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3843200000002

第2章 燃烧的青春(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浪漫年代。那个年代的人,普遍有一点理想主义、使命感、英雄主义、革命激情,甚至是“时不我待”的悲壮。隔着几十年的距离,回望那个时代,那种浪漫,绝不仅仅是激情、诗意、蓬勃、生命力,它还包含了更多更复杂更广阔的内容。广大青年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燃烧着自己的激情。而雷锋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乔安山则始终像雷锋的影子一样跟随其后。

一切从那场大雨开始

自叙

我和雷锋是1959年认识的。那年,我们都在鞍钢的弓长岭矿工作。我们分属两个厂,他在焦化厂开推土机,我在炼铁厂当炉前工,当时焦化厂刚刚开建,正在进行厂建工作。

我从农村来,只懂得出力气;雷锋开过拖拉机,做过通讯员,比我强多了。

虽然我们没说过话,但我知道他。

雷锋当时已经是厂里有名的积极分子了。他是矿先进工作者,在市里开过青年建设积极分子表彰大会。雷锋是从总厂调到焦化厂的。他在总厂的时候是推土机司机,由于当时焦化厂刚刚开建,没有推土机,他就跟大家一起做其他建厂工作,其实就是基建工作。

那时候,每天雷锋总是早早地起床——他总是要第一个到工地,如果谁比他到的早了,他就会很沮丧,有一阵不爱说话,第二天他会到得更早。在劳动时,他总是挑最脏最累的活干。

他还在劳动现场给大家喊口号、讲故事,给我们鼓劲。不久,他就担任了配煤工段团支部宣传委员,每天负责将工地上的好人好事进行整理,写黑板报、简报。他干得更来劲了。

我们认识,是因为在一起冒雨抢救了7200袋水泥。

很多写雷锋的书中都提到过这件事:小乔(就是我)是个思想比较落后的工人,懒洋洋地躺在宿舍,听着雨声睡大觉,雷锋看到大雨马上要淋湿了工厂的水泥,就动员大家抢救水泥,在他的感召下,大家齐心协力保住了国家财产。

就这个事,很多记者采访过我,反复让我讲当时的情况,我重复了上百次。尽管人老了,但过去的事情却是越来越清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那时是11月了,天要比现在的11月冷多了。我们都已经穿上了棉衣。

那天白天的时候天气就阴沉沉的,到了晚上,突然下起了雨,而且雨越下越大,这种天气基建的活啥也干不了,只能在宿舍睡觉了。我们同宿舍几个工人围在床上打牌、下棋、抽烟。我早早地躺下了,不知怎的就睡着了。

突然,宿舍的门被撞开了,雷锋站在门口,他小小的个子,一口浓重的湖南话,在着急的时候说得就更快,囫囵的有些听不懂:“同志们呐,工地上还有水泥没卸车呢!叫大雨一淋就报废了,咱们快去抢救水泥呀!”

说完就跑了出去。

离门最近的工人愣了一下,听懂了他的话,扔了手中的牌就下了床,大伙也都跟着起身,找雨衣,拿雨布,追着雷锋一路小跑来到了工地。

工地上一阵忙乱,我跟大伙一起用雨布盖住一部分水泥,雨布不够了,我就脱下身上的雨衣盖到了水泥上,自己被大雨浇得有些发懵,不知道剩下的水泥怎么办。这时候,听见雷锋在雨中喊,动员大家再去找些席子来,盖在水泥上面。

就这样,我们十几个小伙子在雷锋湖南口音的指挥下,分头找来了雨布、席子,最后还是不够,雷锋竟然跑回宿舍,拿出一床蓝花被子盖在了水泥上。

那时候我们不在一个宿舍,不知道他那一晚是怎么睡的,也许是借了别人的被子盖吧。

经过这件事,我才头一回接触到这个整个厂区都出了名的积极分子。

他身上好像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小小的个子,在大雨里,大声指挥着十几个工人,让大伙都热火朝天的去抢救水泥。很神奇。

也是因为这件事,我们两个宿舍的人都熟悉了起来。我们宿舍好几十人,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写家信成了大问题。雷锋主动替大家写家信,从来不嫌烦。

在以后的交往中雷锋对我尤其的好,因为我俩的出身差不多——解放前,我父亲是个雇农,也是给地主扛活,雷锋一定是在我身上找到了他家庭的影子。我对他也很亲近,他是个孤儿,受了很多苦,这让我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另外,还有点崇拜吧,觉得他虽然长了一张娃娃脸,但遇事很有主见,很热情,不仅仅对人热情,对工厂,对生活都那么热情,积极,向上。他很先进,但我们普通人跟他在一起,并不觉得有压力,反倒能被他的积极向上所感染。那时候,我很愿意跟他交往。

手记

一起抢救了7200袋水泥,从此,乔安山的命运与雷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关于这件事,雷锋在日记中是这么描述的:

