤退。撤退过程中,名将杨业为了护卫大军顺利撤退,陷入辽军包围之中。主将潘美却没有发兵救援,最后杨业被俘遭杀害。后人将其事迹演义为《杨家将》的故事,潘美被塑造成了蓄意陷害忠良杨业的大奸臣。受万人唾骂,至今难以翻身。

雍熙北伐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宋太宗企图收复燕云的最后努力,但这又是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指挥方式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最懂军事的毛泽东一眼看出赵匡义“此人不知兵”。辽军的战略其实都差不多,先是避其主力,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太宗不吸取教训,所以一败再败。

两次战争的失败对赵匡义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雍熙北伐失败后,宋太宗气急败坏而又羞愧难当地对大臣们说:“你们一起盯着朕,看看以后还做不做这样的蠢事”。后来他又颁布了《罪己诏》承担战败的责任,收买人心。

宋太宗转而把统治重点放在对内的防范和控制上,淳化2年(991年),他声称“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当用心于此”。主张要巩固根本,防微杜渐,扭转风气,自此确立了宋朝以一贯的守内虚外政策。

宋太宗将他哥哥崇文抑武的政策发展到了极致,甚至连边地的军事重镇都换成了文官担任,这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显得薄弱而不堪一击。然而将对外的攻势变为守势,也让太宗有更多的时间去写诗,去进行书法创作。以建构他的文治帝国,他需要更多的粉饰来维护自己内心的伤痛。

3. 革故鼎新创法度

宋太宗将政策转向国内,在文治方面取得了超越太祖的成绩。他说:“朕每读《老子》至‘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诫。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深受箭伤折磨的他,在攻辽惨败的心理阴影下,深深感受到这些不祥之器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所以他更加不遗余力地推行文治。

宋太祖说“宰相要用读书人”,宋太宗也认为要将事业付之于书生。重用文人,他甚至让文官石熙载当了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可是那时候刚经历五代兵荒马乱的岁月,哪来那么多读书人?太祖朝的官员队伍还是以武人居多,宋太宗的办法是增加科举的名额。这一加可不是个小数目。

宋太祖在位十几年,考中进士的只有180多人。加上诸科什么的,也才400多人;太宗这一朝,第1次贡举取了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宋太宗又调阅贡举档案,补录特奏名进士和诸科184人。加起来有507人,比太祖十几年取的人数还要多。以后每次科考都能取好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这规模比前些年的高校扩招还要夸张。

太平兴国3年(978年),本来太宗已经下诏书说这一年停止贡举。但他突然改变主意,认为还有很多人才可以选拔,下令各州已经获得解送资格的在今年秋天到礼部集中考试。本来省试和殿试都在春季,这次却在秋季举行。这一榜的状元胡旦有句名言:“应举不做状元,仕宦不做宰相,乃虚生也。”颇能反映当时士子的心态。

这样做宋朝的官员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一旦中了进士就有了官做。而且不光自己自己可以做官,自己的儿子也可以做官,这就叫做“恩荫”。既然有了这等美事,男儿当自强,怎能不读书?

这里有个关于赵普的故事,颇能见当时的社会风尚。赵普辅佐太祖定天下,功莫大焉。不过赵普本来只是一个私塾先生,教小孩子读书的,主要就是读了本《论语》。按说现在有人读了点《论语》,那就很了不起了,被人称为“国学大师”。可在那时候,读了《论语》也只是个小学学历,处于半文盲状态。杜甫诗说:“小儿学问只《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论语》是小孩子读的,可赵普大人虽说是手不释卷,可读了一辈子就读了个《论语》。

赵普在太宗朝再次当宰相,太宗就问他听你只读了本《论语》。赵普心里很不爽。他知道现在满朝读书人,个个比自己有学问,于是说道:“臣一辈子确实就是读了本《论语》,不过臣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平定了天下,现在将用另一半辅佐皇上把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来历,后来被人传歪了。以为说《论语》这书有多么了不起,其实赵普是想说爷没读书照样能够经邦济国。

