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383700000065

第65章 最牛孔门弟子--颜回(1)

需要注意的是,国人的暴动,与奴隶暴动最大的不同是,国人的暴动,往往都是由国都里开明的奴隶主贵族领导的,这些所谓的开明奴隶主贵族,就是新兴的封建阶级。比较典型的,如齐国的田氏,鲁国的季氏等,而在战国的早期,也正是因为国人的拥护,中原各国的新兴地主阶层,才得以顺利抢班夺权,或政变或变法,完成大国的封建化改革。

第十三章 最牛孔门弟子--颜回

作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主体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建者,孔子是中国文化界最重量级的大师,如果能成为这样重量级大师的学生,自然也同样流芳百世。孔子除了学问影响力久远之外,在治学上也同样被历代历史学家所称赞,他"桃李满天下",门下的弟子3000多人,其中优秀者72人,被称为"72贤",在这72贤里,如果问哪一个人最得后代儒家学者欣赏,恐怕答案就是一个人--颜回。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病逝于公元前481年,过世的时候年仅40岁,可谓英年早逝。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既没有像子贡那样赚得盆满钵满,富甲一方,更没有像子路那样从政,帮助老师纵横捭阖。但是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是孔子最欣赏的人,他的过世让孔子悲伤不已。而在后代文人中,他也是个极受关注的人物,比如孔庙配享的历代诸贤中,颜回的地位是最荣宠的,历代帝王都曾经给予他崇高的册封。唐太宗曾经封他为"先师",宋太祖曾经封他为"兖公",明太祖又加封他为"兖国公"。但是对比他短暂的一生,却让人感到奇怪,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大功业,也没有学术上的出色建树,为什么在封建史家中,他的声名却远远超过同时期的那些师弟们,几乎与历史长存?

颜回的出身很不好,他的家很穷,13岁就跟随孔子,之后随着孔子周游列国,度过了一段最艰苦的时光,与孔子可谓是患难师徒。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充满了对颜回的各种赞颂之词,而且孔子还曾经根据弟子们的水准,对各位弟子进行了一个综合排名,结果颜回的"德行"排在第一位,孔子曾经称赞颜回说:"回有君子四道也,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也就是说,颜回就是孔子眼中的道德楷模。

而颜回早期在孔子门下的学习生活,也是以道德见长的。他投身孔子门下的时候只有13岁,当时年纪小,而且沉默寡言,以至于大多数人以为他很愚,当时和颜回交好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子路的聪明外露,和颜回的沉默木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后来孔子却发现了颜回的好处,他认定颜回属于大智若愚的人才,《论语》上记录了孔子对于颜回智商的评价:"回也不愚。"一句话,点出了颜回聪明的本质,就连孔子门下最擅长辩论的子贡,对颜回也非常称赞,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不敢与颜回相比的。

不但聪明,颜回还是一个非常刻苦的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得非常多的,就是颜回的学习精神。早年不了解颜回才思的时候,孔子就曾称赞过颜回"以勤补拙",后来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做弟子的,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未闻好学者也",意思就是说,自从颜回不幸夭折后,他再也没有看到过像颜回一样刻苦好学的学生,颜回是他弟子中唯一刻苦好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