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汉六朝钱树研究
3663900000026

第26章 钱树的性质与功能(2)

后者有6例,分别为贵州兴仁交乐M14铜印、青海乐都马家台M1铜印、四川成都天回山M3金错刀、重庆万州安全村M19钱树座、涪陵青杠堡M1铜锺和丰都槽房沟M9陶马。兴仁交乐M14出土铜印上有“巴郡守丞”四字印文,说明墓主人曾担任巴郡的佐吏。乐都马家台M1出土铜印上有“诏假司马”四字印文,说明墓主人生前担任过军队武官。成都天回山M3金错刀,铁质,环部鎏金,刀身一面有隶书错金铭文“光和七年广汉工官□□□服者尊长保子孙宜侯王□宜□”24字,另一面刻有凤鸟图案,铭文表明这件金错刀是广汉工官的产品,而工官乃官府控制下的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官方需求,广汉工官在东汉中期以前更是曾为皇室生产产品,这说明该墓的墓主人可能与官府存在某种关联,或许是某一级地方官吏。重庆万州安全村M19钱树座底面刻有“一八年九月十又一日十九囡女子”,笔画粗疏,而“十九囡女子”的称呼又颇具民间气息,故该墓墓主人可能为一位平民女性。涪陵青杠堡M1出土铜钟口沿有铭文一周,铭文为“永初元年二月廿九日龚□志作任用二百□治作四千五百”,从铭文看,此器为私人作坊的产品,价值四千五百文,可见该墓的墓主人当是一位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平民,这与该墓较为复杂的墓室结构和丰富的随葬品相吻合。丰都槽房沟M9出土陶马右后腿刻有“巴郡平都蔡寘骑马”八个铭文,据罗二虎先生的研究,该铭文和随葬器物表明,墓主人当为“蔡寘”,“墓主身份有可能为当地的豪族大姓”,有可能是汉代当地豪族大姓之一的蔡氏家族成员。

(二)葬具

在出土钱树的两百余座墓葬中,葬具比较清楚的有70余座。这70余座墓葬的葬具,按照质地的差异,可分为石棺、陶棺、砖棺和木棺四种。

以石棺为葬具的墓有21座,其中14座墓出土25具画像石棺,11座墓出土19具素面石棺。画像石棺是西南地区汉墓种一种较为常见的葬具,罗二虎先生根据石棺画像中出行图的规模、车骑数量,以及反映墓主生活与财产的图像内容,参照汉代的车马出行制度,将汉代画像石棺的葬主身份分为“官秩千石至六百石的县令等”、“官秩四、三百石的县长至二百石以下的小官吏等”、富裕的“无官秩的平民”三类,认为第一类的出行图为“主车为轓四帷,驾1~3马,导从车2~5辆……导从骑2~4名。伍伯2~6名”,第二类为“主车四帷,县长等有导从车,导从骑2~4名,伍伯2名,而小官吏仅有伍伯2名或无”,第三类为“出行时墓主或乘无盖的马车、或骑马,常有侍从跟随和导引”,并由此认为,“画像石棺的棺主在当地都属于富裕阶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当地的豪族,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从政治方面看,棺主的身分……除了大量的平民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中下级官吏。而这些官吏的身份基本上又都是豪族”。在钱树墓葬的25具画像石棺中,仅有四川新津筑路机械厂汉墓、乐山沱沟嘴张君墓和彭山梅花村M496出土的画像石棺有车马出行图,可见,这三座墓的墓主人可能担任过一定的地方官吏,其余皆应为比较富裕的平民阶层。素面石棺常与画像石棺同出,如四川成都天回山M3、中江塔梁子M1、简阳鬼头山崖墓等,可见二者的墓主人应大致属于同一阶层。

陶棺,又称为“瓦棺”。使用陶棺为葬具的钱树墓共有26座,共计约84具。蜀地汉晋人将丧葬中使用陶棺视为侈靡厚葬的一种表现形式,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即批评说:“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赠襚兼加,赗赙过礼。”另外,从考古发现看,陶棺与石棺亦常常同出于一墓,如成都天回山M3、新都区互助村M3、双流华阳绿水康城小区M3、郫县新胜乡M1、彭山寨子山M666、资阳雁江区狮子山M2等。因此,以陶棺为葬具的钱树墓葬的墓主人亦应多为富裕的平民阶层。

