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洞察易经的奥秘
3806500000043

第43章 下经:34卦(9)

上九阳刚居益外卦的极处,比喻人的社会地位已达顶高的级层。如果为私益而求之过分,即如万般自然变化的定律:太过则变,如果求益而过度,不该益而益之,反不为益,而变为伤害。

●莫益之,或击之:不该贪益则别过于贪,不然反会变为对自身的伤害。(击:攻击。引申为伤害。)

不义之财不可取,否则将给自己带来危害。《象传》:“‘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所说的即是这个意思。

●立心勿恒,凶:圣人的“益”德主张“报上益下”,如果位居在上之人,益下的心志不能恒久,心急而“莫益之”。莫为动词,通“剧”,即“猛烈削刮”的意思。又通“谋”,总是想方设法地谋划贪益、削刮夺损民众之益,反益德之道而行之,这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义理启示】

世界各地自害于“贪益”者,实例多多。高居上位的各国、各地的官僚们真该读读《易经》,借本爻辞义引以为训才好。

43夬卦--泽天夬:守德除恶,人之本也

卦辞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传》:“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解辞释义】

●夬(guài):原本是作为名词,指的是拉弓箭时戴在大拇指上的护套。射箭时,弦由这护套绷起再弹离。因为弹离弓弦须靠一种决断的意志力,后来则将“夬”义演化为与“决”相通,转为动词:指决断。即谓:“夬,决也。”所以,读“夬”音为jué,也可以。在古汉语中并早已借决断之义,将之引申为断绝,铲除,消灭,灭除等。唐代易学家孔颖达注疏说:“泽性润下,虽复泽上于天,决来下润,此事必然。”从而使人领会“决”有大水破堤,坝危岸摇,甚至喻为天泽盈满,飞瀑直下,自天而决,迅猛而具摧枯拉朽之势。

在六十四卦中,夬卦又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下面五个阳爻,一个阴爻在最上面,象征五阳息阴(阳来阴去谓之“息”),阳气已增强到可以摧灭阴气的程度,比作君子的力量聚集已绝对胜于小人,就要将小人给除掉了,然而,将被“息”除的小人身居上六高位,超越君子之上,欲将其决断以“息”,并非易事,必须谋策适当的方式与之斗争。

●扬于王庭:把当道小人的邪恶行为宣布于朝廷内部,对其罪过加以揭露,使全体朝内成员知晓其丑恶嘴脸。“庭”,古时起于对“朝廷”以及官署厅堂的称谓;后泛指院子,指人很多的公共场所。《新唐书·张行成传》:“左右文武诚无将相材,奚用大庭广众与之量校,损万乘之尊,与臣下争功哉!”也作“广庭大众”讲。《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从而“王庭”可理解为“大庭广众”“广庭大众”--即把当道小人的邪恶嘴脸,宣扬于大庭广众面前,激起上下声讨之势。

●孚号,有厉: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居位层层不一的阳刚君子,同时同声呼号制造舆论令天下人认清其执权小人的卑劣恶性,同心合力地对其施加声讨以促其自灭自绝。或欲促使其精神孤立,无处所容而能一变旧习,改邪归正,从而随顺君子以行仁德中正之道。但,位居在上之小人,虽已处于孤阴垂尽之境,其毕竟仍属一阴处于群阳之上,自视甚高,自命不凡,气势嚣张。与之相抗则“有厉”(厉:祸患;危害),如履虎尾而遭咥(dié)人的危险。

●告自邑:“邑”指国家和人群聚集而居的城镇、都市。即:在“孚号”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地广而告之,使所有民众都知上六小人的卑劣恶性,通过民怨哄其下台。

●不利即戎:不要急于动用武力,最好还是用告诫的方法,劝其自退,如果告而不退,再以武力群起而攻之不迟。“即戎”便可做此解释。

●利有攸往:小人的气势无论如何嚣张,以一抗五,毕竟势单力薄,无以从心,“所尚乃穷也。”(尚:高出;志向。即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也不论你的霸权志愿有多大,终归也是无法实现的。形势对小人不利,自然便有利于君子,阳刚君子发动群众团结一心,齐进与之战斗,必定“利有攸往”而战无不胜,除恶必尽,这就叫“刚长乃终也”。)

