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身边的“小人”,多留几个心眼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人”,若处理不好与“小人”的关系,你就会吃亏。
应对小人而不得罪他,我们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1.应对笑里藏刀的“小人”——滴水不漏
这种笑里藏刀的人最可怕。平时和你“甜哥哥、蜜姐姐”地叫着,等到你放松戒备的时候,在暗处狠狠地捅你一刀。
在办公室里,笑里藏刀是小人常用的计谋。小人在和同事交往过程中,显得温和谦恭、面带微笑、很是大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大都气量狭小、喜欢猜忌、阴险狠毒。总之,小人们利用此计,目的是想让对手放松警惕,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行事,以此达到获得利益的真正企图和目的。
上司最近不断找你谈话,准备委派你承担一项新的工作,这不但意味着上司对你的赏识,而且意味着你马上就可以升职。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对你羡慕不已。事隔几日,你感觉周围的气氛开始有些异常,大家都在悄悄地议论着什么,当了解到真相时,你的怒气简直要冲破天。不知是谁无中生有地传播了许多对你不利的谣言,诸如“道德败坏”“虐待妻子”等,上司在“舆论”的影响下,决定收回成命,改派另一个人去做那份工作。你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应付这种人并不难,表面上跟他维持友好关系,但暗地里却要防范他,一切与他有关的公事、决策、汇报均要召开会议,并请来有关人士出席。其他公事上的情报则一律避而不谈,同时与他的交往只限于公事,个人隐私甚至其他同事的是非一概守口如瓶。只要你能做到滴水不漏,他便找不到缝隙向你下手了。
2.应对口蜜腹剑的人——微笑着打哈哈
如果你的同事是这种人,最简单的应付方式是冷漠地装不认识他。每天上班见面,如果他硬要往你身边凑,你就找借口马上躲开。能不合作做同一件工作,就尽量不要和他一起做,万一避不开,就要学着写日记,留下工作记录以备不测。
如果不幸他是你的老板,你要装得有一些反应迟钝的样子,他让你做事情,你唯唯诺诺满口答应。他笑着和你谈事情,你笑着猛附和,可能笑着笑着你就会发现,他要你做的事情实在太毒了,这时你不能当面拒绝或翻脸,只能笑着推诿,誓死不接受。
如果他是你的部下,只要注意三点:其一,找独立的工作或独立工作位置给他;其二,不能让他有任何机会接近上面的主管;其三,对他表情保持严肃,不带笑容。
3.应对挑拨离间的人——谨言慎行
对于这样的人,最佳方法是在几小时工作时间以外跟他们保持距离,并切记言行要谨慎,避免有任何“痒处”给他抓着,可能的话,可以联合其他同事一起孤立他,令他变得势单力薄。这类人好生事端,遇上与你无关的事情或言谈,切莫提意见或妄下断语;要是事件与你有关,也只宜保持低姿态。所有公文必须备足手续,要作报告的话,最好将事件始末以白纸黑字呈报上级,是与非就由他去裁决好了。当然别忘了维护你的风度,事后也应保持缄默。
4.应对戴着面具的“假好人”——揭开他的真面目
这种人整天面带笑容,见人十分客气,表现得特别友好,暗地里却使出手段造你的谣、拆你的台。这种戴着面具的“好人”,往往容易让人“挨了他一巴掌,还会朝他笑”,“把你卖了,你还在帮他数钱”,因为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巴掌正是他打来的,也不知道把自己卖了的人就是他。
这类“好人”的特点是,在一定场合总是主动和你打招呼,甚至对你称兄道弟,表现出过分的热情,为了博取你的欢心,他还会顺着你的话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此类人是不难辨认的。
这种人如果和其他人发生了利益冲突,就会不顾一切地去争取他自己那一份微小的利益。这时候,其面具自然就会脱落,露出真实的面目。
5.应对尖酸刻薄的人——保持适度距离
尖酸刻薄型的人特点是和别人争执时往往挖人隐私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至,让对方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
这种人平常以取笑、挖苦别人为乐事。你被上级批评了,他会说:“这是老天有眼,罪有应得。”你和别人吵架了,他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都不是好东西。”你去纠正部下,被他知道了,他也会说:“有人恶霸,有人天生贱骨头,这是什么世界?”
