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其博大无私的胸怀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同样养育了客家民系。从族谱和客家人的口头传说中,我们可以确定:客家人“根”在中原。当北方部族的“外敌”骑着肥膘大马呼啸着闯入中原大地时,失去故园的客家先民开始集体向南方逃迁。
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据说是个凶残而狡黠的人,但他为何对客家人钦佩有加?
背对战争的烽烟,客家人像青蛙一样向南、向南、向南三次跳跃前行。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局,这群无辜而温和的人只有一个朴实的愿望,那就是寻找南方山地中可以安身栖息的“桃花源”。
客家人虽然最初只是一群来自北方的流民,但通过在南方山地中艰苦的卧薪尝胆,他们最终走向了世界。
这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看一个东方民系的诞生、成长和播迁的历史。
一、“根在中原”
族谱中透露的信息
翻阅客家人遗留下来的大量族谱,以及前人留下的大量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确定:客家人是中国北方移居南方的汉人,他们的“根”在中原。换句话说,客家人同汉族其他南方民系一样,其祖先都曾经在黄河流域流连生息过漫长的时间,只是由于天灾人祸他们才不得已泪别故园。“南迁”是中国移民文化的一大特征。
1999年8月,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成都周边客家人聚居地收集到34种族谱。在这些平常被秘藏箱底的发黄族谱中,我们发现每一本族谱的姓氏渊源几乎都可上溯尧舜,古老得令人叹息和无法想象。而且,即使是那些目不识丁神情呆滞的客家老人,亦知其祖先何时何地南迁漂泊,以及何年何月起身入蜀,且家家均秘藏一本世系谱牒。
我们能够轻松寻得他们的“得姓始祖”和在中原时的旧居地。比如李氏祖先为尧舜时一个名叫皋陶的人的儿子;张氏祖先是华夏共同始祖黄帝的第五个儿子;谢氏祖先因保护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而被分封为侯,享受着私人领地和绫罗绸缎构建起来的奢华生活;林氏祖先则为殷商贤臣比干之后……
《客家姓氏渊源》记载说:客家人中的廖姓祖先最初居住在河南汝南县,后来因为受到“五胡乱华”战争浪潮的影响和冲击,而于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被迫拖家带口举族南迁,河南汝南县的宫殿式旧居成为了他们回忆的起点。此外,广东境内的江、胡、赖、庄、孔、文、卜、冯、袁、练、温、戴等姓,他们的始祖不是被分封“中州”,以国为姓,就是曾经在中州大地定居生活过若干年月,他们曾经享受过中原的阳光和黄河之水的滋养。这真是“姓姓先祖通中原,客家人事联河洛”。连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客家方言·序》中也不得不承认:“客家人大抵来自河南。”
过去,客家人爱称自己的先祖为中原“诗礼旧家”“衣冠士族”,享有无上的荣光和优良的传统等。其实,汉族中每一个支系的人如果按照姓氏溯源,大抵都可以找到做过大官或者于民族有过特殊贡献的人,他们的祖先都曾经为华夏文明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要不怎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或“华夏子孙”呢?民间更有一种说法:“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本来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没有什么值得特意夸耀和声张的。
三次“蛙跳”
客家先民为了逃避战乱,成群结队从中原往南迁徙,一个民系的历史在烽烟中徐徐拉开了序幕。按照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的说法,客家先民大规模的南迁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迁徙大约发生在西晋末期到隋唐。当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骑着剽悍的骏马,举着强硬的刀矛弓箭,穿过广袤的北方草原戈壁山丘,如旋风般向南方汉族区域挺进。这次长达若干年的战乱入侵,被史家称为“五胡乱华”。一时之间,平静的中原大地上升起了滚滚浓烟,黄河岸边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生灵涂炭。中原地区的原住居民本来在深宅大院和诗书礼仪中享受着平静生活的乐趣,可是这时候不得不纷纷携家带口,逃离家园。他们这一次的迁徙抵达了江淮流域的广大区域,跑得快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江西鄱阳湖区域以及赣江流域。这时候,战火的硝烟已经被这群无辜的难民远远地抛在身后,他们喘一口气,理一理如麻而纷乱的思绪,开始在湖泊和河流沿岸搭起草棚重建家园。
