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100

第100章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孟子曾经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就是说,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的,这是同形而上学不同的地方。国与国之间不应该互相警戒,尤其是在友好的国家之间。像我国同美国这样互相警戒着是不好的。

——《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四次谈话》(一九五四年十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64页)“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 滕文公上》:

(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 滕文公上》共五章,“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第四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本章主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繁多。农家依托神农之言,主张人人从事农耕,反对社会分工。一个叫许行的农家代表人物,带着自己的信徒从楚国至滕国,请求做滕文公的百姓。滕文公答应了他们。此后,他们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以打草鞋和编织为生,一时间效仿者甚众。原先信奉儒家学说的陈相等人也带着农具来到滕国,追随许行学习农家思想,并向孟子宣扬农家学说。全文借孟子与陈相对话的形式,谴责了陈相背叛师门学习许行的错误做法,批判了许行“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否认社会分工的错误观点。最后,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指出:事物之间千差万别,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不切实际抹杀这种差别,就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本章中,孟子虽然也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的封建等级思想,但他承认社会分工和事物之间固有区别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并借鉴的。

近代以来,中印两国由于具有相似的被侵略历史和革命任务,互相关注着彼此的民族解放事业,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成了良好的兄弟情谊。

1954年10月19日,尼赫鲁以印度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携女儿英迪拉 甘地夫人一起访问中国。为了欢迎这位给予中国革命巨大帮助的“故人”,毛泽东甚至打破外交惯例,破格热情接待。据印方史料记载,尼赫鲁乘敞篷车由机场到宾馆一路上竟有100万人夹道欢迎。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毛泽东与尼赫鲁一起谈话的时间甚至超过他与周恩来一起谈话的时间。

毛泽东一生只去过两个外国的领土:一个是苏联,另一个便是印度驻华使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泽东对尼赫鲁的到来如此激动不已呢?抗战爆发后,尼赫鲁等领导的印度国大党开始从道义和物质上支援中国。尼赫鲁号召各地群众举行游行集会,支持中国抗战。他多次在演讲中说:“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友好联系,我们要像同志一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们的危难和痛苦,我们感同身受。未来的命运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与他们荣辱与共。”此外,尼赫鲁还在百忙中发表了一系列公开支持中国抗战的文章,并亲手促成抗战中广为中国人民称道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可以说,毛泽东与尼赫鲁的深厚情谊,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中结成的。

1939年,为深入了解中国的抗战情况,甘地特意委派尼赫鲁前往重庆实地考察。此次中国之行,尼赫鲁还准备在重庆考察结束后,转往西北各地,进一步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情况。不巧的是,欧洲战争的爆发使得印度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尼赫鲁不得提前结束在中国的考察回到祖国,错过了与毛泽东谋面的良机。1954年十月的这次中国之行,是尼赫鲁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据现存史料知,尼赫鲁在中国访问的一个星期中,毛泽东共同他进行了四次长时间的谈话。其中,尼赫鲁到达中国的当日,即10月19日,是第一次;10月21日,是第二次;10月23日,是第三次;10月26日,是第四次。毛泽东摘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古语是在第二次谈话时。本次谈话的主题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利原则”。毛泽东在谈话中对这个原则作了解释,他说:“我们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条经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合作就不能维持下去。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五项原则之一就是平等互利。”随后,毛泽东摘用孟子这句充满朴素哲理思想的名言“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说明:国与国之间国情不同、政策不同,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某些大国不应该无视这种差异,把自己的政策强加到别国头上,实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番入情入理的话,使尼赫鲁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