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学的密切关联,是传统政治的又一大特点。如果说西方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奴婢,那么中国古代哲学则是封建政治的奴婢,是为传统政治作论证的理论工具。哲学服务传统政治的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为封建政治原则的合理性、绝对性作理论的论证。古代哲学中借天尊地卑的自然现象,论证君臣的尊卑关系,以说明其合理性。并把天尊地卑说成是永恒不变的道,讲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臣子无条件地服从君主,就成为永恒的绝对信条,以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成为政治生活的铁则,使无数官吏为对君主的愚忠丢掉了性命,更残害了苍生。
另一方面,是为现存秩序、君主日常政令作论证。一切封建社会现行秩序,那怕是暗无天日,人民怨声载道,饿殍遍野,也会经哲学的理论文饰,而变成最美好的政治画面。人君的日常政令,即使是昏庸、荒唐之极的政令,也会经哲理的论证而变成隐寓着圣明大义的真谛、人民的福音。
哲学对传统政治的这两方面服务,前一方面是根本的,后一方面则是大量的。这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传统政治文化披上了理论的圣光。粗陋的、毫无人性的政治原则上升为哲理的教条,成为牢不可破的思想律令。这样一来,封建政治原则“言之成理”地成了人们所接受的观念,并由此养成了中国人安于现存统治秩序的习俗。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原因
自“五四”以来,封建政治文化日益受到有识之士的批判,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在中国当代已经没有公然吹捧传统政治的人了。但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却附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犹如幽灵不时地闪现出来,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纵观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大略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个人迷信与个人崇拜。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十年“文革”中对毛泽东的迷信与崇拜。毛泽东被称为伟大的导师、领袖、统帅、舵手、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被誉为马列主义发展的顶峰,毛泽东的话被称作“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毛泽东实际上变成了不能丝毫怀疑的神,受到全国人民狂热的崇拜与迷信,造成了中国社会灾难性的十年动乱。而个人迷信、崇拜正是封建政治君主至上的必然产物,能够在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行全国,可以说是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
二、家长制。这是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伴随的必然现象,表现在政治生活中是一个人说了算。如五十年代的“反右”,各部门的党委书记被看做党的化身,对所辖部门一切都是他说了算,谁敢对党委书记提意见,就会被打入另册成为右派。而“文化大革命”中,更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并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在这种政治风气下,只有一个声音,一个形象,就是家长的声音与形象。
三、离开民主讲集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说:“过去一段时期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其实,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电视、报纸天天大量披露的某些领导贪赃受贿等种种骇人听闻的事件,不都是与某些部门只有集中而无民主紧紧相关系吗?
四、政治、权力高于科学、法制。很长一段时间高喊政治挂帅,政治高于一切,科学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法制被践踏,以致“文革”中喊出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荒唐的口号。就是八九十年代,有些地方部门,在经济决策、刑事诉讼中,也常常不是根据科学、依据法律来处理问题,而是以个别权势者的意志为转移,从而造成经济建设的巨大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五、任人唯亲与裙带作风。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导那里,干部的选拔,根本不是唯贤是举、德才兼备,而是提拔亲信。亲者委以重任,异者排斥打击,许多专门拍马溜须的小人得到任用。这些心术不正的人有权后,经常是变本加厉搞腐败,搞不正之风,并且上下联手,勾结作奸。所以,一些新闻报道中的许多案件,往往是一位领导犯案而带出相关的一大串上、下级,这绝非偶然。
六、唯上是从。由于一些地方家长制的存在,领导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造成下级、群众为求不被穿小鞋、不被挨整而唯上是从,以致“县官不如现管”的观念仍有市场。至于“文革”中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仅唯上是从,而且是盲目、迷信的唯上是从了。
七、以权谋私。权力本来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但在一些领导手中却成了谋私的工具。他们利用手中权力,享乐腐化,侵吞人民钱财,为非作歹,为子女亲属安排肥缺等。近年来,利用工程发包的权力,与包工头勾结,收受贿赂,造成了许多起严重的工程大事故;利用任命干部之机,公然以行贿多少任用为某一级别的干部,也时常见诸报端。难怪,“有权就有-切”被许多人视为真理。
