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3887000000060

第60章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自古以来,人类就盼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据闻,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后不久,却精神崩溃了。巨大的成功,使他回到地球的生活顿然丧失了值得眷恋的魔力,使他好似处于一片虚无与真空之中,感到生命中有价值的活动已经到达了终点。梦想的实现,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他对科学进步认识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的确,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即使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埃德温·奥尔德林他们的成功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作一项突破,又看作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无所适从的结果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激情澎湃,不断奋进,而当他奋斗到拥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最高的荣誉,享有最优越的生活的时候却感到迷茫、失落和没有方向,甚至更加不快乐。其实,这是因为在条件不够优越的时候,人会有一个追逐的目标,或以某种成就为目标,或以某个人的成就为目标。当有一天赶上并超过这个目标的时候,人就会突然之间失去追逐的目标,从而产生失落感,并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

不过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爱因斯坦是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据说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为何还能做到学而不厌呢?”爱因斯坦很幽默地解释道:“假如把人的已知部分比做一个圆的话,那么圆外便是人的未知部分。所以说圆越大,其周长就越长,他所接触的未知部分就越多。现在,我这个圆比你的圆大,所以,我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自然比你多。这样的话,我怎么还懈怠得下来呢?”

为了启发人们谦虚处世,列夫·托尔斯泰也打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比方:“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就好比分母,分子一定,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

因此,一个人不管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多大的成绩,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你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取更大的业绩。如能这样,于己、于人、于社会便都会有益处。

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就会很容易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而言是“死亡之吻一样”。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被压得再也难以创作,连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得奖之后都说:“声誉也很容易成为使才能枯竭凝滞的根源……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而已,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成长的。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只有前20年成功,后20年成功,甚至再过20年也还能成功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成功永无止境。

处世感悟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子一定,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