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
3999500000037

第37章 谜团重重的崔斯萨波特古城(2)

圣罗伦佐雕像的埋葬方式,使我们很难精确鉴定它们的年代--尽管在同一个地层中,考古学家也找到一些木炭屑。跟雕刻品不同的是,木炭屑可经由碳-14鉴定法测出它的年代。鉴测结果,专家认为这些木炭屑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产物。然而,这并不表示,坟墓中的雕像一定是在公元前1200年制作的。当然有这个可能,但是,它们也可能是更早时期的作品。

说不定,被埋葬在圣罗伦佐之前,这些具有艺术之美和神秘宗教力量的雕刻品,已经被许多民族保存和膜拜过。跟它们埋葬在一块的木炭屑只能证明,在公元前1200年,这些雕像就已经存在;至于它们到底有多古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5神秘的遗址和奇异的雕刻品

挖掘崔斯萨波特遗址的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积极展开过考古工作。碳-14鉴定的结果显示,公元前1500年到前1100年之间,奥梅克人定居在这里,持续占有这块土地,包括托纳拉河东岸沼泽中的一座岛屿,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才突然消失。就在那个时候,建筑工程骤然中止,已有的建筑物全都被刻意破坏或摧毁,好几尊巨大的人头雕像和其他较小的雕刻品,被隆重地埋葬在奇特的坟墓,一如他们在圣罗伦佐所做的那样。拉文达的坟墓建造得十分精致,墓室用成千上万的蓝色细砖砌成,墓顶铺着一层又一层五颜六色的黏土。在其中一个地点,奥梅克人从地上挖掉约莫15000立方英尺的泥土,制造一个深坑,然后在坑洞底部铺上蜿蜒曲折的石块,再把泥土填回去。考古学家还发现埋藏在数层泥砖和数层黏土底下的三处镶嵌拼花图案。

拉文达的主要金字塔矗立在遗址南端,底部略呈圆形。整座塔模样看起来像一个有凹槽的圆锥,塔身有十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间有沟槽。这座金字塔高100英尺,直径几乎200英尺,总体积大约在30万立方英尺左右--无论从哪一种标准来衡量,它都称得上建筑史上一大巨构。整个遗址中间有一条轴道,几乎达半公里长,指向正北偏西8度的位置。轴道两旁井井有条地配置着好几座小金字塔、广场、平台和土墩,总面积超过3平方英里。

拉文达遗址弥漫着一种诡谲、冷漠的气氛;没有人真正晓得它当初的作用。考古学家管它叫“礼仪中心”--也许这就是它当初的功能吧。然而,仔细观察,人们不免怀疑它还具备其他功用。说穿了,人们对奥梅克人的社会组织、礼仪和信仰体系几乎一无所知。人们不晓得他们操哪一种语言,也不知道他们遗留给子孙的是怎样一种传统。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属于哪一个种族。墨西哥湾地区的气候闷热而潮湿,使奥梅克人的骨骼难以保存到今天。

尽管人们赋予奥梅克人各种名称,对他们有各种特定的看法,事实上,这个民族对人们来说仍旧是一个大谜团。

甚至有这么一种可能:“他们”遗留下来的谜样雕刻品--人们假设那是他们的自画像--根本就不是“他们”制作的,而是出自另一个更古老的、已经被遗忘的民族之手。

果真如此,那么,当我们使用“奥梅克人”这个称谓时,我们指的到底是谁呢?是指金字塔的兴建者?抑或是指那些体格健壮、相貌威严,具有黑人五官特征,为巨大人头像提供原型的神秘客?

幸好,总共有大约50件“奥梅克”雕刻品,包括三尊巨大的人头雕像,被本地诗人兼历史学家卡洛斯·裴里瑟·卡玛拉从拉文达废墟抢救出来。

整体来看,这50件雕刻品可说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遗留下的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文化记录--甚至是现今存在的惟一记录。可是,没有人懂得如何解读这些记录蕴含的玄机。

在拉文达出土的一幅非常精致的浮雕,考古学家管它叫“蛇中人”。根据专家的解释,这幅浮雕描绘的是“一个奥梅克人,头上戴着冠饰,手里握着檀香袋,整个身体被一条羽毛蛇缠绕住”。

这幅图像雕刻在一块4英尺宽、5英尺高的花岗石上。图中那名男子坐着,伸出双脚,仿佛在踩前面那块踏板。他右手拎着一个形状像小水桶的器物,左手似乎在操纵某种交通工具的排挡杆。他头上戴的“冠饰”形状怪异,结构复杂。它不仅仅是一项仪式用的礼帽,应该还有某种实用的功能--虽然我们也说不上它到底有什么实际用途。

这幅浮雕的另一个主要角色--“羽毛蛇”,它描绘的是一条身上长翎毛或羽毛的大蛇。羽毛蛇是奎札科特尔的象征,历史十分悠久,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奥梅克人也膜拜(或至少接纳)这位神祗。

这幅浮雕所描绘的羽毛蛇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现在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象征;它那僵硬、严谨的姿态使它看起来几乎像一架机器。

奥梅克人头雕像是诗人卡玛拉从拉文达废墟抢救出来的。它呈现出一个老人的脸庞,鼻子宽阔平扁,嘴唇肥厚,露出两排坚实、整齐的牙齿。老人脸上的神情显示一种古老的、深沉的智慧。两只眼眸凝视着永恒,无畏无惧,一如蹲伏在埃及基沙的那只人面狮身巨兽。

