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教(精华读本)
3918100000022

第22章 培养孩子的动手技能(2)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戴维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被赋予如此神圣的使命而自己干得又非常成功感到越来越自豪。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和准备报告素材。在深思熟虑之后,戴维到处寻找所需材料,按照道具要求在一个大鞋盒中制作了一副海景,虽然在他制作的海景中只能看到闪闪发亮的紫色和绿色沙子,而他也只能用涂上颜色的锯木屑充当制作珊瑚的材料,但是戴维还是宣称他做的道具完美无缺。戴维用院子中捡来的小鹅卵石粘在道具上,再用蓝色的图画纸将鞋盒包好。

当然,戴维的得意之作是用泥土捏的大白鲨,为了这个泥捏的大白鲨他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当戴维就要完工时,恰好他的姐姐瓦妮莎走进厨房。瓦妮莎很想知道戴维在鼓捣什么,问道:“你在做什么呢?”戴维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的设计,你猜猜看。”瓦妮莎研究了一会儿这个鞋盒做成的大海模型,又琢磨了一会儿那个泥捏的玩意儿,然后说:“你别让我乱猜呀,给我点启示。”戴维告诉瓦妮莎说,那与他做的有关海洋和鲨鱼的项目。瓦妮莎想了一会儿问道:“是鱼排吗?”一边的科南特深吸了一口气,刚想出面为戴维打圆场,这时戴维却扬头大笑起来。戴维高兴地回答道:

“是的,这是大白鲨鱼排!”科南特为儿子这个小研究员也有幽默感而感到高兴。

戴维终于完成了他的杰作。当6岁的儿子向家中的每个人展示他的杰作时,他流露出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科南特为儿子的杰作深感骄傲,非常高兴看到他用鞋盒做的模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父母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捷径。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动手,促进思考,发育大脑,而且还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许多孩子开始都有一些做这样那样事情的设想,但因为平时缺少实践,往往事到临头又打了退堂鼓,这就使计划变成了空想。如果孩子空有理想,而没有实际实动,那注定是不能有大作为的。所以,父母应当想方设法多让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不断培养孩子的做事能力,孩子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人才。

3.为孩子创造更多动手机会——凯丽让儿子“自己做”

【精彩小故事】

汤姆的妈妈凯丽一直注意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汤姆两岁时就知道主动地帮助妈妈收拾桌子。家中的客人每当看到他手中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总会说:“汤姆,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会对好心的客人说:

“没什么,汤姆会把它们收拾好的。”

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妈妈不允许儿子去碰那些盘子,或许妈妈会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一声“不允许”会在他的心中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

当汤姆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妈妈和爸爸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妈妈从不说自己的孩子无能,而是耐心地教他如何正确地去做。

妈妈还鼓励汤姆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有时把房间收拾得很糟糕,妈妈也会夸奖他一番。妈妈认为房间收拾得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汤姆来说,能够自己动手就足够了。

在亲手整理家务之中,汤姆在探索、在锻炼。妈妈深信只有通过锻炼和闯荡,儿子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要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是他们成长的自由也是他们成长的需要。

当孩子想在自己做事时,父母应给予他们独立锻炼的机会。

许多孩子不会做事的惟一原因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去试一试。

我们大多数父母也总是在能让孩子自己干时说“不”,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为孩子好,恰恰是剥夺了他们成长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观念,为孩子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并积极鼓励他们去做。

孩子们天生擅长模仿,让他们不要制造混乱的最好方法不是拒绝他们动手,而是耐心正确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真正地学会自己做。

4.向孩子传授生活的技能——柯特母亲让儿子买牛肉馅的故事

【精彩小故事】

年方16岁的柯特是个聪明伶俐的大男孩,正为他新拿到驾驶执照而兴奋不已。他的妈妈认为这是一个既可让儿子充分享受刚刚得到的自由,又能锻炼他分担家庭义务的好机会,于是她让儿子到商店去买些晚饭吃的牛肉馅。柯特听后一脸的喜气洋洋。他的妈妈宁愿自己动手也从不把这样一件小事交给他去干,就是因为担心他出错。

柯特一把抓起车钥匙,不等妈妈改变主意就冲出门去。妈妈到厨房里准备晚餐,将西红柿切成片,用微波炉加热了几个小圆面包。当她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摆好了餐桌时,开始着急了。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可柯特却还没把牛肉馅买回来?

正当她想亲自去找儿子时,柯特一脸疲惫地走进门来,可两手却是空空如也。妈妈问道:“牛肉馅呢?”

柯特耸耸肩道:“妈妈,商店里没有牛肉馅卖。”

妈妈喊道:“当然有啦!”她奇怪儿子究竟干什么去了。可是柯特不停地大声叹着气,使妈妈无法插话。

柯特说:“妈妈,店里的每个货架我都看了两遍,就是没有牛肉馅卖!”

