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个铜钱的两面
3892400000082

第82章 替别人着想,别人也会替你打算

弘一法师立志发愿,一生倾尽己力,负担、教化众生,从无半分后悔。大师曾向世人呼喊: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这份真诚实意,感化了无数人。在大师看来,他修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的超脱,而是为了去普度众生,去担负一切众生的罪恶,愿意去代替他们受苦。以他的一人一肩之力去承担一切的罪恶,这又是何等的无私与伟大啊!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通常是不为人所察觉的。私欲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在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心安理得地去享受。这也正如卢莱修所说:“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高尚者和卑劣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够克制这种本性而代之以无私的给予,后者则任其肆意横行。”

有的人眼睛虽然看不见,心却无比光明宽阔;有的人耳聪目明,却只顾一己之私。将要掉在坑里的,往往不是目盲者的,因为恰恰是目盲者点亮了无私的灯笼,才免得大家一同摔得难看。

传说有一天,阎王正在审判分发小鬼们投胎的去处。阎王在那里宣判:“张三你到东村投胎做人,李四你到西村投胎做人……”地狱中应声不断,阎王依次分派。

这时,一只等在一边的猴子忍不住开口说:“阎王,那些小鬼你都让他们去投胎做人,你就发发慈悲心肠,让我这只猴子也去尝尝做人的滋味吧。”

阎王说:“猴子啊,人的身上没有长长的毛,而你全身上下长满了毛,怎么能去做人呢?”

猴子说:“我把身上的毛拔光,不就可以到人间去了吗?”

阎王经不起猴子的再三哀求,答应帮助猴子拔毛。可阎王才伸手拔了一根毛,猴子就痛得“嗷嗷”直叫,一溜烟逃走了。

阎王叹了一口气说:“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还怎么有资格做人呢?”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布施不但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总是保全自己、自私自利的人,可能连做人都会变得无趣。所以我们应当避免被欲望纠缠身心,否则生活也会跟着不幸。要知道,做个乐于助人的人,把自私驱除,心中的负担才不会越来越重,心中才会充满光明。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

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禅师反问他:“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那人答不出来。

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对它负有责任。”

世间的人,因为生死渴爱,饮五欲碱水,如此以为饱足,可是久而久之就会对这缠人不休的欲望生出疲厌,于是便想:“这些诱人的色声香味,不要再来到我的面前,使我眼见心烦。”可是五欲依然如旧,不断纠缠人心,于是按捺不住大发雷霆,再次诅咒:“我要你迅速消失,永远不要再出现,为什么你还来纠缠,让我见到心生烦恼!”有智慧的人则会说:“一个人若要离开五欲,应该收摄自己的六情,关闭心意,妄想不生,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何必执著于眼前的真相,而希望它消失呢?”

其实这都是人的自私心理在作怪,自私,就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

人,无论是谁,都会有私心,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不是无药可救的。我们应该懂得,仁爱应摒却私心,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每个人都因自私而不对他人行善,那么善与爱无法共享的世界必然是一片黑暗。

要使自己拥有的名贵花卉不失本色,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同样高贵的花,因为心灵无私是保持高贵的唯一秘密,也是营造仁爱氛围的唯一方法。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绝不会没有人帮助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