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云斋随笔说通鉴之战国往事
35460100000004

第4章 主不备难,难必至矣(上)

《云斋随笔说通鉴》系列笔记之二

主不备难难必至矣

——智襄子智瑶的戏剧人生

终于有故事可以讲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很好的故事性,简约、精致、流畅而富有文学色彩。所以遇到好的故事,我们是一定要好好讲一讲,想一想,分析分析,认真回味回味的。

(一)

今天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叫智瑶。此人姬姓,智氏,名瑶;智氏出于荀氏,所以他也叫荀瑶。这小子因为官儿做的比较大,是晋国的正卿,大家伙儿尊敬他,也叫他智伯,而中国古时候“智”与“知”通,所以在《史记》等书里面他还叫知伯。他本人死后的谥号叫襄子,因此又叫智襄子。

这位同学称呼还真是够多的,估计班主任老师一定不会喜欢他的。头晕啊,给我来片晕车药先!

我们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智瑶还没有成为智氏的继承人。智瑶的父亲是晋国六卿之一的智宣子,宣子的儿子当中有两个比较出色的,一个是智瑶,一个是智宵。当时智宣子年纪已经大了,就想从两个儿子中挑选一个继承自己的家族事业。事实上他的理想人选是瑶,但还没有完全拿定主意,就征求同族人智果的意见。

这时候这个故事里的第一个聪明人出现了。

没错,他就是智果。在古时候,经常会有一些类似智果这样的聪明人,他们仿佛置身在时代的局外,站在遥远而高旷的山巅,对未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极为精确的前瞻性,并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也就是找好了退路。

不得不说,能够超前把握时局,预见祸福,趋利避害,未雨绸缪,的确是这一类人的特点,体现了他们超乎寻常的政治敏锐性和生存智慧。

对于智宣子的询问,智果回答很明确,就是二者相较,智瑶不如智宵,即“不如宵也”。

他采取的说法是先扬后抑,首先列举了智瑶的五大优势,即:“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

说智瑶看起来很美,而且是相当完美:一是相貌出众,典型高富帅;二是精于骑射,身体倍儿棒;三是能歌善舞,才艺双全;四是能写会画,精于答辩;五是性情坚定,刚毅果敢。尽管有上述长处,但这位帅哥有一个致命的短处,原话是“如是而甚不仁”,意思是这个人心眼儿不好使,办事儿不太地道。

智果应该也是个大胆的家伙,他还下了一个结论,说:“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智瑶身上有五大长处,这本来是个好事,可是因为他这人不太厚道,就很可能用他的这几个长处来欺负别人,来干一些坏事儿!那您说谁还能跟他好好玩耍呢?所以,要是您一定要立智瑶为后,那智家这一宗族,要我看最后必然会灭亡贻尽。

话说到这份儿上,可以说是刺刀见红了。我估计智宣子当时也生气得很:搞什么嘛?你都承认我儿子有那么多优点了,怎么还说智家会因他而灭亡?这不是胡言乱语、自相矛盾吗?哎哟我这暴脾气,我还偏就不服这个劲儿了!我就不听你的,一边玩儿去吧!于是便立了智瑶做继承人。要我看,这里面说不定还真有赌气的成份。

智果见智宣子一意孤行,不听规劝,他老兄也够果断的,出了门儿直接右转,去了掌管氏姓的太史那里,把姓儿给改了,带着自己家里的那一枝儿脱离了智氏,改姓辅氏。

这什么意思?简单:你不跟我玩儿,我还不跟你玩儿了呢!我以后姓辅了,跟你们智家划清界限。咱们桥归桥路归路,分道扬镳,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二)

后来智宣子去世,智襄子,也就是智瑶终于当政。说起来,智瑶这个人确实是很有能力的,他就任家主之后,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作举措,攻城掠地,在朝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特别是在晋国当时的实际掌权者赵简子去世后,他联合韩、赵、魏三家,消灭了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独掌了晋国的大权,操纵了晋国的政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智果对他的差评得到了事实的验证,他本人刚愎自用、刻薄不仁的缺点逐渐暴露了出来。

有一天,他和韩国的韩康子、魏国的魏桓子一起在蓝台饮宴,席间他就找碴戏弄了韩康子和他的大臣段规,《通鉴》中说:“戏康子而侮段规”。具体戏弄手法儿司马光没介绍,咱也猜不着,但估计挺让人家君臣俩下不来台的。

这事儿被他的同族智国知道了,于是,本故事中第二个聪明人出现了。

聪明人智国就找到智襄子,说了八个字“子不备难,难必至矣。”意思是:主公你不提防灾祸,那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襄子不以为然,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别人的生死灾祸都由我决定,我不找他们麻烦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谁还敢跟我耍幺蛾子!要不说人家智果看人准,就冲智瑶这自我感觉良好的劲儿,他能有好果子吃才怪。

智国又劝他,说:“不然。《夏书》有之: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意思是,《夏书》里面说了,一个人总是几次三番不停的犯错误,肯定就会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和人结下仇怨,所以一定要注意小心提防。高明的人能够关注细小的问题,所以才不会招致大的祸患。

接着,他又批评智瑶说:“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主公你看看你,现在费劲巴拉的组织个饭局,明明是请人家吃饭,结果没落个好儿不说,反倒把人家连君带臣的都给得罪了,自己还不知道戒备,以为人家不敢把你怎么样,这不是得瑟吗?