妈妈生气了,让儿子回到车里,自己也上了车。在路上,妈妈小声嘟囔着:“看来如果我想把某件事做好的话,我就应该自己来干。”来到商店,妈妈径直向肉类食品柜台走去,而柯特磨磨蹭蹭地跟在后面。妈妈用夸张的手势指着柜台以胜利的口吻说:“那不是吗?”

可是柯特面对着在众多用玻璃纸包装的肉制品中非常显眼的牛肉馅时却一脸疑惑的样子,他用非常诚恳的声音说:“我看不到牛肉馅呀……”这时妈妈惊呆了。

过了片刻妈妈才回过神来。她竟然从没有让她这个轻轻松松就考下驾照、嘴上刚刚开始长出茸毛、眼看就要上大学的儿子帮助家里买过东西!儿子也从没有做过饭!现实情况是,哪怕她把牛肉馅扔到儿子的脑袋上,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儿子惊奇地把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说:“哎呀,以前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牛肉馅。”

等妈妈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时,她脑子中又冒出了新的想法:儿子从没有洗过衣服!从没有学过如何持家理财!从没有独立生活过!从没有缝过一个扣子!从没有补过一件衣服!从没有为自己的午饭操过心!因为一向都是自己为儿子操持这一切。

可现在儿子眼看就要长大成人了,他居然对这些常识一无所知。

她这个当妈妈的虽然努力代办一切都是出于好意,但却于不知不觉中使儿子没有为进入到现实社会中做好准备。她有点为自己过去对儿子的百般照顾懊悔了。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孩子的动手能力与生活技能是无法用金钱买到或是给予的,只能通过他们自己实践经验的增长来获得。而父母为孩子多做一件事就会让孩子失去一次获得实践经验的机会。

我们应当懂得,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可以独立生活、有责任心而又有能力的孩子;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形成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做事的技能。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教育并放手让孩子来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让孩子们知道这就是身为父母所给予他们的必不可少的馈赠。

父母应该尽早开始这样做,并持之以恒。向孩子传授必要的生活技能,不要等他们年满18岁时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会干,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故事中的柯特。

5.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做事——克劳斯太太的教子经验

【精彩小故事】

克劳斯太太的女儿从小爱在厨房里跟进跟出,常说要自己动手做蛋糕,而且一心想要“独立作战”!克劳斯太太心想这还得了,五岁的孩子要打蛋,要和面粉;脑子里马上出现电视中厨房一片混乱,孩子们却笑眯眯的。一头、一脸、一手、一身都是面糊、糖浆的情景。但是,克劳斯太太却马上又想到女儿三岁多时,在保姆家中的情景。有一次克劳斯太太下班去接她回家,看到她正在把奶油涂到烤好的蛋糕上。

小小的人,穿了一件大围裙,小心翼翼,满面笑容。那种受大人信任与重视独当一面的神情令人难忘。保姆在一旁微笑观看,不停地夸奖鼓励;虽然桌上斑斑点点,她却耐着性子不插手,让克劳斯太太女儿自己完工。奶油当然涂得不平整,但又有何妨,既不参加比赛打出成绩,吃下肚子又都一样,所以,克劳斯太太的女儿很开心,全神贯注。

现在,当女儿要求自己动手做蛋糕时,克劳斯太太虽不放心,但心里却已经有数,感觉到时机成熟了。买来现成做蛋糕的材料后,女儿就站在椅子上,就着料理台的大水槽工作,量分量,打蛋,和面……最后打开烤箱、调好温度。所有过程,都是她自己动手,克劳斯太太在一旁耐着心,勉强自己不插手。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在使用电器时,克劳斯太太握着她的小手,一同使用搅拌器。

这样二三次之后,克劳斯太太对女儿的能力深信不疑。请客日用,都由女儿负责甜点。过年过节,送她去休斯顿阿姨家玩,让她表现一下手艺,阿姨也夸她手艺好。

这番经验,让克劳斯太太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可塑性,早早训练他们的生活技能,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天分。以后生的两个小孩,从一岁多开始,克劳斯太太就教他们逐渐学会了自己吃饭、上厕所、系鞋带、穿衣裤、添饭端菜、摆餐具。早上起来自己拿牛奶、吃沙拉,勇敢地自己去洗淋浴;帮忙用电锅煮饭、用微波炉热菜,用洗衣机洗衣服;会自己收拾房间,会缝扣子、修拉链;会帮忙割草铲雪。出外远行,各人自行收点行李,不必劳驾父母。后来孩子们到外地读大学,克劳斯太太很放心,一点儿不象别的父母那样担心孩子的生活问题了。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克劳斯太太培养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能力的经验是很值得赞赏的,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却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应当多学习克劳斯太太,早早让孩子独立做事。这并非是父母需要孩子帮多大的忙,分多少负担,关键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孩子们如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则不妨耐心而“懒惰”一些,早点放手让他们学习自己动手,迟早要学的生活技能,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养成习惯,就水到渠成了。

只有培养出孩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孩子更好地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