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383700000064

第64章 春秋也有平民起义(3)

春秋末期,中国大地一南一北,相继发生了两起大规模的奴隶起义。一是北方鲁国的"盗跖起义"。"盗",是史家对起义者的称呼,"跖",是起义领导者的名字,这个叫跖的起义者,原本是鲁国的一个逃亡奴隶,他的身份说法多种多样,但是普遍的记录是,他曾经因为逃亡遭到惩罚,被砍掉了一只脚,后来他聚集了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转战中原列国,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每到一处,都大肆惩罚当地的奴隶主,释放当地奴隶,并将奴隶主的财富分发给老百姓。他的队伍人马不多,最盛的时候也只有几千人,但是其坚持战斗的时间,却长达10年以上,在这10年里,大批的奴隶主贵族死在他的刀下,大批的奴隶得到了他的释放。他的起义事迹,在当时广泛记录在诸子百家的著作里,《庄子》《孟子》《商君书》《吕氏春秋》,对此都有明确的记录,足见在当时影响力之大。与盗跖齐名的,就是发生在南方楚国的庄矫起义,这场起义大概发生在楚国春秋末期,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当时的庄矫有兵马上万人,楚国贵族被打得"分而为三四",甚至楚国的国都也被他一度攻克,大批奴隶主贵族被他处决,比起盗跖起义来,庄矫起义的参加者更为广泛,以奴隶为主体,还包括普通的士兵,下层工匠,以及城市手工业者。传统的奴隶制度,在历次的打击下摇摇欲坠。

与抗暴运动相对应的,就是春秋时期列国的"民主运动",参与的主体,就是"国人"。

在奴隶制社会里,"国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生活在国都的平民阶层,这些人包括国都的工商业者和平民,比起奴隶来,他们的地位更高,奴隶主不能随便买卖杀戮他们。但他们受到的压迫也是沉重的,要承担高额的赋税徭役。与此同时,奴隶主阶层本身,就是从国人之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对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没有奴隶对待主人那样的敬畏。

国人的暴动,在西周时期的都城镐京就发生过,当时震撼了整个西周,到了春秋时期,国人暴动日益成为一种常态。但第一次成功的国人暴动,是公元前633年城濮之战时,战斗前夕的卫国,企图背弃和晋国的盟约,投靠楚国。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国都里"国人"们的不满,在国人们眼里,晋国人和他们一样,属于华夏族的一支,楚国在他们眼里是蛮夷,投靠楚国,就意味着背弃祖宗。因此群情激奋下,不但卫国的背叛阴谋破产,卫国国君更被"国人"轰走。在中国历史有文字记录的大事件中,这是第一次老百姓成功罢免统治者的事件。

到了春秋中后期,国人暴动的次数更加增多,方法也更加激烈。比如公元前555年,当时的郑国执政者子孔因为残暴,被国人发动暴动推翻,其家产也被国人们瓜分。公元前480年,陈国的司徒辕颇因为横征暴敛,被国人联合起来赶跑。国人们越来越多的暴动,让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成了惊弓之鸟。宋国大夫华臣平日作恶多端,一天看着一群国人跑向他家,以为国人又要暴动了,竟然吓得立刻跑到国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