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纸金
3801600000063

第63章 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2)

多数对现代组合投资理论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对于负债期限长的养老基金来说,资产也应该是做长期投资的;最佳长期收益来自股票,而不是来自债券,所以现在多数养老基金将多数资产投放在股票组合上。他们还知道,在不同的非相关性资产类别上进行资产配置,对组合收益率的影响,比挑选适当的股票或债券要大得多。为了将股市的风险多样化,可以考虑其他能够提供收益率与股票相似但风险没有股票那么大的资产类别。与股市收益率没有高度相关性的资产类型,称为“另类资产”。这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房地产等。1998年,高盛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1993~1997年间,有4种类型的对冲基金,风险(按收益率的波动性来衡量)比作为整体的股市更小,而收益率却相同或更好。由此,该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对冲基金比作为整体的股市更加保守。研究报告最后说,高盛正敦促自己的养老基金和富有的客户,考虑增加对对冲基金的投资,同时也礼貌地提到高盛自己已有几只对冲基金可以提供。

养老基金可能受到了高盛报告的影响,但它们此时也已知道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个常春藤大学联盟,在管理大学捐赠基金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其中,耶鲁捐赠基金已在很长时间里都获得了很高的投资收益率,它长期坚守这样一个资产配置模式:投资于国内股票市场的资金极少超过15%,对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比例极少超过10%。2002~2006年间,耶鲁捐赠基金将25%以上的资产保持在对冲基金的投资上,20%以上投资于房地产,大约15%投放于私募股权投资和外国股票之中。耶鲁捐赠基金于2000年获得了41%的收益,2001年获得的收益是9.2%,2002年获得的收益是0.7%,而这3年国内股市收益率都是负数;2003~ 2007年间,耶鲁捐赠基金的收益率平均为20%。

一般养老基金发起人会说:“如果说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够好,连耶鲁和高盛都愿意投资,那么,或许我们也该在这些资产类别上增加投资配置。”他们的确这样做了。在2007年之前的5年左右时间里,养老基金将大约1万亿美元的资金转入各种对冲基金的投资上,在私募股权基金上也转投了1万亿美元。这些改变投资方向的资金很多是来自对股票和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多数养老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只是对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做了不算大的增加,但累积的全球影响——海外养老基金也在思考同样的事情——却是很大的。这些新的资金流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房地产。在上一个泡沫爆裂之后才几年,所有向另类资产类别聚集的这些新资金,也构成了自己的泡沫。

对于2008年的市场动荡,耶鲁捐赠基金并非未受影响;它的价值在2008年下半年下跌25%,这是20年的财报里第一次出现负收益率。20年来该基金都是由戴维·史文森管理,他在这里已有了25年的专业经历。史文森在专业资产管理人中广受敬佩,他撰写了《机构》一书,在该书第二版即将发行之际,他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再次重申了自己对另类资产的执著,又评价说:“我想,像耶鲁这样投资期限可以很长的机构投资者,若要构建在金融危机期间也表现良好的投资组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那需要撤出股权导向的投资,而这类投资对于投资期限可以很长的机构,也已产生了很好的结果。”

对冲基金

流入对冲基金的投资资金会部署在多个方面。多数资金,有时会加上适当的杠杆,都流进了不同的股票投资之中,也就是建立“多空结合”头寸或进行“事件型投资”,把赌注压在某个特定交易(比如已宣布的并购、再资本化或破产重组)会实际发生这一点上。有些资金流进了各种专做固定收益证券、外汇交易和商品期货的基金里。对冲基金往往都会有10倍、15倍或更高倍数的杠杆。相较于市场的方向性变动,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更愿意把注押在各种套利机会上,因此它们会承诺实现“市场中立”收益或“绝对”收益——这意味着它们不取决于市场如何变动,而是取决于市场内的价格调整。

现在有一些特别成功的对冲基金管理人,其中很多有着华尔街渊源。约翰·保尔森曾是贝尔斯登的执行董事,他在1995年创办了保尔森公司;该公司的资产2007年翻了一番多,达到280亿美元,这一年它通过打赌次级抵押市场下跌而在业内创造了最高收益率。2007年年底,保尔森个人资产净值达30亿美元,跻身于美国年龄35岁左右,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的对冲基金经理。

看一下对冲基金的几个基本数据,就可以解释对冲基金管理人为何能赚这么多钱。假设一只基金根据一个已观察到的市场异常情况,做相对价值投资,目标是在100亿美元的投资上仅获得2%的收益率。然而,如果该笔投资用了10倍杠杆(最初的出资是10亿美元),2%的收益率便会产生20%的毛收益率,减去管理费和20%的利润分成,会给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也就是并非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者)带来大约14%的净收益率。然而,这样的投资结果,也会产生大约6 000万美元的费率收入,可以在基金的一般合伙人当中分配,两三个属于基金高层的一般合伙人会分掉其中的大部分。若能将这样的业绩保持数年,同时不断扩大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和发行新基金,基金管理人最终便会拿到很多钱,比一直为高盛或其他大公司做交易拿的钱要多得多。