它是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圆周22英尺,高几乎8英尺,重达19.8吨,整张脸孔鲜明地呈现出“具体真实的种族特征”。这尊人头像显露的五官特征,毫无疑问是属于黑人的。

奥梅克人头雕像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黑人,在五官的描绘上极为精确。这些体格健壮、相貌堂堂的非洲男子如何出现在3000年前的中美洲,学者至今仍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们也无从判断,这些人头像究竟是不是在3000年前雕刻的。在同一个坑洞中,考古学家也发现木炭屑。通过碳-14鉴定,他们只能测出木炭屑的年代。推算雕像的真正历史,过程复杂得多。

怀抱着这样的思绪,漫步在拉文达废墟奇妙的雕像间,它们仿佛在悄声倾诉远古的秘密--蜷缩在机器中的那个男子的秘密、黑人人头雕像的秘密……最重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所蕴含的秘密。奎札科特尔这位传说中的神祗,说不定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因为,在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雕像中,除了五官具有黑人特征的那些外,还有一些雕像呈现出白种人特有的容貌:高鼻深目,身材颀长,满脸胡须,身穿长袍……

6石碑上的神秘人物

1940年,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废墟进行挖掘,发现了一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块雕刻着“蓄胡男子”肖像的石碑。

位于拉文达的古代奥梅克文化遗址,是沿着一条指向正北偏西8度的轴道设计和配置的。这条轴道的南端,矗立着一座100英尺高、塔身有凹槽的圆锥形大金字塔。塔旁地面上有一道类似路肩的边栏,约莫1英尺高,围绕着一个长方形的场地,大小相当于一般街廓的四分之一。考古学家挖掘这道边栏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它其实是一排圆柱的上半截,覆盖在上面的好几层泥土被清除后,这些高达10英尺的圆柱立刻显露出来,总共有600多根,紧密地排成一列,形成一道坚固无比的栅栏。这些柱子全都用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从60多英里外的采石场运送到拉文达。每一根柱子重达2吨左右。

干吗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呢?辛辛苦苦建立这道石栅栏,究竟要保护什么呢?

即使在开挖以前,一块巨石的顶端就已经凸出地面,位于围场中央,比周围的“路肩”高出大约4英尺,陡峭地向前倾斜。石块上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这些图像向下延伸,消失在层层叠叠,厚达9英尺,将这道古代栅栏掩埋起来的泥土中。

史特林率领的考古队花了两天工夫才挖出这块巨石。原来它是一块庞大的石碑。高14英尺,宽7英尺,厚几乎3英尺。石碑上的雕像显示两个人相遇的情景。这两名男子身材都很高大,穿着华丽的长袍和精美的鞋子,趾端微微翘起。其中一个人物面貌模糊,四肢断裂,原因可能是泥沙的侵蚀,也可能是遭人蓄意破坏(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在奥梅克雕像上)。另一个人物则完整无缺。后者显然是一个白种男人,鼻梁高挺,颏下蓄着一绺飘逸的长须。考古学家惊叹之余,都管他叫“山姆大叔”。

这块大石碑有两件事似乎可以确定:第一,石碑上雕刻的两名男子相会场面,基于某种原因,对奥梅克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他们才花那么大工夫,建立一道固若金汤的石栅栏,将这块庄严华贵的石碑团团围绕住,保护得十分严密。第二,如同那些黑人头像,奥梅克工匠雕刻这块石碑上的白人肖像时,显然也用活生生的人当模特儿。碑上人物脸部的五官特征是那么的逼真,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雕像中,还有两尊具有白种人的容貌特征。其中一尊以浅浮雕的方式镌刻在一块直径大约三英尺,略呈圆形的石板上。像中人物穿着类似绑腿的鞋袜,脸上的五官具有明显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特征,颏下蓄着一绺尖翘的大胡子,头上戴着一顶形状古怪的宽松帽子。他左手挥舞着一幅旗帜或某种兵器,右手空着,横放在胸前。一条花哨的腰带,缠绕着他那纤细的腰。另一幅白人肖像雕刻在一根细长的石柱上,衣着相似,脸上也有胡子。

这些容貌奇特的异乡人究竟是谁?他们在中美洲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中美洲的?他们跟出现在这儿的其他异乡人--定居在闷热潮湿的橡胶丛林中,替奥梅克雕刻家担任模特儿的那些黑人--彼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那些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人物,可能是古代活跃于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他们就已经驾驶船舶,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横越大西洋,抵达美洲。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黑人,应该是腓尼基人的“奴隶”;腓尼基人在非洲西海岸捕捉这些黑人,千里迢迢带到美洲去。

也许,在哥伦布之前许多年,腓尼基人和其他西方民族真的曾经穿越大西洋。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指出:纵横四海的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许多地区留下他们独有的手工艺品,却没有在中美洲的奥梅克人聚居地,留下属于他们的任何东西。这儿发现的黑人头像,以及描绘留着胡子的白种男人的浮雕,在风格上、在雕工上,都完全看不出是腓尼基人的作品。事实上,就艺术风格来说,这些强劲有力的作品似乎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类型。

不论是在美洲或是在全世界,这些艺术品都没有先例。

拉文达废墟出土的艺术品,似乎没有根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世间一切艺术表现方式,都有根源隐藏在某个地方。

奥梅克文化究竟从何形成,又如何衰亡?这些历史学家都无从回答,而刻在石头上的日历以及历史,就更难解释了。总之,奥梅克文化隐含着诸多未知数,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刚刚开始,科学家们不知又要进行多么漫长的努力,才能解开它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