砖棺是指以砖修砌而成的棺具。钱树墓共有8座使用砖棺,共计13具。数量虽然不多,但砖棺亦发现有与石棺和陶棺共出于一墓的现象,如新都马家山M3、成都天回山M3、绵阳市何家山M1、资阳雁江区狮子山M2等,可见其葬者可能与石棺、陶棺的墓主人同属于富裕的平民阶层。

钱树墓葬以木棺为葬具者有34座,共50余具,不少都曾髹漆,但很少与石棺、陶棺和砖棺共存于一个墓葬中,这样的例子目前仅发现成都市高新区桂溪工业园汉墓一座。从考古发现来看,葬具为木棺的钱树墓葬主要分布于川南、重庆、云贵和西北地区,而石棺、陶棺和砖棺的钱树墓葬则主要分布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因此,木棺很少与石棺、陶棺、砖棺共存,可能是地域性因素造成的一个差异。在出土木棺的钱树墓葬中,绝大多数都有丰富的各种随葬品,而且少数墓葬还饰有画像,如四川金堂姚渡公社汉墓、宝兴撒斯达M1和彭山寨子山M550等,一些墓葬中还出土了马车或车马器,如重庆忠县涂井M5、云南昭通桂家院子M1等,可见,木棺的葬主,除少部分可能担任过地方官吏外,多数亦应属于当地比较富裕的平民阶层。

(三)随葬器物

虽然多数钱树墓葬曾遭到盗扰活动的破坏,但仍有少数墓葬以较为完整的面目存留到了今天,这部分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使我们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到钱树墓葬主人可能的社会身份。下面简要介绍11座这样的墓葬。

1.四川新繁清白乡汉墓1955年发掘,画像砖室墓,由墓门、甬道、东前室、西前室、中室、中后室、东后室、西后室、西侧室、东侧室和西前室耳室构成。曾被盗扰,残存随葬品丰富,有陶器19件,其中钱树座2件、灯1件、钵2件、罐3件、俑头4件、俑身2件、俑足3件、屋顶1件、蟾蜍1件、猪1件、鸡1件;铜器近70件,其中带钩3件、羽觞(耳杯)9件、挖耳1件、箭镞2件、盖弓帽及竿2件、鎏金蒂饰2件、钩1件、鎏金蝉1件、泡钉40件、钮1件、鎏金十字形饰5件;铁器3件,为刀2、钉1件;钱币120余枚,以及石板1件、云母片1包。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近100件。

2.绵阳市中区何家山M11989年11月发掘,崖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构成。亦曾被扰乱,出土陶器26件,有壶1件、釜1件、罐4件、筒仓1件、舞俑1件、抚琴俑1件、听琴俑1件、执笙俑1件、拱手俑4件、执箕俑2件、执铡俑1件、猪1件、狗1件、鸡2件、房模型3件、水田模型1件、钱树座1件;铜器6件,有案1件、魁1件、镜2件、铺首1件、钱树体1件;铁器3件,有釜1件、灯1件、刀1件;钱币210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37件。

3.绵阳市中区何家山M21990年2月发掘,崖墓,由墓门、甬道、墓室构成。未被扰乱,出土陶器58件,有舞俑2件、击鼓俑1件、抚琴俑1件、侍俑14件、武士俑1件、部曲俑1件、鸡2件、狗1件、猪1件、房2件、灶1件、器座1件、钱树座2件、罐12件、釜1件、钵1件、筒仓1件、灯1件、筒瓦12件;铜器22件(双),有釜1件、甑1件、簋1件、提梁壶1件、耳杯7件、案1件、盘3件、圈1件、箸2(双)、马1件、牵马俑1件、钱树体2件;铁器6件,有刀2件、棺钉4件;金器3件,有戒指2件、金镯1件;琥珀器2件,有狮1件、饰件1件;钱币360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91件(双)。