难怪在对对冲基金的需求创下纪录的那几年里,交易人才大批涌离华尔街大型公司。这种人才可以直接向美林或其他为新对冲基金筹资的公司走过去,出示最近的牛市业绩记录,然后便可以轻易赢得10亿美元左右的资产归自己管理,其中有些资产可能就是以前的雇主所提供的。毕竟,雇主也在做“大宗经纪业务”,它们会以研究支持、技术支持以及其他服务,一路细心照料、培育和帮助新生的对冲基金,以此从交投活跃的对冲基金中,换得很大一块佣金业务和保证金业务。

到2006年,就整个对冲基金业而言,大宗经纪业务收入已增长到每年达25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连续5年以15%的比率稳定增长。大宗经纪业务由三家券商摩根士丹利、高盛和贝尔斯登垄断,它们总共约占有2/3的行业收入,对该行业具有全景式的了解,随时知道对冲基金的动态,因而也更加理解市场趋势。但不久之后,其他华尔街大型公司也开始硬插进来。大宗经纪业务竞争变得非常激烈,经纪商为了保住或创造市场份额,被迫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佣金协议和更多的信贷。

好几个大型对冲基金管理人初次发起基金,便筹集了大量资本,它们被这种异乎寻常的筹资能力鼓舞,都坚持要求有权利将其中一部分资金,留做缺乏流动性的私募股权投资之用,有时拨出的资金高达30%。其中有些资金流向了杠杆收购和公司并购交易,2006和2007年,这两类交易急剧增加,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艾迪·兰伯特在1984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他在大学里是骷髅党成员,也是优秀生联谊会会员。他毕业后加入高盛,在风险套利交易部做助理,直接和罗伯特·鲁宾共事,仅仅做了4年的交易,他便决定离开自己创业。鲁宾自然对他劝告了一番,提醒他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很不明智的决策。

兰伯特离开高盛后,1988年4月成立了ESL投资公司(这个名称是他自己姓名的首字母连写),该公司位于康涅狄克州格林尼治。理查德·雷恩沃特也在高盛工作过,这时已成了身价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管理人,他给兰伯特2 80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并把兰伯特介绍给自己的一些客户。这样一来,兰伯特便开始运营了。他的投资风格与沃伦·巴菲特相似,会在少数几只股票上集中建仓,然后持有数年,直到投资取得成功。然而,与多数其他对冲基金里的情形不同,兰伯特会利用自己的权威,预先采取行动投资于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他收购了凯马特百货,2005年让该公司与西尔斯百货合并——这是两家拥有大量房地产的陷入困境的零售连锁公司——组成上市公司西尔斯控股。一直到2007年结束,兰伯特的基金每年创造的收益率约为30%。2004年,他的个人收入估计为10亿美元,44岁的他成了华尔街有史以来一年收入达10亿美元以上的第一人。

银行和对冲基金

在一旁注视着兰伯特风生水起地运营,促使有些银行也开始留心自己设立的对冲基金,或收购成功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获得的高收益非常诱人,尤其是从多数收入按资本利得税来看,更是如此,与对冲基金相关的大宗经纪业务和证券托管业务也很有吸引力,而这一切的获得,相对而言并不需要多少资本——对冲基金可依赖客户资本,或“其他人的钱”,无须依靠自己的资本。当然,对冲基金的收益波动性对银行来说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出了问题,还会有损于银行的声誉,但在兴奋之时,银行往往会忽视这些负面因素。很多银行没有能力在内部创办业绩突出的对冲基金,便退而求其次,通过收购进入这个行业,这也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最快办法。收购对冲基金也有风险,或者买价过高的风险,还有一种风险是已签订的收购协议墨迹未干,管理基金的人却就离开了;但银行决心很大,无论怎样也要干下去。不久,现有的对冲基金便形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定价约在所管理资产规模的10%~30%间。

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高桥资本的多数合伙人份额。高桥资本是一家管理资产约为7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收购价为20亿美元,收购价与资产的比率接近30%。若转换成市盈率,收购价会很高,除非这家对冲基金能始终如一地产生30%左右的收益率,否则不合算,而对多数基金而言,这是很难办到的事。高桥资本运营数只对冲基金,另有两只统计套利型共同基金,这些基金都向摩根大通的富有客户做了强力营销,那些客户帮着吸引来120亿美元的新资金,不过,在基金有了两三年平淡无奇的表现之后,客户撤出了约80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