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055

第5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88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

超到鄯善,……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起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整个东汉一代近二百年的历史。作者是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晔。范晔(398—446),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宋左光禄大夫范泰之子。曾任秘书丞、新蔡太守和尚书吏部郎等职。《后汉书 班超传》中记载了汉代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的史实。班超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国王待他们还算热情,后来逐渐冷落下来。班超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者,使鄯善国王下不了决心。经询问后果然如此。班超于是召集部下三十六人,对他们说:“不进入老虎窝,就得不到小老虎。如今的办法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才能完成使命了。”部下以为然。后班超连夜袭营,大破匈奴,震惊鄯善国。最终,班超等人与鄯善王结盟而还,圆满完成任务。后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风险,就不能成事。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难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经过了十余年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中走过了一段传奇经历,其间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惨痛。尤其是1931年至1934年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教条主义统治,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这时,为了更好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统一党内各种思想,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党中央赢得了一段相对宽松的时间,毛泽东也充分利用起这段时间从理论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实践论》就是一篇创作于这个时期、用以从理论上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充满着马克思主义思辨思想的重要哲学文献之一。

该文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认识的发展过程;三、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在第一部分中,毛泽东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基础;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为了强调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毛泽东还特别摘用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古语来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基础和桥梁,“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