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简捷工作36招
3684700000004

第4章 “奥卡姆剃刀”下的入职技能(4)

3.你想尽全力发挥自我?那么你应该根据今年的重心,筛选所有训练的机会。有哪一两件事是你必须尽快学会,以增加你的竞争优势的?你必须努力挑出少数几个关键的训练机会,全力投入。

透过下列做法创造你自己的嗅觉测验:

阅读课程摘要和训练目标:参加任何训练课程之前,先要一份这些资料。

受训前先考一考你的主管或赞助训练的人:跳过宣传资料的说法,单刀直入问他们,这些课程跟你自己所定义的需求有何关联。

质问训练者:同样地,跳过广告上所说的理由,问他们相同问题。

接受训练第二步

决定时刻:这项训练有没有通过你的“嗅觉测验”?

这里可能产生三个答案……

A“是的,我真的很在乎这项训练!”

请跳到步骤4。

B“绝不,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那么就尽量想办法摆脱这项训练!编个小谎,像是要跟难缠的客户开会,所以那天不能出席等。想尽办法别去上课。记住,你一天只有1440分钟,切勿跟“时间强盗”挂钩!

C“我一定得去,因为有压力……”

赶紧唤起你当员工的权利。在采取步骤4的积极主动行动之前,先采取步骤3的预防行动。

接受训练第三步,做自己生命的“员工”

学会所有员工都知道的训练秘密。

我至今还没遇过任何一位主管心甘情愿去受训,每个人都认为他们的时间应该花在比受完整训练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大家都是被要求才去接受配合主管的密集式训练。我曾经看过要三天才能做完的训练,竟然只用了三小时就结束,而且还奏效!因为那就是员工所需。

你的时间比较没价值吗?当然不是。

唤醒你当员工的权利。打电话给训练主持人,问他如何可以取得训练计划的精华版。我保证,任何实体或网络训练计划,通常都有为繁忙的人准备的版本。(训练者必须拿这个版本取得预算。)除非你非常渴望去参加那个训练课程,否则别在尝试精华版之前,就接受完整版训练。

遵循此策略的人将他们不想参加或被指定受训的时间减少了33%~75%。(多棒的概念呀!这么做等于在帮老板,因为减少浪费的时间,让你更有生产力。)其目的不在于逃学,代表你每年只有几小时投资在自我发展上,因此你有责任尽量让训练所花的时间,促使你的工作表现更不同凡响。

接受训练第四步

无论好(我很在意这次训练)坏(我不得不来),都得参加训练。

在你出席或开始上网接受训练之前,先写下三个句子。完成以下叙述:

“我要用这种方式评估这次经验,感觉就像……”(感:感觉)

“我一定要从这次训练知道的是……”(知:知道)

“结训后我一定要会做的是……”(行:实行)

利用“感、知、行”三要素,成为主动积极的受训者。努力拷问老师,持续发问,跟他辩论,直到要到你想要的东西为止。参加训练一定要有成果,不是公司或训练者所说的结果,而是你想要的成果。绝大多数参加训练的人都是被动接受--等着被灌输特定的事情。所有员工(包括资深主管和任何积极自我发展的人)都会积极聆听、学习。他们会先弄清楚学习的内容,尝试快速、有用、有意义的方式加以运用。

接受训练第五步

承认几乎所有训练评估都可能令人作呕。大多数问卷都在歌功颂德,只会问一些基本问题。训练结束时,问自己下列三个和很少出现在评估表上的问题;

这项训练帮我把所有相关的点都连接起来了吗?

你活在一个环环相扣的世界,然而,所有训练计划都是针对单独解决方案而设计的。(例如:关于最新产品的销售训练,几乎都略过奖金结构、如何从主管那里得到多一点指导、如何研究最新的竞争态势等,然而这些事都会影响你的销售成绩。)但在真实世界,所有事情都不会单独发生。要让未来的训练更符合你的需求,得寻找能够将“这些点连接得很好”的指导者和训练内容,或者发现哪些课程科目需要结合,自行串连起自己特制的课程。

这项训练让我感到不安,迫使我思考吗?

几乎所有评估都会吹捧训练者,把内容说成很容易成功运用。然而,最好、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学习通常出现在我们被推出舒适圈,觉得有点儿不安,被迫去面对最深层的议题时。虽然不安应该会有限度、有焦点,但务必清楚地评估所有的训练是如何催促你,将你推向何处--而在未来好串连起新课程,进一步敦促你。

我能在未来30天成功运用所学吗?