4.西昌马道杨家山M11996年9月在施工中被发现,遭到一定扰乱,砖室墓,由墓门和墓室构成。出土陶器24件,有罐13件、壶2件、瓮1件、甑1件、鸡2件、牛1件、灶1件、井1件、案1件、塘1件;铜器57件(双),有洗3件、壶3件、簋1件、釜甑1件、釜1件、豆1件、耳杯6件、盉1件、案1件、鎏金釦2件、镜1件、带钩2件、箸2(双)、当卢1件、马县1件、车軎3件、盖弓帽13件、鎏金铺首2件、鎏金环2件、顶针1件、泡钉5件、五铢钱铸件2件、钱树体1件;铁器2件,有剑1件、车辖1件;金器2件,为指环2件;钱币8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85件(双)。

5.资阳市雁江区狮子山M22010年12月发掘,崖墓,由墓道、墓门、墓室、耳室、侧室构成。略扰,出土陶器64件,有罐9件、带盖罐1件、带空罐1件、甑1件、瓮1件、小罐3件、豆1件、壶1件、器盖1件、盆1件、钵1件、碗5件、马1件、狗2件、俑20件、鸡4件、猪2件、房屋2件、井1件、案1件、板瓦1件、钱树座2件;铜器13件(副),有钱树体2件、洗2件、耳杯3件、镜1件、釜1件、俑2件、顶针1件和筷1双;金银器12件,有金戒指3件、银戒指4件、银手镯5件;珠饰3件,有玛瑙珠1件、珊瑚珠1件、珠1件;铁器2件,有刀1件、釜1件;钱币2683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94件(双)。

6.重庆忠县涂井M51981年5月发掘,崖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和壁龛构成。未被扰乱,出土陶器117件,有敞口罐1件、敛口罐7件、广口罐1件、小口短颈罐3件、房屋模型8件、舞俑5件、乐俑9件、说唱俑1件、听琴俑3件、武士俑2件、牵马俑1件、侍从俑22件、跽坐俑3件、拱手俑10件、残俑6件、甑1件、盆2件、盖2件、贮钱器1件、灶1件、井3件、水塘4件、鸡11件、鸭1件、猪3件、狗4件、马2件、马车1件;瓷器1件,为碗1件;铜器6件,有釜2件、壶1件、钵1件、洗1件、钱树体1;铁器4件,有铁釜陶甑1件、刀3件;银器5件,有发钗2件、手镯2件、顶针1件;铜钱1897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133件。

7.涪陵青杠堡汉墓1989年11月发掘,砖石墓,由墓门、墓道、享堂、前室、西后室、东后室构成。未被扰乱,出土陶器108件,有俑37件、房13件、罐30件、动物俑13件、灯8件、水塘2件、作坊1件、钵1件、武士骑马俑1件、井1件、奁1件;铜器51件(对),有釜9件、耳杯7件、洗7件、钟4件、盘3件、带钩3件、豆1件、钫1件、案1件、簋1件、斗1件、钱树体1(含座)、手镯1(对)、戒子4件、骨器饰件4件;铁器11件,有剑7件、刀3、釜1件;玉器1件;钱币约30公斤;以及其他工艺品小件9件。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180件(对)。

8.开县红华村M11983年发掘,崖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和后室构成。未被扰乱,出土陶器38件,有罐3件、环底罐1件、筒腹罐1件、壶1件、甑1件、盘3件、圆盒1件、抚耳歌唱俑2件、吹箫俑1件、跨罐舞俑2件、抚琴俑1件、庖厨俑1件、捧案俑1件、执箕锄俑2件、持环俑2件、抱物持镜俑1件、提罐女俑1件、拍物俑1件、鸡1件、狗3件、镇墓兽(辟邪?)2件、水井房1件、水塘1件、钱树座1件、筒瓦3件;瓷器2件,有四系罐1件、八系罐1件;铜器104件,有鉴(簋?)2件、洗4件、釜4件、盆形釜2件、甑1件、甗2件、钟2件、壶1件、钫1件、斗胆1件、案2件、灯1件、勺2件、耳杯28件、盘12件、带纽方柱形器1件、箸3(双)、便面1件、钱树体残片(鸟形饰)1件、提梁及铜链1件、牌饰1件、泡饰25件、镜2件、挎盾武士俑1件、男舞俑1件、马1件、玄武灯座1件;铁器4件,有剑1件、环柄刀2件、叉1件;金银器5件,有金指环1件、银发笄1件、银条3件;石器1件;钱币约15公斤。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154件(双)。

