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地下成都
3856200000033

第33章 北有十三陵,南有明十陵(1)

参观过北京明代十三陵的人,无不对明代帝王葬礼的宏大和地下宫殿的壮美发出感叹,然而有谁知道在成都也有一大片明朝宗室亲王的陵墓,墓主是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到成都做蜀王的明宗室及其后裔。这一大片的“皇陵”位于成都东部十陵镇和大面镇交界的正觉山附近,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带仍保留着大片由松柏构成的浓密树林,陵墓区湖光山色、古木参天、红墙碧瓦,构成一处十分壮观的皇家陵园,其规模和气势丝毫不逊色于北京十三陵,故考古学家们对陵园遗址进行调查后,忍不住感叹:真是北有十三陵,南有明十陵啊。

如果没有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大炼钢铁”和“改土造田”,如果没有历代盗墓贼的疯狂洗劫,如今的明十陵将是成都地区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地上陵园的肃穆阔大以及地下寝陵的精致华美必将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瞻,它的价值当然可与西安的众多帝陵相媲美。造成成都明十陵景区严重破坏的事件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正觉山附近的参天古木几乎被砍伐殆尽,那些珍贵的树木被劈开,用来作“大炼钢铁”的燃料。位于正觉山陵园中心地带的一口古湖泊也于1964年被排干积水,改作“良田”。景色秀丽的一代王陵的外部环境就这样被破坏掉了,再加上历代盗墓贼数次劫掠,如今看到的成都明十陵已经显得荒芜而衰败,全然没有皇家陵园恢弘的气派了。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显示,在十陵镇约五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共分布着五座蜀王陵、三座蜀王王妃陵、两座蜀王府郡王陵,一共是十座明代宗室陵墓。正觉山是成都市区东郊正东方向的最高山丘,海拔534米,以此山为依托还有一道由西北向东南蜿蜒的山脊,形似巨龙横卧,据《四川通志》《华阳县志》记载,这一带的风水是很不错的。如今,当地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就是以“十陵”来命名的。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当地居民曾在陵区北部挖出石人像等物,估计是陵区神道上旧有的石翁仲一类造像,被当地居民认为是石菩萨,还修了一座庙宇把它供奉起来,因传说石菩萨甚为灵验,所以取庙名为“石灵寺”。十陵和石灵这两个名字,都曾先后作为当地政府名被长期使用。

十座明代蜀王陵的分布情况经考古调查已经搞清楚了,其具体的位置是:第三代蜀王朱友壎的陵墓(又称僖王陵)坐落于古湖泊东岸正觉山西南坡上;僖王的第一位妃子赵氏陵墓在僖王陵南约800米的正觉山支脉上;僖王的第二位妃子陵位于僖王陵西北约300米的朱家大院北侧(估计朱家大院的居民可能是当初守护陵园的朱氏家族后裔);黔江悼怀王朱友附(僖王的哥哥)的陵墓位于正觉山北坡空军某部队操场前,后依山,前临古湖泊;蜀怀王朱申墓位于今成渝高速公路北侧东景山南坡;蜀惠王朱申凿墓位于芳山东南坡;蜀昭王朱宾瀚墓位于怀王陵东侧、史称“东山”的南部缓坡;蜀成王朱让栩墓位于青龙埂、现东风渠一侧的山凹处。此外在正觉山东南坡及青龙埂南侧,尚有一座郡王墓和一位王妃陵。十座蜀王陵如同灿烂的星辰一样散落在这一片风景优美的浅丘山地里,形成一座壮观的家族陵园区。

僖王陵

僖王陵位于正觉山西南坡(已发掘并对外开放),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建于山体前部较平缓的坡地上。考古调查显示,已毁坏无存的陵园建筑原长度为275米,宽度为120米。陵园的墙体都是用厚重的青砖砌成,墙顶覆盖青色筒瓦,从发现的瓦当来看,图案花纹多达十余种。陵园内,沿中轴线过去还建有大门神道、宫殿等配套建筑。发掘该墓时,曾在墓顶的盗洞中发现一节形体巨大的石质塑柱(可能是后人为防止盗墓再次发生而有意阻塞的),看来当时地面陵园建筑的规模是相当宏大的。

