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只有两种可能——大师眼中的人生
3892900000052

第52章 涵容即雅量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这是李叔同大师总结的四句真言。涵容待人、慈悲为怀的李叔同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奉行。在大师看来,涵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雅量,是修行必须的德行。

涵容一直都是各宗教奉行的美德,也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事法则。耶稣就曾劝导世人“爱你的敌人”。这让我们相信每个人即使有坏处,也一定有值得人同情和原谅的地方。容纳是一种异常高贵的行为,能容纳这世界的人有一颗比这世界还要宽广的心。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

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按照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了,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后来,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到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

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因此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实际上反而因此受益。其实,能涵容别人的咄咄逼人,本就是可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彼此接纳的和谐之中,宽恕一切、容纳一切是一种极高的美德。

古语有云:宰相肚里能撑船。涵容是种磊落、伟大的胸怀。万事万物之中,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寸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处在最低处,故能广纳数不尽的水。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过去佛门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所讲的正是容忍宽厚之道。

在妙善禅师的金山寺旁有一条小街,街上住着一个贫穷的老婆婆,与独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经常打骂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常去安慰这老婆婆,和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

逆子非常讨厌禅师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着粪桶躲在门外,等妙善禅师走出来,便将粪桶向禅师兜头一盖,刹那间腥臭污秽的粪尿淋满禅师全身,引来了一大群人看热闹。

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着粪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地把粪桶取下来。

旁观的人一看到他的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的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禅师!你不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道:“我一点也不会难过,老婆婆的儿子以慈悲待我,给我醍醐灌顶,我正觉得自在呢!”

后来,老婆婆的儿子被禅师的宽容感动,改过自新,向禅师忏悔谢罪,禅师欢欢喜喜地开示他。逆子受到了禅师的感化,从此痛改前非,以孝声闻名乡里。

是的,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世间的仇恨,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宽容才能成为慰藉心灵的良药。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就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

宽容是心与心的交融,无语胜有声,宽容是仁人的虔诚,是智者的宁静。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里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禅室里睁开眼睛,走出屋子,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宽容是一种大度,是一种豁达;宽容能够容纳万物,能够包含太虚。心旷为福之门,心狭为祸之根。心胸坦荡,不以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就活得轻松、潇洒、磊落。心胸狭隘,一事不顺便心存憎恨,一句话不顺,就耿耿于怀,心灵上栽满荆棘,思想上遮满云雾,整日抑郁,常年忧虑,就无异于自戕自害。

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懂得宽容的人,堪称一个智慧的人。他总是使一些猜忌和误会消失于无形,由此避免许多无谓的冲突和不良的后果。他能使自己心性平静、神采安逸。他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心潮起伏,也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鸡毛蒜皮之事而争得你死我活、脸红脖子粗。他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善明事理,勇于开拓,他追求的是永恒的春天,快乐的人生。

生活中如果没有宽容,会使人处处碰壁,寸步难行。没有宽容,会使人像过街老鼠,处处挨打。因为一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因此不可能一切都随心遂意,不可能让整个世界都随着你,顺着你。

我们要学会宽容,要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一切挫折,更要以宽阔的心胸去理解他人的误会和偏见。如果你宽容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做到胸襟豁达,适度地宽恕别人,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