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涵养心性的小窗幽记
3879400000011

第11章 辑三 处世立业之道(3)

世界如此之大,事物如此纷繁复杂,任凭一个人如何学习,也只能学到九牛之一毛,因此,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应当心存敬畏,心怀谦谨,而不是盲目地自高自大,自吹自夸。一个人的知识相对于所有的知识来说,所占比例很小,非常容易遇到不在自己领域内的事物,自高与自夸的人会不懂装懂地指手画脚一番,而谦虚谨慎的人则会有意识地将这知识纳入自己的脑海之中,从而得到进步。两种做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第十节 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老祖宗说话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走到穷途末路的人,应当看他当初的本心是怎么样的;所谓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最后的发展是怎样的。

过来人的故事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执政,将新法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失败。反对变法的旧党成员纷纷弹冠相庆,奔走相告,认为以王安石为首的“邪恶势力”终于土崩瓦解,值得庆贺。

有一个旧党官员提了一壶好酒上好友家庆祝。到其家中后,旧党官员人未进屋,笑声就传进了厅堂:“速来开门,有好事。”

友人赶忙开门将其迎进,问:“什么好事?是捡了金元宝,还是新纳了一房小妾?”

旧党官员“啐”了他一口,笑骂:“你这家伙,嘴里就蹦不出个象牙。”

友人哈哈一笑,说:“好了,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该不会是为了那个‘拗’相公去职而特意来我这庆贺吧?”

旧党官员一拍手,道:“不错不错,正是为此而来,此实乃天大喜事,当可浮一大白。”

友人请其坐下,自己也在对面坐好,感慨地说:“真是想不到啊,当初一手遮天、得意满满的人,却也有失势的一天。”

旧党官员笑说:“谁说不是呢,当初他鼎盛之时,我就说过,其新法背离天道,肯定无法长久,现在这不就应验了吗?”

友人点点头说:“其实,若是撇开政治上的一些因素,上溯其变法本心,却也未必是坏意,譬如青苗法、募役法之类。”

旧党官员嘿然一笑:“如今他已然失势,证明了即使本心甚好,但执行中却背离本心,最后也是不得善终的。”

友人叹道:“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在功成行满之时失败了。”

旧党官员不满道:“你可是在同情他?”

友人摇头说:“非也,我只是在想,如此厉害的一个人尚且会一朝倾倒,如今我等众人亦是处于功德圆满的境地,是否将来也一样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到时候又会不会有人谈论我等穷途末路之事时,上溯我等的本心呢?”

旧党官员闻言也陷入了思考。

点|睛|智|慧

一个人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他的本心,看他最初的用心有无错误,或者是否在做事过程中用心发生了改变。有很多成功的人,先是经历了成功,随后的一些行为就渐渐偏离本意了,而若想让成功经久不衰,无非就是能够坚持好的本意,并一直保持下去。

而在成功后,也需要时时谨慎,若是得意忘形了,则很可能爬得高而摔得狠,最终落得个惨淡下场。

§§§第十一节 事急从权的应变之道

老祖宗说话

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译文:事态紧急、焦头烂额之时,就不要去在意衣冠是否整洁;人命关天、救死扶伤之时,也不要墨守成规。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一名衙役,经过多年苦熬,终于混上了一个捕头的职位,心态一下子就变得不同了,都说底层混久了的人,一旦手中有了点权力,便会可劲地显摆,这位新科捕头也不例外,制服常常整理得一丝不苟,处处体现出自己的威严。

某天夜里,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打更的已经敲完三更的锣,突然,静夜中传来一声嚎叫:“走水了,快跑啊。”

不一会儿的工夫,小小的县城整个就被惊动了,原来,城中一家布庄不知为何起火了,火势凶猛,已经蔓延至周边店铺。离得近的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这事自然很快也传到了新科捕头的耳中,这位捕头所负责的工作就类似于今天的警察局,连着消防队的职责也一并兼了,遇到这种紧急情形,他应该迅速组织一众手下去救火。

此人心中大概也是想快些去火灾现场,不过在穿戴捕头制服的时候,速度却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他不愿草草拾掇,仍要依照平时一丝不苟地将制服穿戴整齐。此人花了小半个时辰挨个将衣服上的褶皱抚平,又谨慎地左看看右看看,最终确认自己的衣着没什么不妥,这才大摇大摆地出发。而这厮带着人赶向火灾现场的路上依然是慢吞吞的,因为这位捕头大爷不愿让慌张的形象出现在自己身上。

可惜,等他们真正到达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最先起火的几家铺子被烧了个干净,街道上其他的店铺因为救火不及时,也烧了起来,这一场火竟然持续到天亮才渐渐熄灭。

类似于这种火烧眉毛却仍死板地关注不相干的细节的情况,还有一例。

有一个郎中,因为医术不错,找他看病的人挺多,有的时候竟然还忙不过来,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让徒弟在自家医馆门口设了一个分号桌,前来看病的人先领一个号码牌,然后根据号码牌上的数字排队等候医治,这种方法和今天医院里挂号看病是一个意思。制定这种规矩也是避免看病乱糟糟的情况,本意是好的。

