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暗箱
384500000021

第21章 三方谈判(3)

他告诉公安,他同样也是受害者,希望公安帮他尽快找到拆迁公司的苏总。

谁能想到,事隔三月,一石厂竟然以这么惨烈的状态毁灭了!

麦立先听到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是他被困在隔离带之外。他也没敢露面,他真的对一石厂的工人心有余悸。现在,他又被财政局局长请到了这个场合。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冷静一些。当然,他也觉得一石厂的难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刻了。老厂的领导班子全在这次事故中牺牲了,集团在这时派人进驻应该是非常合适的。这大约也是工人们慌乱的原因,工人们也害怕集团乘虚而入。

突然又一个工人站了起来:“刚才麦教授说可利公司赔了,我能否问一下,省外贸用每年一百万买断一石厂后,是赔了还是赚了?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我来回答。可利公司根本就没有赔,他们仅仅靠倒卖违禁化学品就赚了五千多万!”

一语惊破天,崔长青一直板着的脸有点挂不住了,关于可利公司的老账怎么也翻出来了!他希望今天的矛头只指向川汇。川汇这几年,虽然没有开发老厂区,主体项目没有进展,但他们很会经营,也赚了不少钱,却以没有开发和免税保护为由始终不上税。没有开发不等于没有赚钱,免税政策当初是和外贸签订的,并没有和川汇签订。川汇以为自己倒手倒得挺漂亮,却忽略了重新签订免税协议。崔长青心里巴不得这潭水再浑一点。

那工人还在说:“当时崔市长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吧?这些事不会没有耳闻吧?外贸集团公司和市政府到底是什么关系,做了什么交易,为什么不敢说清楚?”

财政局长终于忍不住了:“这个事情我可以说清楚。当时,一石厂负债八千万,市财政每年还要拿出八百多万给厂里员工发工资。市里一直积极组织力量,积极活动,希望能有企业介入。可利公司替一石厂还上了三千万,可是可利公司就差一步,却再也撑不下去了。这个关键时候,省里请来外贸集团谈判,他们对一石厂的改革重组方案打动了我们。和外贸的谈判是我主持的,经过三轮谈判,我们达成了协议,并把这一协议提交到省里,也得到省里的支持。说实话,一个这样的老企业能够为市财政增加一点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谈判快成功的那段日子里,我们真替一石厂的员工高兴啊!

“在外贸经营一石厂的这两年,我们对其进行了监管。这两年,他们没有拖欠员工的工资,并且是全额发放。这是一石厂十多年都没有的事了。听说节假日还有福利,车间厂房也重新装修了,有了起死回生的气象。后来,外贸集团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造,又分成两个公司。这时川汇集团作为外贸公司的一大股东,购买了一石厂在外贸公司中的绝大部分股份。一石厂已经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川汇集团对这个厂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都有自主的权利。市政府对川汇集团的所作所为实施的是监管权,但不得干预其内部事务。

“至于刚才这位工人师傅说到的倒卖违禁化学品一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所知道的情况是一石厂这几年来的收益有一部分来自对化工原料的加工,是正当的经营。如果你有更为翔实的材料,可以提供给我们,以便查明真相。”这个局长真是搅浑水高手,他一直把到底是谁倒卖违禁化学品说得很含混。

又一个工人代表站起来:“事情用不着扯得太远。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来,一石厂现在到底姓资还是姓社?市里到底要怎么办?川汇集团到底要怎么办?”

财政局长看了看崔市长。他感到崔市长还没有要说话的愿望,就先挡一剑:“我刚才已经说过,实质上,我们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已经有十多年了,市里对一石厂的改造重组也已经有近十年了。严格地说,一石厂从1998年起就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应该由董事会来掌握它的命运,而不是市政府。市政府只起监督作用。

“至于川汇集团要怎么办,还是由川汇集团的麦立先同志来讲吧。噢,我还要告诉大家,这次事件中一石厂受到的损失,市政府会考虑补偿,但具体的做法,还需要在上面的调查小组做出最终的结论之后,再开始论证。你们要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我们会维护广大群众和工人兄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