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命的黑匣子
3919100000036

第36章 认识人体:探索无尽期(4)

(1)人生何时最佳美国的一些科学家认为,生命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交换”过程。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让位于智慧,快速敏捷让位于深思熟虑,激情让位于理智。每种年龄的人都有其长处,如果你已经度过了自己的盛年,大可不必为此而伤感。

美国最聪明的时期:一般为18~25岁。30岁上下时,记忆力,尤其是进行数字运算能力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心理学家认为,这时人的其它方面智商数上升了。例如,45岁时词汇量是你大学毕业时的3倍;60岁时大脑里储存的信息几乎是你21岁时的4倍。

最佳创造力时期:一般为30~39岁,但对于聪慧的人来说,创造力不受年龄限制。例如,托尔斯泰71岁时完成了20万字的巨著《复活》;威尔·达兰特69岁时,开始与其妻子艾里欧合写5卷本的巨著《文明史》,到84岁时始得完成。

最健康时期:男性是15~25岁,女性是15~30岁。男性在最佳健康时期里,肌肉结实,对感冒和感染的抵抗力最强,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最强。而女性的最佳健康时期要比男性多5年。同时,诸如关节炎、风湿病、心脏功能紊乱这一类老年病,男性在60岁左右开始出现,而妇女却要在65岁前后出现。

(2)人体兴衰周期原苏联学者沙波什尼克夫和沙波什尼克娃在经过20年的研究后,将他们有关人体节律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

他们指出,人的一生中不断发生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人体生物节律,大多数人7年为一个周期,少数人为8年。在每一个周期内,人的健康、精力和才智都要经历从旺盛到衰减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健康稳定年龄”和“健康衰减年龄”两个阶段。

对以7为节律周期的人来讲,其健康衰减年龄分别为1、7、21、28、35、42、49、56、63、70、77、84、91岁……即7的倍数;以8为节律周期的人来说,则是1、8、16、24、32、40、48、56、64、72、80、88、96岁……,即8的倍数。

两位学者研究了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传记、日记和书信等资料,还对各种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甚至研究了公墓的材料,结果不但证实了这一节律的存在,还发现处于“健康衰减年龄”的人死亡率最高。

(3)肺癌死亡率与出生年代有关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免疫学部情报研究室主任山口直人利用模拟手段,对未来肺癌的死亡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现年52~56岁(山口直人发表结果是在1991年)的男性,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最低。肺癌死亡率竟与出生的年代有关,这一发现尚属首次。

一般来说,75~79岁的男性肺癌死亡率最高。预测结果表明,在吸烟率不变的情况下,1994年交是肺癌死亡率的第一个高峰(平均每10万人为456人);然后逐年下降,到2014年降至最低水平(平均每10万人为276人);此后又逐渐上升,到2030年再次达到高峰(平均每10万人为620人)。按照这一预测,1915~1919年出生的男性,在1994年正处于最危险年龄,而1935~1939年出生的男性最危险年龄正处于肺癌死亡率的最低谷,因此现年52~56岁的男性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最小;反之1951~1955年出生的男性,在2030年肺癌死亡率的最高峰时,正处于最危险年龄,因此他们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最大,是现年52~56岁男性的2倍多。

(4)衰老最危险的年龄段中国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于夫的一项研究表明,50岁至59岁是人体急剧衰老的十年。他是在观察70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者的微循环功能,进而探索该功能对人体衰老演变进程的关系时得出上述结论的。这一研究显示:长寿诸因素中,良好的微循环功能是基本生理条件;微循环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其中尤以50~59岁年龄组最为突出,其降低速率大约为30~30岁、40~49岁两个年龄组的一倍。

人体血管包括毛细血管是血液分布的通道,其中直径仅为头发丝1/20的毛细血管更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这些交换提供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营养,消除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这就是微循环的灌流功能。50~59岁的人群正处于明显的生理上的退步时期。同时,长期参与社会活动的消耗和各种不利于健康刺激量的积蓄,使他们成为社会上重负荷群。这种重负荷状态,极易引起人体代谢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微血管的灌流加速退缩性生理改变期,导致衰老的急剧演变。于夫说,人跨入50岁以后,一定要随时注意检查自己的微循环功能,一旦发现发生障碍,应及时纠正。

生物节律是永远不变的吗从本世纪就普遍流行的生理节律观点最近受到了挑战。

生物节律理论认为人一降生,就有三种基本周期在体内规律地运行,这三种基本周期是23天的体能周期,28天的情绪周期和33天的智力周期。它们在正负两个方面上规律地变化。正半周期表现为体力充足,情绪稳定,智力高涨,负半周期则正好相反。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生物系统公司采集了200个人的数据,时间范围最短的70天,最长的超过400天。结果表明,这些人的周期长度由2天至4、5天不等。其中一个人的体能周期是2天,情绪周期是21天,智力周期是45天。但大多数人的周期长度比较窄。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周期长度与生物节律理论的固定周期相一致。这项研究,彻底批驳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周期,以及这些周期对所有人都产生一样影响的说法。此外,许多对于体育大赛、飞行事故及交通肇事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也未得出任何支持生物节律理论的结论。

