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天上海各考场的相关路段都实行了严格封锁,考试期间禁止鸣笛,每隔一公里就放着一个分贝记录器。有不少接送考生的大巴也被拦在了隔离护栏外,引起骂声一片。
季海滨所在班级的考场被安排在了徐家汇曾经的一所女子学校里,从外面看上去那些教学楼就像是《夜半歌声》里的剧院,而正中央的钟楼则是地道的早期哥特式建筑,和巴黎的圣母院仿佛孪生,只是少了雨果抚摩过的“命运”石块。
而此时季海滨等人的命运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剩下的则被出卷老师和批卷老师平分。
在季海滨的记忆里,高考那天的天气很糟糕,天色阴沉沉,气压低的像是上帝患了哮喘,而且雨一直没落下来,很多人翘首以盼希望下场雨清爽一些,可那些雨仿佛是投币口被堵着的自动贩卖机里的饮料,终究不可得。
进考场前在大门入口处碰到孙忆茗,孙忆茗告诉他小西昨天晚上给他打了电话,预祝他考试顺利。季海滨拍了拍孙忆茗的肩膀,两个人拥抱了一下走向不同的区域。
第一门全国统一考语文,季海滨拿到卷子后迫不及待的去看作文,发现作文题目是一首古诗,一共二十八个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诗意完全不明。古诗下面总算出现了现代文,要求根据古诗展开联想,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季海滨读罢在心中大骂,出题者放了一首古诗在这蒙人,居然反到不让考生写诗歌,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默默骂完之后又告戒自己少安毋躁,要有平常心。综观整张考卷,季海滨觉得创新了不少,比如以前考“哪组词语里有错别字”,现在则换成了“哪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但是人们总是希望学的时候创新,考的时候守旧。
最后写到作业的时候季海滨索性霍出去,反正题目就看不懂,干脆作文也写成跳跃形的意识流,两个看不懂对撞说不准能擦出高分的火花。
八百字的作文仅仅写了四十分钟就完稿,写完之后回头再看发现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开头结尾似乎有那么点朦胧感,但中间全是一派胡言,莫名其妙的写了数十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季海滨自己加上去的,然后随便添个引号贴一个欧美国籍外加某某某的标签。
结束前十五分钟,季海滨又把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名做出微妙调整,更改了一些诸如“大卫”、“约翰”这样等同与国内“李强”、“王刚”之类的称呼。随便添加了一些女性学者,以表示对女权的尊重。
语文考试散场后季海滨和班里的同学聚首,大家闭口不谈答案,吕思溢不像其他人那样大度,独自翻看语文书检查默写是否正确。还子舟的意思是中午就别回去了,随便找家环境好点的咖啡厅吃点东西休息休息,调整好状态应对下午的英语。
张馨若瑟瑟的说:“我想吃我们学校外那家店里的铁板牛柳盖浇饭。”
还子舟瞥了她一眼,说:“瞧你这出息,吃了两年牛柳也不嫌蜃的慌。”
一帮人辗转了二十多分钟在衡山公园附近找到一家西餐厅,是原本法国百代唱片公司的旧址,现在被市井叫做“小红楼”。
岳夏进门看到服务员后第一句话就问:“有包间吗?我们人多”
服务员笑的像是参加选秀的好男儿,说:“对不起,我们这没有包间。”
还子舟说:“你看,我们这么多人,给挑一张大点的桌子吧。”
服务员引导他们上楼,布置他们在靠窗的沙发坐下。孙忆茗左右打量了一下屋子,说:“典型的西班牙风格,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如果今天不是高考,我们就可以在这悠闲的度过整个下午了。”
吕思溢喜于言表:“孙忆茗你还懂建筑啊?还知道文艺复兴的西班牙风格。”
还子舟不希望那两个人继续研究建筑艺术,递上一份餐单给吕思溢,说:“先点餐先点餐,早点吃完好休息下,下午还要考英语呢。”
季海滨把单子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一直不敢率先点,他发现餐单上只有食谱却没有标注价格。岳夏和张馨若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问还子舟:“这上面怎么没有价格啊?”
还子舟说:“要什么价格啊,这顿我请,你们不要拘谨,该吃吃,该喝喝。”
孙忆茗哈哈一笑,说:“今天还大少爷壮志凌云啊!”
还子舟得意于民众口碑终于回到自己身上,大言不惭道:“人生得意需尽欢嘛!”
