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与被求,一次耐心的较量
我们在找人办事时要有自尊,但也不能抱着自尊不放。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必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
求人办事,就要有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对别人穷追不舍,直到对方答应你的要求为止。可是有些人就不行了,他们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经不住拒绝的打击,只要略受挫折,他们就脸红,感到羞辱、气恼,拂袖而去,不再回头,甚至与对方争吵闹崩。表面看来这种人似乎很有几分“骨气”,其实这种只顾面子而不想千方百计达到目的的人,很难办成事情,其行为对事业的发展更是不利。
曾经有位先生和他的太太去墨西哥度假,太太要去买纪念品,所以那位先生就一个人在街上逛。突然这位先生听到在前方有个当地的小贩沿街叫卖着披肩:“1200个比索(比索:墨西哥货币单位)。”
当然这位先生并没有理睬,继续走他的路。可是小贩接着说道:“大减价,1000个比索,800个比索好了。”
这时,那位先生才第一次开口对他说话:“朋友,我实在感谢你的好意,也很敬佩你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我丝毫没有兴趣,请你找别人好吗?”
“当然,当然。”他答道。
可当这位先生转身离去时,那个小贩的脚步声又在那位先生耳旁响起:“800比索。”
那位先生不愿一再地被骚扰,就开始跑步,但是卖披肩的小贩却与他保持同步速度,而要价已经跌到600比索了。因为遇上红灯,他们必须在街口停下,而小贩仍然继续自言自语:“600比索,600比索就好……500,500比索……好啦,好啦,400比索。”
当绿灯亮起,先生快速穿过马路,希望能摆脱小贩的纠缠。在他想转头察看之前,耳边又听到小贩的脚步声以及叫卖的声音:“先生,先生,400比索。”
那位先生又累又热,厌烦无比地转身面对着小贩,咬牙切齿地说:“浑蛋,我告诉你我不买你的东西,别再跟着我!”
“好吧,算你赢了。”小贩回答道,“只卖你200比索。”
“你说什么?”突然那位先生对自己的反应也吃了一惊。
“让我看看你的披肩……”
回到旅馆,那位先生兴奋地对太太说道:“一位当地的谈判家要价1200比索。但是一位国际性的交涉家——和你一起度假的人——只用200比索就完成了交易。”
太太轻蔑地说:“嘿,真有意思,我买了件和你相同的披肩,只要150比索,就挂在橱柜里。”
由此可见,那只是小贩的一个策略而已,穷追不舍只是为了促成交易。这在同别人办事时运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软磨硬泡消耗的是时间,而时间恰恰是一种办事的武器。时间对谁都是宝贵的,人们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与对方对垒,便会对对方的心理产生震慑。以“泡”对“拖”,足以促其改变初衷,达到自己的目的。
缠住不放,一种特殊的求人术
缠着对方不放是一种特殊的求人术,它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既表现出毅力,又给对方增加压力。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人与人之间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久久不放,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将“泡”出希望了。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小时候是村里的“混世魔王”,人见人怕。由于自己声名狼藉,23岁那年他便只身一人来到东京开始创业。到35岁时,他已经成为日本保险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阔别家乡十几年的他,终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原一平这次回家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让家乡人知道当年的“混世魔王”已经改好了;二是想在自己家乡开展保险工作。所以回到家乡不久,便大力宣传保险知识。遗憾的是村民根本不相信当年的“混世魔王”,怕吃亏,谁也不愿参加。原一平明白要想在村里开展保险工作,最重要的是先求助村长的帮忙,然后才能顺利进行。
现在的村长是当年和原一平一起玩的朋友,而且当时的原一平经常欺负他,如今要想获得村长的帮助,肯定很不容易。不过原一平没有放弃,找了时间带着礼物来到村长家。村长一看是当年的“混世魔王”回来了,不禁想起他以前在村里做的坏事,下意识地吃了一惊。
当原一平提及让村长帮忙动员村民一起学习、参加保险的时候,村长一口回绝了。
第二天,原一平又带着礼物来了,村长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依然是拒绝。
第三天,原一平又来了。不过这次村长的家人告诉他说,村长到几十里外的邻县亲戚家帮忙盖房去了。原一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明白村长是故意不见他。于是原一平骑车按照村长家人说的地点追了去,车子一放,袖子一挽就干活,干完活还和村长“磨”。
为了找一个长谈的时机,原一平干脆天不亮就起床,冒雨在村长家门外一站就是两个钟头,村长起床开门愣住了,见原一平像只落汤鸡,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村长这个堡垒一攻破,这个村参加保险工作的局面就打开了。
但是,这种缠着对方不放的求人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很好的,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还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要有足够的耐心
当求人过程中出现僵局时,人的直接反应通常是烦躁、失意、恼火,甚至发怒。然而,这无助于事情的解决。你应理智地控制自己,采取忍耐态度,等待对方的理解。有了这种心境,你就能在精神上使自己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能够方寸不乱,调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去打破僵局。
2.要抓住时机办事
“磨”可不是真的消极地耗时间,也不是硬和人家耍无赖,而是善待时机,采取积极的行动影响对方、感化对方,促进事态向好的方面转化。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有希望了。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缠着对方不放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但事情不办是不行的,对方有意推托、拒绝,那我们只能靠缠着对方来达到目的了。所以脸皮厚、有耐心也是办事的基本功。
反复催问,不办成事不罢休
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例子,说的是赵普不办成事不罢休的事情。
