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4056200000052

第52章 课业的困窘

家庭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条通往知识、获取智慧的通途。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手段的应用,都不应该脱离这一目标而存在。

——蒙台梭利

当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之责,企图依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时,对孩子造成的第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导致了孩子在学业上出现困难。

我们知道,学习不仅让孩子的知识和经验大幅度增加,而且可以让孩子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最终使其在精神文明上得到高度的升华。

当孩子步入中学生活之后,学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当下中国的学校教学中,在课堂之上,老师们按照课本内容的编排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讲授、师生交往、课后练习等方式,把新知识、新思想循序渐进地传授给我们的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思想上的困惑向老师倾诉,并求得老师的帮助。可以说,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专有场所,构筑了一个知识的殿堂。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够掩饰问题的存在,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因素上的差别,判断力、理解力、观察力等方面的差距,使得许多孩子并不能在学校的学习中将知识彻底吸收。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孩子总是附和其他同学的想法或意见,仿佛隐身在班集体中间一样,尽管他们会常常与其他孩子一起高喊“听懂了!明白了!”,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这些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还存在着疑惑和难解的问题,只是因为怕同学瞧不起,怕老师批评,从而不敢主动地暴露出自己的疑惑。

当这种情况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时,无疑会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巨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师生之间有问有答,异口同声,然而这种整齐划一的景象背后,却是毫无意义的空洞形式。

基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的家长主动站出来,承担孩子课后教学以及与老师沟通的责任。

毫无疑问的是,相较于课堂,家庭的环境更亲切也更温馨,孩子面对朝夕相处的家长,可以将许多不敢问、不想问的疑惑抛出来,由家长来做好课后辅导的工作或者由家长代为向老师沟通。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主动地对孩子的课业状况积极询问,建立一个良好的双向沟通平台。

对于孩子而言,其成长过程是每天都在持续的,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生理、行为上,更表现在他们的思想上,而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新变化,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学校表现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如果家长想要对孩子的新情况每时每刻都作出了解,那么就必须要经常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

然而,当我们的家长无视于这样的现实,或不愿意承担责任、无意识于此的时候,无疑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从此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堆积下来,于是,阻碍学习进步的祸根就此被埋藏下来,那些堆积下来的疑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时长日久,必定会让孩子的知识网络出现许多无法弥补的漏洞。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当家长出于个人淡漠的家庭观念,不愿意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的时候,更会令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轻视的感觉,久而久之,家长漠不关心的态度,势必会引起孩子对学习的轻漫,其对学习态度的负面影响,对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损害。都是难于估量的。

由此,我们便找到了家长家庭观念淡漠对家庭教育的第一条损害,然而,这种后果还远不止于此,有关这一点的危害,我们将会在下一节中继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