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涵养心性的小窗幽记
3879400000009

第9章 辑三 处世立业之道(1)

§§§第一节 怎么对待福与祸

人要有七分正经,以立正事,再留三分痴气,以防他人嫉妒,还要努力不听无稽之言,不卖弄学识聪明,不苛求他人多反省自己,不因微福而骄横,不因微祸而自轻贱自甘沉沦,这才是真正的处世立业之道。

老祖宗说话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译文:上天欲降祸于人,必定先给予一些小福分使其傲慢自大,看他是不是承受得住;上天要降福给人,必定先降下一些小祸事使其警觉,看他能不能自救。

过来人的故事

春秋战国期间,齐国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成为这样一个大国的君王,可以说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齐闵王田地就是这样,享尽荣华。

齐闵王有着强烈的优越感,有优越感其实也没什么,可这优越感若是发展成为骄横,那就不好玩了,这位齐闵王之后就因此而遭祸。

那是在苏秦死后不久,因为这位纵横家的阴谋,秦、赵、韩、魏、燕五国攻齐,齐国虽猛,却也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大败。齐闵王田地只好收拾细软匆匆逃命。

起先,齐闵王田地奔逃到了卫国,要求借地方暂避。卫国国主见这么一个大牌到来,也是有些诚惶诚恐,赶紧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不仅向齐闵王称臣,而且连自己的卧室都让给他住。

按说这接待规格也够意思了,可田地却还不满意,老是挑剔说卫国这小地方破破烂烂、条件不好。这种话任谁谁都不爱听,卫国的一众官员顿时心生不满:你以为还是你称霸那会儿啊?现在你就是落难的凤凰,连草鸡都不如,居然还挑三拣四,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田地受到奚落后,一气之下跑到鲁国。不过,他嚣张的性子仍是没变,刚到人家地盘就提出了一整套的接待规格,比如鲁国国主必须得亲自端着食物站在台阶下伺候自己吃饭,自己吃完了人家才准吃。

鲁国一众人心说,这爷的谱还真大,咱不伺候您行吧,您哪来回哪去吧。遂客客气气地将齐闵王请了出去。

接着齐闵王田地又到了邹国,人家刚死了国君,正举行国丧呢,这厮居然要求站在祭坛上显摆自己的英明神武。这就又把邹国给得罪了。

最后,实在没地方可去,齐闵王只好回到了自己老家一个尚未沦陷的城里,在那里遇上了打着“援齐”旗号趁火打劫的楚国大将淖齿。也不知道齐闵王到底做了什么伤人自尊的事,淖齿直接将这位落魄的君主弄死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上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骄狂。相应地,上天欲给人降福,必先来那么点儿灾祸考验考验他。前面提到的苏秦便是这么一个例子。

苏秦曾随着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与张仪乃是同门。自学成出山之后,苏秦意气风发,跑到秦国去推销统一中国的策略,结果没有得逞,这之后,霉运便一直尾随着他,几年的时间,他一事无成,身上的盘缠也花光了,等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父母都不情愿搭理他,妻子也是宁可忙着织布也不愿正眼瞧他,求嫂子给做碗饭吃,还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这样的情形实在太打击人了,要是一般的人估计也就在这挫折前沉沦下去了,不过苏秦毕竟不是一般人。这位主儿被现实刺激到了,于是狠狠心,“头悬梁,锥刺股”,凭着这股子狠劲,几年后终于一扫以往的颓势,成为执六国相印的牛人。

点|睛|智|慧

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上天给予你福分,千万不能因此而产生骄矜的习气,骄矜必然得罪他人,然后灾祸便随之而来了。因此,身在福中,也应当时刻警醒,谦虚谨慎,如此才不会引来大的灾祸。

而上天想要降福给某人时,必然要先降下一些灾祸磨炼此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若是没有这种磨炼,便无法成长成才,而没有相应的能力与福分相匹配,福分定然不长久。所以,身处困境的人一定不要放弃,因为这是对你的磨炼。

§§§第二节 人要有三分痴气

老祖宗说话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译文:人要有七分正经,好为人做事;要有三分痴呆,好保住性命。

过来人的故事

明初时,朱元璋多疑好杀,许多聪明人、自作聪明的人,都成了他的刀下鬼。

有一次,朱元璋犯了脾气又要杀人,太子朱标比较厚道,恳求朱元璋放人一马,朱元璋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便问监察御史袁凯:“这有人犯了朕的忌讳,朕打算杀掉他,不过太子东宫却劝我手下留情,你来说说看,我和太子,谁的做法是对的?”