尖酸刻薄型的人天生得理不饶人,尖牙利嘴。由于他的行为离谱,因此基本没有什么朋友。他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人们懒得理他。但如果有一天遭到众怒,他也会被治得很惨。
遇见这种人,最好和他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招惹他。万一撞上了他,要么吃点小亏,权当没听见转身走人,要么使用一点技巧,使他有口难开,不敢再惹你。
应对自私自利的人,对其敬而远之
在社会交往中,所有的人都讨厌那种自私自利的人。因为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前头,不肯牺牲。但在日常交往中,遇到这样的人,该办事时还得办事。
中国有句俗话:“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本是教导人不要理分外的事,要专心打理自己分内的事。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自私的一面。自私自利的人在没有利益冲突时,倒也相安无事,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不易被人发觉。但只要在生活上一交往或在工作中涉及一些利害问题时,其自私的本质便会暴露无遗。
这类人会以各种理由,推掉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自己的能力处理不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已很繁重”“本来自己做也不妨,但宁愿把机会让给你,以使增加工作经验”等。在饭后结账时,总爱和别人斤斤计较,或喜爱拿着单据逐项核对。眼见别人犯错,他只会在旁偷笑,绝不会提醒别人,更不会拔刀相助。一旦有人向你嘲笑某人犯错也不自知时,你便要小心这个人了。
这种人尽管心中只有自己,特别注重个人的得失和利益,但是,他们也常常会因利益而忘我地工作。对他们不必有太高的期望,也没有必要希望他们能够像朋友那样以义为重、以情为重。与这类人的交往可以仅仅保持一种交换关系,干多少活,给多少利,干得好坏不同,利也不一样。人们之所以普遍地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感到厌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仅仅按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以其作为社会交往的准绳。这当然失之偏颇,而当我们以一种利益标准作为社会交往的尺度时,你就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对他们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了。
如果换个角度、换种眼光来看待这种人,你会发现他们常常有不同于别人的优点——精打细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这种优点加以升华,并运用到某些比较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发挥其优势。例如,让这种自私自利的人干一些财务工作,在有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成为集体的“守财奴”。这样,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石竹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稍有点名气的广告公司,负责协助一位资深设计师。可上班没两天,就遇到一件很难应付的麻烦事。那位资深设计师觉得自己是个有资历的人,而石竹不过是刚进门的一个小兵。于是,就把这客户指派给石竹来应付。没想到,石竹的设计却很成功,让对方决定签个大单。这让这个资深设计师感觉很不是滋味,他便借口石竹不熟悉公司流程,让他把作品给自己,由自己去跟客户洽谈。后来项目谈成,功劳全算在设计师个人头上,石竹连个表扬都没得到。
为此,石竹感觉十分不满。下班回家后,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着以后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这个自私自利的设计师。他想出了可供自己选择的三种态度。
一是,平心静气地对待设计师的所作所为,不忘自己是学习第一。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变成像他那样有资历的人。
二是,在客户认同的情况下,主动向别的设计师请教,问清公司操作流程。这样做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结果肯定是得罪了那位设计师。
三是,立刻冲到老板那里,要求他给个说法。一般情况下,老板不会去找设计师的麻烦。但他会知道你的能力和表现,下次有业务时会注意你。
起初,石竹就采取第一种态度,心平气和地与设计师“和平共处”着。但随着他业务的日益精通,设计师对他的“剥削”也日渐加深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开始采取第二种和第三种态度。经过一番强硬对抗后,自私自利的设计师便不再那么毫无顾忌地欺负他了,甚至已开始彻底放弃对石竹的利益侵犯。
应付自私自利的人,切忌将他们一棍子打入“冷宫”,任何时候都得对他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人虽惹人反感,招人讨厌,但如果不害人,也算是对别人损害较小的一类人。况且,他们还存在着非常人所具有的优点,促其发挥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应对清高傲慢的人,尽量保持沉默
