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小米大喊:“什么保送生,什么保送生啊?”
季海滨连忙制止,说:“有空我告诉你,反正跟现在的你也没多大关系。”
这时上课的预备铃声响起,隋小米说:“快上课了,我得先走,你们现在没晚自习要上了吧,就今天晚上,还是我走之前去的那家火锅店,我们在高考前相聚一次,免得考完了没吃的精神。”
张馨若表示赞同,说:“我说什么来着,选日子不如撞日子。”
放学前一个小时还子舟就给隋小米发短信,催促他去订个包间,别到时候没座位一帮人杵那干耗。
季海滨问吕思溢:“你要不要一起去?”
吕思溢说:“你问话的方式有问题啊,你应该说‘你跟我们一起去吧’,请人家还有疑问句,太没诚意了。”
原本季海滨是没指望吕思溢会去的,没想到她变相的答应,就如同中国那句古老的问候:没吃饭来我家吃吧。结果对方竟然不知趣的说:行啊,就去你家吃。
放学后一群人在教室门口做了个集合,季海滨看见萧晓还坐在座位上似乎是在写东西的样子,想问她要不要一起去,但其他人似乎传递着一种已经集合完毕的信息,连孙忆茗都在张馨若的劝说下首次加入团体聚会。
岳夏说:“你们先走吧,我要去办公室拿讲义。”
季海滨还在翘首萧晓,吕思溢说:“你看什么呢,还等谁啊?”
季海滨转过头说:“没看什么,也不等谁了。”转瞬灵机一动,说:“你们先走吧,我去一下洗手间,呆会和岳夏一起去。”
待那帮人走干净后季海滨又折回教室,庆幸萧晓还在。他保持着五米左右的距离说:“你还不走吗?”
萧晓放下笔,说:“你终于开口和我说话啦。”
季海滨没料到萧晓会这么快速的切入主题,仿佛拔牙前没打麻醉,他说:“一直没什么机会。”
萧晓说:“说话要什么机会啊,想说就说了。”
季海滨点头说:“是是是,以后一定保持联络。”
萧晓说:“你现在站这干吗,你们不是去聚会吗,快去吧,别人都走了。”
季海滨四下看了看问:“你为什么会得到保送生的名额啊?你不是要去瑞士留学吗?”
萧晓说:“这不矛盾啊,如果能去瑞士那就不要保送资格了,万一出意外去不了瑞士那就在上海念大学咯。”
季海滨说不出究竟是希望她能成功留学还是留守在上海,又问:“你转来我们班不会就为了一个保送的名额吧。”
萧晓睁大眼睛,像临死前的鱼,说:“当然不是啦。”
季海滨说:“那你拿到这个保送资格和吕思溢有没有什么关系啊?”
萧晓的眼睛睁缩了回去,像又复活了一样,说:“吕思溢是谁啊?”
季海滨说:“你不认识最好,不认识最好。”说完后想走,但反被萧晓叫住:“是不是因为我拿了这个保送生名额结果她就没了啊?”
季海滨很认真的说:“不仅仅是一个名额的问题,没事,不关你的事。”
等季海滨到了火锅店落座的时候那帮人已经开始在大吃,根本分不清还子舟和隋小米脸上的水渍是汗还是泪。吕思溢和孙忆茗比较文雅,拼命的喝饮料降温。只有岳夏吃的不怎么投入,像是跟着领导应对官场饭局的助理。
张馨若扔下一块骨头说:“班长,你怎么不吃啊,做事要认真,学习的时候学习,吃饭的时候吃饭。”
岳夏把一桌人扫描过去,说:“我今天无意中听到些事情,不知该讲不该讲。”
隋小米说:“班长,你什么时候那么拘谨了呀,在我们班里还有你不该讲的话吗,我坐庄,你随便讲!”
