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39436300000067

第67章 用养生思维来解读《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思想。很少有人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论语》,用养生思维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能更加全面的解读经典,是对《论语》解释重要的补充。有人会认为这样解释《论语》不全面,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去重温经典,也算是达到目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以后经常按时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段话,短短的几句话里面包含了两个快乐和一个不生气,《论语》是孔子的学生编写的,把的这段话放在开头应该有两种可能:一是孔子经常说这段话,或者多次说这段话;二是学生们认为这段话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重要。

这段话是孔子引导人们要快乐,想方设法让自己快乐,尽量不生气。仔细研究这段话,感觉不合常理,有人也提出过疑问,但是没有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经常复习学过的东西很重要,要说很愉快,大多数0

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体会。大家都做过学生,感觉温习功课快乐的没有几个吧。孔子还说过: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经常复习学过的东西,就可以做老师了,这句话可能更符合实际。

有远方的朋友到来,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情感,如感动、激动、兴奋、感谢等等,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孔子引导人们要快乐,尽可能多的用快乐代替其他的情感。快乐可以养生,让生活中有更多的快乐,要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7就不要生气。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了解我的人都是熟悉我的人,说批评的话是对我的帮助,我不会生气;不了解我的人批评我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没必要生气,总而言之就是不要生气。

孟子说过: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这是对孔子养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别人指出的自己的错误不仅要反思和努力改正,还要发自内心的喜悦。能做到闻过则喜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好话,听到批评的话就心中不愉快。别人的批评从自己观察不到的角度发现缺点,多听听别人的批评有利于进步。一个人在听到别人的批评后还能获得快乐,那他还能碰到什么能让他不愉快的事情呢?这样的人每天都是生活在快乐之中。

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为了劝老公少抽烟、少喝酒经常吵架,老婆老公每次吵架都要和老婆生气,老公认为老婆管的太宽,限制他的自由,老婆认为老公不理解她的好意。本来很幸福的生活天天都不快乐,生活中这样的家庭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如果能做到愉快的接受别人的批评,那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幸福,更多的人得到养生。大多数人能做到对别人正确的批评虚心接受已经不错了,更不要说愉快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可见和孔子的要求相比差的还很远。如果不是从养生的角度去解读,《论语》开篇写这一段话有点无厘头,不好理解,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开头讲让人要快乐,不要生气。孔子追求的是养生,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心情愉快和不生气。《论语》开篇讲这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吃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多请教与品德高尚的人来端正自己,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好学生了。

孔子认为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吃饭不要求吃饱,住的不要求安逸,勤于干事少说话,用品德好的人做榜样来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有一句话被人们忽视:食无求饱,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孔子的这句话。

《论语》中多次出现君子这个词,孔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和努力追求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养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君子也是一个追求养生的人。参照《论语》,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达不到孔子的好学生标准。没有老师会教育学生要少吃饭,也没有家长叮嘱孩子要少吃饭,都是让孩子多吃饭,大人经常问孩子的一句话是:吃饱了吗?如果有老师教育学生要少吃饭,那肯定是一个另类;如果哪个父母教育子女少吃点饭,别人会怀疑是不是亲生父母。

解读孔子的这段话,还应该对孔子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了解。孔子时代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两餐,而不是现在的一日三餐,这有确切的证据。孔子时代的一日两餐是在什么时间吃,缺乏确切的记载资料。据甲骨文的有关记载,殷商时期也是一日两餐,第一餐俗称“大食日”,又称“食日”,第二餐俗称“小食”。一直到先秦,古代的基本食制就是一日两餐。孔子的时代人们是晚上不吃饭的,现在在少数的农村地区还有一日两餐的习惯。在一日两餐的情况下还不吃饱,在人们看来太苛刻了。要想达到孔子的好学生标准,按照现在人的说法,那就要每天忍饥挨饿。现在的慢性病多、亚健康多,和吃的过饱有很大关系,孔子的食无求饱的养生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在历史上有一个模糊的上古时代,那时候人们的寿命普遍比较长,根据其记载,三皇五帝大多都是百岁高龄,做为国家领导人如此长寿似乎不符合规律。历史记载姜子牙七十多岁才被周文王发现,活了一百多岁。春秋时期有个百里奚也是70多岁才到秦国担任宰相,也是活了一百多岁。老子也是一个长寿明星,活了160多岁,现代人很疑惑,为什么那时候的人都很长寿?那是一个追求养生的时代,后来人们逐渐放弃了对养生的追求,人的寿命也普遍降低了。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曾经被人们膜拜,也曾经被批判,缺乏的是全面解读。

孔子把少吃饭作为好学生的第一标准,好学生也首先应该是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人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做其他的事情,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首先就不能吃的太饱。在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孔子认识到节制饮食才能更健康,并且把这个思想贯穿到他的教学中。现在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孔子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评比活动和食不求饱联系在一起,提倡孔子的食无求饱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现在的评比活动很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好党员、好干部、好丈夫、好妻子、好人、三好学生等等,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来评比,没有几个是合格的。

2011年上海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癌症死亡事件,在网上引起围观。于娟,32岁,海归女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这些称呼在人们眼里都是令人羡慕的光环。2010年元旦于娟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记录下癌症治疗期间的点点滴滴和个人感悟,发到微博上,点击率很高,在网民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于娟是家中的独女,一路上学到留洋博士,拿到了学生能达到的最高学历,刚回国在复旦大学教学,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妈妈,幸福才刚刚开始。在于娟看来,自己得乳腺癌的概率很低,她这样写到:“第一,我没有遗传;第二,我的体质很好;第三,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只有31岁。”于娟能学到博士,一定掌握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唯独没有养生保健知识。喜欢吃肉的人就容易得乳腺癌,暴饮暴食的人也容易得癌症,于娟违背这两个方面都是超出常人,她得乳腺癌应该说也不是很意外,她竟然没有饮食养生的知识,生活中对疾病也没有防范意识,倒是让我们感觉很意外。

