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产于蜀的状元有近二十名,这跟江南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蜀地人才的特点是惊世骇俗,目空一切,就像苏东坡和李白所展现出的那样。他们奔腾豪放的才情,是不能简单地用功名加以概括的。
杨升庵
公元1488年冬天,北京孝顺胡同两边的枯树枝上积满了瑞雪,气候十分寒冷,但位于该胡同内的杨廷和家却十分热闹,因为这天家里诞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家人和奴仆忙着扫院子、挂红灯笼。时任大明王朝翰林院检讨官的杨廷和正在书房里给新降生的儿子取名字,他捋着胡须想了半晌,终于提笔在纸上写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
杨升庵虽然出生于北京,但他父亲杨廷和是四川新都县人,母亲黄氏,跟苏东坡一样是蜀地眉山人,因此杨升庵从小就把自己当蜀人看。黄氏是蜀地名门闺秀,对杨升庵的幼年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杨升庵六七岁时即能将许多唐诗倒背如流,十岁时赋诗作文的思路已经很敏捷,到了十一岁已能写出一些佳句。比如有一次他写了
一句“一盏孤灯照玉堂”,觉得很好,便拿给父亲杨廷和看。父亲看后,提笔批阅道:“句佳矣,但恨(遗憾)太孤寂耳。”其时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已经隐隐地预感到了某种不祥——为何一个十一岁的天真孩子会写出如此孤寂的诗呢?这句诗对他以后的命运有所暗示么?
公元1499年杨升庵的母亲黄氏病逝了,不久以后祖母叶太夫人也去世了,他跟随父亲杨廷和回蜀守孝三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诞生在瑞雪纷飞的北京城的杨升庵已经成长为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的青年。公元1508年,杨升庵在北京参加殿试时发生了一件怪事。考前考后杨升庵都自我感觉良好,主考官王鏊、梁储得到杨升庵的试卷后也是赞不绝口,夸为雄文。大家一商量,都觉得这份试卷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懈可击,“已置首选”,被排在了第一。哪知主考官们把这份试卷放在案桌上欣赏,一时大意,把蜡烛推倒,杨升庵的试卷被烛火烧了,近二十年的心血就这么被付之一炬了。这一次的冤枉落第对杨升庵的打击虽然很大,但他深信自己迟早会高中头名状元。
三年以后,杨升庵再次参加殿试。这一次果然再占鳌头,从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夺得状元。主考官李东阳、刘忠、杨一清等莫不为杨升庵的才华所折服,暗自庆幸“朝廷得人也”。当时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已经做了明朝宰相,杨升庵中了状元以后也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官和专为皇帝讲课的经筵讲官。翰林院修撰官其实就是朝廷的笔杆子,主要负责本朝历史文献记录和各种重要书籍的编撰;而经筵讲官主要是定期给皇帝和大臣们开办有关经史方面的讲座,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这两个职位虽然没有明确的实权,但地位却相当高,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同年秋,在位的明武宗忽然感觉宫中的生活十分烦腻,打算带一帮宦官亲信“化装出游”去居庸关以外消遣散心。明武宗本来就不是个贤德的皇帝,生活腐朽,不理朝政,此番放弃政事外出作长时间的休假,自然更引起群臣的不满。杨升庵的父亲、宰相杨廷和首先站出来劝止,举了历史上许多荒淫失国的国君的例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明武宗在佞臣的怂恿下,根本不把杨廷和的话放在耳边,带着一帮子亲信出游去了。
