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3768800000002

第2章 做管理者,你准备好了吗?(1)

管理不是一门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学问,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掌握的学问。80后大多比较懂人情世故,善于沟通的人在职场中就会特别受欢迎,容易脱颖而出。80后所具备的特质最有可能成为企业新一代管理者的特征,这是时代发展和他们自身特点的完美组合。

什么样的80后容易成为管理者

一位刚刚毕业几个月的大学生,为老总做秘书。在她的书桌上,有一张打印工整的“时刻记得提醒老总的20件小事”,上面包括“提醒老总带好名片;提醒老总开会时间……”朋友一边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一边问她:“你的工作很细致啊,这么细小的事情你都要提醒老总吗?”她笑着回答我说:“我想,作为一个下属,应该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领导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得更好?写在纸上的这20条,尽管领导从没有要求过我,但领导的做事风格是宏观把握得很好,但对一些小细节比较容易忽视。既然领导有时候需要提醒,那我这个当下属的当然有这个责任。”听了她的话,朋友当时非常感慨。

后来,再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担任文秘工作,而成了集团的办公室主任。对她有这样的发展朋友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不管哪个老板都愿意给她这样的平台。

在职场中获得发展,首先就要得到领导的重视,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是领导格外重视的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每一件事,都好到超出领导的期望。

海尔集团的发展,与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努力密切相关。而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时,除了称赞全体员工外,格外称赞他的助手、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他对她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她之所以能成为管理者,关键是她处处能让你感觉到你的尽心尽职。

海尔成立之前只是青岛电机厂组织起来的一个生产合作社,濒临倒闭之时,由张瑞敏接手,并决定引进项目,转为生产冰箱。从生产电视机到生产冰箱,这可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在那个年代,大家对冰箱的了解可谓非常之少。既然决定生产冰箱,那起码得对冰箱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于是,张瑞敏便让当时还是助理的杨绵绵去了解一下。

打听之后,杨绵绵才发现,当时国内并没有生产冰箱的技术人才。而她自己对冰箱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看到的古董冰箱的记忆里。这可怎么办?这么大的一个引进项目,总不能由一群门外汉来操作。于是她特意去图书馆苦读关于冰箱制造的书籍。在看到一本名叫《电冰箱》的书时,感觉写得非常不错。

之后,他便专程去上海向写书的作者请教,把他请过去做企业的顾问,并且让他对冰箱制作的基本原理详细讲了一遍。通过这样强化式的“学习”,杨绵绵从对冰箱的一无所知,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之后,她又派人向国内的同行学习,回来之后结合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识,设计出了图纸,从此开始了电冰箱的制造和研究。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杨绵绵那种超乎寻常的执行力,或许就没有海尔后来那么迅速的发展。本来,张瑞敏只是希望杨绵绵去了解一下情况,换了很多人,或许就会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交给底下人去做。毕竟,自己对冰箱的制作一无所知,哪能那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何况,自己是管理者,具体的研发,完全可以交给技术人员去做。

但杨绵绵却不这么想,既然决定转产做冰箱,那自己就非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不可,连最基本的都不懂,怎么去抓管理?所以她不仅自己买书看,还亲自去拜访专家,了解冰箱的制作原理,甚至自己画图去设计。

潘基文是现任联合国秘书长。2000年,潘基文还在担任外交部次官,在一次陪同李汉东总理访问俄罗斯。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其他的随行人员大都去睡觉了,本来潘基文也可以去休息,但因为李汉东总理在阅读有关访问俄罗斯的文件,于是他想,说不定总理会有什么需要,要叫自己。因此就一直等在总理身边,直到飞机快抵达莫斯科,而他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之后,才在一旁稍微休息了一会。领导并没有要求潘基文等在旁边,但潘基文却想到万一总理需要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办,所以主动在一旁等着,直到确认总理已经休息了,才敢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

换了你是领导,看到这样的下属,是不是心里也会觉得很温暖、很踏实?对这样执行者,你会不会重用呢?

