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031

第31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纳为盼!投报相反,尚乞谅解。

——《致章士钊》(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516页)“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一首写人们互赠礼物表达情意的诗。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很显然,回报的东西要比受赠的东西价值大得多。这是人类的高尚情感的一种体现,这种情感是人们精神上的契合、心灵上的共鸣,而不是一种等价交换,所以说“匪报也”。

1.木瓜:植物名,可食。2.琼琚(qióng jū):古时男子身上佩戴的美玉,下文中的琼瑶、琼玖(jiǔ)都是此意。3.匪:不是。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5.木李:果名,即楂,又名木梨。章士钊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爱国人士。建国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2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时,因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为挚交,故他与毛泽东也早就相识,交情甚笃。

章士钊酷爱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文章,13岁时开始读柳文。1960年开始着手撰写《柳文指要》,至1965年完成上、下部共近100万字的初稿。毛泽东对章士钊写作《柳文指要》一事颇为关心,多次索要书稿逐字逐句阅看,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这封信就是毛泽东看过一部分已经成型的书稿后给章士钊写的回信。在信中,毛泽东把《柳文指要》比作“琼瑶”,把自己送给章士钊的桃杏各五斤看作是对章士钊不平等的交换,认为此举是对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反解,“投报相反”之处,请他“尚乞谅解”。

实际上,毛泽东对《柳文指要》的关注绝不是“投报相反”。就在这封信发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读完书稿的下部后,毛泽东又给章士钊写了封信:

各信及指要下部,都已收到,已经读过一遍,还想读一遍。上部也还想再读一遍。另有友人也想读。大问题是唯物史观问题,即主要是阶级斗争问题。但此事不能求之于世界观已经固定之老先生们,故不必改动。嗣后历史学者可能批评你这一点,请你要有精神准备,不怕人家批评。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柳文上部,盼即寄来。

毛泽东的这封信,提出了他对《柳文指要》书稿的修改意见,给章士钊很大的启迪。同时,《柳文指要》的出版也得到了毛泽东的大力支持。当时恰逢“文化大革命”,那时出书,除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的“著作”之外,都要经过“特批”方能出版。康生等人在书籍出版这一问题上设置了重重障碍。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关心和他与章士钊之间的特殊私人感情,《柳文指要》才得以在1971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却了章士钊一桩多年的心愿。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还特意送他一部《柳文指要》作为纪念,并特意解释说,这本书是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下才得以公开出版的。毛泽东以桃杏各五斤换读章士钊的《柳文指要》,也算一大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