【义理启示】

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集团中,小人一时得势的现象是常见的。他们对君子的迫害,可以说穷凶极恶,卑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本爻哲理,包括《彖传》的上述之言语“刚长乃终”,就是提示和告诫后人--对于那些握权在上的邪恶小人,既不要畏惧,也不要姑息宽容。因为姑息则会“养奸”;宽容则会“护魔”。

这却又是君子经常犯的错误。自古以来的忠厚杰士,因此而蒙受小人之害者,实在是不乏其人。

总之,为保一国、一地、一个集体内部的安全及顺利发展,君子应处处时时对小人严加惕防,可以说君子防小人无异于防虎,稍不注意即可能为其所咥。一人被伤为事小,国被伤、世被伤,大业被伤,即为大害。小人在任何时候也不会自退,必须揭露他(她)、孤立他(她)、声讨他(她),杀其威风,灭其势力,以扶正义确保安和,才能太平向前发展。夬卦的主旨在于启示我们须详审易理:“夬”小人要主动,要自觉,要除恶务尽,斩草除根,但在非特殊情况下不必施武力以动干戈来解决,应当如《彖传》所示--用健、和、扬、号、告,和而为夬的方法,通过深思熟虑,慎密谋策,发动广大正义集体的浩大声势群起而攻之,以“利有攸往,刚长乃终”。概言之:胜利归于正义;胜利属于人民;胜利属于真理。

爻辞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解辞释义】

●壮于前趾往:“趾”指脚趾,可理解为足的代称。“前趾”指前面的脚趾。而脚趾本来就在足的前端,所以在这指的是前趾以动发力要向前走了。“往”即是向前去的意思。“壮”本义为健壮;强壮;豪壮。在此乃转注为“壮着胆子”,蕴含“盲目”的意思。

大家该能记得大壮卦的初九爻辞为“壮于趾,征凶,有孚”。其“壮于趾”的含义是奋勇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而本爻辞的“壮趾”之义与大壮初九爻的“勇气”是相同的。但多出一个“前”字,因大壮卦四阳二阴,夬卦五阳一阴,比前者又多长一阳。而初九人士以自身最下阳的身份及能力,以图冲向前去夬灭最上位的一阴独裁势力,可谓力量相差过于悬殊,很难(或说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壮于此,乃属一种盲动行为,或可说是躁动。

●不胜为咎:在与小人势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盲目讨伐,非但不能取胜,后果也是难料的。

【义理启示】

《彖传》:“不胜而往,咎也。”

君子不打无准备之仗,自不量力,失败乃咎由自取。损而无益,盲动夬举,是为大过。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解辞释义】

●惕号:警惕(戒备小人作乱),以诚信之威号召同心同德的民众不可麻痹大意,别放松对小人的警惕。

●莫夜:“莫”通“暮”:指傍晚,日落时分。这时盗寇最容易乘“我”之不备而来袭。所以“惕号莫夜”(在日落后的傍晚,更须号警民众,严加周密地惕防)。

●有戎勿恤:卫国的战士(或警务人员)要加强武器装备以做好打击来犯者的准备;“恤”指忧虑,因已惕号有备,有备则无患,所以“勿恤”即勿须忧虑。即使小人(或敌人)真的乘夜来犯,也会将其一举歼灭。

【义理启示】

《象传》:“‘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二居内卦乾元的中位,象征刚健中正。这是古代贤人主张的做人基本原则。这原则性强调:求利之心人皆有之,但,重要的是:

(1)君子者做事要时时处处以顾全大局、卫护大业为重,面对人格卑鄙、危害正德的小人,无论其地位、权势有多高,凡谋击正义并已显露声色或暴露恶行者,对之即应固守中正之道德,在自我可行的范围内,通过扬之、号之、告之,巧妙地奋而加以抵制,一不可与之顺而同流,二不必畏惧而犹豫,要尽可能发挥影响力使利国利民之大业得兴。