宋朝赵普曾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他是个性格倔犟的人。在辅佐朝政时自己认定的事情,就是与皇帝意见相悖,也敢于坚持。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位官吏,太祖没有允诺。赵普没有灰心,第二天上朝又向太祖提起这件事情,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
赵普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了,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地上。
但令人吃惊的是,赵普又默默无言地将那些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后再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
太祖为其感动,长叹一声,只好准奏。
求人办事者,总是想尽快解决问题,可实际上往往难以如愿。显然,被动等待是不行的,还须一次又一次地向对方催问。
因此,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到遇硬不怕,逢险不惊,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喜怒不形于色才行。
平常说话办事不管对方答不答应,采取不软不硬的方法,反复催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不怕对方不高兴,在保证对方不发怒的前提下,让对方在无可奈何下答应你的要求。但使用这种方法要适度,否则,既消极地耗费时间,又让对方产生厌烦情绪。
巧妙释疑,放下包袱办正事
求人办事时,对方有时会很难作出决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是疑虑重重,这就需要游说者善于以情释疑,把道理说透。疑虑消除了,自然就达到了求人办事的目的。但消除别人的疑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说服别人帮忙的最根本的原则。有理有据,才会使对方无话可说。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其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需要注意的是说理要找准要害。大凡被劝者往往对某一问题想不开,打上了疙瘩,怀有成见。要说服之,非对准这个要害不可。否则,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再就是劝导说理要具体实在,不能讲空话、套话、大话,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论证说理。
其中最好运用巧妙的方法解开对方的疑团,让对方放下心理包袱,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下面是陈毅同志说服一个私营工商业者废除“抄身制”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解放初期的一天,陈毅市长到一家纺织厂里,他笑着说:“老板,我冒昧来访,欢迎不?”这位老板正为一件事发愁,便发起牢骚来:“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还经常丢纱呢,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不被偷光才怪呢!”
陈毅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要说办工厂、买机器,我要拜你为师。因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要说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学习哩!我参加了革命,就一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这方面我可以给你当参谋,还带‘长’呢!你倒是要我这参谋,还是不要?”
经理经陈毅这么一说,连声回答道:“要,当然要,请您快说。”
“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保卫,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身上硬是连一根钉子也藏不住。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老板把工人只当成干活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养家糊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们为什么不拿呢?现在不同了!工人翻身做主人了,他们懂得生产经营搞得好,新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所以,以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办法试试看,废除抄身制,关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的。”
经理听了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动找工会研究,决定废除抄身制。
陈毅同志的一番话,使资本家取消了奉若神明的“抄身制”,足见劝说有术、言之有力,这正是以理攻心的威力。
以理服人最重要的一点是摆事实,出言有据,事实确凿,对方的观点才会不攻自破。这是在求人办事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从情入手,激起别人的同情心
生在世上,大多数人都具有同情心,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不例外。同情心能够加强别人对你的理解,因此求人办事不妨利用一下别人的同情心。
一位遭人欺凌的受害者在向领导告状时十分冲动,口出狂言污语,使这位领导很反感,因而,问题迟迟不予解决。后来,此人绝望了,痛苦不堪,几欲轻生,反倒引起了这位领导的同情和重视。
在很多时候,用感情打动别人,激起别人的同情心,比一味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更有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受害者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而是说,受害者在请求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处理者都会动心的。
同情心可以促进处理者对受害人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下定处理的决心。因为处理者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这时候,当事人就得努力激发处理者的责任感,要让处理者知道,这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一天,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只能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可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法院开庭后,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仍旧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泪花,回顾了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一切,变得贫困无依靠。然而,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激起了听众及法官的同情心,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收到了征服人心的效果。