问题常常并非出在制度本身,而往往是出在执行人的手中。

某天傍晚,郎中的医馆门前依然排着长龙。突然一个年轻人推着一辆车奔到医馆门口,车上载着一个奄奄一息的人,看样子像是他的父亲。

年轻人一下子跪在医馆门口,大声哭道:“请大夫快救救我的父亲,他快不行了。求你们了。”

郎中的徒弟看了看长龙一般的队伍,对年轻人说:“我师父定下的规矩,要想看病,就得拿号码排队,谁也不能例外。你还是赶紧拿了号码排着吧,应该也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能轮到你了。”

年轻人将头磕得“砰砰”响,只是不停重复着“求你了”的字眼。

可惜郎中的徒弟就好像是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就要年轻人按照规矩拿号排队,一点通融的意思都没有。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围观,人们指指点点,纷纷指责徒弟见死不救,不讲情面。

后来,医馆中的郎中被外面的动静给惊动了,出来问清原因后,立刻大骂徒弟:“医者父母心,人命关天的时候还管我定下的规矩干什么?”说完便就地给年轻人的父亲医治起来。

点|睛|智|慧

所谓事急从权,处理事情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缓缓的,哪些是不太重要可以最后考虑的。若是在火烧眉毛的时候,整理衣冠就是不那么重要的,舍本逐末地先整理衣冠的行为最后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样的,规矩只是应付平常的一般的事件,遇到那些突发的紧急情况,就不应该拘泥于条条框框,而应该结合当时的状况临时变通。

§§§第十二节 誉不如无毁,乐不如无忧

老祖宗说话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译文:有赞美的言词在面前,不如没有毁谤的言论在身后;有快乐的情绪在身上,不如无忧无虑在心中。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听了家里的话,拜了镇中的一位医者为师,学习医术。

年轻人悟性不错,医者教他的那些基本的认药、辨药的知识,都掌握得很好。不过,时间久了,年轻人却觉得不满足了,医者总是只让自己埋头在药材里,却不许自己接手患者,这是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年轻人性子热,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师傅。

医者当时正在捣药,听了年轻人的抱怨,笑笑说:“我让你反复地去辨药识药,这是让你打好基本功,就好像练拳要扎好马步一样,你不把这一关扎扎实实地过去,我怎么能够放心让你出去给人治病?”

年轻人还是有些想不开,继续说:“可是邻镇有个医者比我大不了多少,却因为治好了知县老婆的病而十里扬名,而且……而且……”

医者师傅放下手中的活问:“而且什么?”

年轻人轻声说道:“而且,那人现在名声比您还大。”

医者听了徒弟这样的说法,想了想,说:“这样,我先问你,假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生有大病,随后被医者治好了;第二种是你从来就没有得病:这两种情况你愿意自己是哪一种?”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从来就没得病了,谁闲着没事想得病啊,就算能治好也麻烦不是,说不定还留下什么后遗症,那就更糟糕了。”

医者一边用捣药杵捣药,一边给徒弟解答:“你说的那个出名的医者我也知道,要我说,他真正的基本功底甚至可能还不如你扎实,之前还曾治坏过几例病人,不过因为他祖上传了一张医方恰好治好了知县夫人的病,因此出了名,也将他过往的错诊给掩盖了下来。这种人前之名,来得快也去得快,不长久的。对比于我,我从医这几十年,你可曾听说我医坏了谁没有?”

年轻人摇头说:“不曾听过。”

医者点点头说:“你看,因为我从来没有医坏过人,因此也从来没有人在背后说我的不是,这就好像刚刚所说的,得了病被治好的状况不如从来就没得病。我虽然从没有显赫的名声,却也没有人在背后诋毁我的医术,这比你说的那位医者的人前之名不是要扎实稳当得多吗?”

年轻人挠了挠头,说:“这……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医者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又说道:“再者说,那位医者获得了一时的人前之名,应该是感到欢乐的吧。”

年轻人不明白老师想要表达什么,便只是点头表示同意。

医者接着说:“但我说他的欢乐只是身体表面的,背后却还隐藏着对未来可能会因为医术不精而露怯的担忧。而我却正好相反,我没有那种因为出名而带来的欢欣,但更没有对自己医术不精的担忧。仍然就像前面所说,有欢乐不如无烦忧,有不如无!我如此说,你现在可明白了?”

