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的苦劝还是无效,就与赵衰等人商议,用酒将重耳灌醉,把他绑在车中,轱辘轱辘地往晋国赶去。大概过了一百多里路时重耳才清醒过来,他怒气冲冲恶狠狠地说:“如果这事成了,那就算了;如果不成,我就要杀了你们,还要剥皮抽筋,饮血啖肉,才能泄我心头之恨!”
其实之前齐姜就已经开始为重耳想办法,找协助的力量,甚至还请求齐桓公派遣大军护送他返国,但齐桓公不愿涉险,始终没有结果。在处处碰壁的情况下,才演出了挟持重耳离开齐国的一幕。丈夫离开了她,她除了忍受离别之苦外,还得想尽办法替丈夫掩饰,以免齐国为了重耳的不告而别而心存芥蒂,也真难为了她。
晋文公回国后果然重掌政权。他终于明白了,能得到这一切,要多亏了这位识大体、明大义、有远见、更有魄力的妻子。他迫不及待派人到齐国迎她到晋,封她为夫人。秦国后来也派三千人的卫队护送了宗室的五位美女到晋国,但她们的地位都在齐姜之下。由于齐姜的宽容贤惠,待秦国五女如姐妹,相处和睦,才使得晋文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专心国事,最后成就一番霸业。
趣味链接:历史上贤明的皇后
历史上明君励精图治、成就霸业,千古留名,殊不知在这些明君的背后都离不开皇后的贤明。除帮助晋文公成就霸业的齐姜皇后,还包括很多,比较有名的如:
窦漪--汉文帝皇后,又亲历“文景之治”,身为汉景帝母和汉武帝祖母得享高寿,史称窦太后,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阴丽华--管仲之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开国之后,封为文献皇后,常与文帝讨论时政,时称“二圣”。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史上著名的贤后。马皇后--史称马大脚,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难与共的皇后。
虚虚实实--管仲智过鬼泣谷
管仲是齐国的相国,他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齐国日益强大,辅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大霸主。
齐国北面有一个叫“山戎”的部落,山戎出兵攻打与齐国立盟的燕国,企图削弱齐国的势力。燕国君主亲自率领两万将士出战,却在一个叫“鬼泣谷”的地方中了,只逃出千余人。接着,山戎连拔三城,燕国国君看形势不行了,赶紧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桓公果然有霸主的气魄,亲自统率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向燕国。
无终国的国君也派遣大将虎儿斑率两千士兵助战。虎儿斑是个猛将,被管仲封为先锋将军,他一口气收复了燕国失去的那三座城。但杀到一个叫里岗的地方时,却不敢前进了。
他对齐桓公和管仲说:“前面是鬼泣谷。如果山戎布下埋伏,我们很难过去,就是插了翅膀也够呛。燕国两万大军就是葬身在那里的!”
这鬼泣谷光听名字就挺让人害怕的,也难怪把虎儿斑吓成这样。不过管仲早就想出了过鬼泣谷的计谋。他对虎儿斑说:“你既然顾虑这么多,那你就跟在大军的最后吧。”管仲说着,拿出令牌:“王子成父、赵川二将!你俩去前军按令牌所指行事,做好准备,明日清晨过鬼泣谷!”
王子成父和赵川接令牌驾车而去。
第二天天刚亮,一辆辆战车向鬼泣谷驶去。只见马的嘴是被网笼住的;战车的轮子上绑有麻皮,发出的声音很小;战车上站着的将士则披甲握戈,显得格外高大;齐国的战旗在谷风的吹动下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这时,山戎令支国首领密卢举着“令”字小黄旗,出现在鬼泣谷的山头上,见齐军进入了他的伏击圈,就一挥小黄旗,喊声“打!”猛然间,箭、石、木齐下,有的击中齐军将士,有的把战车砸得稀巴烂,有的把“齐”字大旗打断了。
密卢看到一个齐将已经身中数箭,但仍立于战车上岿然不动,想打不倒你?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他冲下山,举起狼牙棒,对这齐将的头部就是一棒狠击。只听“咚”的一声,把齐将的头盔打掉了。密卢定睛一看,原来被打掉头盔的竟是披着衣甲的树桩。心想不好了,中计了。
此刻,鼓声大作。密卢闻声回头,只见齐国猛将王子成父和赵川率兵直扑过来。密卢大喝一声,挥舞着狼牙棒迎上去。他见远处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站在战车上,正淡定地观战呢,他断定是管仲,就径直扑去。所扑之处,齐兵无人抵挡得住。片刻,密卢已杀到管仲面前。
说时迟,那时快,战车后数十枚箭齐发,密卢惨叫倒地。他手下一员大将冲进重围,把负伤的密卢抢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国逃去。
管仲智过鬼泣谷,解了燕国之围。
趣味链接:管仲被称为“青楼始祖”
管仲任齐国相国时,他设置“女闾”,就是妓院。换言之,管仲是第一个设置官方妓院的人。
“女闾”制开了国家经营娼妓业的先河。管仲行“女闾”制,目的有四:一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二是为了缓解及调和社会矛盾;三是招揽游士,网罗人才--当时诸侯争雄,齐桓公为了能够称霸天下,借助美女来招引人才;四是供齐桓公淫乐。但管仲设立妓院,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收税以作军费。
管仲设立市妓和妓院,对后世中国公共制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春秋各国纷纷效仿。当时的妓院肯定不像日后那样畏首畏尾,而是在管仲丞相的庇护之下,光明正大地经营。所以娼妓们奉管仲为“保护神”,这一习惯也延续到了后世。
鱼腹藏剑--专诸袭刺吴王僚