11月14日

今天,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一天紧张工作过后,一点儿也不觉得疲劳,我感到浑身是劲,深夜了,我还坐在车间调度室里,看一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书,真使我看得入了迷,越看越使我感到毛主席的英明和伟大。深夜11点钟了,走出门外,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突然下起雨来了。陈调度员说,我们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一时手足无措。……雨越下越大,这时,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财产,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脱下了衣服,抢着盖在水泥上。后来,我又跑到宿舍,发动了20多个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抢救水泥的突击队,有的忙着找雨布,有的忙着找芦席,盖的盖,抬的抬,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的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

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抹掉了头上的汗,带着乐观的心情,昂首阔步回到了宿舍,回忆自己为国家、为党做的一点点工作而高兴。

当晚,乔安山抢救完水泥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如果雷锋的日记确实是当晚记录的话,那么就说明他这篇日记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写就的。时间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事实。

“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党”提出了要求,“共青团员”的身份提出了要求,雷锋便热诚地满足了这种要求。

读雷锋日记,更多的是能够看出,一个青年正在按照当时那个时代的要求,有意的努力去塑造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人格。

抢救水泥的20多人,被雷锋在日记中誉为他“发动、组织的”“抢救水泥突击队”。从日记的词语中我们能够读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政治色彩和语境。

毕竟,滔滔江水推前浪。大部分的名人、英雄甚至社会楷模,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民众淡漠、遗忘。

虽然几十年来,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月,中国人会从电视新闻里,从一些单位门口打出的宣传横幅上,从路边义务修自行车的军人、少先队员中,接近这位熟悉又陌生的人。但这个人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雷锋,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人物,一种美好的道德的象征。

在民众经历了“文革”,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之后,每个人对雷锋的认识正在发生着变化:除了崇拜、钦佩、效仿,还有质疑、淡漠甚至是调侃。

《雷锋日记》的一版再版,有关雷锋书籍的大量出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曲,甚至雷锋T恤衫、雷锋游戏等等,我们同时拥有如此丰富的雷锋表情,是如此的眼花缭乱……

但是乔安山对雷锋的认识永远不会变。在乔安山的心目中,那个在他的生活中真实存在过,并深刻影响着他的雷锋,永远是那个朝气蓬勃的、乐于助人的雷锋。这个雷锋至今还活在乔安山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从与乔安山的接触中,还能清晰的感受到雷锋对他的辐射力。他依然始终将雷锋精神作为他精神的皈依。

“雷锋叔叔”,生在新中国的人,都对雷锋有过这样一个称谓。但在乔安山家里,两个儿子叫雷锋“伯伯”,孙子孙女叫雷锋“爷爷”,乔安山和妻子张淑芹管雷锋叫“大哥”。

孩子们在小时候都感到奇怪,他们为什么不能像自己的同学一样,叫一声“雷锋叔叔”呢?

在乔安山的家里,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雷锋的家”——到处充斥着雷锋的影子:铜像、照片、纪念品……让人感觉到,好像雷锋才是这个家的主人,亦或者这个家主人的灵魂是雷锋。

乔安山说,他这辈子过的最愉快的日子,就是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与雷锋在一起,看电影,劳动,开车,学习……

“比较富裕”的雷锋

自叙

不少人都问我,雷锋到底是什么样儿?大家所知道的雷锋,是经过媒体宣传过了的雷锋,人们都想知道,真实的雷锋是什么样的。

学了这么多年雷锋,讲了这么多次雷锋,有时候我也被媒体宣传的“雷锋”所困扰,我偶尔也会想一想,雷锋是啥样子?

当兵前,雷锋的样子我记得最清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是朝夕相处,厂里的单身宿舍是几排平房,我们宿舍之间相距三四米,除了上班时间,我们几乎都在一起度过。

雷锋个子不高,但很精神,身体很结实,干什么都是一副兴冲冲的样子。

在鞍钢期间,雷锋已经拿到了每月30多元的工资,他没有亲人,也就没有家庭负担,每月不用像我们一样,把大部分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所以他是当时工人中比较富裕的一个。他在青年商店花44元买了件天津公私合营华光皮件厂的皮夹克,还买了一条蓝色料子裤,一双黑皮鞋,他还用“友谊牌”雪花膏来擦脸,这在当时的青年男工人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只有女青年才用雪花膏。

我们俩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聊天和看电影,雷锋还喜欢跳舞。那个年月我国与苏联关系很好,不少东西都学苏联,其中跳舞就是一项。当时有个口号:“不会跳舞就不是个好工人!”雷锋对一切都很好奇,又是高小毕业,当时这个文化程度是不多的,他接受新东西很快,虽然个子不高,但跳舞很潇洒,不少女工都喜欢找他跳,而我怎么学也学不好,直到现在也不会。

聊天是单身工人们业余生活中做的最多的事情,雷锋又比较能讲,只要人群中有了他,几乎都是听他在讲。大家对湖南那么远的地方比较陌生,但都知道那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听听他的湖南口音,听他讲讲他家乡的山山水水,感觉似乎离毛主席也近多了。

雷锋喜欢给我们看他的照片。他有好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他来辽宁时,路过武汉,在武汉长江大桥前的留影。雷锋当时得意的指着这张照片说:这就是咱新中国建国以后修的大桥,底下跑火车,上头跑汽车,多漂亮!