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往往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与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打交道,实在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情。这种清高傲慢的人常常有如下三种表现:
1.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清高傲慢者自以为本事大,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不如自己。常常说话语中带刺,做事我行我素,表现出自信和自负心理,对别人则是不屑一顾。
2.孤芳自赏,固执己见
清高傲慢的人往往性格孤僻,喜欢自我欣赏。他们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凡事都认为自己做得对,对别人持怀疑与不信任的态度。
3.自命清高,眼高手低
清高傲慢者多自命不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己做不来,别人做的他又瞧不起。因此对任何事都有种心浮气躁之感,认为不值得去做。
有人说,对这种人就必须以牙还牙。他傲慢无礼,你便故意怠慢他。这种做法在适当的时候也许是必要的,但它通常更多的只是一种从感情出发的表现。似乎对方的傲慢清高对我们是一种侮辱,于是,我们也要用这种方式去回击他。可当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的目的和处境时,却发现应该寻求某种更适当的交往方式。因为,如果他傲慢,你怠慢,便很可能使交往无法进行下去,这显然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如何使自己成功办事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方法一:表示信赖
一般情况下对待清高傲慢的人,就是要相信他们,对他们表示信赖,并在适当的时候、场合给他们一点取胜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自信心充分建立起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代替那种满足自己虚荣心而表现出来的盛气凌人的傲慢态度。
方法二:“当头一棒”
有的清高傲慢者自以为自己的地位、学识、年龄等都处于优势,很可能蔑视他人,或者大肆地攻击他人。这种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认为“人不如我”,因此总将自己的傲气潜藏在虚伪的谦和之中。那么,怎样应对这样的人呢?有位名家说得好:“有许多人,赞美他不免是件危险的事,因他自命不凡,一经抬高,他就会跌得粉碎。狠狠地当头一棒,也许是良策益方。”那就给他“当头一棒”吧!
方法三:转换场合
对这种清高傲慢者,你不妨有意制造一些机会,邀请这种人从事一些无法摆谱的活动。例如,请他去跳跳舞,聊聊家常,上卡拉OK厅唱唱歌等。而当对方一旦在你面前表现出其原色之后,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一般不会再对你傲慢无礼了,这样你就可以从容地与他共事了。
与这种人打交道谈话时,切忌柔柔软软,拖泥带水,而应简洁明了。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清楚地表达你的要求与问题,这样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很干脆且很少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人,因而也就会约束自己。
应对“闷死牛”的人,不破坏其心境
“闷死牛”的人沉默寡言,性格又极倔犟。和“闷死牛”的人办事,人们总会感到沉闷和压力,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活跃的人,更是觉得难受。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为了活跃气氛,打破这种局面,故意找话题。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于沉默寡言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出于有某种心事而不愿多言。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尊重对方,不要去破坏他的心境,让其保持内心选择的方式。相反,你如果故意地没话找话,并想方设法与对方交谈,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由于面对压力与竞争,特别是对事业成功的渴求,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就会明显增强。“闷死牛”的人不仅关注自己的发展,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表现出对周围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异常敏感,并常常为之产生较大的情感波动。他们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论中了解自己,借助外物折射来认识自己,尤其是领导的重视、同事的尊重和对自己的态度。作为合作共事的人应保持诚心,对其言行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会引起他内心的反思,从而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例如,要想得到这类人的帮助,你可以这样说:“我了解到现在你还不便让我分享你的设计,然而我想知道你是否愿意看看这个,老实说,这些问题我不在行,也许你可以指点指点我。”这样的话,既指出他在业务上精通,又对他很尊重,接下来的交流自然能水到渠成。