智国最后警示智瑶,说:“蚋(音瑞,蚊类昆虫)、蚁、蜂、虿(音chai四声,蝎类毒虫),皆能害人,况君相乎?”连蚊子、蚂蚁、蜜蜂、蝎子这些小东西都能使招儿害人,何况是一国的元首和总理啥的?哥,你太不小心啦!

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是并不是谁都能明白这是好话。结果智国是说了也白说,人家智瑶根本就听不进去。

(三)

过了一阵子,智襄子大概觉得自己虽然很强大,但本身拥有的封地面积也太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了,连个富农都算不上,就跟韩康子要地。

韩康子莫名其妙:你凭啥跟我要地呀,我又不是你爹,干嘛给你土地?就不太想给。

陪他一起在蓝台受过委屈的大臣段规说话了:“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音扭,习惯、拘泥之意)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别介主公,咱给他!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刚愎自用,咱要不给他土地,他肯定会发兵攻打咱们,所以咱不能带头跟他唱反调。反过来说,咱们要是把地给他了,他一看老韩家都不敢吱声,肯定就会特嚣张,转头儿又得跟别人要地,只要哪个不开眼的不给他,他就得挥起老拳跟人家掐架,到那时候咱相机行事,背后给他一家伙!

看看,又一聪明人儿出来了。

韩康子想想不错,现在打不过他。就同意了,派使臣给智瑶送上了万户的领地。

智瑶这人确实有点不知足,一看这么容易就成富农了,怎么也得接碴儿奔地主使劲儿啊,于是又跟魏桓子提出了索地的要求。

魏桓子也一脑门儿火星子,搞什么嘛,我也不是你爹啊!再说地主……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急吃掰脸的不想给。这时候魏国的聪明人任章说话了,嗯,这是本故事里的第四个聪明人了。

任章首先问:“何故弗与?”您为啥不给他呀?魏桓子白了任章一眼,心说你不是明知故问吗?不过还是回答说:“无故索地,故弗与。”我跟他没亲没戚,无缘无故的,凭啥给他!跟你要你给啊!

任章微微一笑,说:“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智瑶他啥理由都没有就跟人家要地,必然会引起各家大夫的惊惧和反感。如果我们把地送给他,他就会因此更加骄傲自满。这边他因骄傲而变得轻敌,那边各家大夫而疑惧而变得团结。用团结起来的部队攻击骄傲轻敌的敌人,他老智家的命运一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

“《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周书》里都说了:想要打败他,就先辅佐他;想要拿过来,就先送过去。所以主公您不如把地给他,让他骄傲到飘飘乎乎找不着北,然后咱们再选择个盟友一起对他下黑手,早晚让他把吃了的给咱吐出来,可千万别单独给人当靶子!

魏桓子一听有道理,连忙说好好好,就这么办。于是魏国也给了智瑶一个万户的封地。

就这样,智瑶如愿以偿的成了大地主,和他治下的人民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那是不可能的!人心不足,得陇忘蜀,得鱼望水。智瑶得了便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又想到了边上的赵襄子:你小子别跟没事儿人似的,没看见我的表情吗,赶紧给地!

赵襄子人家从小勤俭持家的,本来土地就不富裕,而且身边还没有人劝他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所以他这次就没给智瑶面子。这下智瑶怒了,发出命令,带领韩康子、魏桓子两家部队一起前去攻打赵家。

读到这里其实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当时的晋国这剩余的四卿之中,智瑶一家独大,把握大权,其战力明显要超出另外三家很多,即使单独出兵也应该具备胜算,也正因如此,韩、魏两家才不敢明面拒绝智瑶索地的要求。但这次他出兵伐赵,却偏偏带上了韩、魏两家。那么,到底是因为他不想过多消耗自己的实力,琢磨着借刀杀人?还是担心自己伐赵时韩、魏两家心怀不轨,在后方趁火打劫?又或者以三家合师之名,用离间之计,令彼三者互相交恶,不能联合对抗自己?要不,就纯粹是个人的原因,觉得自己出兵不够威风八面,带两个小弟才象个领头大哥的样子呢?

答案不得而知。但事实上智瑶之败乃至最后身死,却与韩、魏共同出兵息息相关,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