年轻人张了张嘴,点了点头,又回去继续与药草为伍了。

点|睛|智|慧

许多事情,并非表面有无尽的赞誉,这事情便是好的,这是一种误区,就好像一个华丽的鸡蛋,它的品质就一定超过其他普通的鸡蛋吗?不是。人前之誉、表面的欢乐其实就类似于鸡蛋外面的华丽外壳,并不能说明什么,虽然很多人会被这种华丽的外表所吸引,但睿智的人从来对此不屑一顾。真正能够证明一件事物的,应该是背后从来没有毁誉或者是心中无忧,这就好比鸡蛋内部不显山不露水的蛋黄,蛋黄大而有营养才是一个鸡蛋优于其他普通鸡蛋的地方,睿智的人看重的也正是这一点。

§§§第十三节 批评人不能太过

老祖宗说话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译文:责备别人的过错,不要太过严厉,要顾及到对方能够接受的程度;教育别人向善,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能否做到。

过来人的故事

宋仁宗时,范仲淹和滕子京同榜考中进士,做官之后又同在御史台做谏官,关系一直不错。

有一次,为人比较直的滕子京上言指责仁宗说:“作为一个皇帝,天天居于深宫,流连于酒席宴会,上朝的时候一副无精打采、哈欠连连的样子,这哪里有一点圣上的样子!”

要说这滕子京也真是可以,指责一般人的缺点时都要注意一下说话的口吻,何况是最高领导,这位可好,摆明了说仁宗皇帝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就差没指着鼻子骂人家了。这种不注意方式的上言,就算说得再有道理,对方也接受不了啊。

果然,仁宗皇帝大发雷霆,好你个滕子京,敢议论朕的宫闱私事,你是龙王爷跑到土地庙收香火钱——管得太宽了吧——于是将滕子京贬官,外放到凤翔府做知府。

后来庆历改革时,滕子京不知道又是怎么得罪了人,估计还是指责别人时没注意语气,让人记恨上了,不久就被人弹劾说私自挪用资金。这次是范仲淹顶着丢官的压力才保下了滕子京,最后只是被贬到岳阳做知府。

滕子京这个人说话不太讲究方式,因此吃了很多亏,但其人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到了岳阳这个地方,凭借岳阳地处水路交通要道的优势,他大力发展商业和实业,大搞招商引资,兴建公共设置,兴办学校,当地的经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不过,滕子京对于自己遭贬之事始终耿耿于怀,心情郁闷之下就给范仲淹写了封信,随信还附了一副洞庭秋色图。

范仲淹看到好友的来信,知道滕子京一张嘴就得罪人的毛病并没改,担心他因为这个再次得罪人,到时自己可没办法一而再地保他。但是,作为好朋友,又不能直接指责他的缺点,对方有可能不接受不说,搞不好连朋友关系都会搞僵。

范仲淹果然不愧是精明人,你滕子京不是喜欢诗词画作吗,那我就给你来首委婉的劝说词吧。随后,范仲淹挥笔写下《岳阳楼记》,在这一篇章中,范仲淹洋洋洒洒写下了著名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十分巧妙地规劝滕子京不要计较得失,要以天下为己任。

同样是指出别人的缺点,滕子京和范仲淹的两种不同方式孰好孰坏,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至于劝人向善,同样需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春秋时,孔子所在的鲁国有一条法律,要是鲁国人在国外被俘虏了,有人能把他们都赎回来的话,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自己出钱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却拒绝收国家的报销款。随后就跑到孔子面前恭恭敬敬地说:“老师,你总教我要为善,这次我从外面赎回了鲁国人,也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我这样的做法应该值得提倡吧。”

子贡其实本心是好的,希望以自己的行为做榜样,人人都能一心为国效力。但是,他没有想明白其中的关窍,那就是,他子贡是个有钱人,可以毫无顾忌地赎回俘虏,别人却没办法像他那么做。

孔子果然也点明说:“你啊,劝人为善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也要考虑别人能不能做到啊,你这次是不要国家报销了,你有钱,所以不在乎,可是别人怎么办,你这么一做,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去鲁国赎人了,这岂不是起到了反作用吗?”

点完子贡后不久,子路从河中救起了一个落水者,对方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欣然接受了。孔子又借此说道:“你看,这样才对嘛,以后鲁国人肯定会勇于救助落水者了。”

点|睛|智|慧

做事情要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这样,提出来的要求才比较容易被他人接受。就拿针对别人的缺点提建议来说,若是能够注意讲话方式,那么最后提出的建议往往能够为人接受,反之,恐怕则会起到反作用。

劝人向善也是如此,同样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能力、能够做到哪种程度,若是不加思考地就以极高的标准要求别人,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也不好。

§§§第十四节 熟能成巧

老祖宗说话

执笔惟凭于手熟,为文每事于口占。

译文:要想练好书法、写好文章,关键都在一个“熟”字,也就是勤写勤练。

过来人的故事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书画双绝,才思敏捷,为人景仰。

某一天,一人上门来找金农求问如何才能将书法练到家。金农先是打量了一番来人,然后要求说:“你先把手伸出来我看看。”

来人乖乖地将手伸了出来。

金农一看,手指手掌均是白白净净,一点茧子都没有,于是对来人说:“你去街边的酒楼,那里有个伙计有一手绝活,你去问他如何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