这就是说,人是有生物节律的,但生物节律得商榷。

生物钟的位置人体生物钟的位置究竟在哪里这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科学家发现,人体生物钟位于脑组织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区域。

这些科学家在解剖新鲜的人脑组织时发现,视交叉上核区域是生物钟结构组织的惟一存在处,它受脑部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制约。视交叉上核区隐藏在脑内低深部,与眼睛相联系,估计这是生物钟受明暗周期变化影响而有规律运动的关键。松果体腺定时定量产生被命名为“美雷托尼”的激素,“操纵”着视交叉上核,使人睡眠和觉醒的生理状态处于正常节奏。

科学家们经过科学实验后发现,用美雷托尼能调拨人体生物钟,并获得理想效果。

普通灯光对人体生物钟有影响一些科学家最近表示,普通的室内灯光也可以调节生物钟。这意味着在工业化国家,许多人长期睡眠不足,处于时差变化的疲劳状态。

经过长达5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不仅强烈灯光可以迅速调节人体生物钟,就是人体长期暴露在暗得多的灯光里,生物钟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托马斯博士说:“由于强烈的灯光可迅速调节生物钟,使它成为减弱时差反应的有效工具,较弱的灯光则可用于长期治疗。”

生物钟不仅可以控制人体睡眠、清醒时的周期,也对人的警觉度、体温、新陈代谢甚至情绪产生影响。

太阳落山后,人们便处于人造灯光之中,这使大多数人的生物钟推迟了4~5小时。也就是说人们的熟睡期从凌晨1点推迟到了早晨四五点钟。

科学家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定时入睡,睡足8个小时,并避免开灯睡觉的作法来减轻灯光对生物钟的不良影响。

生物钟养生法生物钟养生法是一种适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学延寿法。人体内的生物钟运转正常则身体就健康。为此,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应生物钟。保养生物钟就是指人的一切活动要与生物钟运转“合拍”、“同步”.大脑皮层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官,它的基本活动方式便是条件反射。人如果长期定时地从事某项活动,如按时起居、按时工作、定时进餐、定时大便等,便会形成良性条件反射。这在生理学上叫做“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就不要随意去破坏或打乱它。已经离退休的老年人尤其不要随意打乱已经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否则会损害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不良情绪会使生物钟的运转受到干扰而发生紊乱。生气时会出现脉搏、心跳、呼吸加快;忧伤时会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食欲减退;恐惧、憎恨、说谎等会使中枢神经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可见,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生物钟正常运转,对健康长寿是十分有益的。

生物钟抗癌法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生物节律治病,特别是抗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但过去对治癌的生物节律的认识局限于利用癌细胞的周期,即在某些癌分裂增殖最活跃时给予抗癌药进行有效的杀灭,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人体健康细胞的和人自身的生物节律。由于抗癌药也杀灭健康细胞,因此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在健康细胞分裂最慢的时候给予某些抗癌药,以及在正常细胞内解毒酶最多的时候给予另外一些抗癌药,这样就只有极少量的健康细胞被杀死,而且病人能够耐受较大剂量的药物,从而能杀死更多的癌细胞。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骨骼前体母细胞在午夜与凌晨4点之间繁殖的活性最小,而在早上8点到16点之间活性最高。粒细胞(白细胞之一种)的节律与骨髓细胞差不多,只是推迟约4个小时。根据这一规律,对宫颈癌、直肠癌患者,在午夜与凌晨之间给予三种细胞毒抗癌药,结果,疗效是一般疗法的2-3倍,2/3的病人肿瘤比原来缩小了一半,而按常规方法给药只有1/4获得同样的结果。

时间医学和时间针灸学有人对大鼠肝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鼠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具有昼夜节律性的变化,当用损害肝功能的毒物四氯化碳染毒时,这种生物节律遭到破坏。这种研究还从生物学领域进入到医学领域。经过研究,人们发现传染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时间与人体对细菌毒素最敏感的时间是一致的,大约在早晨5点钟左右。因为这种研究和时间有关,于是被称为“时间医学”.虽然时间医学已应用到现代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防治等领域,但是其学说未臻完善,许多重要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时间医学的支柱就是人体的生物节律。

上海中医学院副教授李磊经过10年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在早晨8时针刺内关穴,可以显著提高心功能;但是到晚上8点针刺同样的穴道,却反而会损害心功能。他还发现:外刺四肢以下60多个五轮穴,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并无治疗效果,只有在人体患病的病理情况下才有治疗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也随之不同。到了晚间,穴位的这种特异性特别明显。也就是说,穴位的治疗作用受到了时间的影响。

李磊的时间针灸学研究,虽以中医的传统针法“子午流注”为基。

且从临床验证、动物实验等方法取得了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