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想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他为什么想干掉吴王僚呢?事情原委是这样的,他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依次是余祭、夷眛、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果然把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但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这下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当了国君。这时候公子光当然就很不爽了,想索性杀掉僚,自己当国君。
那个时候流行派武艺高强的刺客、游侠来执行这样的任务。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说这个人智勇双全,胆大心细,必能成事。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当年逃离楚国前往吴国时,就知道专诸的本领了。
公子光找到专诸以后,非常盛情地款待了他。
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
公子光对专诸说:“这是个好机会。再说我原本就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专诸说:“杀吴王僚,困难应该不大。母老子弱,他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吴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公子光高兴极了,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就是说你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去干吧。
这年四月,公子光预先在地下室埋伏了许多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倒也有戒备,派出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痛,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专诸走到王僚跟前,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这动作十分敏捷,力度又大,吴王僚穿的厚厚的铠甲都被刺穿了,当时就挂了。他的侍卫们当然也马上出手,杀死了专诸,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王僚的部下,将他们全部消灭。
公子光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专诸葬于苏州阊门内,以“专诸巷”以纪念。
为专诸刺王僚时,藏在鱼腹中的利剑,所以大家称之为“鱼肠剑”或“鱼藏剑”。真是一把勇绝之剑。专诸固然是个胆大的刺客,而那柄精巧的鱼肠剑竟然锋利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经它一刺,吴王僚不但透胸断骨,而且被贯穿了铁甲,直达后背。一代枭雄随风而去,公子姬光上台,这才引出了以后的吴灭楚,越亡吴的精彩故事。
趣味链接:鱼肠剑的各种由来
鱼肠剑,一名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鱼肠剑既成,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尤如通灵一般,他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后来越国进献宝物给吴国。
关于鱼肠之名的来历,一说是由于剑身上的花纹有如鱼肠,凹凸不平,因此得名。
另一说是由于它小巧得能藏于鱼腹之中,就是本文所讲的故事。
班妻造伞--蕙质兰心助夫君
鲁班是极具知名度的能工巧匠,木工的鼻祖。事实上,他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子,她常常会给鲁班一些提示或很好的建议,甚至还有自己的小发明呢。
鲁班发明了锯子后,又发明了刨子,同先前加工木料时刀削斧砍相比,既省了力气,又提高了质量。鲁班十分高兴,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
可是,鲁班用刨子刨木料的时候,木料会移动,十分不方便。他就让妻子云氏在对面抵住木料。云氏常常被木料撞伤,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云氏就对鲁班说:“你既然发明了刨子,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弄出个不用人顶也能刨木料的法子呢?”
鲁班摇摇头说:“我搞出这个刨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要我怎么样呢?”
云氏决定自己想想办法。她天天琢磨这件事。有一天,她在屋外低着头转来转去地苦苦思索,忽然听见鲁班在室内大声喊她去顶木料。她急忙过去,突然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几乎跌倒。
回过头一看,原来是自己顽皮的儿子在场地上插了一根木撅子。
她正要发火,突然领悟:既然木橛子插在地上能绊人,那么,把它钉在长凳上不是可以挡住木料吗?
她急冲冲地跑进室内,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鲁班一听有道理,就照样子做了,果然很有成效。鲁班感慨地说:“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没有止境,我们永远也不应该自满自足呀!”