第二次的南迁大约发生在唐末及北宋时期。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他们在同唐王朝的军队作战时,表现出了农民的狡黠和不畏生死的精神,因而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大;再加上北方辽国和金国的大规模入侵,宋徽宗如惊弓之鸟,滚下龙椅,带着他的三千粉黛、宫女嫔妃和文武大臣向南逃窜。历史学家虽然美其名曰“迁都”,但我们知道那是失魂落魄的弃家出逃。俗话说:“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你堂堂皇上都落荒而逃,一般的百姓还能原地等着当亡国奴吗?因此江淮和赣江流域的“流民”又舍弃掉已经建立起来的家园,匆匆打点了一下行装,混在那些宫女和文武官员中继续南逃,进入到了赣南、闽西南和粤东北交通不便的广袤山区之中。
客家先民第三次迁徙发生在南宋建立至元朝,当时中原故土已经为金人所占领,那些昔日的城郭和良田,现在已经成为了金人放牧的草场。百万汉人的集体南逃使得赣南一带人口爆满,宽阔的官道上到处是逃荒的难民和拥挤的人流,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局和人流的推动下,客家先民便开始了向赣闽粤交界处的三江流域(赣江、汀江、梅江)迁徙。至此为止,中原地区的流民从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汇聚到这个“客家大本营”中。在这个有山川地形屏蔽保护的广阔山地里,客家人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桃花源,人们张口都说客家话,中原的风俗在此盛行起来,因为有着共同的遭遇和文化背景,客家民系便在这片土壤中落地生根,并且慢慢孕育成熟。
被黄巢拯救的北方难民
在客家民系内部,流传着一个有关黄巢和逃难的客家人之间发生的经典故事:农民领袖黄巢原本是个理智的义军首领,但唐朝军队的无情镇压和围剿使他慢慢变得忧郁而残忍,杀人的乐趣逐渐代替政治的理想。因此他的部队所到之处,皆是见人就杀,见村庄就夷为平地。有一天,这个系着黄头巾的义军首领骑着一匹黄骠大马,气势汹汹地沿着大路追杀官军和百姓。在一个山坳旁,忽然看见一个妇女,只见她身背一个十一二岁的大男孩,手牵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蓬头垢面,拼命狂奔。黄巢觉得奇怪,便跃马上前拦住了妇女的去路,开口说道:“站住!你这个妇道人家为何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而把小孩子牵在手中?任他稚弱的双脚奔波吃苦?快点把道理告诉本王,否则,我手里的剑可就不认人了!”这个妇女毫不惊慌,她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护在身后,然后理直气壮地告诉黄巢:“这个大男孩是我哥嫂的遗孤,他们两个都在战乱中死亡了;而这个小男孩是我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也要保住我哥嫂孩子的性命,让他长大成人,传递下一脉香火。”
黄巢听罢,仰天长叹,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盯了妇女良久,然后收起了手中的长剑,默默地转过身,从马背上抛下一句话说:“你回到自己的居所以后,请立即在门框上挂起新鲜的葛藤,我回到军营之中会晓谕自己的士兵,明天的大扫荡和大屠杀,一定保留门前有葛藤的人家。要记住,你快走吧。”妇女目睹黄巢的背影骑马离去,回到村子以后,她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中的每一个人。一时间,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起了绿色的葛藤。第二天,黄巢的大军像狂风般席卷而来,许多村庄都被洗劫一空,唯有这个村子因为葛藤的缘故,而意外地被保留下来。
二、逃离战乱,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客家“大本营”
客家先民在数次南迁过程中,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无家可归的现实,使他们意识到寻找一块可以久住的避难之所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于抵达了岭南的山地并在那里落脚。赣闽粤交界处的莽莽山区也好像在冥冥之中等待着客家人似的,从容地敞开胸怀并接纳了他们。因此,该区域历来被认为是养育客家民系的摇篮和最神圣之地。整个山地不仅在地理上浑然连成一片,而且在此区域内居住的也几乎都是客家人,占了全世界“纯客住县(市)”的90%以上。客家民系从汇聚、萌芽、形成、壮大直至迁播海内外,都离不开这片土地的保护和滋养。如果说客家是一粒种子,那么这里的山川河流就是促成这粒种子生长发芽的泥土水分和空气阳光。对这片有恩于客家人的神圣之地,学界一般称之为“客家基本住地”或“客家大本营”。一切后来的、五洲四海的客家人,都来自这个大本营中。
那么,是大本营选择了客家人,还是客家人选择了大本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