袁凯一听,心中一阵叫苦:这真是阎王催的,这不是要命吗?你老朱是领导,我哪敢说你的不是啊,嫌命长吗?可太子那边也不是好惹的,那是将来的领导,得罪了同样没好果子吃。

这也难怪袁凯为难,朱元璋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别人若是站在独木桥上,左边是狼,右边是虎时,该如何选择一样,纯粹是难为人。

不过这袁凯倒也有些心思,既然不能明确地表明支持谁,不如表现得糊涂一点,两边都不得罪吧。于是恭恭敬敬地说:“我也不知道谁对,不过我知道陛下用刑,是为了维持法度,而太子劝陛下放人,乃是出于仁慈。”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身,这天下也是他凭着一腔血气打下来的,所以生平最讨厌这种装糊涂、左右逢源的人,因此听了这番回答,勃然大怒:“呔,老子最恨你这种首鼠两端、三心二意之人,给老子当差办事的时候还不忘讨好太子,你是想比老子活得还长,到时候等太子即位后好继续逍遥吗?”于是将袁凯打入了大牢。

装糊涂把自己装进了大牢,袁凯心中也是懊悔不已,不过事已至此,若是不想个辙儿出来,说不定小命真的就没了。最后思来想去,他决定,既然已经装了一回,那就装到底吧。

袁凯开始在狱中装疯卖傻,不仅如此,还连续绝食三天,然后不出预料地晕倒在狱中。见此情形,朱元璋果然派人来劝解他,并暂时放他出来了。

不过袁凯知道这样并不算脱离危险,出来后继续装疯,还在过金水桥时故意摔倒,赖着不起。朱元璋疑心重,居然叫人拿来木工钻,把袁凯当根木头钻,袁凯拼命忍住了。

这之后,袁凯并未松懈下来,为免功败垂成,袁凯装得更狠了:拿着铁链套在身上,还弄得邋里邋遢,搞得跟乞丐一样。而在朱元璋派来的人面前,袁凯则流着口水唱《月儿高》,还趴在地上捡狗粪吃。当然这“狗粪”不过是袁凯事先以炒面和着砂糖做成的。

就这样,凭着装痴神功,袁凯成功逃过了杀身之祸。

点|睛|智|慧

人在世上,为人处事应当正正经经、规规矩矩,因为唯有正经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信任,这是与人相处的一个基本道理。不过,一味的正经也不行,还要适当地保持一点糊涂,甚至是痴呆。只因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太多了,糊涂一些,痴呆一点,可以很好地藏起自己的锋芒,减少他人的敌意,最终保住自己的性命。

§§§第三节 居安思危与力挽狂澜

老祖宗说话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译文:在锦绣繁华的外在处境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快刀斩乱麻,才算是真正有手段;在处境恶劣,风雨飘摇之时,能够立身坚定,才算是站稳脚跟。

过来人的故事

宋真宗时期,有个叫李沆的宰相,此人是出了名的目光深远,一度被人称为“圣相”。

当时大宋朝廷正在对西北用兵,事情繁多,大家每天都得忙乎到很晚才能吃饭,于是另一名宰相王旦就对李沆发牢骚说:“每天忙得这样脚打后脑勺,长此下去谁都扛不住啊,也不知道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下来,我们也可以享几天清福。”

李沆安慰道:“忙点好,忙着说明咱们还有些用处,闲下来的话就说明咱们该退休了。再说了,忧患使人奋进,也可以使咱们时时有警醒之心,这样才能保住祖宗基业。”

而两人的谈话过去没多久,事情就出现了转变:契丹和宋朝议和了。世道果然一下子平静下来,许多事情也都不再紧急,大臣们也不需要忙成一团了。

如此局面自然让很多人高兴,甚至有些大臣还买来酒庆祝。在这种“普天同庆”的大背景下,李沆这位宰相却想得与众人不同,他说:“现在这样平平安安,无忧无患,好倒是很好,但就怕边境没有忧患了,我等久而久之会生出奢侈怠慢之心来,那就十分之不妙了。”王旦则对这种危机论调不以为然。

李沆抛出忧患意识论当然也不仅仅是说说,他同时也十分坚定地贯彻到了行动中,时常将全国各地发生的水旱灾情以及盗匪案件上报给皇帝,好提醒皇帝,世道并非绝对太平无忧。

王旦见李沆这么较真,便对李沆说:“官家每天要操劳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你报告的这些都是小事,就不要总是去给人添麻烦了吧。”

李沆则认真地说:“官家年纪轻,经验不多,又是血气旺盛、好玩贪乐的时候,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应该多让他知道多一些危难事情,不然,他就会沉迷于声色犬马之类,甚或玩物而丧志了。我现在已经老了,能够做到的就只有这种简单的提醒,以后还是要靠你们来支撑。”

待到李沆去世后,少了一个灌输忧患意识的人,宋真宗便慢慢安逸下来,觉得契丹既然已经讲和,西夏也已经归顺,那么也是时候好好享乐了。于是便真的如李沆所说的那样,纵情于歌舞,并且大肆地选址修造宫殿,又到汾水去筑祠祭神,上泰山去封禅,等等。

看着宋真宗一味地任用一些报喜不报忧的大臣,比如王钦若、丁谓之流,整天沉迷于盛世太平的假象里,王旦这才感受到李沆的远见卓识。

李沆是居安思危的典型,而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力挽狂澜的强人,其名为寇准。

宋朝与辽国是世仇,打了很多年。景德元年,辽国又出兵二十万,浩浩荡荡地向南边推进,北宋高层为之震动,却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应对辽国的攻势。

