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看就懂的生产管理法
3810000000010

第10章 Check——目标的追踪(1)

本章要点:

目标的追踪与对策

追踪的目的、原则及重点

关键词 追踪 沟通 管理

一、目标的追踪

(一)追踪的重要性

Check,即追踪、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目标的跟踪从而保证目标执行的结果。

哪个更重要

我们对一个部门或者对一个员工进行月度考核,月初就为他制订了目标、计划,并在其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检查,到了月底还要对他进行考核,请问这三项内容中哪一项最重要?我们思考一下,订计划要多久?半天或一天就够了;考核呢?几个小时就够了。但是,跟踪执行情况要持续整整一个月。所以,检查执行的情况最重要。

目标管理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绝大多数员工与部门实现了既定目标。换句话说,当我们进行目标管理时,如果生产管理者能让目标管理与员工的绩效挂钩、与员工的收入挂钩,那检验目标管理是否成功就是看大多数员工的收入是否增加。如果考核完以后,大多数员工的收入减少了,就说明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是失败的。那怎样才能保证员工的收入实现增长?有两个办法可供参考:第一是把目标定低一点。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员工的收入一定增加,但有违目标管理的原则;第二是通过对中间过程的跟踪与检查,保证员工能够完成目标。只要员工实现了目标,就能保证员工的收入能够得到增加,也保证了企业任务的完成。

为什么要学英语

现在的小孩不管是读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最重要是数学、语文和英语这三门功课,为什么?为了高考。

英语有用吗?我认为不一定有用。我学了一辈子英语,背过上万个单词,到现在全忘光了,可我生活还是好好的。早知道如此,拿过去学英语的时间去学一些其他知识多好。

其实,中国并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学英语。老外到中国来应该说中文才对,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说英语?等中国强大了,中文成为世界语言,不会英语也没关系。

再说,现在还有翻译语言的机器,这种机器才200元,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学英语值吗?不会英语也可以做生意,我见广州白马的那些商贩就会说How much,生意照样做得很好。老外到了广州,不会说中文,就按计算器,一样能讨价还价,一样做生意。所以,英语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的。

可为什么每个学生都在学?是因为考试要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检查就是一根指挥棒,它指向哪儿,员工就会往哪儿走。

所以,企业想让员工做什么就应该检查什么。上文谈到的那个安全事故案例,我们为什么要检查安全隐患,为什么发现隐患后就扣相关责任人的奖金?因为只有这样做,大家才会有安全意识,才会注意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员工也许不会做生产管理者反复交代的事情,但是他们一定会做生产管理者经常追踪、检查的事情。换句话说,你检查什么,员工就会做什么,根本不需要对员工说“这件事情很重要”的空话。另外,生产管理者可以强调这件事情会与员工这个月的考核挂上钩,员工自然会很在乎。

所以,生产管理一定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不检查、不考核,员工的工作极有可能是完不成的。

(二)追踪的目的

首先,追踪是为了发现员工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便生产管理者对其进行及时修正。

其次,生产管理者通过追踪,可以不断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三,追踪是为了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沟通对于加强生产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人与人之间如果缺少沟通,关系就会疏远,即使是再好的朋友,长久不沟通或是沟通不畅都会导致关系疏远。在工作中,追踪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三年的朋友没有了

我原来在大学做老师的时候,有一个关系很要好的女同事,她是上海人,长得小巧玲珑,我们无话不说。后来,她考上了美国某大学的博士,就出国了。

此后的三年我们一直没有联系。有一天,当我辗转得知她的电话号码后,兴冲冲地打给她时,居然说了三句话就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她也如此,我们都发觉彼此已经变得很陌生了。所以,那次通话后,我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联系过。

只是三年没联系,以前很要好的朋友就变成了陌生人,为什么?因为没有及时沟通。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生产管理者每天都很忙,没有太多机会与员工交流。时间一长,双方越来越疏远,最后他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那样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生产管理者应该经常利用追踪与员工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不要总是依赖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那些东西都是冷冰冰的,没有情感交流的,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生产管理者在发现问题后与员工沟通时,千万不要一味指责对方,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因为把问题解决掉远比追究责任更重要。只要问题解决了,就算责任人没找到,问题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三)追踪的方法

对目标执行情况的追踪必须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年的目标应每月或每季度追踪一次;每月的目标应每周追踪一次;每周的目标应每天追踪一次;每天的目标应两个小时追踪一次。为了更好地追踪目标执行情况,有的企业会制作每日目标卡(见表4-1),卡上不仅要明确标有每两小时应完成的工作量,旁边还附有每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