尽管还子舟声称他请客,但在座的出手还是比较谨慎,大家先看菜单上英文,再法看文,最后看中文,步骤和二战解放一致,就着文字想象价格,如同看着背影想象面庞,只点了些中国也能出产的商品,像来自马赛的鱼籽酱和克罗地亚北部的松露一类的“食品钻石”经过商讨还是不在今天尽欢了。
吃完主餐每人又点了杯咖啡,说是可以提神,避免下午的考试途中看见拉丁字母后睡着。咖啡的钱大家很想帮还子舟出了,这样做一方面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这顿午饭自己也算控股,并非完全白吃;另一方面他们都觉得一杯咖啡值不了多少钱。但是结帐的时候被告知咖啡是副送的,不收钱。
下午的考场跟上午相比显得宽敞了很多,季海滨写完最后一项英语作文后扫视全场,发现很多座位都是空闲的,桌上整齐的铺放着洁白的考卷,让人错以为是下一门的考卷提前发放了。
季海滨琢磨看来和隋小米一样意气风发的人还是不少的,只是没小米那么果断。事先畏战和临阵脱逃其实分别不大,但如果能掩饰的好,前者会被形容成有预知性和前瞻性,而后者则被说成胆怯和无能。
英语考试结束后大家又在门外聚集和一会,没人提出继续共进晚餐的想法。
回到家后季母自然不会询问考的如何,只是默默的在陪儿子吃饭,场面肃静的如同葬礼。季父一如既往的宽心,吃完后就在看新闻,季海滨坐陪了一会回到房间,回想今天一直没看到萧晓,心中疑惑不断。
他给萧晓发邮件,假装询问今天考场上发挥的如何。过了一个半小时,萧晓回复道:我不参加高考了。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论事前还是事后都让人羡慕,就如同前期不用参加二战的美国。
季海滨抓头皮抓到疼,想又碰到一个和隋小米一样的人,又恨自己不能脱离世俗的成见,高举准考证,学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撕毁法西斯条约一样进行血腥革命。要是真那样,流血的肯定是他自己,革的也是他的命。
第二天考试继续,高考的氛围好比春节,也只是大年初一显得尤其热闹一些,往后过一两天一切又几乎恢复了平静。除了高考的当事人依旧心神不宁,旁人看热闹看了一天也会觉得无聊透顶。
最后一门是政治,让季海滨惊讶的是,考场里之前空缺了一天的几个座位又被人填满了,他想可能这些人是打算抓住高中最后的尾巴吧。
政治试卷最后一道论述题答毕,季海滨恨不得把手中的2B铅笔扯断,看着满满一张答题卡上涂着的黑色方块,感叹高中三年居然最终就为了这几个黑点。
考试之前新买的五支水笔都已经全部见了底,季海滨觉得这五支笔不能随便遭到屏弃,要买一个观音坛插好供上。
在那一大帮人之中季海滨是最后一个走出考场的,他一出校门就看见张馨若、还子舟以及等等站在街对面朝他挥手,那条街似乎成了鸭绿江,那帮人像祖国的亲人一样在召唤身处朝鲜战场的我国志愿军战士。
季海滨等到绿灯方才过街,快走了几步和亲人汇合。季海滨说:“怎么又聚众了,说吧,今晚哪疯去。”
张馨若说:“本来按照隋小米的意思是继续吃火锅,可岳夏不同意,说再吃火锅就得上火了,后经一致决议,改吃淮扬菜,吃完了直奔CashBox。”
季海滨看了看众生,说:“淮扬菜,那不是我家乡的菜吗,你们都决定好了?”
岳夏抢先代替了众生,说:“都决定好了,我们就是民主嘛。”
季海滨再看看众生,赞叹班长就是班长,都毕业了还那么一锤定音,抢班夺权的斗争近期不会上演。
还子舟从后排插上,说:“既然是淮扬菜,那就得地道点,怎么说也是国宴里的头牌,我知道一家,在南京东路和福建中路的交接处,就叫‘扬州饭店’。”
季海滨说:“行,那子舟你负责把隋小米叫上,他好像过不了几天要回首都,怎么我们每次吃饭都是给人送行呢。”
几个顺路的各自结伴回家,因为有张馨若在,季海滨没有问孙忆茗是否联系到小西,按照小西的留言,此刻的她如果还没有出国那么就应该在北京。
送走张馨若后季海滨跟孙忆茗又走了一段,路上的隔离带都已经撤消,城市中心的路段又像往常的中午一样热闹非凡,那些奔驰着的汽车就如同做完声带恢复手术的病人,声嘶力竭的呐喊以表示自己健康。
季海滨问:“有小西的消息吗?”
孙忆茗摇摇头,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眼睛望着脚面,说:“有,她后来又给我写过一封信,说她在北京的一家眼科医院里,那里的主治医生说可以在国内做康复治疗,所以暂时不会出国了。”
季海滨说:“那你还不去找她?”
孙忆茗说:“她没有留给我具体的医院地址,所以我不知道在哪,而且我也在想,她会不会是为了安抚我,想让我别在高考的时候分心才故意把事情讲的那么好,或许她现在早已经不在北京了。”
季海滨心里翻箱倒柜,想能遇到小西这样的女孩真是幸运,会替别人考虑,长的漂亮有什么用,像《特洛伊》里的海伦,只会给世人带来灾难。
季海滨说:“你回去看看信封上的邮戳,可能会有一些线索,另外再去网上查一查北京比较好的眼科医院,这样找起来范围会缩小很多。”
孙忆茗笑了一下,反而像是在安慰季海滨,说:“你可以去做情报工作了。”
季海滨为了能在晚上的饭局中发挥,中午选择在家独自泡方便面吃,季母打了电话回家,告诉儿子进门后右手边的花瓶下面有钱,让他自己叫外卖。季海滨哼哼唧唧的答应了几声,却也不高兴再拿起电话叫外卖,取了一根香肠放在面里,顿时屋子里多了些许荤腥味。
一觉醒来已经五点,拉开窗帘后从西边照射而来的阳光和正午一样凶猛。季海滨第一个到了饭店的包间,依次给各人发短信,十分钟之内悉数到齐。几个女生手里都拎着大包的购物袋,询问后得知不少人下午无事可做,已经沿着南京东西二路走了好几趟。
冷盘快被吃完的时候隋小米说:“各位,我过两天就回北京了,我还有一幅作品没完成,画展快要开了,得回去赶工。”
岳夏的筷子还悬在半空,说:“两个礼拜后高考成绩揭晓,接着就要填志愿的,你不填了吗?”
张馨若一边给隋小米倒饮料一边说:“他填什么呀,他考试都没考还填志愿。”
孙忆茗说:“你过两天就走了吗?”
隋小米说:“是啊,怎么了,你有什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