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只有两种可能——大师眼中的人生
3892900000034

第34章 坦荡人生,永葆快乐之情

人们常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区别君子与小人。南怀瑾先生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君子“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无论得意或艰难,都胸襟开朗,乐观而不盲目,对人也没有仇怨;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就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一天,林先生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随手把自己的皮包放在了旁边。在他挑选珠宝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也过来挑选珠宝,林先生礼貌地把包移开。但来者却十分愤怒,告诉林先生他是个正人君子,根本无意偷他的包,林先生的举动是对其人格的侮辱,话说完便重重地将门关上,怒气冲冲地走出了珠宝店。

林先生莫明其妙地被人嚷了一通,也怒气满怀,没心思再看珠宝了,便出门开车回家。马路上的车阵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看着前后左右的车,林先生气不打一处来,哪来这么多车,哪来的这些不会开车的司机。后来他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林先生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随即下意识地准备减速让行,谁知道,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外,向他招招手,示意他先过去,脸上挂着一个愉快的微笑。林先生将车子开过路口的一瞬间,满腔的不愉快突然全部消失无踪,心胸豁然开朗。

其实,世界根本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心境。无论何时何地,保持坦荡的心境,世界便是一片祥和。有人曾说,征服自己的感情和愤怒,就能征服一切。这正说明了人应该完全掌握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然而,有很多人都曾陷于愤怒、忧郁、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陷阱里不能自拔,他们被情绪折磨的同时,也丧失了当下的美好。

你眼里的世界,是你心境的反应。不管周围环境怎样,真正的君子不应该为外物所困。佛印说苏东坡像佛,苏东坡说佛印像屎。苏大学士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苏小妹一言点破玄机:心中有佛眼中尽佛,心中有屎眼中皆屎。到头来苏东坡还是差了一截。所谓“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你是君子还是小人,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

比如一个公开的舞会,突然来了一位绝色女子,她打扮入时,风度优雅,她款步而来,与全场最帅的男人跳了一支舞。

有的人会衷心赞美,因为他的心里没有瑕疵,他看见了别人的美丽。而有的人则会挑剔:她怎么穿红色的衣服啊,那鞋子一看就是廉价货,舞跳得一点都不专业,看她那傲慢的眼神真让人讨厌。更有甚者,看见她抢了全场的风头,会莫名其妙产生一种憎恨。有的涵养极差的甚至要跃跃欲试,大有打上一架的架势了。

后两种人就是所谓的小人,他们心里有条脆弱的小防线,他们容不下别人比他们强,认为这世界上很多人要与他们为敌。认为别人占去了他们的风光。觉得总是有人在把他们比了下去。于是心生厌烦,把自己那点底子全抖出来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生活是面镜子,你看见的就是你自己心里想的。

当然保持心境坦荡而不戚然,那就要做到孔子所说的“不忧不惧”。透过了“不忧不惧”这四个字的反面,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生。人生会遭遇许多事情,能修养到无忧无惧,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也就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之一。

一位年轻的职员因其任职的公司突然倒闭而失业了,一位长者说他十分幸运,年轻人不解。长者说,人生是接连不断的麻烦,但凡在早年受挫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可以学到鼓起勇气从头做起,学到不忧不惧。

暂时的落后一点都不可怕,自卑的心理才是可怕的。人生的不如意、挫折、失败对人是一种考验,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财富。我们要牢记“勤能补拙”,既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又能放下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克服这些不足,弥补这些缺陷。人的缺陷不是不能改变,而是看你愿不愿意改变。只要下定决心,讲究方法,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不断前进的人生中,凡是看得见未来的人,也一定能掌握现在,因为明天的方向他已经规划好了,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走向何方。留住心中的“希望种子”,相信自己会有一个无可限量的未来,心存希望,任何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只要怀抱希望,生命自然会充满激情与活力。

当我们处于厄运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仍能在自己的生命之杯中盛满希望之水,那么,无论遭遇怎样坎坷的不幸之事,我们都能永葆快乐心情,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枯萎。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内心的光明磊落怎么能被外物影响呢?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很多事情,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但是只要我们本着正义与良知,行事光明磊落,即使是咸风浊雨,又怎么能挡住祥光大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