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53

第53章 既使有聪慧的头脑,也要肯下苦功夫

聪明与笨,看似两个互为极端的字眼,在做学问时却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品质。不够聪明,知识学习得慢,研究不得法,难有成果;不下笨功夫,学问不扎实,轻浮没有沉淀,终难有成就。据《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载,胡适认为,凡有成就的大学问家,都是既有聪慧的头脑,又肯勤学下苦功的人。他曾举例说:

“像孔子,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孔子作学问的功夫。孟子就差了。汉代的郑康成的大成就,完全是做的笨功夫。宋朝的朱夫子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十五六岁时就研究禅学,中年以后才改邪归正。他说的‘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16个字,我时常写给人家的。他的《四书集注》,除了《大学》已成定本外,其余仍是随时修改的。现在的《四书集注》,不知是他生前已经印行的本子,还是他以后修改未定的本子。艺文影印的吴志忠校刊的《论语》,最主要的是最后一卷的札记,倒没有印出,不知是原收藏家已经遗失了,还是怎样。真是可惜之至!如陆象山、王阳明,也是第一等聪明的人。像顾亭林,少年时才气磅礴,中年时才做实学,做笨的功夫,你看他的成就!像王念孙、王引之、戴东原、钱大昕,都是绝顶聪明做笨的工作才能成功的。”

世上聪明人不少,但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却少之又少。聪明是一道火花,一道闪电,能激扬起学问的灵感;但要使轻飘的智慧扎根成坚实的学问,还要苦学勤学。孔子可称得上是第一聪明人,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认为自己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无所感觉;而当学问上有所获益时,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衰老的威胁都忘记了。孔子孜孜不倦地学习,所以他的学问和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永远积极的为学精神,能让人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境界。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也是为学精神的受益者。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儿子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但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儿子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小献之心中不服,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大缸水,书法果然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献之在书法方面有天生的才华,他父亲那样绝顶的书法家都禁不住称赞他“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天之骄子,聪慧非常,但是依旧还要锲而不舍地用尽十八缸水才有所成就。

胡适一直劝诫年轻的朋友,聪明是成功的必备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只聪明不勤奋,只会在天资的促使下有一点儿才华的闪光,绝不会做出大事业、得到大成就。聪明和勤奋,如同鸟的两只翅膀,两者兼备,才能向着高远的天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