因为这位老师经常需要出差,有时候一忙、一着急,就容易忘记带一些东西,如名片、资料和相机等等。为此,他也跟秘书说过记得提醒我一下,免得耽误事情。秘书老是不记得提醒,后来终于能学会提醒了,但是执行起来,往往又很不到位。有一天,他在北大高级总裁班讲课,下午讲课完课后就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中午的时候,他接到秘书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您下午要出差,别忘了带名片、资料和相机。”一经提醒,这位老师一想糟了,相机在家中,又忘带相机了。可等讲完课再回去拿相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就不带了。

这尽管是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反应一个员工执行能力。这位老师感慨地说:“如果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她完全应该熟悉我的日程安排,提前一天提醒我:‘您明天就要出差了,如果现在方便的话,请把需要带的资料、名片和相机放到包里,以免忘记。’如果有了这样的提醒,我还会忘记带相机吗?”

很多员工有一个错觉,管理者哪会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可别忘了,管理者不是神,他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也有需要你提醒的地方。不要说普通人需要提醒,就算是非常杰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帮他把关。

什么样的80后容易成为管理者呢?正如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所说,80后大多比较懂人情世故,善于沟通的人在职场中就会特别受欢迎,容易脱颖而出。因为这些80后受生活条件所限或非独生子女的原因,不得不时常与社会打交道,能够理解和参与社会的一些交易模式。

执行任务不走样

在每一个企业中,一般都会有这样一类员工:领导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似乎听得很认真,记得也很仔细,看上去听明白了,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要做什么,然后就开始执行,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偏差或者大打折扣。这样的员工永远也成为不了管理者。

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要做到接受任务不走样,百分之百理解任务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最好结果。

1.体会上级意图,执行不走样

要想执行不走样,接到任务之后,首先要想一想,领导让我做这件事的意图是什么?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领导想东自己做西,执行出来的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张明明在一家培训机构当文秘,一天领导交给她一项任务:从一家著名的网上书城订150本书,并且特别叮嘱她就从那家网站订。她了解到,因为过几天公司要给一家企业做培训,这150本书要作为企业培训的教材一起带过去。

张明明打电话到了那家购书网,结果对方说库存不够,要等一个星期才能发货。张明明想,书都是一样的,从哪里买不是买啊?何必非得从那里买呢?于是张明明另外找了一家网站把书买到了,不仅送书时间早,折扣还更优惠。为此,张明明还挺得意,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书送到的时候,领导发现书不是从那家购书网买的,当场就严厉批评了她:“我不是特意告诉你要从那家网站订吗,你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张明明一听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好心,并且已经完成了任务,怎么反而挨了批评呢?

原来,领导要这样他在那家著名的图书网站订,是因为该网站的畅销图书排行榜,对整个图书发行有较大的示范效应。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要来该公司讲课的老师。领导之所以让张明明从那家网上订购,是为了增加这本书进入排行榜的机会,给这位老师以一定的支持。如果在该网站买了这位老师的书,就更好地让他的书进入销售排行榜。张明明没有领会到这点,尽管书是买了,但起不到领导希望达到的那个效果,难怪领导生气了。

也许我们会觉得,要完成这个任务,明明还有很多种方法,何必非得按照领导交待的那个方法去做呢?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了,用不着太死板。这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错,很多时候,执行的确需要灵活性,但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灵活性必须建立在充分体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

很多时候,上级的安排肯定有他的用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妨问一问,特别是需要改变领导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地自作主张,而要懂得及时请示领导。否则就会像小乔一样,费力不讨好。作为一名最好的员工,不仅领导明确安排的事情,要充分理解、不折不扣地执行,就算是领导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事情,也需要站在上级的角度多想一想,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我们来看看陈毅元帅的一个小故事:

1949年9月的一天,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由于住房十分紧张,他主动从装修豪华的北京饭店搬出来,把房子让给了响应共产党“停止内战,和平统一”主张率部和平起义的国民党将军傅作义,自己则住进了陈旧的小平房。后来他还代表上海市,赠给傅作义两辆名牌小汽车。这件事在上海的部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心里不服,议论纷纷,说什么“对这些大战犯,不杀就便宜他们了,凭什么还让房子、送汽车给他们?”