在30天内运用所学是你可以接受的最长时段,理想应该在一到48小时内。所谓“成功的运用”也意味着,你也学会了在实践所学时,知道如何跟主管打交道,因为他可以成为你最主要的盟友或是障碍。

这些答案也许无法改变你己受的训练,但它们对你未来寻求更符合你需求的训练很有帮助。

职场技能8:聪明面对绩效评估

经常跟主管核对你的工作表现。

相信自己的直觉和道德标准,只管真正重要的事。

尽力而为,充分发挥自己,其余的都是杂音。

在赌城玩游戏,一般地,庄家要比押赌的赌徒赢得多。在大多数企业,绩效评估也一样,企业要比职员个人赢得多。因此,聪明地面对绩效评估,对于职员个人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简单工作的幕后真相

《哈佛商业评论》在2003年1月出版了一本最佳精选、讨论历久弥新的具有重要思想的著作。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心理学家哈利.李文森在1970年所写的《是谁的目标管理?》。

理想上绩效评估应该更常使用,甚至天天用,应该跟薪资评估有所区隔。但真正实行时有许多问题:

无论工作内容说明得多详细,全是静态的叙述,当任务愈复杂,员工必须更有弹性才能完成任务时,愈没有固定的说法可以清楚解释他做了什么事。

有了预先制定好的目标和工作说明,针对个人未纳入的工作说明或目标,自由裁量空间很有限。

大多数的工作说明都限于员工自己的工作执掌,无法从中看出他的效率如何以及跟其他人的工作相互依赖的程度。

目标的设定与发展在极短的时间就得定,无法让组织内不同阶层的人有足够的互动。

尽管绩效评估的方法天生缺陷重重,但不幸的是,它会继续存活下去。因此,请专注于你可以控制的部分:

经常跟主管核对你的工作表现。

相信自己的直觉和道德标准,只管真正重要的事。

尽力而为,充分发挥自己,其余的都是杂音。

现在开始简单工作

绩效评估本身并不愚蠢,从工作得到好的回馈一向很重要。使它们变蠢的是大多数企业对于整个流程过度操纵、支持太少。而且一般绩效评估有个解决不了的毛病:大多数主管不喜欢扮演上帝去评断别人的价值,也不愿太坦率面对不讨喜的回馈。

首先,我们必须对游戏规则和理由有所了解。每家公司都说,绩效评估只着重个人工作表现,然而每位经理人都知道,他正在做的是判定你赚了多少钱。同时,大部分公司都没时间允许评估一开始就展开有意义的互动。(公司要我提出你明年的工作目标,所以,你明天能告诉我你的目标是什么吗?)一年下来根本没什么时间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因此你的绩效评估跟照号码涂色没两样,但是多数资深主管都不愿意承认。

此外,大多数经理人都没得到他们做有深度、完整、有意义的绩效评估所需的指导和培训,他们只接到公司交付的稽核表、截止日期和尽速交差的压力。很少公司愿意投资去教导、培养经理人,帮助他们克服扮演上帝的忧虑。

一、公司的真正目标

将控制发挥到极致,将成本压缩到最低。如果他们认为你是坏人,他们会提供合法的文件以保护公司,而不是给你有意义的回馈。

尽管听了那么多,绩效评估还是有几个主要目的,不过,仍不包括让你得到应有的报酬:

找出10%左右可以培植成领导阶层的员工;

找出15%左右应该被开除的员工;

提供合法文件,说明公司为什么要让那些人走路;

管理和控制公司最大的成本,亦即其余75%员工的薪资成本;

控制每位员工如何专心于资深主管制定的工作目标。

二、绩效评估的扭曲

大多数研究显示,绩效评估过程充满缺点,例如,训练不足、经常执行不力(这些全是事实)。但是这些研究假设工作绩效评估的目标在于让你有公平、有意义的评估,同时给你公平公正的报酬,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大多数公司,绩效评估被视为职务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工具。如果你是15%以外,不会被炒鱿鱼,也晋升不了主管,公司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真正去了解你每天的工作情形。(大企业有时以资深主管为对象做出的真正好评估,包括50多种面向的360度多层次回馈--例如,你如何赢得大家尊敬、如何建立团队、如何让别人信任你、如何开发别人、如何代表权威、如何思考等)他们借此获得想要的东西、得到更大控制,看你对于他们所说的创造营收、削减成本的话有多专注,也许其中会夹杂几个“软性”测量。

至于报酬:诚实的人力资源或负责薪水的人员会告诉你,既定的薪资预算和强制的分配方法比你的绩效评估,更有权决定钱该花到哪里、该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