满足需求,办事前先感动对方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么年轻是否能胜任大学校长的职位。他只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的多。”就这短短的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
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袖是不会自吹自擂的,所谓“自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就是这个道理。
求人办事,如果能感动别人来帮助你,这是最好的办法。但要感动别人,就得从他们的需要入手。你必须明白,要一个人帮你做事情,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他自己情愿。同时,还必须记住,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人的癖好偏爱。只要你认真探索对方的真正意向,特别是与你的计划有关的,你就可以针对他的偏好去对付他。
首先应让自己的计划适应别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比如说服别人最基本的要点之一,就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范。如果你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注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使对方产生优越感。
此外,有些被求者以为帮助了你,有恩于你,心理上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感,说不定还要对你数落一番。当你认为自己可能被人指责时,不妨先数落自己一番,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意思再指责你了。
在办事过程中,你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先在心理上满足对方,如此事情就会变得简单、顺利多了。
边缘人物,助你疏通对方关节
求人办事,最好是针对关键人物下工夫,突破关键人物这道关卡,谋求关键人物的赞同和协助,问题往往很容易得到解决。但是有的时候关键人物不好找,也可以找与关键人物密切接触的边缘人物。素不相识,陌路相逢,如何让所求之人了解你与他是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这显然十分牵强,但一般人不会驳朋友的面子,断不至于让你吃闭门羹。这是一条求人的捷径。
一天,一位房地产公司推销员来到一位客户家,带着这位客户的朋友孙某的介绍信。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就听他讲开了:“此次幸会,是因为我的同学孙某极为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时,务必请您在这个雕像上签个名……”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客户最近才完工的一个小型雕像。于是这位客户不由自主地信任起他来。在这里,孙某的仰慕和签名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说明自己与孙某的关系,并且对这位客户进行恭维,使他开怀。
因此,要想在实际生活中稳操胜券,除了着眼于主管、领导一类正式组织身份的负责人外,还应该争取足以影响领导的非正式的“权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帮助。通过当事人或上级主管的亲友故旧来说服当事人,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从某一方面说,有些时候,即使是上级主管和具体办事人员同意解决的问题,也会由于下属某一环节作梗而搁置下来。负责这一环节的人不论职位高低,也变成了解决问题所必须疏通的“关键人物”。
这时你切不可因他无权无职,就以为可以随便应付,否则你的好事就可能坏在他的手中。
托人办事通过第三者的言谈来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望,在办事过程中是常有的事。人们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技巧。比如:“我听同学老张说,你是个热心人,求你办这件事肯定错不了。”但要当心,这种话不能说说而已,也不能太离谱,有时有必要事先做些调查研究。为了了解对方,可向他人打听对方的情况。第三者提供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与被求者的初次会面有重大意义时,更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对方的资料。但是,对于第三者提供的情况,也不能全部端来当话说,还要根据需要有所取舍,配合自己的临场观察、切身体验灵活引用。同时,还必须切实弄清这个第三者与被托付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托人办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盯死主要目标、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目标周围的那些“边缘人物”,也要多花心思,有时他们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们就像一条条地道,可以顺利地把你送到成功的彼岸。
一声称呼,缩短彼此之间距离
关系愈亲密愈容易敞开心房。因此你有求于人时,一定要记得不失时机地与对方套近乎。
很多时候,在求人时双方会有一种距离感,这会让谈话难以融洽地进行。这时你就可以通过一些让两人关系更亲密的技巧,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某次赴美与里根总统会谈时互以昵称代替客套的称谓,两人在亲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会谈,此事一时成为外交界流传的佳话。能够以昵称或名字互称,必须有相当亲密的关系,否则很难说出口。会谈中很少会对初次见面的人以昵称或名字来称呼,一般会附上先生、教授、老师等头衔,待相处久后才会以对方的名字来相称。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当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愈来愈近时,他们的称呼也从头衔到姓、到名。接下来,想让对方替自己办事也会变得轻松自如了。但也有些人虽然见面不久不算是亲密,但若他极欲亲近对方,也不妨以名字或昵称来称呼。