陈毅听到后,虽然十分生气,但还是很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在一次会议上,他说:“同志们,我的老兄老弟们,你们的情绪我理解,但要我陈毅怎么讲你们才懂嘛!我陈毅住不住北京饭店,对我都没啥子影响,我照样正常开会,照样还是上海市长嘛!但是让给傅先生住,意义就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到电台讲了半小时话,长沙那边就起义两个军,为我军减少了多少伤亡?他的贡献恐怕不只几部小汽车喽!让傅先生住北京饭店,有了小汽车,他就会感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温暖,知道共产党是真心要交朋友的。”说到激动处,他用指节“咚咚咚”地敲着桌子:“我把北京饭店让给你们住,再送你们10部小汽车,你们谁能起义两个军?”一番话顿时让大家明白了陈毅的良苦用心,思想一下就通了。

当时中央的意图是尽可能团结人,尤其是对投诚起义的人,要格外重视。陈毅的做法无疑是最能体现中央意图的,而那些心里不服气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不懂得从全局出发看到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不是陈毅做了思想工作,说不定还会造成不良影响。

作为上级,不可能把每件事的意图都向下属解释得一清二楚。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多想、多问,越能体会上级的意图,执行起来才越不会走样。

对优秀 的员工而言,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仅都不能轻易放弃,而且还要以尽善尽美的要求保证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在他们的“执行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务必圆满”。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 这是著名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一句话。可能很多人会不解,失败和放弃有什么区别?没有经过努力就不做了,那叫放弃。而失败则是,我已经全力以赴,该做的全部都做了,该尝试的办法都已经尝试了,但结果还是不理想,这时候可以心甘情愿的接受,因为努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执行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优秀的员工总会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曾任辽宁省铁岭市和锦州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8年调任重庆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党委副书记,有着“打黑英雄”、“扫黑局长”之称的王立军。

我们来看他是怎么做的,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王立军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任职时,地痞欺压、敲诈人力三轮车夫的问题很突出,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一筹莫展。因为那些地痞犯的事通常都还没有严重到判刑入狱的地步,只能是拘留几天加强教育。可那些地痞来说,关个几天根本就无所谓,对他们一点作用都没有,出来了照样我行我素。就这样屡教不改,屡抓屡犯,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警力,成效却甚微。这该怎么办?可能很多人都会想,那我也没办法,我也不是不愿意有所作为,但该做的也已经做了,管不好也只能由它去了。

但是王立军想的却不一样,他认为这事不仅要管,还要管得彻底。这样的决心一下,解决的方法随之也就出现了:既然关几天你不在乎,那么就来点让你在乎的。于是,王立军下令:再当场抓到这样的地痞,不但要依法严惩,还要让他把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作为给三轮车夫的赔偿。

我们可以想想,地痞敲诈三轮车夫的目的,就是想弄点钱。这样一来,不仅别人的钱敲诈不到,自己的钱还得全搭进去,能不管用吗?这样的方法一出来,立即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地痞敲诈三轮车夫事件大大减少,而王立军也因此在三轮车夫中间树立了很高的威望,甚至出现了一天深夜王立军下班回家,后面跟了十几辆三轮车送他的感人场面。

80后员工也如王立军一样,非常愿意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问到下一个工作机会怎么样,能学到什么东西。这样的80后员工往往最容易成长为企业的管理者。

立刻采取行动

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有些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养成了一种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他们根本无法积极地面对自己手头的工作,只有在一种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

有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每当领导交给他工作任务时,总是要问一问该怎么办,这种做事方法长此以往也容易出现依赖心理。所以,刚刚进入职场时,我们就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积极面对手头工作的最大表现就在于主动做事。所谓的主动做事,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在工作中自觉出色地完成任务。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即使你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也应该努力去做好,如果你表现出胜任某种工作,那么责任和报酬就会接踵而至。在你担心该如何多赚一些钱之前,试着想想如何把手头的工作做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