明武宗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大选民间美女,以满足他的贪欲。杨升庵对这一切急在心头,最后便以经筵讲官的身份写了一份名为《丁丑封事》的奏章,叫人火速送到居庸关外供皇上阅览。按照朝廷的规矩,一般的奏章是不能密封的,只有涉及皇帝或宰辅的奏章才能不经过下官的拆阅而直接送达。可这份《丁丑封事》是个例外,被密封在一只黑色的口袋里(又称“皂囊”),专送皇上。明武宗在居庸关外一座群山环抱的帐篷里,一边同美女们饮酒嬉戏,一边拆阅了这份奏章。当看到杨升庵批评他的“轻举妄动,非常而游”等刺目的字眼时,顿时火冒三丈,好在佞臣美女们在旁给他宽心,他才没有发作。
杨升庵见皇上执迷不悟,心也凉了半截,因此便称病回到四川新都老家去了,落得眼不见心不烦。这时他的夫人王氏因病去世,他又续娶蜀地遂宁黄珂之女黄娥为妻。这黄娥贤淑美丽,又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才华,因此跟杨升庵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在以后长达三十五年的流放生涯中,黄娥成了杨升庵最坚实的精神支柱和人生伴侣。
公元1521年,明武宗在江南游玩时不幸落水受惊,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明世宗继位以后继续任命杨升庵为经筵讲官,杨升庵又离开蜀地来到北京。这明世宗是明武宗的堂弟,按理应尊武宗的父亲为皇考,但明世宗为了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竟破坏皇家惯例,欲封自己的生父为皇考。此言一出,群臣哗然。三纲伦理是先皇早就制定好的,你随意更改,怎么说服天下人?在群臣的极力反对下,这事一拖三年,其间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因与皇上政见不合,被迫离职回家。
世宗见宰辅已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佞臣们的支持下,竟强行追封生父为“恭穆皇帝”。杨升庵见劝说无效,便联络了三十六名大臣集体上书说,如果皇上你一意孤行,我们大家就集体辞职不干了。明世宗哪里把这些威胁的话放在眼里,他不但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追封大典,叫天下人都知道哩!一日清晨,杨升庵带领一百多名朝臣来到皇宫请愿,他们守在左顺门前高声呼喊。但世宗下令关门拒见,于是这一帮大臣“撼门大哭,声震阙廷”。明世宗见群臣们实在闹得不像话,便下了一道命令给锦衣卫,当场抓捕了一百三十四名闹事者。
举行追封大典那天,明世宗趾高气扬地坐在龙椅上,只等群臣一到就宣布追封一事。但时辰已到,前来参加大典的大臣仍寥寥无几。这还了得?明世宗气得头发根根竖立,立即命令锦衣卫到大臣们的家里去,把这些敢明目张胆反对大典的人拖出来示众。世宗的怒气无处发泄,几次将杨升庵等一百六十余名不来参加大典的人“廷杖”。大典现场本来铺着红地毯,燃着红蜡烛,这时候却一片哀号。宽大的竹板打在那些大臣娇嫩的屁股上,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官袍。杨升庵虽然年轻,但也被打得昏死过去两次,有十八名身体欠佳或平时得罪了皇帝的人被当场活活打死。在一片阴风惨惨的气氛中,气急败坏的明世宗总算“圆满”完成了追封大典。
事后明世宗余怒未消,又将一百八十余名大臣贬黜出宫,其中杨升庵的罪行最重,被发配到遥远而荒僻的云南保山充军,并且勒令“永远充军”,不得返回京城和故乡。公元1524年秋天,北京城里的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飘零了。人们看见一辆囚车驶出北京城向远处慢慢而去。车上的人大家认识,一个是曾经中过状元的来自四川新都的好官杨升庵,人们对他坚决抵制明世宗胡作非为的行动记忆犹新;另一个是杨升庵的妻子——四川才女黄娥,此时人们眼中的她,美丽、高贵而哀戚,目光中还保持着一贯的坚定和温和。
这一年杨升庵三十七岁,风华正茂,正是为国效力的最佳年龄,然而却惨遭不幸,被贬充军。杨升庵在离开北京城时,写了一首诗表达他当时的心情:
高秋凉风发,吹我出京华。
赭衣裹病体,红尘蔽行车。
弱侄当门啼,怪我不过家。
行行日已久,扁舟歙潞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