一位教师讲述他自己经历的事:“有位从前我教过的学生要求我帮他做媒,当时我便问他两人的关系何以如此快速地进展。他回答说:‘某次我与她见面时,她突然直接喊我的名字,使我顿时感到与她的关系是如此的亲近。’而在此之前他们两个只以姓氏互称而已,可见称呼对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由于出身官僚家庭,很难与一般民众接近,所以他始终都在设法让自己更有亲和力。他时常对人说:“我很喜欢人们叫我阿荣。”这样的称呼就像是好朋友间的绰号、昵称,一下子就拉近了佐藤首相与民众的距离。
因此,求人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与对方套近乎。如果一时难以接近,不妨利用称呼拉近你们的距离,而且口吻必须自然,不可让对方感到你在装腔作势。两人的距离若因此而接近,那么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巧言说服,寻求对方的理解
有时候你去托人办事,对方拖着没有办,并不是不想办,而是确实有实际的困难,或心中有所疑虑。这时,你若仅仅靠行动去说服很难奏效,甚至会把对方惹火了、缠烦了,那办事的所有希望都会泡汤。
如遇这种情形,就应该巧言说服,不断寻求对方的理解。当然,嘴巴上的功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曾一度因炸药供不上,面临停工、延误工期的困境。领导心急如焚,派李连长带车到东北某化工厂求援。
李连长昼夜兼程千余里赶到化工厂供销科,可得到的答复只有一句话:“眼下没货!”他找厂长,厂长忙,没时间听他作解释,他跟进跟出,有机会就讲几句。他软缠硬磨,厂长不为所动,硬邦邦地对他说:“眼下没货,我也无能为力。”
厂长劝他另想办法,并给他倒了一杯茶水。李连长并不死心,他喝了一口茶,看到这水又找到新话题:“这水真甜啊!天津人可是苦啊,喝的是从海河槽里、洼淀中集的苦水,不用放茶就是黄的。”他一眼瞥见厂长戴的是天津产的手表,又心生一计,便接着说:“您戴的也是天津表?听说现在全国每十块表中就有一块是天津产的,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用的是天津的碱,您是办工业的行家,最懂得水与工业的关系。造一辆自行车要用一吨水,造一吨碱要160吨水,造一吨纸要200吨水……引滦入天津,解燃眉之急啊!没有炸药,工程就得延期……”
他说得很动情,很在理。厂长理解了他的急切心情,同他聊了起来,问:“你是天津人?”“不,我是河南人,也许通水时,我也喝不上那滦河水!”厂长彻底折服了,他抓起电话下达命令:“全厂加班三天!”三天后,李连长拉着一车炸药顺利返程了。
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份责任感,因此你在求别人办事时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断寻求对方的理解,激发他的责任感让他为你办事,这样就很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人威望,充当办事的媒介
求人办事时,你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的攀附之心。当你身边实在没有合适的说客帮忙时,也可以从名人中找一位,找一个对方非常崇拜的名人,借用一下他的地位和声望,充当你与被求者沟通的媒介。
攀附之心大部分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一个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便也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有位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就是使用了这种手段,广求于天下,不但求来许多名人做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艾布杜是这样做的,他在自己的签名簿里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亲笔字,签写在照片底下。艾布杜便带着这几本签名簿旅游,登门造访工商巨子和富翁。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沙漠地阿拉伯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照片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等它出版后,我会立即寄赠一册……”
被他拜访的富豪,一看到其中的照片和签名都是当代世界的名人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人都是虚荣的,尤其是有钱人更爱虚名。因此,多数人都心甘情愿地签下大名,并提供照片。
又由于这些人非常有钱,喜欢摆阔,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吝惜地付给艾布杜一笔为数可观的金钱。
每本签名簿的出版成本不过是几美元,而富人所给的报酬却往往超过上千美元。艾布杜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旅行96个国家,提供给他照片与签名的共有2万多人。给他的酬劳最多的是2万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收入总计大约500万美元。
艾布杜就是利用了那些富翁、名人的攀附之心,为自己赚得了大量钱财,可见这种做法的效果之大。
另外,巧妙利用别人的攀附之心,还因为有许多人都崇尚名人。因此,生意场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
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北面有家名叫仿膳饭店的老饭庄,已有数十年历史。虽然这里的饭菜全是仿照清朝宫廷菜点的方法烹制,但生意一直很冷清。后来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外国游客大都对皇帝的起居饮食怀有浓厚兴趣,于是决定以“皇帝吃过的饭菜”作为仿膳的特色,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他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宫廷菜点的传说和有关的逸事,编成故事,让服务员背下来,在点菜、上菜时根据不同顾客、不同场合加以介绍,生意一下子变得兴隆起来。
有一次,美国华盛顿市长在这里举行答谢宴会,席间服务员端上一盘点心,彬彬有礼地介绍说:“慈禧太后夜里梦见吃肉末烧饼,第二天早上碰巧厨师为她准备的正是肉末烧饼,她高兴极了,认为这正是心想事成、吉祥如意的象征。今天各位吃的就是当年慈禧太后‘梦寐以求’的肉末烧饼,愿大家今后事事如意,步步吉祥……”一席话把美国客人逗乐了。华盛顿市长高兴地敬了服务员一杯酒,说:“下次来北京,希望再来你们这里做客!”
现在有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也是借别人的攀附之心来做生意。声名鹊起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某某用的是同一个品牌。”同样是消费,多一层攀龙附凤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青睐。
攀龙附凤之心大部分世人都有,这就为我们求人办事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求人时,可以考虑一下运用这种方法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