岳夏说:“我只是针对事情不针对人。”
张馨若说:“别磨叽了,快说啊。”
岳夏说:“刚才放学后我去办公室拿讲义,你们先走了,办公室的门没关紧,我在门口听到了里面的对话,是班主任和另一个女人的,大概内容就是那女的在谢谢我们班主任,说帮了她一个大忙,保送生的名额很不容易的。然后班主任说正好我们的前任班主任离职,丢下这个事情,算是举手之劳。再后来我看见那女的挽着萧晓一起走了,想必是萧晓的妈妈,长的很像。”
季海滨一直专注的听,一只贡丸含在嘴里已经有点发酸了。张馨若问:“班长,那你表达这么多想说明什么呢?”
岳夏说:“我不想说明什么,只是说我看到听到的这么一件事,有什么问题自己思考。”
吕思溢推了推眼镜说:“班长,你这话是说给我听的吗?”
岳夏说:“何止你啊,说给所有人听的,你们难道不惊讶吗,我们班的名额怎么会好端端的给了一个新转班的人,萧晓这明摆着就为了保送名额来的嘛。”
季海滨觉得现在不能替萧晓平反,一是自己没有足够可以证明萧晓无辜的证据,二是大家正在兴头上,像是泄露出来的原油,稍有点火星就会爆炸。
岳夏见一桌人没什么大反应,说:“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啊?”
张馨若说:“我们怎么想的有什么用呢,总之现在结果都已经定了,这又不是‘超级女声’,你还指望有复活赛啊?”
孙忆茗难得发言:“算了,吃饭的时候别研究这么深邃的问题,保送没了就没了,有什么大不了,我们自己考呗。”
岳夏说:“这不是一个保送名额的问题,我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吧,这有失公证,不能让人信服。”
吕思溢说:“班长,算了,这世上不公证的事多着呢,现在要一点点适应,我都忍了你们也就别急了。”
隋小米乘机抢班夺权,说道:“你们看,我就走了这么两个月的时间,你们看班里乱成什么样了,我听你们说了这么久,就为了一个保送名额,太不值当了。”
季海滨终于等到时机,说:“就是,隋小米说的对,今天算是个大喜的日子,要高兴,要开怀!”
在整个饭局中,季海滨一直注意着岳夏的苗头,一旦出现“右倾”就及时纠正,随便找个话题引开关于保送名额的争议。正因如此,季海滨吃的很不酣畅,回家后又泡了方便面充饥。
火锅底料一点没剩,连川奇、蒜泥和芝麻酱都被人用小馒头给蘸着吃光了。大家纷纷职责隋小米太抠,一行七人居然才吃了三百块钱不到。隋小米饭后连声道歉,表示实在是不得已,现在正是创业起步阶段,房租、水电费都不是小数目,要以精神食粮为主,物质食粮为辅。
季海滨一回到家就去泡面,季母在卧室里闻到香味,走出来问儿子难道吃了一晚上还没吃饱吗,季海滨说难以启齿,简直就是鸿门宴。
在等泡面的间隙里,季海滨琢磨要不要问萧晓进一步的核实,岳夏说的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人物全齐,自然是有所见闻后才讲出来的。后来他又反问自己,如果自己去找萧晓核实,那应该是以一个什么身份呢?
阵营的选择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里是一个瞬间的决定,却能引导大半辈子人生,这样的事例在人类历史当中枚不胜举,有兴盛的也有惨死的。
钟声敲响了十下,季海滨思绪被断,再一看碗里的面已经膨胀的糊在了一起。
季母见儿子不吃便把碗挪到自己手边独自吃起来,季海滨也没太多胃口,说:“小米回来了,你知道吗?”
季母说:“我还刚准备跟你说呢,他妈已经告诉我了,今天昨天就回来了。”
季海滨说:“今天他来班里了,跟我们讲了他在首都的生活,虽然时间上短到只有两个月,但我觉得他过的好充实啊。”
季母放下筷子,说:“他到是充实了,他家里人足足担心了两个月,他妈两个月瘦了十二斤!”