当时我怎么都想像不出来,咋还有火车汽车一起走的大桥?40多年以后,我也站在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拍了一张照片。

还有一张是他小学毕业时的照片,一大群学生整齐地排成几排,雷锋站在他们中间,高昂着头,很英武的样子。当时我们这些没上过学的人都特别羡慕他有这么好的机会,不仅能学知识,还能拍照片。拍照片在我小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过,讲着讲着,雷锋就会讲到旧社会去,愤怒的讲述旧社会对他家,对他亲人的罪孽,讲述新中国对他这个孤儿的恩情。他讲得慷慨激昂,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当时我就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觉得雷锋还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我和大多数的工人整天想的就是,怎么完成工作任务;中午食堂开饭的时候,怎么能打到一个好菜;每个月怎么能多省下几块钱寄给家里。

但雷锋不同,他想的、做的,和我们都不一样。这一点,到了部队后就更加明显了。

一起看电影的机会不太多,一年也赶不上几次,一般都是听说十几里地以外的单位要放电影,就提前赶过去。我们一起走,边走边聊,去的路上海阔天空的闲聊,回来的路上一起回味刚刚看过的电影。看一次电影,让我们增进一次了解。

记得有一次,十里地外的地方放电影《智取华山》。

雷锋在宿舍门外操着湖南口音叫我:“小乔!战斗片!去看不?”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着,跟他走了。

他怕晚了,看不到开头,一路上连跑带颠,嘴里还不停地跟我说着工厂里的工作,说着他过去的经历,连走带说,气喘吁吁的。我一声不吭地听着,走着,生怕被他拉下。

现在想想,雷锋也真奇怪,他身体里仿佛有着特别的能量,一说到工作,说到生产,说到如何提高劳动技能,他就变得很兴奋,小小的个子,却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那时候,看场电影不容易,一个单位放电影,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了,抱着孩子,大呼小叫,可热闹了。雷锋好像特别喜欢热闹,变得更加兴奋,拉着我不停的蹿来蹿去,满场找熟人、找更好的位置。与他相比,我觉得自己像个闷葫芦。

电影开始了,大家跟着电影里的情节一起紧张,跟着电影里的胜利一起欢呼,雷锋更是笑得最大声的一个,巴掌拍得比谁都响。我也被他带动得挺激动,那个黑白电影的情节我现在还记得。

回工厂的路上,雷锋还是那么兴奋。他边走边学着电影里解放军战士的动作,跟我讨论着那些精彩的情节,并流露出对军营生活的向往。

其实,我也很羡慕那些解放军。我只是不善于像他那样去表达自己的心情。厂里有个复员兵,整天穿着件印着八一军徽的背心,还给大家讲部队的事,每次我都凑过去听,后来我实在眼红那件背心,就用一件新衬衣跟他换了过来,背心旧了,我不太舍得穿,怕穿坏了,留着回家的时候穿给家里人看看。

说来也真巧,那次看电影后不到20天,部队就到我们弓长岭矿来征兵了。1959年12月3日,全厂开了征兵动员大会。当兵,一下子成了我们厂里大伙议论的主要内容。

说实话,虽然我也很羡慕那些军人,穿上军装,又威武又光荣。但能当个工人,我也很满足。那时候,能当工人在我们村也是很光荣的事,家里的爹妈都很为我骄傲。所以我那时对正干的工作也很满意,在工厂里毕竟是学了一门手艺,将来在老家找个姑娘结婚,这也是老家人的希望,他们希望我踏踏实实地捧好这个铁饭碗。

当兵,太光荣了,但好像离我有点远。

动员大会的第二天下午5点多,雷锋急匆匆地推开了我们宿舍的门,张嘴就问我:

“小乔,你参军不?”

说来也奇怪,听他这么一问,我想也没想,顺嘴就问:

“你去么?”

“我当然去了。”

“好呀!你去我就去,明天我就报名!”

后来我才得知,当时雷锋已经报名了,我们矿上,第一个报名的是一个叫马守华的青年工人,跟雷锋一个车间。雷锋是天不亮就去报名的,结果是第二名。他还挺懊恼的。

手记

又是夜里11点,又是K95次,终点站又是抚顺——乔安山和雷锋。

火车疾驰在广袤的平原上。硬卧车厢里,嘈杂的人声,混杂着冬季火车上由于通风不畅而特有的难闻味道。两节车厢中间的过道弥漫着烟味,窗外一片漆黑。

20世纪60年代,雷锋牺牲后,上级曾表示,关于雷锋穿皮夹克和戴手表的事儿要保密;

20世纪80年代,有人利用这些说雷锋这典型的“虚假”……

21世纪的今天,乔安山说:“雷锋是人不是神,他没有家,把省下的钱买了一块手表和衣服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