9.忠县将军村M5421世纪初发掘,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盗扰严重,出土陶器22件(双),有罐2件、盆1件、钵4件、器盖1件、仓1件、塘1件、钱树座1件、跪俑1件、抚耳俑1件、抚琴俑1件、庖厨俑1件、侍俑3件、猪1件、狗2件和俑足1双;铜器11件(双),有案1件、带钩2件、耳杯5件、钱树体枝叶1件、伞具构件1件和筷1双;铁器5件,有剑2件、刀1件、镇2件;钱币14枚;其他11件,有骨器10件、石板1件。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49件。

10.云南昭通桂家院子M11960年发掘,砖室墓,由墓门、甬道和墓室构成。未被扰乱,出土陶器12件,有仓1件、罐7件、盆2件、钱树座1件、俑1件;瓷小珠1件;铜器27件,有釜甑1件、双耳釜2件、豆1件、盘1件、壶2件、盉1件、案1件、耳杯7件、小碗1件、洗2件、行蹬1件、灯座1件、灯盏3件、箸2(双)、钱树体1件;铁器4件,有环首刀3件、剑1件;银器7件,有镯子1件、环6件;金环1件;琥珀珠5件;铅质车马饰10件;五铢钱10组。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67件(双)。

11.陕西勉县红庙东汉墓1972年发掘,砖室墓,由墓门、甬道和墓室构成。似未被盗扰,出土陶器24件,有灶1件、井2件、鸡1件、鸽子1件、独角兽1件、罐18件;铜器18件,有盆1件、釜1件、豆1件、盘2件、案1件、耳杯3件、俑1件、镜4件、带钩2件、钱树体1件、板1件;铁器4件,铁剑1件、棺钉3件;金银器2件,有金镯子1件、银戒子1件;玉扣1件;钱币405枚。除钱币外,其余随葬品总数达49件。

以上11例,无论是砖室墓,还是崖墓,无论是单室墓、双室墓,还是多室墓,都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随葬品,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部分墓葬还出土了大量钱币。由此可见,钱树墓主人的家境是比较富裕的。

此外,在钱树墓葬的出土物中,有一些随葬品也透露了墓主人的社会身份的信息,除了上文提及的印章外,还有车马器具。出土车马器具的钱树墓葬有14座,分别为四川资阳兰家坡M1、三台郪江紫荆湾M7、新津大云山M1、重庆忠县涂井M5、将军村M54、奉节万盛乡01M5、云阳洪家包M3、万州武陵M3、云南昭通桂家院子M1、大理下关城北汉墓、贵州兴仁交乐M14和M19、兴义万屯M8、青海乐都马家台M1等。其中以资阳兰家坡M1、忠县涂井M5、大理下关城北汉墓、兴仁交乐M14和M19、兴义万屯M8六墓出土车马器颇具代表性。

资阳兰家坡M1出土铜质车马一套,由马、车和驭手各1件组成,车单轭双辕,厢三面封闭,后面空出,原可能有伞盖;忠县涂井M5出土陶质车马一套,由马、车和牵马俑各1件组成,车厢后面有可拆卸的挡板,厢内有一人吹箫;大理下关城北汉墓出土铜马1件,另有13段铜条,从该墓平面图来看,铜马位于前室右侧,而铜条位于前室中部偏右,二者位置很接近,故铜条可能为车厢上的伞盖残留;兴仁交乐M14出土铜质车马一套,由马、车各1件组成;兴仁交乐M19出土铜车马一套,由马、车和驾车俑各1件组成,车残留有伞盖、盖弓帽、车轮辐条、车軎等部件;兴义万屯M8出土铜车马一套,由马、车各1件组成,车厢两侧封闭,后有挡,顶有车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