季海滨说:“也不能全怪小米,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没有办法,他去追随他觉得对的东西也不是坏事。”
季母端着碗回到厨房,一边冲洗一边说:“其实小米他妈还好,就怕他爸不能接受,也太叛逆了。”
季母整理好之后看儿子还傻坐在桌子旁,说:“洗个澡去睡吧,没几天就高考了,好好调整。”
季海滨面露胆怯,说:“妈,万一我考的不好怎么班?”
季母擦了擦手,说:“考不好能怎么办呢,你尽力了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们也不敢逼你,万一你跟小米一样那我们不得急死。”
第二天在教室里季海滨看见了隋小米,他正装模作样的研究平面几何,遇到难解的问题还问问孙忆茗。季海滨走过去说:“你不是不高考吗,怎么看几何啦?”
隋小米说:“我纠正一下,不是不高考,是不把高考当回事,尽力而为,去跑个龙套,陪你们考嘛。”季海滨想这人情欠大发了,陪吃陪睡都有但没听过陪高考的。
考前的气氛是很古怪的,一方面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很希望有人能给解答一下,另一方面又希望别人想不明白的问题永远都想不明白,好比美国实验原子弹时支走了所有的日本科学家。这样的思维变态但是现实,所以可以反过来得出“现实的就是变态的”这么一个理解。
季海滨想到小城的故人,想到三年前并肩作战的同学,伤感之情上涌,竟然引起了发热。季母失措的如同掉进火锅里的蚂蚁,差一点就沸腾的可以捞出来直接当蛋白质给吃了。
在医院挂了两天盐水,高考之前天终于得以恢复,为了弥补损耗季母特意带儿子去吃了顿全聚德,补充些油水。
挂水的医院是华山医院,这就是人生中的巧合。就医结束那天季海滨还去住院部小西曾经住过的病房看了看,里面空空如也,窗台上的摆放整齐的满天星都早已不知去向。
班里的最后一天,场面有点悲凉,经过岳夏的教唆,每人带来一根蜡烛,在各自的座位上点燃,然后开始许愿,和远古时代在出征之前请巫婆绕着篝火前跳舞同一个道理。但由于各人的蜡烛长短不一,导致一些人已经蜡炬成灰的时候另一些人才烧了一半,为了达到全班众志成城、整齐划一、共进共退的效果,那些没烧完的蜡烛也被勒令扑灭。
最后大家全体起立,面向黑板上方的国旗行注目礼。于此,岳夏交出了象征着班级最高荣誉的点名簿,不少同学都含着泪水说:“班长,你再点一次名吧!”随后附庸者越来越多,争先恐后的上表:“班长,再点一次吧,再点一次吧!”
岳夏的眼睛也开始湿润,像点了眼药水似的,说:“不点了,不点了,总归是要结束的,上了高考的考场,我们既是对手也是战友,大家各自努力,保重!”
这时广播里传来“送战友,上西天……”的旋律。
准考证发完后学生们就各自回家去了,季海滨和张馨若等人在操场上握手告别,走出校园的时候看见萧晓正在等出租车,他走过去祥和的问:“在等出租车啊你?”
萧晓回头看他,说:“是啊,明天就考试了,今天省点力气,不挤公交了。刚刚你们班真是好感人啊,应该拍下来上传到网上去。”
季海滨说:“我们班的人就这样,感情深,也有点神经叨叨的。”说完后自己干笑了两声,像黑帮片里的行动暗号。
一辆出租车看到萧晓招手,像极了闻到海洛英味道的稽毒犬,直冲过来,季海滨很绅士的帮着开门,萧晓以笑报答,接着扬长而去。
即便是上海本地的群众,也很把高考当回事,一些商家迎合考生心理,推出大量考前补品,广告语顿时漫天飞舞,像港台歌手开演唱会时洒下的彩纸片。甚至一些平日在公园里练气功的爷爷奶奶都走上街头,宣扬练功有助记忆的神奇功能。
路过一家茶餐厅的时候季海滨进去吃了碗云吞,吃完后想起小时候家乡的风俗,考试前要记得吃两个烧饼和一根油条,以保佑自己考试能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