马兰是某师范大学研一学生,其研究的方向是文字学方言学。研一的第二学期,她和同学就有一个赴方言区调查记音的任务。五一过后,经导师的同意,他们选择了湖南的湘西地区。那里以少数民族居多,居民所用方言对古音面貌保持得相当好。但因为与现代通用普通话相差甚远,外来人几乎都听不懂。于是,他们决定找个会说普通话的当地居民来做翻译。
真是幸运,他们找到了。于是,大家都主张让马兰来与那个居民进行沟通,请他帮忙。刚一打交道,马兰就感觉这个人很沉闷,很少说话,对人似乎一点都不热情。见他这样的态度,马兰还真不知怎么开口请他帮助,且对方似乎还真有点不情愿帮这个忙。于是,马兰决定先和他拉近一点距离,然后再提要求。
经过一番了解,马兰得知,这个人年轻时在马兰的家乡有过一段愉快而难忘的经历。因此,马兰有意挑起有关家乡的话题,讲讲这些年来那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兰生动的语言、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令他感动甚深,也将他带回到年轻时期:那时的他和建筑施工队其他强壮有力的年轻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公路,就是这条公路带来了那里现在的繁荣和发展……这些都应归功于他们当初的付出。
很显然,他们之间的话题打开了,那个人与马兰越聊越起劲,似乎都有点欲罢不能了。最后,这个“闷死牛”的人居然不等马兰提出请求,就主动提出要帮忙。
之后的调查记录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这些都源于那人的积极相助。任务期临近时,马兰他们都感觉硕果累累。返校之后,他们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扬。
如果你是一位以相聚为乐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去寻求解决方法,没必要非和这类人相伴。如果你必须得到对方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回答,则切忌间接的谈话,应该采取非常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白简要地表示“行”或者“不行”,“是”或者“不是”,这样,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达到交往的目的。
应对性情暴躁的人,保持头脑清醒
所谓性情暴躁的人,通常指的是那种好冲动,做事欠考虑,思想比较简单,喜欢感情用事,行动如急风暴雨一般的人。和这种人打交道应该谨慎,否则稍有得罪,他便捶胸顿足,怒不可遏,甚至拳脚相见。因此,许多人都不愿意和这种性情暴躁的人来往。其实,这是一种对人认识不足的偏见。
当然,性情暴躁是一个缺点,它容易伤害人,并且常常表现为蛮横无理。但是,这种人也有优点,而这正是我们与之交往的重要基础。
业务员小陈一直都很得意于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当他还是业务新手时,曾让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女顾客在高兴之余,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由他做中介的一栋房子,其实就因他无心的一句“美言”。
女顾客是某大企业的高级主管。有一天,下班途中,恰好看到小陈受理的一栋房子,乍看之下颇为中意,就顺道来参观一下。小王看她的神情,似乎对房子还合意,但问过价后,只留下一张名片就走了。
看过名片,小陈吓了一跳,这可是家颇具知名度的大公司。这位“小姐”看起来年纪不大,但名片上的头衔可是“副总经理”。直觉告诉他,这位女士不但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且应该会成为这栋房子的主人。
待到第二天,小陈就直接打电话过去“行销”,可她火气很大地抛出一句话:“价钱太贵了,除非少一点,否则免谈。”这个冒着烟的“话中话”是说:房子满意,价钱不满意。但当时小陈还不大“懂事”,只是要求去公司拜访她,当面谈价。
一进入她的办公室,小陈眼前忽然一亮,里面真是太气派、太豪华了。一张大办公桌,简直和双人床一样大,左边一套精致的沙发,右边还有一张大型的会议桌,有七八位男职员正在“小组讨论”,看来她正在开会。小陈也没想太多,无意识地说出第一句话:
“哇!你手下有这么多人啊!”
“是呀!这些都是我的下属。”
“哇!这七八个人都是主管,那下面还有更多人吧!”
真不得了,男性主管他可见得多了,可女性主管有这么大排场的,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呆头呆脑的他,还真很羡慕地又脱口而出:
“哇!那你的权力一定很大吧!可以决定人员录取、人事升迁及薪资调整吧……”
“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啊!这么多男主管还得听你的,你一定很能干,做事一定很痛快、干脆,有女中丈夫的架势。”
听了这番话,他发现女士忽然变得两眼炯炯有神,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生气,小陈赶快把话题转到房子上:“这房子真的很不错,你要不要带你先生看过后再决定?”
