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养生中国
39436300000080

第80章 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说话,正直的做人;国家政治混乱,正直的做人,说话要谦逊。

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面,都要正直做人,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候就要谨慎的说话,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当说话正直会带来危险的时候要谨慎讲话,保护好自己不受到伤害。

三国时期的孔融是历史名人,孔融三岁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孔融是孔子的直系后代。孔融喜欢标新立异,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他认为孝道也是不足守的,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孔融的言论明显是不合时宜,就是放在现在孔融的这个言论也是不合适的。

董卓操纵朝廷时,孔融就经常和董卓闹矛盾,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在许昌孔融常常攻击嘲讽曹操。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曹操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由于军粮短缺,曹操下令禁酒,孔融反对。有人告密孔融“欲谋不轨”,曾与祢衡有放荡言论,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曹操以此为借口把孔融杀了。

人说话要看清形势,不能一味正直,因为不合时宜的言论造成伤害,是没有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说过: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有看别人的脸色而乱说话就是眼瞎了。不清楚所处的环境乱说话把性命都丢了,不是连瞎子都不如吗?这样的人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

明朝的方孝孺不仅葬送自己的生命,还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明惠帝,惠帝听从兵部尚书的削藩建议,触动了番王的利益。北平的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挥军南下。惠帝也派兵北伐,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燕军攻破京师后,文武百官多归顺燕王,方孝孺拒不归顺,被捕下狱。朱棣想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朱棣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强迫他写诏书。方孝孺却大书:燕贼篡位,朱棣见他宁死不屈,威胁他说:你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说: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怒不可遏,搜捕方孝孺的亲属,还包括他的门生和朋友(即第十族),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方孝孺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方孝孺为了虚无的名声,牺牲了亲戚和学生近千人的生命,方孝孺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

儒家的没落和迂腐思想进入儒家有关系,迂腐的儒家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近代西方文化大行其道和儒家的思想没落有直接关系。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炼自己的仁德,来充实自己;现在的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十年寒窗苦是大家对上学的认识,大多数人认为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读书人成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读书就是为了当官。没有做官的儒生就成了尴尬的角色,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成了儒生的标签。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道德,让自己得到养生。以前的读书人刻苦的学习,是为了能金榜题名。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写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是科举制度的幸运儿,更多的是比范进更悲惨的儒生,既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绩,还在艰苦的学习中又丢掉了健康。

范进的生活就是不断地考试和准备考试,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中了秀才就有了考举人的资格,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瞒着丈人前往应试。发榜之日,家里已经断炊,范进只好到集上去卖鸡。范进见到自己中举的喜报,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到处跑。一位送喜报的人见多识广,可能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出了个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范进一个嘴巴,范进这才清醒过来,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生动的刻画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身心健康的摧残。

现在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学生十年寒窗为了高考,牺牲了健康和快乐。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好坏成反比,学习越好身体越差,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也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全社会对教育都不满意,人们没有理解孔子追求的学习目的。

心为人之君,养生贵在养心。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读书不仅可以增加知识、滋润灵魂,还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自觉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的教授对700多名平均年龄在80岁的受试者连续5年的测试结果显示,经常读书看报、从事用脑的老人,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比常人要低。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把自己当做小学生不断向别人学习,希望能达到真正的道,了解我的只有老天吧?

孔子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不断的学习,向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希望能接近道。不怨恨环境,也不责怪别人,孔子为什么把不抱怨看的如此重要?自我评价是一个不抱怨的人。孔子是人类历史上顶级的智者,也是最接近道的人之一,孔子追求的道究竟是什么?是养生。养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不抱怨别人才能更加快乐,所以孔子把不抱怨看的特别重要。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者以避开乱世为上策,其次是避开乱地,再其次是避开傲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孔子又说:能做到这样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孔子是积极入世,用仁德的人带动社会的转变,让更多的人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孔子有教无类的传授弟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儒家的思想,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孔子把仁德修炼分了几个层次,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不一定要隐居起来修炼仁德。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避开混乱的现实社会,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如果这样也做不到,可以避开那些神色傲慢的人;如果这些也做不到,可以避开那些说话不讲礼的人。

只要想追求仁德、追求养生,不论身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找到修炼的方法。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喜好礼,那么老百姓就容易管理了。

礼是修炼仁德的重要方法,礼也是治理好国家的重要手段。治理国家和个人仁德修炼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养生,治理国家的目的也是为了政权能更持久。这两个普通人看似联系不大的事情放在一起,实在是大智慧。

都愿意和彬彬有礼的人打交道,和有礼貌的人交往心情愉悦。在有礼貌的领导下工作心情愉快,自然大家都愿意接受这样的领导。

上面的领导注重礼,下面的人就会都愉快的接受领导。国家统治者注意礼,老百姓就会快乐的接受国家的法令。统治者注重礼的学习和传播,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快乐,快乐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管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炼自己并且谨慎从事。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炼自己而且安抚别人。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炼自己安抚老百姓。修炼自己而安抚老百姓,连尧舜都为此犯难啊!