于娟是个在饮食上喜欢尝鲜的人,由于父亲是厨师,于娟吃过很多普通人没有吃过的东西,有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等珍稀动物。于娟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于娟的食量闻名中外,在欧洲的时候女导师就经常请她吃饭,原因是老太太没有胃口,看于娟吃饭吃得风卷残云很是过瘾,有于娟陪餐就有食欲。每逢吃饭若是桌上无荤,于娟就会兴趣索然,那顿饭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觉没吃饭一样。于娟的父亲是国家特一级厨师,在当地烹饪界很有名,当地很多的厨子是他父亲的徒子徒孙,大家都知道于娟是他的掌上明珠。只要于娟去饭店,就会被认识不认识的厨子带到厨房,可着劲地吃,于娟吃了过多的荤菜。

于娟从上学从国内上到国外,从小学上到博士,没有一个老师要求于娟:食无求饱。于娟可能最后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癌症和饮食过饱有最直接的关系。于娟的生活习惯违反了孔子的几条养生原则,第一个是食无求饱。第二个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也就是吃肉的量少于素食。第三个是割不正不食。孔子对切的不合适的肉都不吃,更不用说去吃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如果认真学习好《论语》里面的养生思想,于娟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于娟学习了许多的知识,唯独没有学习养生知识,这也是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老师传授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唯独没有传授养生的知识。于娟的死亡也是对现代教育最大的讽刺。

讲《论语》的很多,讲国学的很少有人把《论语》和养生联系在一起。研究《论语》里面的养生智慧,可以避免更多于娟式的悲剧发生。我国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5岁,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了那么多知识,就是没有学习养生的知识。2017年统计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5岁,男性为74岁,女性为77岁,很多知识分子没超过这个年龄。

减少吃饭对健康有什么具体的益处,西方科学家做过系统的研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恒河猴为对象开展长期研究,研究选择恒河猴为对象的原因是人类与恒河猴93%的基因相同。研究发现,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43岁(超过该猴群平均寿命20岁),减少进食量的恒河猴身体更健康,其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糖尿病发病率为0。在为期20年的观察研究中,控制进食量的猴子,死亡率仅为13%,而随意进食的猴子死亡率高出前者近3倍,高达37%。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

科学证明吃的过饱容易引起以下十中疾病:1.肥胖:现代人吃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造成肥胖。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2.胃病:吃得过饱造成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3.肠道疾病: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4.疲劳: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5.癌症:日本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6.老年痴呆:日本关东大学公布的研究发现,30%~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其病因与其年轻时吃的过饱有关。7.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8.肾病: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9.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10.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节制饮食为什么能延年益寿呢?古话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终日饱食会使血液过久地滞留、存积于胃肠组织内,致使大脑缺血、缺氧,妨碍脑细胞发育,降低智商,致使大脑早衰。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体重也随着增加,许多人中年以后就开始发福,都和吃的过饱有关系,许多慢性病和亚健康都和吃的过饱有关系。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两组猴子,每组各100只,一组任其吃饱,一组控制饮食。10年后,敞开吃饱的一组,死了50只,其余活着的也是胖猴多、病猴多;而另一组猴子苗条健康,很少生病,才死去12只。国民党元老张群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张群认为养生的根基是:饮食有节。张群曾经有很多身体强壮的朋友,自负身体素质好,暴饮暴食,有的中年暴亡,有的未老先衰。张群的养生之道:贵在节制、细水长流。

科学发现:人的寿命是由人体细胞决定的,在人的一生中细胞要不停的分裂,以生成新的细胞代替死去的细胞,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人的死亡是由于细胞停止了分裂,不再生成新的细胞,寒带温度低,导致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热带的高温环境让人的细胞分裂加快了,寿命也就缩短了。

很多人的生活环境四季如春,到处都有空调,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这样造成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每到季节变换就容易感冒,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不健康。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着也。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也可以啊,只是不如贫穷却很快乐,富有却注重礼仪。

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的对话,一句话就把两个人的境界区别开了。子贡的思想和大多数人的思想一样,贫穷了也仍然不说违心的、不符合实际的话,富有的也仍然不骄横,做人要低调。现在能做到这样的富人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人人称赞的好人,子贡的话代表了人们的普遍想法。孔子却说:不如贫穷的时候更加快乐,富有的时候更加注重礼仪。

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在贫穷的时候努力赚钱,渴望成为有钱人。孔子为什么让人在贫穷的时候要快乐?因为快乐可以养生。

一些人认为有钱可以买来健康,相信保健品能带来健康,恰恰相反,很多的有钱人吃了许多保健品,反而寿命更短。金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健康。

孔子在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向养生,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应该把养生放在第一位。快乐和贫富无关,贫穷的人更容易得到快乐,就像小孩子更容易快乐一样,因为他的要求比较简单。人在富有的时候不容易快乐,因为顾虑的东西太多了,孔子让人富有以后要注重礼仪,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养生的目的。礼仪是圣人为了养生而创制的。

西方的智者都已经看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只有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难题。《论语》作为记录孔子思想的主要经典,更需要深入的研究。

孔子思想的先进性没有被发掘出来,不能因为不理解就认为经典是错的。从普通人的观点来看圣人的某些东西是错误的,把这些作为批评伟人的依据,进而得出一个结论:人无完人。这恰恰是我们和圣人的差距,圣人比普通人看的更远,圣人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不理解的需要慢慢理解,但是不能武断的说圣人的话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