没想到,她对小陈的“建议”很不以为然,提高了嗓门,很大声地说:“不用等我先生来看了,我决定就行了。”小陈觉得她好像是讲给旁边的男部属们听的,就故意说:“这个价钱绝对很便宜,若你能作决定,不必问过你先生,我可以立刻帮你去找屋主谈谈价格,或者,等到家人看过再说也行。”他这一说奏了效,女士拿出支票,当场开了50万元给他当订金。这时,全办公室的男主管都静寂无声,十几双眼睛一起盯着她看。她很“严肃”地对小陈说:
“好!我买了,就这个价钱,不必再带什么人去看了,我们明天就签约。”
就这样,小陈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生意已经成交了,和屋主开的价一分不少——150万。
如遇上性情暴躁的人冒犯你,不可严肃对待,但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可以暂时置之不理,有时瞪他一眼就足够了,对他的发火不予理睬,随他自便。如果与之相持不下,切忌火上浇油,否则你无法避免与之争吵的尴尬局面。
应对傲慢无礼的人,以牙还牙
一般来说,傲慢无礼的人谈话和行为方式都咄咄逼人。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身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非常自信能够战胜你。他们通常针对你的要害实施猛烈攻击,使你十分被动,毫无招架之力。应对这种人要采取如下方法:
1.反守为攻
在古代的哲学或兵法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方面的经验,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佳办法。反守为攻就是先把拳头藏起来,等候时机成熟时,看准对方,再猛烈打过去。
反守为攻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极为有效。
一是等到对方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你就应该反攻。我们知道这类人在一开始会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个观念,他的铠甲再厚实、坚硬,也总有可以“入枪”的地方。你要注意观察,瞅准时机,待其锋芒收敛,想喘息、补充的时候,即可把握机会。
二是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也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他技穷之时,也是你反守为攻之时。
2.巧设陷阱
假如对方的问话你必须回答而不能推托,且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时,你可以假装退让。待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如:
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骚动,许多记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话锋一转,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如此巧妙的回答,真是一箭双雕!
3.巧用“擦边球”
这个方法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了一点边,让对方无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应付对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可以给予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之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再进行无理的纠缠。
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也无法一一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迅速找到他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然后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的问题。
应对深藏不露的人,自己也留一手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让人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
这种“深藏不露”的人防范心理极强,他可能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为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获得主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这种人还总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造成他们自我保护的原因有很多,也许他是一位曾经受过挫折、打击和伤害的人。过去的经历使这种人对社会、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从而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
对这种人,应该坦诚相见,以诚感人。这种人并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防人。你对他不应有什么防范,为了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甚至可以对他敞开你的心扉。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可能对某些事情缺乏了解,拿不出更有价值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以未置可否的方式或含糊其辞的语气与人交往,装出一种城府很深的样子。
对这种人则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提供某种看法或判断。
有的人际交往,其目的是了解彼此情况,以利于相互的合作或问题的解决。因此,彼此都会挖空心思去“刺探”对方的情报,以期使对方露出他的“庐山真面目”来。但是与“深藏不露”的人交往,你只有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
总之,对某些城府较深的人,如果你不得不与之打交道,则应该认真加以区分,看清其属于哪一类人,然后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应对搬弄是非的人,离得越远越好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当然我们的身边也不少见,这些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打探别人的隐私,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喜欢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喜欢无事生非,故意找借口与人争吵。
