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
3886600000053

第53章 不要轻易转行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据调查,仅9.8%的人在转行前会对新行业作科学而细致的分析,再根据自己的特点作出判断。随意、草率地随大流改行,你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换言之,转行时绝大多数人比较犹豫,这毕竟不像换个工作那么简单。让一个人放弃所熟悉甚至已有成就的领域而转投他行确实不易,所以在转行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转行。

当你准备换跑道重新起跑时,是否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转行也有风险,转行成功的可能性大不大?万一转不成怎么办?

大学毕业后,活泼外向的德华进入了证券公司做客户代表。这一年,正值牛市行情,高佣金提成使他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德华高兴万分,自觉入对了行。可始料不及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市滑坡,券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德华的收入受到了直接影响。在低迷的日子里,动摇德华信心的已不仅是公司,还有对职业的、行业的忧虑。

此时,正巧有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一个数据分析员,向德华发出了邀请。在无奈和冲动中,他舍弃了已经熟悉的行业和职业,去了会计师事务所。然而,半年之后,枯燥的数字,频繁的加班,单调的流程使得德华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产生了怀疑。在困惑中,是否要再度转行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德华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类似德华这样因为职业发展暂入低谷而放弃本职业的人很多。在这些人中,有的碰巧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而大部分人则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泥潭。人们通常都是在现有职业发展出现问题时才想到转行,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的困境,而并非是出于对自我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从大多数人的转行经历看,他们要么是糊里糊涂,要么是对现在的状况失去信心,要么便是对某个热门职业盲目崇拜。

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说,转行相当于改变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有时候转行是给职业生涯带来生机的手段,但在这一环节上,随意转行往往容易带来危害。错误的转行很可能带来长期的职业低迷,从而影响终生的职业生涯。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有低谷,当职业发展出现低迷时,不要在冲动中选择转行。

以下是转行的四大误区:

1.“钱袋”的诱惑——哪儿钱多往哪儿奔

有些人一瞅到薪水的数字,脑袋一热便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本行,跳到一个陌生的职业中去。这样“唯利是图”的转行非但没有收获,还可能是个陷阱。很多职场人士往往对新行当缺乏全面了解,在高薪诱惑下不假思索地选择转行,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新工作,而且高薪也需要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代价,这时候便后悔莫及了。

高薪虽然非常有诱惑力,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并不能适应新行当,高薪也许只是海市蜃楼。

2.盲目跟风赶时髦——哪儿热门去哪儿

哪热往哪转,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网络红火时,传统行业的很多人都奔着这块“风水宝地”而去。可他们始料不及的是,“风水轮流转”竟如此之快地得到印证,那些抛弃了原来的行业、好不容易刚适应网络规则的人士,在网络经济的泡沫中很快陷入困顿。热门行业或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行业的确有比较多的机遇,但尽管如此,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热门行业淘到金子。

职场人千万别盲目赶时髦,崇拜热门行业,哪儿热往哪儿挤。再热门的行业,也有失败者,再萧条的行业,同样也有成功者。热门行当的发展机遇也许更多,但并不一定有适合你的空间,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急功近利——心急吃不成热豆腐

转行绝不同于跳槽,跳槽的人可以为新企业在短时间内创造价值,而转行的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缺少耐心、心态不平和往往使许多转行者半途而废。

当你放弃了原有的职业积累,转到一个全新天地中去时,收入的减少和职位的降低很难避免。这个风险因素是职场人在转行时应该加以考虑的。

4.转行“上瘾”——一山要比一山高

改行虽然可以使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频繁的改行也是一种误区。就好比挖井,总是挖一会儿就换地儿,永远也挖不到水。大多数人都会“干一行,怨一行”,对自己的职业状况不满意,总觉得别人的天地比自己的更宽广。于是很多人频频转行,在每个职位上总是干不长,到最后,似乎积累了丰富的经历,成了“通才”,但其实在每个行当都是浅尝辄止,术业无专攻。

正如跳槽一样,转行也有惯性,很多人常常陷入“不满意——转行——还是不满意——继续转行”的恶性循环中,最后可能一事无成,频繁转来转去,不利于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对职业发展不利。

一个人在有限的职业生命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比频频换行、打一枪换一地方更容易作出成绩。当一个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一般不要轻易转行。

职场小贴士

一个人在有限的职业生命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比频频换行、打一枪换一地方更容易作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