后来,木工们就把云氏发明的这个橛子称作“班妻”,以示纪念。
还有我们经常用来遮风挡雨的伞,它的发明者不是别人,正是鲁班的妻子云氏。
第一把雨伞就是云氏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
据说当时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云氏每天往返给他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可以在亭内暂避一阵。可是亭子虽好,但总不便多设,而且四季雷阵雨,说来就来,那时候又没有天气预报这种先进的玩意儿。
这一天,云氏送饭回来又被淋了雨。她想,要是有个随身的小亭子就好了。
正想着,看到几个小孩撑着荷叶追追赶赶地跑过。这些小孩竟想到用荷叶当帽子来挡雨。云氏一看,这不可以造一个像荷叶一样的东西随身带着嘛。等鲁班回来,她就把这主意跟他说了。
鲁班听了云氏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的发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伞就被发明出来了!
趣味链接:世界其他国家的伞的历史
埃及: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
欧洲:罗马人用很早就学会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图001:伞
丑女无盐--隐语谏齐王
齐国无盐邑 (今山东东平)有一个叫钟离春的女子,容貌奇丑,但是据说有隐身术。她的父亲曾做过齐军的基层军官,钟离春受她父亲的影响,自幼不爱针线,喜耍枪棒,并习《易》术。当时,无盐邑为一桑蚕区,钟离春最爱干的活就是采桑。为了采桑、习武两不误,她用百斤铁杵打造了一把桑钩,整天玩弄在手上。
这一天,钟离春与众姐妹来到桑园采桑,各人采满一大提篮后,天还不到未时。钟离春对姐妹们说:“天色尚早,大家习武练功一个时辰再回家。”众姐妹一听这话,个个欢呼雀跃,便脱下外衣,在园边比划了起来。
众姐妹正在练得起劲,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阵阵,钟离春侧耳一听,说:“不好,赵军又来抢掠了,快进桑园藏身。”大家赶紧躲进了桑园。钟离春收拾一下各人的提篮,刚到园边时,两个赵军士兵就来到了她的面前,其中一人举枪刺向了钟离春。但钟离春并不慌张,用桑钩把对方一挡,顺势横扫过去,那士兵竟被拦腰打成两截。众姐妹一见钟离春得手,蜂拥而出,另一个赵军一看这阵势,还没明白过来同伴究竟是死在了什么利器下,赶紧掉头逃跑了。
钟离春回到家中,把事情报告了老爹。父亲长叹一声,说:“赵军占我鄄邑已经半年了,大王竟像不知道一样,这样下去,无盐邑也要丢喽!”
钟离春问:“大王怎么会这样耳目蔽塞呢?”
父亲接着说:“还不是佞臣挡道,酒色迷心么!”
钟离春一听,火了!“女儿去见他,告以实情。”
父亲听这话一惊:“你?”
“是呀,女儿去见大王,好言相劝。大王若是不听,我便大闹王宫。”钟离春正义凛然。
她爹虽然也知道这女儿是个虎妞,但闯王宫可不是闹着玩的。钟离春信心十足地说:“爹爹,你忘了女儿还会隐身之术么?若有危险,我自会逃离王宫。”于是她父亲勉强同意了,钟离春独自一人闯临淄了。
这一天,齐王正在后宫宴乐,门卫来报,说有一位丑女求见。
齐王问道:“丑女有什么事情要见本王呀?”
“回大王,她自称无盐女,要充后宫侍奉大王。”
“啊?”齐王都要笑岔了,“寡人后宫佳丽成群,个个都是万中挑一的美女,丑女何能充我后宫,哈哈哈……”
在场众官员也同时陪着齐王大笑,唯独上大夫淳于髡没有发笑,他对齐王说:“丑女要进宫为妃,她是否有什么来头?请大王宣她进宫,看个究竟,她若真是无礼取闹,再罚她不迟。”
齐王一听有道理,就宣钟离春入宫。钟离春堂下刚刚站定,全场人着实被她的芳容“雷”得不轻:只见她稀疏的黄发高挽头顶,大额头,深眼窝,高鼻梁,嘴唇掩不住两颗大门牙。
齐王一见,心生厌恶,正要挥手让她退出去。淳于髡又说了:“无盐姑娘有何能要充大王后宫?”
钟离春定晴细察此人,对他的身份猜出了八九,问道:“先生以何等资格代表大王问话?”
“本人上大夫淳于髡。”
“哦,原来是曾隐语谏王的淳于大夫。民女不才,也想以隐语匡君谏主。”
淳于髡一听无盐女也要以隐语谏君,十分感兴趣地说:“本大夫领教了!”
正当大家要看钟离春打隐语时,忽然都看不到她了。堂上一阵惊讶,只有淳于髡不慌不忙地说:“待我以隐语招她。”说罢,招手颠足,连续几次,无盐女果然现身堂前。
淳于髡问道:“大家正待领教姑娘的隐语,为何忽然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