表4-1 ××企业每日目标卡

一旦发现员工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生产管理者就要检查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如果原因是人手不够,就要赶紧调配更多的人手;如果是设备坏了,就要马上进行设备维修。

有的企业还会制订每月目标追踪单(见表4-2),目标卡和目标追踪单在完成追踪检查任务上的作用差别不大,可以任选其一,或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表4-2 月份目标追踪单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生产管理者:       目标执行人:

目标执行人每个月填写目标追踪单,并将实际完成情况同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二者有差异,则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每月15日前目标执行人应提交目标追踪单。如果生产管理者和目标追踪部要求召开目标完成情况汇报会,则应将目标追踪单于会前交追踪检查部门。

开会时,首先由目标执行人说明上次会议决议待落实的事项有哪些,记录在追踪单的哪个位置,什么时候汇报,然后依次汇报。未完成的事项要重点说明原因及准备采取的措施。生产管理者和目标追踪部可以对其质疑。

若目标执行人无法回答或回答无法令人满意,且生产管理者认为该问题重要时,应将该问题连同会议上形成的议案及最高管理层直接交办的事项一起列为交办事项,并按“交办事项跟踪检查办法”处理。若是重点检查项目,则按“重点事项检查办法”处理。

目标追踪部将目标卡和目标追踪单汇总后整理成总表,拟定意见后报生产管理者审核。

(四)追踪七原则

1.确保目标原则

生产管理者在追踪员工的工作执行情况时,有人可能会对你说:“报告领导,我们的目标好像定得高了一些,能不能低一点?”碰到这种情况时,你一定要顶住,不能改。为什么?如果变更频繁,目标失去了严肃性,也就失去了实现的意义。此外,频繁变更目标还容易产生以下后果:

首先,员工执行目标时不认真,把目标当成摆设,使实现目标变得不可捉摸;

其次,会导致生产管理者在制订目标时不严肃,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使目标的质量大打折扣;

第三,由于目标与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某个目标的改变必然要求企业整个目标体系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目标体系就无法维持;

第四,改变整个目标体系的工作极其复杂,不仅增加管理工作量,而且加大了管理难度,会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

第五,由于目标执行的进度不一,调整目标体系会打乱企业现行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各项工作间的平衡,使企业陷入混乱;

第六,目标管理把目标与员工利益上的得失紧密联系在一起,目标体系的变动必然带来利益的变动,而利益的变动对所有人来说不是均等的,就会有人反对,也会有人窃喜,企业内部的团结协作就会出现裂缝。

但是,目标也不是一经制订就决不能改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要进行适当调整的。比如说,碰到像“非典”那样的特殊时期,你要求业务员完成月销售额50万元,结果5万元都做不到,你能让员工喝西北风吗?当然不能。所以,当生产管理者发现员工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目标,如果坚持原有的考核标准,他们的自信心将会受到毁灭性打击时,就有必要调整目标了。当然,最终决定权不在生产管理者手上,生产管理者需要将现实情况填写成目标修正卡(见表4-3)交由上级,由他们来做决定。

表4-3 目标修正卡

执行部门:        执行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生产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修改目标的想法不能由员工提出来,否则他在执行时可能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想撤退。你必须让员工明白,目标一旦确定,他们只能往前冲,不能向后退。

2.效率原则

检查应力求用最少的成本来最大限度地达成目的,其最低界限是因检查而提高的效益要高于检查成本。

3.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指在员工在整个执行过程中,责、权、利是否分清楚了。如果分不清楚,就不容易完成任务。责任不清的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国企与民企,外企相对好一些。

4.标准原则

标准原则指追踪要按事先制订的标准去检查,特别是时间进度标准及目标阶段性达成的标准,否则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5.关键因素原则

关键因素原则指生产管理者要追踪最关键的地方。一般来说,工作做不好,不是因为到处都有问题,而是几个关键点出了问题。追踪检查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生产管理者要把精力放在对一些关键因素的追踪检查上。否则就会浪费资源,检查效率也无法提高。

怎么找出这些关键点呢?在做计划的时候就预想工作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追踪检查时,就重点检查那些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和事。

6.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例如,遇到像“非典”、天灾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就应该作为例外情况来处理。

7.行动原则

即使不知道一项工作怎么开展也要先做,动起来再说,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强调做计划的必要性,但是不能等到把计划做得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了再去执行,这样不现实。计划能做到六七成就可以了,在做的过程中再进行调整。

所以,有人说“先开枪,再瞄准”,偏左了,调右一点,偏右了,调左一点,通过不断调整,就能打到准心。

总之,对目标实行追踪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目标的实现,而不是检查本身。

(五)追踪的重点

追踪的重点有三个,即建立授权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

1.授权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