陵墓位于陵园后部的中央,墓的封土十分高大。1978年石灵乡中学建教学楼时将冢土铲除。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冢土下会有巨大的地下宫殿存在,在修教学楼挖石灰池时,才发现了地下有一座庞大的陵墓。1979年春天,成都地区的考古学家正式对僖王陵进行清理发掘。当打开地宫时,发现里面积满了陈年的雨水,不得不动用抽水机夜以继日地抽水。在抽水过程中发现一具棺木,后来证实是蜀王朱友壎的棺椁,但残破的棺椁内已无蜀王的尸骨和随葬物品。等地宫内的水完全抽干,考古学家们穿着胶靴,踩着又湿又滑的石级下到地宫内,对沉积在淤泥中的文物进行清理。

僖王陵整座墓室从八字墙到端墙的深度是31.7米,从建筑规模看,的确算得上是一座宏大的地下王宫。发掘中发现了从墓门和墓顶开凿的盗洞,证明该墓被盗不止一次。该墓墓前有一斜坡状的阶梯通向地宫,地宫距地表的深度为10米。地宫建筑依次为八字墙、墙门、金刚墙、大门、前殿、中庭、正殿、后庭,后殿、棺室、影壁、端墙。按照常人的想象,地宫无非是一个长方形的地下建筑,四面是墙,跟一个盒子差不多。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僖王陵的地宫跟地面的皇家宫殿几乎没有两样,层层叠叠的瓦檐飞角被装饰得耀人眼目。比如地宫的门殿和侧门采用了绿色琉璃屋面、青石梁柱和青砖墙体,大殿正脊饰满莲荷图浮雕,瓦当和滴水皆塑龙纹图案,斗拱上装饰琉璃檐椽、飞椽等。后殿脊上也雕饰有仙人骑凤、骑狮图像,配殿的石质雕花窗皆系仿木花格门、窗,雕刻的图案有变形四叶菊花和卷草图,中后庭的门楣上有由浅浮雕缠枝芙蓉、牡丹、莲荷、葵花组成的繁花似锦图。

僖王陵地宫是成都地区已发现的陵墓中最宏大精美的一座。光从地宫双扇石门浮雕的九排九颗硕大门钉上,便可见得明代蜀王的皇权意识和明代帝王丧葬制度。曾经陈放僖王棺材的棺台是莲花须弥座形,台侧浮雕有云龙戏珠图案,棺室宝顶有浅浮雕百态牡丹芙蓉图、祥云、莲花、佛家吉祥图等。僖王仰身躺在棺台的棺椁内,仰望这些华美的浮雕时,不知有何感想?

该王陵虽被盗墓贼光顾过,但仍出土了56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组由琉璃厂窑烧制的仪仗俑,这些五彩的琉璃瓷俑曾经像兵马俑一样阵势威严地排列于地宫之中,数百年来,虽经地下水长期浸泡,仍然如刚刚烧出的一般光亮如新。

罗江王妃陵

罗江王妃陵是僖王的第一个王妃赵氏的陵墓,位于正觉山南侧平缓的山脊中段。1977年,当地村民在此开挖水渠时,已将陵墓的前室和中室破坏。1979年冬天考古学家前往清理发掘时,发现该陵墓的地宫建筑跟僖王陵非常类似,平面布局为二重殿四合院布局,整个地宫依次由前庭、正殿、后庭、后殿、棺室组成,墓室的进深为14米,正殿配殿皆大量使用绿色琉璃瓦屋面,地宫建得金碧辉煌,华丽绚烂。

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一百余件,多为瓷俑和其他瓷器。根据现场探测,还在地面发现一长约90米、宽约50米的陵园建筑。想当初,红色的围墙掩映着参天的古木,周围是幽静的湖光山色,整个陵园与其他九座陵园遥相呼应,该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致。

僖王继妃陵

僖王继妃陵坐落于正觉山西麓的台地上,面朝古湖泊。该陵墓现在的券拱已坍塌,估计被盗的情况也很严重。塌陷的王妃陵像一座被废弃的古城,四周长满荒草。考古学家们在进行地面调查时,发现该墓原来也有一座长90米、宽50米的地面陵寝建筑,这个依山而筑的宏大建筑不知何年何月被破坏了,考古学家仅在荒草中捡拾到一些琉璃瓦鸱吻构件和凤纹琉璃瓦当,这些东西可以证明当时有高大的明楼建筑耸立在陵园中。

黔江悼怀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