八、官本位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做官,以当官为价值的充分实现。这些人整日揣摩当权者的心理,挖空心思,投其所好,阿谀奉承,招摇撞骗,无所不为。甚至出卖人格,拜倒在领导面前,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出现知识严重贬值、教育水平下滑的现象。
九、干部职务终身制。一个人一旦被任命,只要不开罪能决定他命运的领导,这位官员再胡作非为,民怨沸腾,你也把他没办法,大不了调一地方另外委用。若得上面赏识,他即使搞垮一个单位,说不定还会因祸得福,升迁到更好的部门。尽管也搞民意测验,但一些地方是走形式,根本不起丝毫作用。所以,许多干部都是不干到终点不下课,有的到了退休年龄也因上面有人,还可继续干下去。这些现象,为许多人所熟知。
十、哲学成为政治的工具。社会上曾经普遍认为,搞哲学就是搞政治,这是误解。但误解却是事出有因。多年来,哲学作为诠释政治运动的工具,完全依附政治,为政治服务。“文革”中,借哲学论证“文革”的必要性、及时性;歪曲中国哲学史,借评法批儒影射周恩来,就是最突出的表现。今天,在一些当权者心中,还是将哲学、社会科学视为仅仅是为领导决策作论证的,根本不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学术来看待。
这十个方面远非全面的说明,也不一定抓住了重点。但足以表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不是消亡了,而是仍然存在,且有较大的市场。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民主建设,二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削弱以至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民主建设是有重大意义的。而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明了何以传统政治文化至今仍有较大影响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其一,从“五四”到今天,一直没有对传统政治文化作过认真的科学批判。五四时期虽有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激烈批判,但激情有余,理性的分析不足。其后,中国的内战不断,加上八年抗战,更没有科学地认真清理传统政治文化的条件。五十年代以后,虽有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但往往是以政治口号代替科学的分析批判,仍然缺乏对传统政治文化的认真判剖。正因如此,有时传统政治文化往往与所谓社会主义划不清界限,家长制的幽灵往往被标榜为保证党的领导。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在“文革”中不是作为全党的信条吗?如此等等。
其二,对资本主义民主一味批判,缺乏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人们往往强调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对立,而忽视了资本主义民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是较封建君主专制要合理、进步的东西。人人平等、自由的民主观念,固然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却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合理成分。中国是一个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极深的国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国度里,社会的发展首要的不应是批判资本主义民主,而应是批判传统的政治文化。
为批判传统政治文化,还应该有选择地吸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某些成分。一味地强调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忽略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批判,就反而会为封建政治文化借尸还魂提供条件。
其三,缺乏对当代民主的深入普及宣传。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广泛民主,但许多人对民主是什么、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享有哪些民主权利,多是一问三不知。
没有对当代民主的认识了解,就很难认识到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民主的界限,从而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留下地盘。
其四,当代民主缺乏制度化、程序化、法规化,使宪法中规定的人民民主权利,往往无制度可依、无程序可循、无法规所据,而成为没有保障的空文。“文革”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连申辩的权力也没有,就是其典型表现。这种状况近年来虽大有改变,但并未完全转变,一些地方时常出现权大于法、践踏人民民主的现象,就是证明。而缺少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法规化,就为传统政治文化提供了继续生长的土壤。
今天,要弘扬“五四”精神,实现八十多年前先进中国人为之追求的民主目标,就必须对传统政治文化来一番认真的科学批判,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民主的合理成分,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民主,并在制度、程序、法规诸方面予以保障。这样,八十多年前提出的民主追求,就一定会在中国更加发扬光大。