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4056200000047

第47章 让孩子独立学习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这带来的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事实上,当家长受过度的支配意识驱使,对孩子的学习大加干涉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孩子的依赖性。

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而当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时候,无疑意味着他们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终其一生,这种方法都有着莫大的益处。

然而,我们了解到的是,在许多家庭的教育中,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却并不利于孩子这方面习惯的培养。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便对其大加干涉,我们最常见到的情景就是,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孩子做作业时,坐在一旁陪伴;除此之外,有的家长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孩子检查作业。

当我们的家长包办了这些本应当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其实很少能够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种行为成为常态时,孩子往往会养成一种极其不良的习惯,没有家长陪伴的时候,就不再愿意主动学习,这种对家长的依赖性,更会使我们的孩子对学习不再认真对待。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学习环境的破坏,也同样令我们感到担忧。

我们知道,愉快的心境、稳定的情绪,是孩子专心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假如我们的孩子总是处于紧张忧虑、担心烦躁的状态,便很难对学习专心致志。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家长习惯于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对孩子吩咐不休,反复叮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孩子敲响警钟,让其避免犯下一些错误。

然而,我们的家长所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看来,这种来自父母的唠叨,无疑意味着对学习的最大干扰,由此产生出莫大的反感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其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由于家长对学业任务的过分担忧,往往会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经常性地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致使孩子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特别是那些面临升学压力的孩子,其精神和体力上更是不堪重负,经常性地处于疲劳作战之中,甚至要为此学习到深夜。

当这种情况长时期存在的时候,日复一日的沉重的学习负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我们看到,在当下的孩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视力下降现象,而这与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时,由于睡眠不足,使得许多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精力不充沛,从而导致记忆力差、观察力下降、理解力衰退。当这种恶性循环的性情持续下去的时候,学习成绩便很难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将是难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