搬弄是非的人常常具有这样的心态:他们处处为自己着想,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肯做一点牺牲,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自私自利者相同。然而,搬弄是非的人有非常强烈的狭隘意识,有幸灾乐祸的病态心理,他们常以挑起事端为己任,在别人分歧之间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往往主观臆断、妄加猜测;他们唧唧喳喳,不负责地传播小道消息;他们幸灾乐祸,干涉别人的隐私。他们在搬弄是非的同时总是嘟嘟囔囔,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牢骚满腹。
搬弄是非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油嘴滑舌”,他们表面上很会说话,很会套近乎,很通情达理,与一般人接触、交往也很讲感情,在短时间内容易有好的人缘。所以,人们有时会把心里话告诉他,甚至把对第三者的褒贬评价和是非好歹也倾囊吐出。然而用不了几天时间,此话便被张扬出去,弄得你与其他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你因一言之失,不止得罪了一两个人,也会使更多的人对你顾忌重重。
搬弄是非的人不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团结,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形成了社会局部的不稳定。那么我们身边一旦有搬弄是非者,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1.保持沉默
与好搬弄是非的人相处时,涉及他人是非的话不说,关系到自己利害的话不说,不给挑拨离间者留下“做醋”的把柄和作料,让他无处下手。如果是工作关系,你可多谈积极的,少谈或不谈消极的,谈一谈工作上的进展和工作方法,不要牵连任何人际关系。
2.挺身而出
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能迁就,必须正直地站出来,帮助议论者改正不良习惯。帮助搬弄是非者改正恶习,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尊重对方,以朋友式的态度进行善意的规劝;同时,巧妙地引导对方获得正确的认识人的方法。比如,当对方谈论他人时,可以先顺着对方的话音,谈谈这个人确实存在的缺点,然后再谈他的众多长处,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结论。
3.掉头就走
如果对方搬弄是非恶习已成为性格特征,那就干脆不加理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千万不可一听到搬弄是非的话,就立即去找那人对质,这样会使大家都很难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不要一时性急,去找那人“算账”,打起来那就更难堪了。这样也会使大家把你和他等同起来,看成没见识的人。
人生在世,全然不被人议论是不可能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确,真正的强者,是为自己的目标而活着;只有弱者,才被周围的是非议论所左右。
应对自以为是的同事,强化自己的立场
在公司中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同事,办事也是从自己的信条出发,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他们毫无道理地期望你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如果你挡了他们的道,他们就要毁掉你;而如果你与他们有分歧,他们就会把你拖垮。
自以为是的人确信天下唯有自己正确,只有自己才懂得改进工作的唯一正确方法。这些人能量很大,他们不停地宣传鼓动,直到把你改变过来才肯罢休。他们宣传自己的信条就像在传播福音。起初,你还能据理力争,但你丝毫不能阻止或者减少他们的“宣传鼓动”。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你没有力气了,就再也不能说什么了。你根本不能使他们改变主意,即使让他们的思想稍微开放一点,哪怕是考虑一下另一种观点也休想做到。
在公司中,自以为是的人心态总是这样:“他们在这里的时间可能比我长,但在我先前的工作中,这个方法很有效。我确信,它也会使这里的工作有起色。此项工作的成败对我至关重要,因为它将决定我能否在公司站稳脚跟。这对我,对公司,都有好处。我必须使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有最好的办法。”这就是自以为是的同事心态的真实写照。
这种自以为是的同事办起事来,就像在从事一项神圣的使命,别人不能打扰他们,他们对别人提供的任何有效方法都毫无反应。恐怕全组的人跟他们在一起工作,仅仅是为了让他们闭嘴。如果你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就必须与对方较量,以牙还牙,强化你的立场,绝不能因对方的执拗而让步。同他们的交往,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视自我
你的目标是要客观可行,不要因对方的自以为是而感情用事。自以为是的人观察问题的方法跟自己不同,而且固执己见。你需要重新考虑一下:那个观点有道理吗?他是否在竭力把不能接受的标准强加于人?然后,再回到你自己的立场上,考虑正反两方面意见。在陈述观点时,要清楚具体。要仔细评估自己的方案,找出与对方的异同点,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方案更合适,或者能够互补,这样在应对他们的时候,你就有理有据了。
2.充满自信
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像自以为是的同事陈述观点时一样自信。因为自己的解决方案,除了有先进的理念、完美的步骤和平时积累的丰富素材外,还经过了严密的推理和论证。所以,只要充满自信地和对方竞争,自己就一定能够取胜。
3.善意提醒
自以为是的同事都比较自信、固执,这其间你要探明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工作的影响,并在工作中注意提醒他,他就有可能对这些善意的言语有所接受。你可以讲一些巧妙的话语:
“你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我们都很欣赏你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但这些记录提醒我们在这个方面应谨慎从事,因为……的形势难以捉摸。”
“这项工作不能出半点差错,这关系着大家的利益特别是你的利益,如果出现闪失,其后果对你个人前途危害很大,而这一点,正是我要向你提及的。”
“工作中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必要的时候和大家一起碰碰头,交流一下意见,使工作质量更高,这有什么不好呢?”
