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017

第17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前读笔记小说或别的诗话,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

——《关于古代官吏是否禁带眷属问题给刘少奇的信》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77页)“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老大:年纪大的时候。2.鬓毛:鬓发。3.衰(cuī):稀落。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赵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兼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和秘书监等职。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因不愿与奸臣李林甫等为伍,辞官返回故乡。此时,86岁的贺知章离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就是诗人在结束宦海生涯、落叶归根时的即情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回乡偶书》共有二首,后一首实际上是前一首的续作,是作者到家后感慨物是人非而作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的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以七言绝句见长。他一生诗词创作颇丰,但大都散失,《全唐诗》仅存其诗19首。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原有矛盾得到解决的同时,人民内部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探寻解决方法,1957年2月18日,刘少奇等人沿京广线南下调研,历时近两个月。在南巡过程中,针对部分干部和职工提出的诸如夫妻两地分居、住宿条件紧张、市政建设资金不足等一些客观问题,刘少奇号召大家发扬革命奉献精神,配合组织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与国家一起共度难关。有一次,在讲到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时,他还引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证明自古以来干部进城工作是不带家眷的,目前把家属都接进城里不是很容易就能办到,请同志们体谅组织目前的难处。刘少奇回京后,及时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次调研情况。

在汇报中,关于“古代官吏在外任职带不带家眷”的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为此,他甚至以一个史学家治史的严谨态度查阅了大量有关贺知章和古代官吏任职的一些资料,重点翻阅了《全唐诗话》和《旧唐书 贺知章传》,均没有发现不让带家眷的类似记载。为此,1958年2月10日,毛泽东专门就此事致信刘少奇,表达了不能仅以“儿童相见不相识”就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观点。其因有:一、此处“儿童”应不是贺知章的儿女。回乡时,贺知章已有86岁高龄,他的儿子当时也已经六七十岁了,故此处“儿童”“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二、贺知章年岁已高,身边不可能没有人照顾;三、贺知章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四、唐朝未闻管理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

虽然毛泽东的证据有力,读来让人信服,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谦虚地请刘少奇“再考一考”,并且说“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实际上,刘少奇之所以认为古代官吏在外任职不带家眷,也有其根据。历代注家在注释贺知章这首诗时,很多人将“儿童”认定为贺知章的儿女,并且这种说法还一度成为主流,故刘少奇才有此结论。今天,我们抛开这些学术之争,仅仅从毛泽东对待这一件小事的角度来看,其治学之严谨、论证之缜密,都是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