其实从赵普这句酸溜溜的话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个事实,即宋朝在太宗这个时代已经满朝都是读书人,确立了文官政治的基本架构。

除了重视科举以外,宋太宗还鼓励文化事业。集中展现太宗时代在文化事业方面成就的是3部大书,即《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

宋朝设立了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3个国家图书馆,但是图书馆里的书并不太多。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太祖和太宗将各割据政权的书都收集起来,还奖励百姓献书。要是献的书是三馆所缺少的,则对这些献书的人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献得少的可以获得报酬,献得多的就可以授予一个官职。还派人到一些藏书家的家里去抄书——没有强迫他们上缴,可见宋朝真的是很文明的。经过一些年的收集,国家的图书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于是宋太宗下诏修书。

李昉作为文化界的领袖人物,又深得太宗信任,理所当然地当上了总主编。

《太平御览》是大型类的书,部头相当大。全书分为55部、5363类,五代以前的书在这部类书中保存得最多。而且其中保存的那些书,大部分到现在已经失传了。所以后来很多人都到这部书中做辑佚的工作,从中可以把失传的书找一部分回来。《太平御览》最先的名字叫《太平总类》,因为是太平兴国年间编的。

这部书编好之后,宋太宗给自己制定了阅读计划。每天读3卷,一日不停。宰相们心想,这分量可不轻。到了冬天日短夜长,天寒地冻,万一闹出个龙体欠安可不好。太宗说开卷有益,读书要破万卷,区区一千卷哪值得一提。于是坚持不懈,竟把这书读完了。还赐了个书名,叫《太平御览》。从这名字就有可以看出太宗很得意,他要申明这书是朕亲自看了的。

《太平广记》是和《太平御览》同时开始编辑的,这部书收的内容主要就是野史小说。按照题材分成了92个大类,还附有150多个小类,被称为“小说家之渊海”。许多著名的传奇小说,比如《柳毅传》、《莺莺传》,以及《南柯太守传》都是通过这部书保存下来的,喜欢古代小说的人不可错过这本书。

《文苑英华》是在《太平御览》快编好的时候开始编纂的,南朝梁的时候昭明太子萧统是个雅好文艺的人物。他编了一本叫做《文选》的书,收录从先秦到萧梁的著作。宋太宗模仿昭明太子的做法,继承《文选》而编《文苑英华》,收录从萧梁到五代的文学作品。收录的作家有2 200人,作品有两万篇,大部分都是唐朝的作品。

宋太宗为什么要编这些书呢?有人说是为了让原来那些割据政权的旧官员们有事干,让他们在文字之间耗掉自己的年华,这样就不会有复国谋反的念头。如果真是这样,可见宋太宗高明的文治手段。而且雅好文艺并喜欢风雅的皇帝有这样的举措,总比对前朝旧臣大肆屠戮赶尽杀绝要好得多。更何况文化是不朽之盛业,宋太宗时代编的这3部书,流传至今。从而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这是宋太宗和李昉还有那些辛辛苦苦地整理编辑抄写工作者们的伟大贡献。

到宋太宗驾崩的时候,宋朝已经走过了47个春秋。在他离世前两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执心坚固,靡与动摇。昼夜孜孜,勤行不怠。” 这确实是实情,宋太宗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他精力旺盛,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主宰欲望极其强烈,事必躬亲,以至于宰相说“臣等待罪庙堂,曾无裨益”。不过他也能虚心纳谏,多次下诏求言。

宋太宗总结自己20年来的工作成果是:睹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

这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为建立一个文治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尽管宋太宗认为自己对法度的创作成分较多,但是他的法度依然是沿着其兄的路线前进的。太祖与太宗,一个武士,一个文人;一个用五代的方式终结了五代,一个用文化的方式开创了一个新朝。太祖和太宗为大宋王朝确立了祖宗家法,这个家法的内容包括不杀文人,用读书人;崇文抑武,防范内患;以儒立国,好谏纳言。

宋朝到了太宗这个时代,才是真正地走出了五代,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还需要一个过渡时代,那就是宋真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