(2)作为小人(尽管无人肯公开承认自己是小人)也应深思本爻辞义的哲理告诫:做人,不必把名利、富贵看得过重,更不可因之而将利己损人的行为纵向极端。大者为侵略,为攻击,为掠夺,为伤害,小者总想预谋伤害君子,损害民众,单行歪路。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嫉贤妒能,欺贫恋富,媚上压下,以不正当行为去谋富贵,争地位,求名誉,只能在众人眼里落得个“狗彘(zhì)”不是人,和“贾盗”之勇的印象。须知:偷袭君子和破坏正义并不会令人产生恐慌,相反迟早会触犯众怒,群起而攻之,最终证明凡小人者到头来还是被自己踩得一身粉碎。所以,早改过为好。

九三: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解辞释义】

●(kuí):指颧骨,引申为面孔。

●壮于:九三爻位居下经乾卦之极,性刚但位不中。象征为人过于刚烈,把脸绷得紧紧的,将怒气之威显露于面孔。

●有凶:凡谋计驱逐小人及奸诈之徒,行动尚未开始,便怒气先形于面,必致小人警觉而先下手袭击君子,这对刚正的君子一方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说“有凶”。俗话说:“机事不密,灾必及身。”

●君子夬夬独行:君子志在驱邪,而与小人“夬夬”(决断又决绝,拿定主意与之断绝关系)。

在夬卦的五阳爻中,只有九三独与上六阴爻相应,乃寓意九三君子“独行”与上六阴险的执权小人“交应”(视其为敌而与之对抗)。

●遇雨若濡:上六为夬卦上经的最上端,而“兑”为泽、为雨,有养雨之象,而九三又独行与上六相应,则比作在与之对抗的独行路上遇到了“雨”,好像衣服被淋湿了。(濡:浸润;沾湿。若:好像。)

比喻:好像与位居在上的小人同流合污了。“濡”又含“柔顺”之意,即众人怀疑他心志转柔而顺从在上小人。

●有愠无咎:愠,指发怒,生气。君子为驱敌独行,而设法采取独特方式与小人周旋,却被众人误会,难免会感到生气。但是,君子夬夬,好比将被雨淋湿的衣服,人们终究会将其脱下来把沾湿衣服的雨水拧出来,再将其晾干。真相总是可以大白,也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即如《象传》所言:“‘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义理启示】

正义之路是宽阔的,君子所行何惧之有。邪恶之路是狭窄的,即便用轿抬着走,也难见光明的前景。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传》:“‘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解辞释义】

●次且:与“趑趄”(zījū)同义:行走困难。

●臀无肤:比喻臀部没有皮肤,当然也就“其行次且”(因为无法坐下而只能走;走起来又十分困难)。

●牵羊悔亡:羊是一种习惯于用角触撞他物的动物,凡遇障碍时,总愿触撞,甚至角不受伤不肯罢休。本爻辞乃以羊借喻有的人与小人搏抗,性子过激,总想一下子斗出个你死我活。但这与“夬”行的策略不符。因此,要“牵羊”(把羊牵住,制止其盲撞举动),以使“悔亡”(避免发生挫败等灾祸)。

●闻言不信:但却偏偏有人对“牵羊”分析劝导之言,不予信从,反映出轻敌心理。所以《象传》说这种盲撞行为是:“聪不明也。”

●聪不明也:驱逐小人是聪慧的表现,但尚欠缺对“位不当”(地位、处境尚有不适)的思考和对“其行次且”形势的估量,则属不明智的反映(缺少观察能力和经验)。

【义理启示】

人的观察能力及处事经验,往往会左右处事的结果。

我对本爻辞内涵的“夬”义,有双层体会:

(1)莫把非小人当成小人而盲目对待。

诸葛亮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说明“人无完人”,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若不能放宽心,包容对方的缺点,永远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所以,人在主观上必须“牵羊”般地控制住对不如意者的“盲视”“盲为”。

