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世家情仇:溪云
365200000139

第139章 浪口问君臣(上)

“御家的印记都烙在男子膻中,低头就可以看到,日日要记在心里。”他合上衣衽,低头看着她,“龙家的印记都烙在隐秘之处,自己轻易无法看到,而如果愿意让男子观去,那男子必然已经是极亲密之人。”

衣衣仰头望着他月色一样的眼眸。

“所以,亦可看出两姓家族对此事的不同立场。自你祖父起,就带着归隐之心让渡之心。众人服其德才而与异族争天下。再看朕的祖父,性情率直又强势决绝,重道义但也爱权势。当年如果不是佐肃公看出情势将转,及时抽身,最后怕是御龙两家又一大战,甚至割据南北。龙家的人总是能拿起来也能放下,而御家的人,时时都要背在身上,刻在心里。”他倾下身来,伸出湿润的指尖,把温泉的气息轻轻带到她脸颊,“但亦是因为如此,龙家现在就剩下你一个人了。衣衣,你的价值对于御家来说,就是一道祖训,一个德行昭彰的机遇,一个争权夺位的造势绝招。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对龙家来说,是什么?”

“是最后的骨血。是祖上一切辉煌、苦难和尊严的证明。”衣衣对着他说,“在我之后,不会再有龙家的人了。”

“诸多意义加于你身,或许还要再加一条:龙家第一位皇后。”他直起身,又放下湘帘,回到水中,“究竟做来做不来,还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外面的事朕来操办,但三弟的事,朕不会插手,那是你与他的事。言至此,衣衣你是否知道为何青虎关无祜兵?”

“因为距离京师最远?”衣衣心里腾起不祥。

“呵呵,不,因为祜国的未来新君想讨个喜庆,不愿与未来祜国的女婿为敌。”御之烺轻笑,“他们想把牒云娜嫁给三弟。”

衣衣怔忪,不语。

御之烺接着说:“这应当是太主的授意。三弟到今年冬天就守期满了,要续弦。她知道的,西南有大旱,南方有海寇,璟江下游的江湖群聚也不安宁,朕想要与祜国安宁几年。如今祜军打到关外了,劫掠了十几镇,就是不动青虎关。他们就在等朕的一道旨意。不应,便攻城;应了,三弟就有了王妃。策动琼关哗变,又知道西南大旱已经数月,江南驻军不可妄动……太主坐镇京师,几面点火,朕还真有些为难了。”

“陛下要臣妾做些什么?”衣衣听他言语停歇,便问得直截了当。

“让你知道三弟的近况与想法,省了你再挖空心思去搜罗邸报。”他微笑,“关于和亲的事,太主运筹帷幄中。琼关距离京师远,又有增兵,一时不甚担忧。但崇门呢?因为祜军如若集中攻那崇门关,朕无十分把握乔总兵能守住,所以朕想知道三弟的想法。正想着,三弟就急递信函回来。”他自己在那里就笑,“他说凭其攻势,若击青虎,必当死守。他是在说,他不想当人家女婿,哪怕死在关口,也不娶牒云娜为王妃。”

衣衣静默地坐着,自己都未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

“所以太主的算盘还是有漏洞,朕的三弟听话,此事上却绝不愿屈服。而朕虽然的确是期待边境安宁,但绝不是以和亲赐货的方式。自太祖以来,对蹂躏我中原百年的胡人唯有武力以对,他们既然崇拜力量,那么就打服为止。太祖将国都定于此,以天子守国门,就是大璟对待祜国的态度。但凡有和亲、割地、纳币之举,朕将来以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御之烺的声音冷硬起来,“既然情势至此,不如就来一场了断——先击祜军,再灭太主。她纵有太祖铁券加身,朕也绝不留她到下一朝去。不过……”他的视线回到衣衣身上,“因而,衣衣要陪朕做一场戏。”

衣衣面对他苍白而笃定的面容,抿紧了嘴唇。

※※※

四阁老、司礼监掌印、兵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皆列位平台。御之烺在龙尊宝座上,听着他们的建议。

张瓯首先代表貌似观点一致的内阁表示了对哗变的忧心和对斫北王处境的急虑,然后提议将京营的骑兵增援崇门,理由是京师以守为主,应留步兵各部。

禄德指出祜军递上崇门的那封代祜王书内容本质是求和亲,嫁九川郡主与鳏居的羲南王。张瓯尚未想好如何应对,礼部尚书石端立刻站出来表示反对。经过了前几日皇帝雷厉风行气势洗刷的兵部尚书杨所南附议。

“礼部认为此事破了规矩,万不可行;杨尚书如今主战,附议石尚书之言。”御之烺看向内阁四人,“阁里也要有人说话吧?”

张瓯沉默良久,道:“西南两省旱情加重,已逾四月,并无好转。今年粮可征几为空,税也要免的。最怕朝中动荡,有人趁机为事。海寇那边逐渐压下,却也是杀敌一百,搭入千人,虽有新练顾家军得力,毕竟不堪更多负荷了。中原地方尚且安宁,但过璟江一带,那些所谓武林门派今年要有盟会,却有讯息说诸人蠢蠢欲动……”

御之烺平静地看着这位年近七十的阁老。大璟之制,文官七十致仕,他在阁中足十二年,是洪德皇帝离开之前特意安排。如今他以最后的阁中岁月,行着小心翼翼的劝解。

“……和亲,未尝不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不是硬战的时候,陛下。”张瓯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御之烺轻轻颔首,道:“张阁老之意,朕心中明白。十二年间,阁老鞠躬尽瘁,但为大璟从无二意,便是定此为难之事,也自有道理,无需多言解释。”

张瓯躬身道:“老臣谢陛下善解。”

“但阁老共有四位,其他三位可有异议?”御之烺示意后面三人。

“臣附议张阁老,此内外交困之际,实应以变求存。虽为和亲之名,但乃我娶她嫁,又非古时屈从送公主和亲可比。臣谨附议。”上官九思拜道。

白惟扬紧随其后附议。剩下关辞炯,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御座上表情丝毫未变的皇帝。

“通胡改制,臣万万不敢苟同!”他掷地有声,送出了内阁唯一的异议。

御之烺嘴角的微笑纹路浅淡地隐没进美髭之中。

然后,众人听见禄德在一旁语气和缓地说:“此事,还需与三王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