当时的参知政事是王钦若,这位胆小怕事的江南人立刻跳出来主张宋真宗迁都到他的主场——金陵去,而另一位来自四川的枢密院事陈尧叟则提议迁到成都去。

不过这种主张走逃跑主义路线的论调还是比较有市场的,宋真宗也不是什么坚定的人,还真就考虑起迁都方案来了。就在朝野上下都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时,唯有寇准十分坚定地站出来说:“不知道是谁给陛下出的迁都的主意,出此主意的人就应该拖出去杀头!”随后,寇准竭力向真宗陈述逃跑方案的弊端,并且十分肯定地告诉真宗,只要真宗能够御驾亲征,那辽国的所谓大军也只是一片浮云啊。

在寇准的劝说下,真宗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带兵去打一仗。也正是因为寇准在关键时刻的坚持,才使得宋朝军队在后来的对辽战争中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点|睛|智|慧

一个人处在比较安乐的环境中很容易懈怠,因为没有切实的有威胁的东西存在,人就会不自觉地认为那些危机意识都是没有用的,渐渐地便会耽于享乐。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在安乐环境中仍然能够见到隐藏着的危机,才是正确的存世之道。

§§§第四节 以德服人:做人的上乘心法

老祖宗说话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译文:与其不断去要求别人,不如让人自我反思,与其不断地去指责别人,不如让人自我坦白。

过来人的故事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是邻居,平时常有些摩擦,因此都在边境上设了岗哨。

两边的岗哨都得有人看管,这看管的人就是亭卒。在边境上,吃穿用度什么的不十分方便,大部分情况还得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因此两边的亭卒都开始种西瓜。

梁国这边的亭卒比较勤快,每天里起早贪黑,除草浇水,瓜田被他照顾的井井有条,田里的瓜也是长得个顶个的大。而楚国那边的亭卒比较懒惰,天天吃了睡,睡了吃,任田里的瓜苗自生自灭,最后西瓜长得又小又瘦。

世上许多纷争来源于嫉妒,而嫉妒总是来源于比较,因为有比较就有高下之分,本来若是没有梁国那边长势良好的西瓜做对比,楚国亭卒这边的西瓜即便长得歪瓜劣枣也没关系,可就是梁国这边的西瓜长得太好了,楚国的亭卒觉得失了面子,便在某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悄悄去把梁国亭卒种的西瓜全部给糟蹋了。

第二天,梁国亭卒见自己瓜田里一片狼藉,气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知道肯定是楚国亭卒干的好事,因为这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俩难兄难弟就没别人了。

心中有恨的梁国亭卒跑去和对方理论,指责楚国亭卒做人不厚道,楚国亭卒则死活不承认是自己干的。

梁国亭卒又跑去找自己这边离得较近的一个名叫宋就的县令商量,将事情说明白后,他咬牙切齿地说:“楚国那家伙太欺负人了,咱们不能这么白白让他欺负了,我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明儿个晚上我就过去将他的瓜也全部糟蹋掉。”

宋就劝阻道:“别介,你想啊,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还要咬回去不成?这绝对是下下策。咱应该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到最后让对方看着长势良好的西瓜羞愧死,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指责而使人自我反省、自我坦白,乃是上乘的做法。”

梁国的亭卒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从第二天起就照办了。

就这样过了好些日子,楚国的亭卒眼见着自己田里的瓜越长越好,起先还有些惊奇:自己也没干什么啊,还不是像以前一样放着不管,怎么地里的瓜就突然这么给力了呢?当然,这楚国亭卒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知道有人在帮自己的瓜田除草浇水,而这地方也没别人,自然是梁国亭做的好事了。

楚国亭卒对此感到既敬佩又惭愧,心说:我原以为这世上从来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却想不到这世上还真有好人,这不是衬得我很卑鄙很下作吗?不行,我得做点什么。于是楚国亭卒便将此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由此感到梁国人睦邻友好的诚心,因此特地准备了礼物送到梁王那里,两国竟从此成为了友好邦邻。

点|睛|智|慧

指责他人的不对之处,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但这真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不一定,要知道,人总是对于来自他人的指责天生反感,即使是真有过错,来自他人的指责也很容易招来厌恶,甚至使人恼羞成怒。因此,真正得当的方法是使他人自我反省,自我坦白,既不伤人自尊还能圆满解决问题,这才是上乘的处事之法。

§§§第五节 道破与不听

老祖宗说话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译文:能够心领神会的言语,应该不用言语点破而领会它;至于没有根据的话,听了也就当没听见。

过来人的故事

大和尚教小和尚诵经,小和尚如同背书一般一口气将经书念完,然后等着老和尚吩咐。

老和尚见小和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于是摇了摇头让小和尚再诵读一遍。小和尚无奈,只好又重新读了一遍。

听完小和尚的第二遍诵经,老和尚见其仍然只是为了诵读而诵读,便用手中敲木鱼的小木槌轻轻敲了小和尚的光头一下,说:“你这顽徒,根本未将心思放在经书内容上,我且问你,这两遍念下来,你可有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