更何况“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人总不该自认为处处比别人聪明高强,从而导致把别人的“正确”当成“错误”,加以反对待,使得相互间别扭、尴尬、疏远、沟通失败,最终是自己为自己留下遗憾。

(2)对待真小人,驱逐也别盲目行事。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敌我矛盾毕竟是少数。即使真为敌我关系,也当认清事实,分清是非,在正义理念的主导下,力争化敌为友,共造和谐。不必在心理上大动干戈或使用精神的“核武器”。君子若能以柔克刚,使小人自感精神压力而主动悔改之,则是最好的聪明之举。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解辞释义】

●苋陆夬夬:“苋”,以一种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做比喻:它全株光滑无毛,生长于荒芜的田野、庄田土地、道路的两旁,遍处皆是,往往阻碍农民田耕和收获庄稼,百铲不净,让人心烦。“陆”,指的是陆地,可转注为土地、道路、田间。

●中行无咎:“中”,九五爻阳居阳位,又于“夬”的上卦中位,象征心身中而得当,铲除“苋陆”是没有过错的。此外,“无”也可以理解为“禁止”。“无咎”即“别出差错”。要坚守正中之道而为之,别出错。即:以“苋”比喻为妨害民生的小人,“中行”比喻为君子“夬”除小人的正当行为。意思便是--对阻挠正义行为的邪恶小人加以去除,不是过错。

但,《象传》说:“‘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中未光也:九五君子坚守中正之道决绝小人,又联合群阳共奋,行为可佳并无咎可言,然而其与顶上的小人接近,就像农民在农耕的田间拔除马齿苋草一般,费尽力气,也难彻底将之除净,喻为君子除人虽然属正当的光明之举,却是艰苦而非容易的事情。

【义理启示】

人世间,小人处处皆有,欲除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易理提示: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甚至得永久地坚持下去。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传》:“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解辞释义】

上六爻居卦之上位,一阴被初爻至五爻共五阳所节制,象征决断,所以成“夬”卦,成卦的立义之主,为卦主。

前爻已经提示:夬小人须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因此,永不可忘记卦辞里关于“孚号有厉”以及九二爻辞“惕号莫夜”的提示。如果小人的行为一时消失,便放松警惕而“无号”(放弃了以健、和、扬、告等合而夬的举措决断于小人),令邪恶的罪过得以隐蔽,不能讨得民众继续群起而攻之,小人的奸谋一旦复起,灾祸终将是还会出现的。所以《象传》强调指出:这无号之凶,不能让其长久的继续下去。希望君子不断地制伏小人,使之没有复盛的机会。(令治国安民平天下之大业得以安宁。)

【义理启示】

本爻,既然是夬卦的成、立卦主,则可说是对全卦义综合性的立论概括。乃从生态学和生理学双向角度,指明人类的行为特征是固定的,又不是固定的。生态学强调的是天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心理学强调的是经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总之,人的生性是起于环境,又可被环境改变或消除。君子者、小人者,皆如此也;其人性由生存环境所决定,也可随历史环境而改变。近代生态学者发现人的不同行为类型是由通过条件机制中介了的环境影响产生的。其实,易理早已对此作出了结论。《系辞传》:“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说明惩诫小人不只是与之斗争,同时要以教育改造的方式令其改过,以后不再作恶,乃至成为君子,彻底改变人生。

让原本曾为小人者明白:应当提醒自己坚决莫再“无号”(放弃正德而妄行),否则“终有凶”则难免。《论语》:“过则勿惮改。”知过必改,前途光明。

44姤卦--天风姤:近善远恶,持正做人

卦辞

姤:女壮,勿用取女。

【解辞释义】

●姤(gòu):古文作“遘”或“逅”,意思为相遇、邂逅(偶然遇见久别的亲友)。又引申为交合。

姤卦与夬卦互综,也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卦体上乾下巽,象征天下有风,阴阳交合,日照风吹,万物盛壮。因此,姤卦显示的阴阳交合之象完全符合天地交感衍生万物的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