君子要首先修炼好自己的仁德,让自己养生。如果君子能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修养仁德,那他就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尧舜也列在君子的里面,做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像尧舜那样的人:修炼自己养生,然后带动他人养生。

尧的品质和才智都超越常人,“其仁如天,共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即位以后,举荐德才兼备的贤者,使族人能紧密团结,做到“九族既睦”;考察百官的政绩,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尧制定了历法,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对农时十分重视,尧命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时”,他派人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派人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派人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派人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24节气就这样逐步形成了,至今对指导农业生产仍然有很重要,尧的时代农耕很重要的作用文化出现飞跃进步。24节气对指导养生也有重要的作用。

舜帝的父亲瞽叟双目失明冥顽不化,母亲愚蠢而顽固、为人有失忠厚,弟弟象十分狂傲。舜对待他们十分恭顺,不违背为人子的本分,待父母孝敬,待弟弟慈爱。父亲和后母想杀他时,总难以得逞;有事找他时,却常常在身边。舜二十岁时,已经因为孝顺而闻名于世,舜的孝感天动地,是中华孝文化的源头。

舜三十岁时,尧询问是否有可用的人才,四方诸侯都推荐舜。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来观察他如何治家,又派九个儿子与他相处,观察他处理外事的能力。

舜在家中的言行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因为出身高贵,而对舜的亲人态度傲慢。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民众在划分田界时,都懂得互相谦让。在雷泽捕鱼时,雷泽一带的人都把房屋让给别人居住。在河边制作陶器时,河边出产的陶器没有粗制滥造的。

舜住过一年的地方,便形成了村落,住过两年的地方,便形成了城邑,住过三年的地方,便形成了大都市。舜的父亲瞽叟在后母的鼓动下要杀舜,让舜爬上粮仓涂抹顶部,自己却放火烧粮仓,舜就用两个斗笠护住身体跳下粮仓逃走。瞽叟又让舜去凿井,舜挖到井的深处,瞽叟同象便一起往井下填土,将井填实,舜却从旁边隐蔽的通道逃了出来。

舜五十岁代理天子政务,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上帝位,车上竖着天子的旗帜,去朝见父亲,态度十分恭敬,保持着做儿子的规矩。舜帝在位三十九年,活了一百一十岁。

尧舜这样修养的人可以称为君子,但是尧舜仍然会感到自己的修养不足,仍然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仁德。普通的人就更应该努力修炼自己的仁德。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侯孔子来。孔子看到说: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孔子待人接物很很注重礼,这段话孔子说的很难听,并且还动手打人,有损孔子的圣人形象。原壤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和孔子有交往在《论语》上留下名字,孔子对学生严格要求还可以理解,对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人又打又骂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太苛刻了。如果原壤能做到孔子的要求:小时候照顾、教育好弟弟妹妹,长大以后还有让人称赞的品德,那至少也应该是贤人了。孔子那么多学生能成为贤人的也没有几个,按照这样高的标准来要求没有文化的普通人,要求是有点过分。孔子对人很宽容,这段话不好理解。

原壤夷矣,这句话很重要,这是孔子生气的主要原因。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椅子,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原壤坐的时候把腿叉开,在现在人来看可能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一个个人习惯,孔子有必要发那么大的火吗,还用棍子敲原壤的腿。这是《论语》记载的孔子唯一一次动手打人,一定是有特殊的原因。中间几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孔子和原壤这个老相识打招呼说的闲话,孔子在拿原壤开涮,用现在通俗的话可以这样翻译:你小时时候没有招顾好你的弟弟妹妹,长大以后干一些让人不能说好的事情,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这段话重点是开头一句和最后一句,原壤叉着腿坐,孔子路过用拐杖敲了原壤的小腿一下,意思是这样坐不合乎礼,也不养生,把小腿收回去。

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椅子,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现在人都知道,正确的坐姿对健康非常重要,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人体驼背、近视眼、偏头痛、脊椎病、颈椎病等。席地而坐的姿势也很重要,孔子那个时代跪坐是主流,盘腿而坐还不流行,叉开腿坐那就是另类,是非主流。叉开腿坐在地上脊椎不能伸直,长时间会造成脊柱弯曲,产生脊椎病、颈椎病等疾病。

跪坐的起源时间不好断定,现在能明确的是《周礼》中已经把跪坐形成了礼固定下来,孔子也如此重视跪坐,对没有跪坐的小伙伴不惜动手打人。从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来看,跪坐有以下几个好处:1、减少驼背的发生。2、有助于身体气血通畅。3、能让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降低。4、对男性健康的好处更大,能减低阳痿的发生率。

只有从养生思维的角度去才能解释这段话。孔子追求的是养生的生活方式,跪坐不仅仅是礼仪的需要,更是养生的需要。孔子用棍子敲的是原壤的小腿,是让原壤把小腿收回去,改变坐姿。孔子是在督促原壤改变原来不养生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