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湖广填四川
3856100000025

第25章 人才迭涌的时代(1)

如果从优生学的角度去看“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它在这方面的特殊意义。

首先,外省移民自从来到四川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振兴家族、奋勇创业的信心,族谱中记载的那些豪言壮语并非是出于一时兴起,而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肺腑之言。从每一个移民家族的创业史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自外省的移民是如何咬紧牙关,度过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甚至可以说,从移民背井离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断了自己的后路,只能奋勇向前,而不能畏畏缩缩地回头顾盼。

在每一个省份的移民内部,虽然因风俗籍贯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习俗,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以土地和教育使一个贫穷的家庭获得再生。民国《泸县志》有一段话说得好:“满清沿旧制以科第取士,平民幸获一衿比于显贵,故无论何籍之人,衣食苟足皆重读书!”

不管他是哪一个省份的移民,只要家境稍微宽裕一点,就把子弟的教育看成是振兴家族的第一要务。同治《南溪县志》也谈到了相同的看法:“土著仅十之一二,其五民萃处者,习尚半从其籍,要其耕读是务。”土地和书香,这是移民们在四川这个新家园的两个基本的生活目标。

在移民们为本家族所制定的“族规”中,也把读书提到显要的位置。如巴中吴氏家族宗祠所立“禁碑”,第四条就强调:“禁不耕不读,日嫖夜赌,打牌掷骰。”营山县《卢氏族规》第九条规定:“读书入泮、上捐等,均酌量帮给用费。”对本家族读书上进的青年给予资助和奖励,是每一个大家族共同的做法。

清代四川有财力的家族,往往延聘教师,设立私塾,免费让族中子弟接受好的教育。广汉县城北街原有一座张氏祠堂,号“溪南祠”,系张氏家族的宗祠和私塾所在地。民国年间还规定:每一位入学子弟皆由族中发给数量不等的奖学金,小学生每人大洋14元,中学生28元,大学生56元,上京求学和出国留学者分别为100元、200元。成都龙潭镇的范氏宗祠,曾于民国年间开设“华阳范氏私立小学”,用最好的师资和环境教育族中子弟。

这是从家族内部自身的教育和奋发图强精神谈起,而如果从整个移民社会这个大的环境看,那么人的素质的优化是必然的。

“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按照这首流传甚广的《成都竹枝词》的说法,许多家族都相继出现了籍贯和文化混同的情况。

自家的大姨嫁给了一个陕西移民,而二姨却嫁给了苏州人,这是家庭内部成员朝外的流向,而朝内的流向如何呢?一个江西女子嫁给自己的大哥,成了“大嫂”;另一个湖广女子嫁给自己的二哥,成了“二嫂”。这样一个家庭,必然使得文化习俗、族系情况都出现优化和异常宽阔的走向。

四川经过“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冲击和席卷,从第六代左右的后裔开始,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

朱德(1886—1976)

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朱德的祖先是清代初年从广东省韶关县迁入四川的,在琳琅山下落户至朱德这一辈,已是第六代。朱德出生时,一家三世同堂,十几口人靠租佃丁姓地主的20亩薄田和押借来的几间破房安身度日。

朱德的母亲一共生了13个孩子,因为生活艰难,最终只有六男二女存活下来。朱德曾回忆说,母亲整天忙着,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从没有工夫抱抱孩子,我们都是在地上爬着长大的,大了身体很强壮,能背能挑,还要种地。尽管生活窘迫,朱家还是想靠省吃俭用培养出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朱德六岁时,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被送到朱姓家族自办的药铺垭私塾读书,取名朱代珍。不久,两个哥哥都因家里无力承担学费而回乡种地,朱德因为年纪小,同时又已过继给无嗣的伯父(相当于伯父的长子),因此受到家人的疼爱和器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陈毅(1901—1972)

陈毅的祖先陈尧钦,是于康熙末年从湖南省宝庆府新宁县迁至四川乐至薛苞镇正沟湾的移民。据《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陈老总和儿子的四次谈话》一文介绍:陈家入川的前三代人“尧、舜、禹”辈皆是贫民。到第四代“汤”字辈,出了个陈汤佶,是个拔贡,他后来靠放高利贷发家,置田八百亩。后来到了“文”字辈,因只知享福,坐吃山空,便又由地主变成了农民。

陈毅原名陈世俊,是陈家入川以后的第九代(陈氏家族班辈排行为:“尧舜禹汤,文武荣昌,世德延远,福寿长绵”)。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陈毅从小跟开办私塾的父亲识字,据他自己说:“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从陈毅后来的诗词作品来看,确是从小就受到很严格的中国古典文学熏陶。

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现属重庆)浦里区赵家场乡张家坝,乳名孝生,后取名刘伯昭,字伯承。据刘伯承回忆,他四五岁时,就捧着《刘氏家谱》认字,但他家是不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却不清楚。不过,当时四川的居民即使真是土著,也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影响。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曾教过私塾,应试科举,后来弃文务农,成为浦里河两岸有名的“泥脚文人”。刘伯承的母亲周寅香,善良勤劳,处事谨慎,俭朴持家。

刘伯承是刘家的第五个孩子,他从小喜欢识字习武。1904年秋,刘伯承从私塾转入灯草坝的“汉西书院”就读,开始接触现代科学和教育救国理论。此后,又相继在开县高等小学、夔府(今奉节)官立中学读书。1912年春天,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后改为将弁)学堂,被编在第二队第一排,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聂荣臻(1899—1992)

聂荣臻的祖先是清朝初年从江西迁至贵州,再由贵州迁至四川江津(现属重庆)的移民家庭。据聂荣臻晚年的回忆:“在江津,聂姓是大家族。我出生的时候,家庭已经破落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打下深深烙印的,不是家乡的山水风光,孩提时代的欢乐,而是日月的艰辛,农村的动荡和农民生活的苦难。”

聂家的祖先刚迁徙至江津时,先是花不多的钱买下了一座已经破烂不堪的三重堂式的石院子。几代过去,聂家就成为当地的大家族了。但是到聂荣臻出生时,父亲已经破产,虽然伯父和叔父比较富有,外祖父家更是当地殷富,时不时在生活上照顾一下,但却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摆脱贫困。聂荣臻的父亲聂仕先,过早地担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担,磨炼出老成持重、少言寡语、意志坚强、待人处世公道的性格,这种性格全部遗传给了聂荣臻。聂荣臻的母亲唐氏,是乡间的大家闺秀,心地善良、温柔贤惠,她极大地分担丈夫的忧愁劳累,勤俭持家,忍辱负重,这些都对聂荣臻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氏家族原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在1781年前后迁徙四川。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一文中,曾经详细阐述过自己的家世,他说:“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听说我们的那位祖先是背着两个麻袋上川的。在封建时代弄到不能不离开故乡,当然是赤贫的人。这样赤贫的人流落到他乡,逐渐地在那儿发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