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的练习,没有这一点,甚至连最幸运的才能,也会无影无踪地消失。
——德拉克罗瓦
我们都清楚的是,家庭教育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程。
对于所有家庭来说,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渗透来进行的,它既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现成的教材,更没有一个可供学习的模式。
在家庭教育的前半程中,我们年轻的家长往往因为缺乏经验,而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许多失误。而当我们的家长逐渐趋于成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却又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并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需要。况且,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宝贵的经验,更需要恒心、耐心和毅力,以及妥善的方式方法。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之后,就意味着我们的家长,必须在教育目标上取得清醒的认识,为孩子打造一幅适合于他们的宏伟蓝图。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如何对孩子进行评判,更了解到未来时代中的人才标准,与此同时,由于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别,使得我们绝不可能为所有的孩子打造一个完全相同的教育远景。
然而,不论我们的孩子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只要家长想要孩子能够为未来的社会所接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不至于落于下风,有一些准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所必须遵守的,而将这些准则归结起来,其本质就是通过家长的统一认识,为孩子培养一整套良好的习惯。
第一,在这些习惯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习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无需赘言,因此在家庭教育当中,除了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使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性,从而锲而不舍地追求,并让孩子深信,只有经过努力才是达到目标的唯一途径。
比如说,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培养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后参加其他活动或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并监督其从小到大,每天持之以恒。
同时,在实际的学习中,家长务必要引导孩子理解和巩固学校教的内容,在不给其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鼓励其根据自己的爱好看一些课外书籍、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他广泛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与技能。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当家庭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时,再加上对孩子恰当的要求,就足以保证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所谓的义务感,不仅仅是指让孩子完成分内之事,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
我们知道,在未来的社会中,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果想要让孩子在竞争能力上有所突破,那么就必须从小多给予其参与竞争的机会。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当孩子获得了成功之后,其自信心、成就感势必会得到加强,而当其失败时,也可以通过对其的正面引导,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重在参与的意识,鼓励孩子今后继续主动参与,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决心。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和提高心理层面的承受能力。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荣誉意识
对于一个人而言,荣誉是一种对其成绩、能力的肯定,当孩子接受荣誉的时候,无不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这种愉快来自于他的成功感,也来自于父母情绪的感染。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成功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以后继续这样做。
当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特别是当孩子出现失误、错误的时候,更应当对孩子进行适度的鼓励,肯定他的积极因素,增强孩子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当这种荣誉意识被建立起来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对个人进步进行自发地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家长的教育。
其实,正如我们在本章第一节中所说的那样,优秀孩子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人生道理的理解以及主动积极的个人意识,更要依赖其良好的心理机制。
而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良好的个人习惯。良好的心理机制时,其对道理的理解,对主动意识的拥有程度,就必然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所需要做的,唯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个人习惯。任何目标的达成、任何方向的进步,都必须有良好的习惯来作为保障,除此之外,举凡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造成伤害的手段与方法,都绝不应当在家庭教育中出现。
本章后记
当我们完成了这一轮的探寻之后,就应当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
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我们的孩子能否成功,绝不取决于他幼年时期的学习成绩好坏、是否“听话”以及其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学历,而最珍贵的东西,当属他自己的务实精神与创新意识。
正因为如此,对于所有希望孩子获得事业和生活成功的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让孩子拥有务实的精神和创造的意识。
诚然,孩子能够在技能、学业、成绩上超人一等,固然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倘若在这些方面不能有所突破,也绝不该为此而感到懊悔。
除此之外,孩子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境界,想要实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些涵盖了理想各个层面的东西,才是我们的家长最应当给予关注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在对孩子的理想作出了解之后,抱以宽容的心态,用正面引导的方式,来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并为其理想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为其理想的实现,设定一个个符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
唯此,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在理想和抱负的鼓舞下,拥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