应对不合作的同事,千方百计“拉拢”他
我们都知道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难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同各种各样的同事都搞好关系,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根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的同事。
同事不愿意与你合作有主观、客观上的许多原因,但不论何种原因,他们只是不愿与你共同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已,绝对不是有意与你过不去,更不会费尽心机来陷害你。
尽管如此,单位里若存在这样的同事对你还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对方的不合作会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的某项工作或任务因他(她)的不合作而受到耽误,有时甚至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我们就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应对。
方法一:消除不合作的因素
对待不合作的同事,在认清他们的特点之后,我们首先应该用实际行动帮助不合作的人消除不合作的因素。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想使不合作者变为合作者,不仅仅是一个说服问题,还是一个实际行动问题,只有找到不合作的原因,在行动上帮助不合作者,消除对方不合作的原因,才能使不合作者成为合作者。
因此,消除不合作的因素是争取对方合作的最根本的方法。在日常相处中,你一定要善于发现这类同事不愿意合作的原因,然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巧妙地消除这些因素,这样可以使你与同事更好地合作,在工作中共同奋斗、共同进步。
方法二: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的本义是指为了要捉住对方,故意先放开他(她),使其放松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这里用其比喻义。如果你把这种方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效果也会十分明显的,能使不合作者轻易地变成积极的合作者。
有时不合作的同事,即使你苦口婆心地劝告和说服也起不了太大作用,这时你不妨采取这种比较间接且又十分有效的方法。
方法三:诱导对方参与你的工作
在与不合作的同事相处时,你应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诱导他参与你的工作。这是转变不合作者的又一重要措施。不合作者不和你合作,就是由于没有参与你的工作,如果你能巧妙地使其参与你的工作,那么,他(她)就不会不和你合作了。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与你不合作的同事并不是主观上持有与你不合作的态度,而是他(她)从没有参与过同你的合作,根本不了解你的工作,不知道与你合作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想办法使对方加入到你的工作中来,让其在与你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与你合作的意义,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他(她)的合作。
应对倚老卖老的同事,尊重与反击并存
假如你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单位里有位年纪很大但一直没有升迁的老同事,他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因而总在你面前卖弄其才能。当你做完一件事时,他总是能挑出刺来,并把他的想法强加在你的身上,若你提出新的意见他便大为不满、不屑一顾。你的才华因此无法施展,心情也大为郁闷,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或者假如你是一位新上司,你有一位老下属自恃资格老,不服管束,你又该如何应付呢?
方法一:抓住机会,多向他学习
善于从他的言谈中获取有效信息。毕竟他已经是公司的“元老”了,对公司的各种情况特别了解,你初来乍到,当然需要对公司的状况进行了解,比如各部门领导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点,各个同事的基本情况,公司的运营情况及工作日程、工作方法等,这些对你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情况无法解决,也可寻求他的帮助。这就是从别人的缺点中发掘出优点,于己也是相当有益的。
方法二:原则问题上不妥协
面对倚老卖老的同事,在原则问题上不应妥协,而应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是关于工作方案的策划等原则问题,不要完全听从“卖老”同事的意见,而是要保留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当然你不可当面否定他的看法,这样会引起他的不满情绪,只需要在向领导汇报意见和具体开展工作时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计划即可。
方法三:尊重和理解
对“卖老族”的指手画脚,我们应保持礼貌,做洗耳恭听状,可该怎么做还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取得了成绩,不要忘记对“卖老族”的“指点”表示一下感谢。这样可以赢得“卖老”同事的好感,使他们乐于帮助你。
方法四:保持适当距离
平时要注意与“卖老”同事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过多地与他们接触,在公司和他们只谈工作,不谈生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对你发表太多的评论。
方法五:用业绩赢得认可
应尽量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来使对方认可自己,减少他们对自己的成见,使他们自认理亏。
应对倚老卖老的同事,切忌一味迁就或曲意讨好,不然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没有主见、不能独当一面的“新手”。不过,反对“卖老族”一定要顾及其面子,讲究方式方法,不在公开场合反对,尽量避免正面的冲突,最好采用谈心的方式私底下表达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